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对本地区PTE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及海口市中医医院住院行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angiography,CTPA)检查的192例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按是否伴发PTE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采用多元回归寻找伴发PTE的危险因素。结果 192例患者中,43例伴发PTE,男32例,女11例,冬季发病最多,有13例(30.2%),科室分布广,以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为主,共18例(41.9%)。原发性危险因素:研究组与对照组抗凝蛋白活性值比较,蛋白S(PS)活性(83.22±25.75)vs(101.59±1.23),蛋白C(PC)活性(91.30±20.79)vs(103.22±14.19),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98.6±8.50)vs(103.66±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下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70岁,卧床≥3 d,吸烟或接触生物燃料,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外伤或/和手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卒中发作史、高脂血症(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DVT( OR=65.34,95%CI:12.52~341.07,P<0.001)、外伤或/和手术(OR=45.12,95%CI:7.99~254.76,P<0.001)和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OR=9.04,95%CI:2.19~37.22,P<0.05)为住院伴发PTE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PTE患者发病无季节、科室之分,抗凝蛋白活性水平低,DVT、外伤或/和手术和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是本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认识以上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PTE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后继发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相关危险因素,对DVT后发生PTE的高、中、低危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从而预防PTE的发生。方法检索2003~2010年烟台山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下肢DVT患者,除外房颤及合并上肢、盆腔DVT病人,共225人,分成PTE阳性与阴性两组。回顾性总结、分析DVT后发生PTE的相关危险因素;将DVT患者分为PTE发生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PTE的发生。结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是预防PTE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PTE和DVT的危险因素,为PTE和DVT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PTE和DVT住院患者近10年内发病趋势、人口学特点、伴随疾病、获得性危险因素和血型.结果:PTE和DVT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45∶1,45岁以后男女构成比基本相等;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为3个月内手术、创伤、骨折,但这些因素在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TE和DVT住院患者非O血型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TE和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创伤和骨折是PTE和DVT主要的危险因素.女性雌激素水平和红细胞膜上的凝集素可能与PTE和DVT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北京医院收治的343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合并下肢DVT情况分为近端DVT组、单纯下肢远端DVT (IDDVT)组和无DVT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343例PTE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PTE)的危险因素、临床征象、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多,下肢静脉曲张、血栓形成、手术外伤史和肿瘤史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呼吸困难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下肢肿痛是较常见的合并症状。结论提高对PTE的认识并及时准确诊治,对改善PTE患者的预后,延长PTE患者的生存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致病因素与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利于及早诊治。方法对广州地区确诊DVT与PTE住院患者475例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5年住院患者中DVT与VIE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病例有80.4%显示有危险因素,≥2个危险因素者占44.9%。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40岁(89.5%)、卧床≥3d(51%)、手术(22.9%)、恶性肿瘤(16.6%)、糖尿病(13.5%)、高血压(10.5%)、外伤(10.5%)等。DVT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是患肢肿胀(56.0%)和疼痛(48.5%)。PTE以胸痛(28.1%)和咯血(16.1%)为主。DVT合并PTE占3.5%。DVT累及部位以左下肢多见,好发于近端静脉。DVT与PTE的辅助诊断检查以无创方法为首选。DVT患者抗凝治疗有效率为90.8%,溶检治疗为92.9%。DVT死亡率为6.1%,PTE为18.8%。结论认识DVT—PTE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征象,并利用各种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治疗对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提高对肺血栓拴塞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将1998年7月~2003年12月间确诊的6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病人近年明显增加。61~70岁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TE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TE的主要危险因素。院内院外误、漏诊达57.6%。6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者占91.2%,D—二聚体(D-Dimer)≥0.5mg/L占89.5%,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70%,肺灌注扫描诊断肺血栓栓塞症阳性率96.3%,CT肺血管造影(CTPA)阳性率95.4%。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多样,常因症状无特异性,临床易出现误诊、误治;PTE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应加强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综合加以分析。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指标,CTPA、肺灌注扫描显像等无创性检查对诊断PTE准确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住院患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患病率,研究合并PTE对于OSAHS患者起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临床干预方法。方法分析24例合并PTE的住院OSAHS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指数、是否合并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栓塞面积、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夜间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LSpO2)和所接受的治疗措施,与30例未合并PTE的OSAH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44%(31/1268)的住院OSAHS患者合并PTE,合并PTE的OSAHS患者平均AHI高于未合并PTE的OSAHS患者[(27.8±11.6)次/h比(18.2±8.1)次/h,P=0.038],而LSpO2则低于未合并PTE者[(78.4±8.5)%比(85.2±7.9)%,P=0.035]。临床干预方面,两组均采用无创正压通气(CPAP)治疗,合并PTE的OSAHS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抗凝和/或溶栓治疗。结论住院OSAHS患者合并PTE的发病率较高,合并PTE的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及继发的夜间低氧血症较严重,临床上需要采取以抗凝和CPAP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李征途 《当代医学》2011,17(18):53-54
