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成人肱骨小头骨折伴或不伴后髁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收治的50例肱骨小头骨折伴或不伴后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肘关节伸屈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肘关节外翻稳定性情况,分析患者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分.结果 患者患侧肘关节的伸直活动度均小于健侧对应活动度,患侧屈曲活动度和屈伸活动度大于健侧(P<0.05),但患者患侧肘关节的前臂旋转活动度与健侧前臂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小头骨折伴后髁骨折患者的平均屈伸度小于不伴后髁骨折患者(P<0.05),且肱骨小头骨折伴后髁骨折患者的MEPS评分也明显低于不伴后髁骨折患者(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改善成人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患者若伴有后髁骨折则需加强治疗,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臂中下段前正中切口入路暴露桡骨下段骨折,予以复位后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塑型后予以固定骨折断端17例,术后随访时记录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桡偏尺偏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力量,随访时拍摄患X线片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17例全部活动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5个月.根据Anderson前臂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标准,15例为优,1例良,1例可.结论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后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塑型后予以固定,其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修补肘关节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性。方法:本组9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均为3型,5例行切开体外组装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术,2例行桡骨头切除术。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3例1型,5例2型,1例3型,其中6例行尺骨冠状突固定,所有患者均行缝合锚钉修补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术后石膏固定3周,去除石膏,开始行肘关节屈伸,旋转康复训练。结果:本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0±6)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再次脱位。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2例为优,6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使用缝合锚钉在肌腱附着点原位加强缝合内外侧副韧带,伸肌总腱起点,屈肌旋前圆肌总腱起点,恢复肘关节稳定性,达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Bold钉和微型钢板两种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74例,其中38例采用Bold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old钉组),36例采用微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微型钢板组)。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疗效,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7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随访10.1~15.7(12.6±1.27)个月。Bold钉组肘关节评分高于微型钢板组、VAS评分低于微型钢板组、疗效优于微型钢板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活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Bold钉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复位满意、方法简单、创伤较小、固定牢靠,相对于微型钢板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6年4月,本组应用手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5例。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术中发现肘内、外侧副韧带均有撕裂。按照Mckee手术方法,所用患者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0d,之后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训练。结果:术后随访5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5例患者伤口均Ⅰ型愈合;骨折亦复位良好,未见畸形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9周);2例患者术后6个月X下片显示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2例患者术后15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最后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9±12)°,前臂旋转活动度(97±15)°,未发现肘关节僵硬、复发性脱位以及桡神经损伤症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对随访患者进行评价,其中优2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由于伴发损伤多,导致肘关节的严重不稳;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和重建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同时配合早期的康复训练,才能较好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16例,采用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术中先将波及上尺桡关节部位碎骨块复位以可吸收棒交叉固定,然后在非关节面“安全区”直视下通过微型解剖锁定板将桡骨头与桡骨干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随访8~22个月,平均13.1个月。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74~98分,平均93.1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8%。 结论:微型解剖锁定板联合可吸收棒治疗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可以避免上尺桡关节面骨折采用金属螺钉后遗问题,同时微型解剖锁定板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比较桡骨头MasonⅢ型桡骨折中行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与行单纯桡骨头切除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前来我院诊治的MasonⅢ型骨折的所有患者共34例,术前将34例MasonⅢ型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患者采取Herbert螺钉内固定,另一组行单纯桡骨头切除术。结果:桡骨头MasonⅢ型桡骨折中,行内固定组术后的前臂旋前、旋后以及肘的伸屈活动度高于单纯切除组(P0.05);前臂的旋前旋后的肌力以及肘的屈伸肌力减弱量小于单纯切除组(P0.05)。结论:MasonⅢ型骨折术后早期时,行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较单纯切除术有更良好的临床疗效,更有利于术后肘部的屈伸功能以及前臂旋前旋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高宇亮  王红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04-104,110
且的探讨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对13例桡骨小头骨折(8例MasonⅡ、5例MasonⅢ型)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4.6%,且均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及异位骨化的病例。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对10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Mason II型)行Herbert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不行外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及切口感染,按Meaizeau等的肘关节功能后期疗效标准分为良好8例,较好2例,提示该螺钉治疗桡骨小头(Mason II型)骨折,能使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不用石膏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治疗青年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7年7月-2010年7月治疗的青年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36例分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观察组)和桡骨头切除组(对照组),住院期间对各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术后12个月后采用肘关节功能系统评定所有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2个月观察组优良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2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年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临床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62-64
