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针刺拮抗肌对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简单随机法,将10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传统针刺联合常规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康复期联合拮抗肌针刺进行干预。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患侧痉挛状态(用改良Ashworth的量表评分,MAS)、肢体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MAS评分和肌力结果分别为(1.58±0.6)分和(372.7±21.6)N,均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测定结果(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82.8±10.6)分和(83.7±5.6)分,优于对照组评分结果(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对患侧痉挛肢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通过神经反复刺激,改善患肢肌张,提高运动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 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 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10 d 为1 个疗程,2 组均治疗3 个疗程。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 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 评估2 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以改良Ashworth 分级(MAS) 评估2 组治疗前后的肌张力,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 评估2 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 组FMA、FCA、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DASH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FMA、FCA、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DASH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MAS 分级1~2 级占比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MAS 分级1~2 级占比79.03%,高于对照组58.06%(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促进其肌张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治疗作用,为其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选取6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0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之上结合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10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和单纯针刺疗法都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种干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均值得肯定,但前者治疗效果更明显,不仅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可增加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是指以大脑皮层为主的高级中枢丧失了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调控作用,从而产生由低级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1]。中风偏瘫(apoplec-tic hem iplegia)明显的痉挛出现约在发病后3周,痉挛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2],多由于误治或失治等原因使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拮抗肌火针疗法结合舌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法)、舌针组、火针组(拮抗肌火针疗法)、火针加舌针组各3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后较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能改善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加用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两组BBS、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透刺法和阳明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40例,予以拮抗肌透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阳明经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痉挛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拮抗肌透刺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疗效优于阳明经针刺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刺拮抗肌运动点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腧穴治疗,每组30例。两组均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约1 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6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治疗仪对针刺治疗脑卒中的辅助作用。方法:60例脑卒中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加低频电刺激的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的方法,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针刺督脉配合经皮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偏瘫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刺近端拮抗肌群穴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近端拮抗肌群穴与传统腧穴结合良姿位摆放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予针刺近端拮抗肌群穴和良姿位摆放;对照组17例予针刺传统腧穴治疗和良姿位摆放。两组疗程均为30次。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痉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及ADL的评定,结果显示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ADL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痉挛的评定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针刺近端拈抗肌群穴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在临床上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外伤等疾病。近年来,我们采用颞三针结合张力平衡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共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
<正>中风是高致残率的常见病,中风后最常见的残障表现是痉挛性偏瘫。针刺与康复皆是痉挛性偏瘫的主要治疗方法。针刺作为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手段,近年已得到国际康复界的重视。在我国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常联合针刺治疗,且不同的针刺方案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并开始尝试分析针刺与康复的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锻炼,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偏瘫病人患肢痉挛20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偏瘫病人患肢痉挛20例的临床观察100077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肖淑杰李惠兰陈之罡160000齐齐哈尔市嫩江农垦局中心医院杨文异在偏瘫病人的自然恢复过程中,大约有80%左右可出现患肢痉挛。一般说来,在脑卒中发病后,患肢处于弛缓性瘫痪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与 BI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63%,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中医针刺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偏瘫痉挛状态是脑中风最重要的功能障碍之一。存活下来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80%的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肌群之间的运动不协调性,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