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探究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制约因素,以期促进相关服务的深入落实。方法 2022年2-4月,选取11名山东省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围绕“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及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提取。结果 根据访谈结果提炼出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五方面制约因素,分别为:支持保障政策不完善,护患双方存在风险;时间成本较高,专科护士角色冲突;服务定价及医疗费用支付体系有待完善;老年患者互联网服务使用能力弱,平台建设亟待加强;医用耗材及医疗废物处理等物联网支持系统不成熟。结论 相关部门需关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的医疗安全及护理人员自身安全,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培养专业的护理服务队伍、搭建并完善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体系、优化服务收费及医保政策等措施,进一步促进造口伤口失禁专业“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良性发展,更好满足患者居家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影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选择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方法:采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11名有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经验的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理论编码最终形成理论框架。结果:影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选择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因素围绕“安全”这一核心要义分为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促进因素包括职业价值、资源优化和社区支持;制约因素包括患者安全风险、家属照顾水平、客观执业条件以及护士执业风险。其中患者安全风险受社区支持、家属照顾水平、客观执业条件的影响。结论:“安全”是影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选择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核心要义,应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建设、制定规章制度、加强社区支持等方面,促进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体验,为合理设置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实践培训课程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完善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19年至2022年参加河南省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的14名学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所得结果按照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从培训体验中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培训对专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临床实践培训的积极影响和影响临床实践培训效果的因素。结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能够有力提升学员临床实践能力,但课程设置存在不足,培训时间短、操作机会少、教学资源不完善等因素都会影响临床实践培训效果,医院相关部门应重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临床实践培训方案,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其反思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4月—5月从河南省选取193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反思能力量表、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能力得分为(89.93±12.34)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11.60±16.68)分,二者呈中度正相关性(r=0.52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工作年限、是否热爱反思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工作、职业认同感是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能力61.2%的变异度。结论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反思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依据其专科工作年限特征制订针对性反思能力提升策略,并提升其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其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综述国内外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的发展,对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分析总结了国外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服务模式、角色职责及培养情况,并对我国目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使用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的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全国21个省级护理学会及12所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培养的1020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工作现状和医院管理情况3个部分,共33个条目。课题组通过与全国12所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负责人及全国21个省级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进行沟通,获得知情同意后,推送电子问卷链接,由各学校负责人及主任委员将电子问卷发至相应专科护士。结果本次调查收回问卷102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85份。81.5%(721/885)的护士兼职从事专科工作,其中临床专科护理、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护理查房是专科护士主要承担的工作。在教育方面,专科护士主要承担了患者健康教育、继续教育项目授课、院内专科护士培训授课等工作。在科研方面,承担科研课题者占40.8%(361/885),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者占41.2%(365/885)。在专科咨询方面,主要有其他护理人员、患者或家属、医生向专科护士咨询专科问题。在专业促进方面,专科护士组织专科学习、参与标准制定并在专业委员会任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管理层面支持以及知识技能不足等方面的困难。37.1%(328/885)的专科护士所在医院无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相关规章制度。结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角色发展受到制约,应给予专科护士更多时间、空间、培训及管理层面的支持,亟需完善专科护士岗位管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体系,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的准入、培养、考核和认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半结构式访谈,拟定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护理管理、伤口造口失禁护理、护理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3,培训体系的协调系数为0.479。构建的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内容包括培训目标、培训过程、考核评价、资格认证4个部分。其中,培训目标部分包含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32项;培训过程部分包含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70项;考核评价部分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7项;资格认证包含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2项。结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构建过程科学,内容设置合理,对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本院造口治疗师开展造口专科护理的护理成效。方法成立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专科。由具有获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书的造口治疗师全职负责,对慢性复杂性伤口、造口及失禁病人实施专科护理服务。结果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了造口并发症,提高了造口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解决临床医疗护理中的造口难题;及时发现病人潜在的问题,协助明确医疗诊断;工作量逐年增加;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结论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专科对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士、给病人提供专业化和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及促进我国伤口造口护理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造口伤口专科护理的发展,护士在伤口护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日显突出[1],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造口治疗师(ET)是伤口、造口及失禁护理领域的专科护士,它开创了我国专科护理的先河[2]。而如何培养造口伤口专科护生专科护理能力是我国面临的紧急任务。我院在造口伤口失禁  相似文献   

10.
门诊伤口护理中心的专科护理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口造口护理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专科护理专业,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伤口护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其宗旨是为伤口、造口和失禁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同时为专科护士搭建发挥专业水平的业务平台,为培养与使用专科护士、提高服务质量探索一条新路。成立3年多来,伤口护理中心在专科护理建设和管理中作了有益的探讨,现从科主任的角度探讨专科护理建设的模式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