目的分析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应用桡骨小头切除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桡骨小头切除治疗组(切除组,n=30)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n=30),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肘关节平均疼痛VAS评分、肘关节伸直角度具显著性差异(P0.05);内固定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大于切除组(P0.05);两组伸肘、旋前及旋后肌力减弱差异显著(P0.05);切除组提携角平均增大及桡骨移位均明显大于内固定组(P0.05);切除组Brod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 MasonⅢ型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及肘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桡骨小头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9例,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结合康复训练,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与前臂旋转活动度。结果9例患者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度与前臂旋转活动度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对肘关节三联征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稳定,促进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桡骨头切除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Herbert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桡骨头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后范围和前臂旋后范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握力减少、伸肘力量减少、旋后力量减少和旋前力量减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可显著改善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腕肘关节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30例,其中MasonⅡ18例,Ⅲ型12例。术后随访时根据X线检查、活动范围及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对肘关节的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2个月。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14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6.7%。MasonⅡ型组的疗效明显优于MasonⅢ型组(P<0.05)。结论:对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获得较好的肘关节功能,内固定物应选择微型钢板,对桡骨头切除要慎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120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按Mason分类,其中Mason Ⅲ型87例,Mason Ⅳ型33例。对所有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跟踪。使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对所有120例患者随访9~24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未见切口感染和肘外翻角度增大及腕部畸形,疗效优89例,良23例,差8例,优良率93.33%。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性骨折效果可靠,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SPIN 螺钉内固定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随访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58例,保守治疗组28例石膏固定3~4周后开始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组30例术后1周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定期X线复查,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判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15~33个月,平均22个月.保守治疗组Broberg和Morrey 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75%,有轻、中度疼痛者7例,肌力下降者3例,前臂旋转活动受限者2例,术后X线复查有2例患者发生桡骨小头骨折不同程度的移位;手术治疗组优良率96.7%,留有轻微活动痛3例,无明显关节活动受限及肌力下降.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采用SPIN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固定骨折块,精确重建关节面,保证了早期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前臂旋转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微型锁定钢板治疗MasonⅡ型、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男20例,女8例)MasonⅡ型、Ⅲ型桡骨小头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行功能锻炼。对28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本组优20例,良6例,中2例,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7°-135°,旋前平均80°(73°-87°)和旋后平均72°(66°-78°)。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无肘关节疼痛。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型、Ⅲ型桡骨小头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儿,行手法复位后,对稳定性骨折,随机采用前臂夹板联合长臂石膏或单纯前臂夹板外固定,48例患者采用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60例患者采用单纯夹板外固定。术后定期拍摄正侧位X光片,术后3、6个月测量肘、腕关节活动度,及6个月进行Grace-Eversmann前臂骨折疗效评价。结果 随访1年,所有患者都得到临床愈合,单纯夹板组在3个月时肘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夹板联合石膏组(P<0.05),6个月时两组肘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术后3、6个月时两组腕关节活动均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两组Grace-Eversmann前臂双骨折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5.8%(联合固定组)和95.0%( 单纯夹板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单纯夹板固定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需额外加石膏联合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MCL)修复重建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的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后,检查肘关节外翻不稳,采用肘内侧入路进行探查,并行MCL修复或重建;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2d,早期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2年,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8~19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2例。在肘关节90°位测量前臂的旋转范围,本组前臂旋前平均75°(35°~85°),前臂旋后平均80°(65°~89°)。结论:MCL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有MCL损伤时,如果骨折复位固定后仍然存在外翻不稳定者,应修复或重建MC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6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患儿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6.80岁,Jakob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周,平均5.6周;术前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伸(40.00±15.00)°,屈(80.00±10.00)°,前臂旋前(25.00±6.00)°、旋后(30.00±9.00)°。随访时疗效评价包括术后并发症、肘关节屈伸与前臂旋转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并以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4~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7周。术后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伸(10.00±9.00)°、屈(120.00±15.00)°,前臂旋前(70.00±7.00)°、前臂旋后(75.00±8.00)°;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0%。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能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