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成药》2016,(3)
目的正交实验法优选新扶正除疫颗粒剂的成型性工艺条件。方法以辅料成型性、流动性、水分、吸湿性为考察指标,综合评分法筛选出颗粒剂的最优辅料,正交试验法优化辅料加入量、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的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以糊精为辅料,浸膏粉与糊精配比为3∶2,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5%,乙醇用量(g/mL)为1∶0.4,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3 h。为减少水分对药物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环境湿度控制在73%以下。结论该工艺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而且合理方便,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新扶正除疫颗粒剂是由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白求恩医学奖章者任继学教授集六十年临床经验提练出的效验方(扶正除疫汤)开发研制而成,用以防治时疫温病,并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项目。对新扶正除疫颗粒剂的4种组成药物的中医扶正、祛邪作用及西医提高免疫力、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整理与总结,将中医扶正与西医免疫增强作用、中医祛邪与西医抗病毒作用进行对比以挖掘、探讨中西医治疗方向的紧密联系,为新扶正除疫颗粒剂在防治时疫温病的中、西医不同理论层面发挥协同作用提供更多依据,也为使用其防治时疫温病探索新思路、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3.
扶正除疫颗粒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扶正除疫颗粒对流感病毒小鼠的影响及体外抑菌、抗病毒作用。方法比较小鼠感染流感病毒的各组死亡率;观察体外抑菌作用;以Hep-2传代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观察扶正除疫颗粒最大无毒剂量T(D0)、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以及不同剂量受试药物对感染病毒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扶正除疫颗粒组感染病毒动物死亡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对多种细菌具有体外抑菌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抑菌作用较明显;对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一定减轻作用。结论扶正除疫颗粒对感染病毒动物有一定保护作用,还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扶正除疫颗粒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雌性BALB/c小鼠40只,并分成正常对照组(未攻毒)、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各1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灌胃,达菲对照组采用达菲水溶液灌胃,新扶正除疫组采用新扶正除疫颗粒水溶液灌胃,持续给药7 d;同时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于给药第3天开展FM1-6-E2滴鼻造模;四组于造模后的第3、6、9天制备脾脏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造模第3天病毒模型组小鼠的CD_4~+、CD_4~+/CD_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小鼠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病毒模型组,CD_8~+水平高于病毒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6天病毒模型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低于病毒模型组,CD_4~+/CD_8~+水平高于病毒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9d病毒模型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达菲对照组、新扶正除疫组小鼠的CD_3~+、CD_8~+水平高于病毒模型组,CD_4~+、CD_4~+/CD_8~+水平低于病毒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扶正除疫颗粒能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说明新扶正除疫颗粒调节T细胞亚群是其抗流感病毒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细胞炎性因子方面揭示扶正败毒颗粒对脓毒症大鼠所致多器官损伤心肌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扶正败毒颗粒组、乌司他丁组及扶正败毒颗粒联合乌司他丁联合组(联合组)各36只,假手术组10只.参考文献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IL-1、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或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亦显著增高(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扶正败毒颗粒组心肌组织IL-1、TNF-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亦明显降低(P<0.01);脏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降低组织炎性因子IL-1、TNF-α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心脏心肌组织损伤,可能是扶正败毒颗粒对脓毒症心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芪舌饮治疗胰腺癌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胰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对症处理、化疗基础上给予贞芪扶正颗粒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舌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纳呆、食少、神疲乏力、身目发黄、便溏、腹胀、烦热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L-6、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6、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芪舌饮治疗胰腺癌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扶正除疫颗粒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1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每组28只。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4 ml/只;达菲对照组以达菲水溶液0.025 g/(kg·d)灌胃,扶正除疫组以扶正除疫颗粒水溶液12 g/(kg·d)灌胃,均每日1次,共连续灌胃7天。给药第3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以H1N1亚型季节性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6-E2滴鼻造模,攻毒剂量为5LD50,50μl/只,造模后1h各组继续给药。从攻毒后感染之日起,每组取10只,连续观察14天,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各组余18只于攻毒后3天、6天、9天计算肺指数,检测病毒滴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病毒模型组10只小鼠全部死亡;达菲对照组和扶正除疫组死亡率均为0。攻毒后第9天,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与病毒模型组比较,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攻毒后第3天、6天,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与病毒模型组比较,肺组织病毒滴定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达菲对照组与扶正除疫组小鼠肺脏病理变化较为轻微,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弱于病毒模型组。结论 扶正除疫颗粒对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具有死亡保护作用,对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9):1256-1258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方对~(60)Coγ射线辐射后小鼠TLR4(Toll like receptor-4)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背景为C57BL/10J的小鼠(TLR4~(+/+))完全随机分为TLR4~(+/+)空白对照组、TLR4~(+/+)辐射模型组、TLR4~(+/+)中药组,同等背景下TLR4基因敲除小鼠(TLR4~(-/-))完全随机分为TLR4~(-/-)空白对照组、TLR4~(-/-)辐射模型组、TLR4~(-/-)中药组。