目的研究以胸痛就诊肺血栓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希望对降低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1年4月就诊的晕厥患者85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PTE组和非PTE组。按照胸痛发生原因,将非PE组患者分为心血管性胸痛、肺源性胸痛、胃肠源性胸痛、骨骼肌肉源性胸痛、带状疱疹性胸痛。分析PTE患者与非PTE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其他伴随症状、体征的差别。结果胸痛患者中,10.2%的患者为PTE所至晕厥:各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TE组具有3个以上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患者明显高于其他组:PTE组患者既往单下肢肿胀、气短、咯血、下肢腓肠肌压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以胸痛就诊的PTE患者常合并有多个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其既往下肢肿胀的发生率高,常合并气短、咯血及腓肠肌挤压痛阳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肺血栓栓塞症早期死亡风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住院患者99例。依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疗指南分为低危组(44例)、中低危组(38例)、中高危组(10例)、高危组(7例)4组。分析4组间RDW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99例PTE患者RDW与脑利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4组患者R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低危组到高危组,随着早期风险分层逐渐升高,RDW均值逐渐升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早期死亡风险分层呈显著正相关(r=0.558,P<0.001)。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发现,4组间RDW升高率(RDW>14.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BNP(r=0.440,P<0.001)、cTnI(r=0.275,P=0.006)显著正相关,与D-二聚体没有相关性(r=0.002,P=0.981)。 结论 RDW的升高(RDW>14.6%)与肺血栓栓塞症早期死亡风险分层相关,对PT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住院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的发病率,研究合并CHD对于PT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同时比较临床干预的差异。方法分析了48例合并CHD的住院PTE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指数,栓塞面积,是否合并高血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心肌坏死标记物和所接受的临床干预措施,并与对照组30例不合并CHD的PTE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5.3%的住院PTE患者合并CHD,合并CHD的住院PTE患者静息时未吸氧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未合并CHD的PT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2±8.6)mm Hg vs.(78.6±6.1)mm Hg,P=0.015];栓塞累计肺段数两组相比,合并CHD的PTE患者累及肺段多于不合并CH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3.4)个vs.(5.1±3.2)个,P=0.029];临床干预方面,两组均采用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和(或)溶栓治疗,合并CHD的PTE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抗血小板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栓负荷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2022年01月期间入住湖南省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为急性中危PTE患者128例,根据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中高危两组,中低危组66例,中高危组6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内径(RV)、左心室内径(LV)、CTPA RV、LV和血栓负荷/CT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Qanadli评分。比较血栓负荷Qanadli评分与CTPA和超声心动图RV/LV比值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anadli评分对中危PTE危险分层的预测能力。结果 :中低危PTE组与中高危PTE组年龄及性别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中低危PTE组在气促、晕厥临床症状和伴随疾病肾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中高危PTE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低危组患者Qanadli评分、CTPA和超声心动图RV/LV比值明显低于中高危组患者。Qanadli评分与CTPA和超声心动图RV/LV比值呈正相关。Qanadli评分对中高危PTE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其ROC...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RAPT量表、Autar量表、Caprini量表对下肢骨折患者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2016年8月—2021年12月EICU中胫骨骨折、股骨骨折、胫骨合并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DVT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RAPT量表、Autar量表、Caprini量表对下肢骨折患者DVT的预测价值。结果共51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99例(19.37%)出现DVT。胫骨骨折207例,19例(9.18%)出现DVT;股骨骨折245例,66例(26.94%)出现DVT;胫骨合并股骨骨折59例,14例(23.73%)出现DVT;3组间DVT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多发伤(OR=2.676,95%CI: 1.3755.209,P=0.004)、骨折部位(相对于胫骨骨折组,股骨骨折组DVT风险情况: OR=4.634,95%CI: 2.5318.486,P<0.001;胫骨合并股骨骨折组DVT风险情况: OR=2.879,95%CI: 1.3236.264,P=0.008)、Autar评分(OR=1.319,95%CI: 1.0201.708,P=0.035)为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Autar量表、Caprini量表、RAPT量表预测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8、0.576、0.566,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骨折或合并多发伤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更高。RAPT量表、Autar量表、Caprini量表对EICU下肢骨折患者是否发生DVT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均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4.