除TLR4~(+/+)空白对照组、TLR4~(-/-)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小鼠均一次性接受~(60)Coγ射线6Gy剂量的全身照射,观察存活情况;记录各组小鼠辐射后第1、14、30天脾脏IL-6、IL-10、IL-17、IL-18、IFN-γ、TGF-β1的数值。结果:TLR4~(+/+)辐射模型组小鼠的脾脏IL-6、IL-17、IL-18、IFN-γ在辐射后第1d、第14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TLR4~(+/+)辐射模型组小鼠的IL-10和TGF-β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则有明显减少。TLR4~(+/+)中药组小鼠的IL-6和IL-10在辐射后第1d均较模型组明显恢复,IL-17、IL-18在第14d部分恢复,TGF-β1在第14d明显恢复。TLR4~(-/-)辐射模型组小鼠的各炎性细胞因子相对空白对照组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TLR4~(-/-)中药组小鼠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相对辐射模型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解毒方通过TLR4信号途径能显著减轻核辐射损伤,影响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1例和治疗组10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8.6%,治疗组有效率为89.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TNF-α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稳心颗粒组患者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房颤疗效肯定,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韩霞 《新中医》2013,(2):134-136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中药对着床障碍小鼠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受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保胎灵组和坤元汤组,从妊娠第1天开始,保胎灵组和坤元汤组分别用保胎灵和坤元汤灌胃0.3mL,连续灌胃6天,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3mL生理盐水,第3、4天小鼠注射吲哚美辛油剂复制小鼠着床障碍模型,第6天末次给药后收集小鼠血清及子宫组织,使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及子宫组织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坤元汤组小鼠子宫重量、子宫指数及着床位点数均提高(P<0.05);坤元汤明显降低着床障碍小鼠IFN-γ和NO含量(P<0.05),显著升高IL-10含量(P<0.05)。结论:补肾安胎中药坤元汤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因子IFN-γ、IL-10及NO的含量促进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研究表明,椎间盘突出后,容易产生各种致炎致痛因子,它们不仅可以导致炎症反应,有的还可以致痛。上世纪九十年代,姜宏…曾将中医关于腰痛的治法与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的微观化研究表明,中药能有效减少椎间盘突出后的致炎致痛因子。以下分别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对椎间盘突出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及中药对其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阴活胃合剂对CAG大鼠胃黏膜细胞TLRs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揭示养阴活胃合剂治疗CAG的治疗途径与作用靶点,分别从分子水平、蛋白水平阐述养阴活胃合剂治疗CAG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测定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观察养阴活胃合剂在抗炎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及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自由进食水之外,其余5组将2 g水杨酸钠加入100 mL的30%乙醇溶液中,给大鼠灌胃,1次/d,3 mL/次,配合隔日喂食不禁水法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中药治疗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喂饲养阴活胃合剂水煎剂0.74 g/kg·d、1.48 g/kg·d和2.22 g/kg·d。12周后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β(IFN-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OS2)四种炎症因子含量,测定TLRs及其下游转导元件mRNA及蛋白的含量。结果:养阴活胃合剂能够改善大鼠胃黏膜病理状态,使病变胃黏膜趋于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因子及TLRs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元件蛋白及mRN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证明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TNF-α、IL-6、NOS2含量均明显降低,阳性药物对照组及各中药剂量组对TLRs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元件蛋白及mR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养阴活胃剂量组之间比较,中药中剂量组IFN-β降低,中药高剂量组TLRs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元件蛋白及mR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养阴活胃合剂可以通过调控TLR样受体及其下游转导元件基因及蛋白水平,降低因TLRs通路激活所释放的炎症因子对胃黏膜的损伤,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2)养阴活胃合剂可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而抑制炎性反应可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二黄散治疗宫颈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56例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二黄散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2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二黄散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盆腔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急性盆腔炎患者79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痛、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泻法针刺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穴,1次/d,共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盆腔包块大小(PM)和盆腔积液深度(PE),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WBC、NEU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PM和PE均较治疗前缩小/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M和PE较对照组缩小/减少更显著(P0.05)。对照组在第7天的血清TNF-α和CRP均较治疗前、第3天降低(P0.05),第3天的CRP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血清TNF-α和CRP在治疗后逐步降低(P0.05),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第3、7天的血清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30/37,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有效调节急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重度中暑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度中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改善及体温下降情况,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改善及体温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其血清TNF-α、IL-6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患者意识障碍,降低体温,对炎性反应有拮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RB及ACEI类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9例,根据患者服用药物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组,除外ARB及ACEI类药物,n=140)和观察组(正在服用ARB及ACEI类药物,n=139),对照组只服用除外ARB及ACEI类药物,观察组患者只服用ARB及ACEI类药物。于患者入选时及入选后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有所下降,但是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B及ACEI类降压药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脑梗死大鼠细胞凋亡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MCAO)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5组各18只,每组均分为1、3、7 d 3个亚组各6只。正常组不予特殊处理;假手术组只切开皮肤,暴露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不插入线栓;脑梗死组采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制备MCAO模型;缺血预处理组于造模前24 h于颈外动脉插入自制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后,间断缺血30 min;针刺预处理组于造模前针刺大鼠双侧风池穴,连续7 d。各组分别于处死前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和ELISA法分析脑组织TNF-α、IL-1β。结果脑梗死组、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阳性细胞计数、TNF-α、IL-1βm RNA表达水平和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1 d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组差别不大(P0.05),而两组在3、7 d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脑梗死组(P0.05或P0.01)。缺血预处理组与针刺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差别不大(P0.05)。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可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梗死组、缺血预处理组和针刺预处理1 d时TUNEL阳性细胞数均较多,3 d时开始下降。而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3 d时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少于梗死组。脑梗死组、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1、3、7 d时,TUNEL法阳性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1 d时TUNEL法阳性细胞计数与脑梗死组差别不大(P0.05),而在两组3、7 d时,TUNEL法阳性细胞计数均低于脑梗死组(P0.01或P0.01)。缺血预处理组与针刺预处理组TUNEL法阳性细胞计数1、3、7 d时差别不大(均P0.05)。脑梗死组、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1、3、7 d时的TNF-α、IL-1βm RNA水平和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缺血预处理组、针刺预处理组1、3、7 d时,TNF-α、IL-1βm RNA表达水平和含量均低于脑梗死组(P0.05或P0.01)。缺血预处理组与针刺预处理组1、3、7 d时,TNF-α、IL-1βm RNA表达水平和含量则差别不大(均P0.05)。结论脑梗死后,梗死灶边缘神经细胞凋亡,TNF-αm RNA、IL-1βm RNA表达上升,炎性因子TNF-α、IL-1β增多。针刺风池穴预处理,可以抑制神经细胞调亡,减少炎性因子TNF-αm RNA、IL-1βm RNA表达,降低TNF-α、IL-1β含量,减轻脑梗死炎性反应,改善脑梗死大鼠模型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艾灸干预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艾灸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兔采用右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水溶液的方法制作KOA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兔每日予艾条悬灸右膝犊鼻穴20 min,连续治疗21 d ;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次日,各组兔麻醉后心脏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各组兔右膝关节股骨端软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分别测定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Wnt信号蛋白-3α(Wnt3α)、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并分析其积分光密度(IOD)。结果:模型组兔血清IL-1β、TNF-α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明显变性,软骨组织损伤严重;艾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结构较为完整,软骨细胞数目较多且分布较均匀,细胞形态较为正常。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Wnt3α、β-catenin、MMP-13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中上述指标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IL-1β、TNF-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上述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艾灸犊鼻穴可下调KOA模型兔血清及软骨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有效缓解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母草颗粒对人工流产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10月来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给予抗炎、止血、收缩子宮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母草颗粒。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出血时间、出血量及血常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颈黏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及微循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子宫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子宫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浆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则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第1天及第7天宫颈黏液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而IL-2、IL-4、IL-10水平则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第1天及第7天毛细血管流速显著快于同期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白微栓、襻周积分及管襻形态积分等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颗粒能有效改善人工流产后患者的炎性状态和微循环障碍,抑制子宫出血,从而预防贫血、宫颈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扶正败毒颗粒对脓毒症大鼠腹腔感染所致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参考文献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乌司他丁组、扶正败毒颗粒组及乌司他丁联合扶正败毒颗粒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36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观察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肠组织含水量、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肠组织含水量升高,肠组织IL1、TNFα表达水平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扶正败毒颗粒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肠组织含水量下降,肠组织IL1、TNFα蛋白表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脏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以联合组尤为显著.结论:扶正败毒颗粒能够明显减轻感染,减少脓毒症大鼠肠组织含水量,降低肠组织炎性因子IL1、TNF α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脏器损伤,具有明显的抗炎和保护腹腔感染所致肠损伤的作用,联合乌司他丁可明显增强此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