吴永红 《新疆医学》2013,43(8):64-6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与中青年人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住院PT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中青年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骨折及外伤史、手术史、糖尿病史、DVT等;老年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史、卧床与制动、DVT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青年和老年组PTE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心悸;老年组肺部湿性罗音、胸腔积液与下肢水肿较中青年组高(P〈0.05);(3)两组在D-二聚体、TNT、CRP变化,以及肺栓塞的不同部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PTE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与中青年组不同,提高诊断意识,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腺癌伴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提高对肺腺癌伴发VTE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 930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发现96例伴发VTE。将伴发VTE肺腺癌患者纳入VTE组,未发生VTE患者纳入非VTE组,对肺腺癌伴发VT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3.3%)肺腺癌伴发VTE。VTE患者中,男57例,女39例,平均年龄(60.8±10.1)岁;非VTE组中男1 477例,女1 357例,平均年龄(61.0±10.5)岁。两组比较发现,吸烟、中心静脉置管、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肺腺癌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肺腺癌Ⅲ~Ⅳ期、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是肺腺癌伴发VTE的高危因素。96例中,单独发生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26例(27.1%),单独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51例(53.1%),同时存在DVT和PTE 19例(19.8%)。45例PTE患者中,37例(82.2%)出现明显临床症状,8例(17.8%)无明显症状。70例DVT患者中,66例(94.3%)表现为患侧肢体肿胀或疼痛。96例中,71例为肺癌治疗后伴发VTE,0~3个月、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12个月VTE发生例数分别为37、8、8、4、14例。截至随访时间,52例(54.17%)死亡,伴发VTE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结论:肺腺癌Ⅲ~Ⅳ期、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与肺腺癌伴发VTE显著相关。肺腺癌诊断后的前3个月内最容易发生V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特征,以及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其中的作用。方法连续纳入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入院24 h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DVT组及无DVT患者。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D-二聚体、Ⅷ因子、VWF等水平。结果 10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11例(10.1%)合并DVT,97例(89.9%)未合并DVT。DVT组与无DVT组的临床特征比较,DVT组患者住院时间长(P〈0.001),使用无创呼吸辅助通气人数多(P=0.024);卧床时间〉3 d(P=0.001)、Ⅱ型呼吸衰竭(P=0.011)、近期吸烟(P=0.002)的患者更易合并DVT;白细胞总数(P=0.005)、D-二聚体(P〈0.001)及血浆Ⅷ因子(P=0.009)水平较高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更易合并DVT。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DVT的发生率为10.1%;DVT累及以肌间静脉最常见;卧床时间〉3 d、使用无创呼吸机、近期吸烟、Ⅱ型呼吸衰竭,以及白细胞总数、D-二聚体增高、Ⅷ因子水平升高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更易发生DV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合并PTE的SLE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SLE-PTE组),等距抽取年龄、性别和入院时间匹配的未合并PTE的SLE患者207例作为对照组(SLE-non-PTE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与SLE-non-PTE组相比,SLE-PTE组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下肢肿胀、下肢疼痛的阳性率较高,SLEDAI、NEUT、APTT、D-D、CHOL、ESR、CRP、aCL和抗Sm抗体水平较高,ALB、PLT水平较低,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心包积液的发生比例较高,感染、肺部感染、脑梗死和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的比例较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DAI、CRP、D-D和CHOL与SLE-PTE的发生有统计学关联(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LEDAI、C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DVT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87例手术患者术前37例检出DVT,发生率为12.89%。DVT组年龄40岁以上各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患者(P<0.05),术前卧床时间30d以上比例最高(P<0.05),合并高凝状态疾病组、合并其他创伤组、高能创伤组、吸烟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患者(P<0.05),D-D二聚体<500μg/L、术前抗凝预防措施组比例明显低于非血栓患者(P<0.05)。年龄、合并高凝状态、合并其他创伤、D-D二聚体水平是术前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抗凝预防措施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存在较高DVT形成风险,并与年龄增长、D-D二聚体水平升高、高凝状态及合并其他创伤密切相关,应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筛查,术前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DVT发生,但应结合出血风险,制定合理预防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PTE经常是DVT的并发症,两者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PTE和DVT是一种疾病在不同发病部位、不同发病阶段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为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VT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我院及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于2014年2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4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VTE,将患者分为VTE组(n=52)和非VTE组(n=36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结果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合并VTE的发生率为12.59%。肺血栓栓塞(PTE)患者中,存在心率加快、肺梗死"三联征"症状患者人数比例高于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患者中PaO_2、PaCO_2、SpO_2、FEV_1%pred低于DVT患者,肺动脉收缩压高于DV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静脉血栓史(OR=1.986,P=0.031)、下肢疼痛症状(OR=7.376,P=0.019)、卧床时间≥3d(OR=3.325,P=0.001)及D-二聚体增高(OR=9.628,P=0.000)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合并VTE的发生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对存在静脉血栓史、下肢疼痛症状、卧床时间≥3 d及D-二聚体增高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帮助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