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早产的临床特点及早产儿结局。 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和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早产(孕龄为28~36+6孕周)均活产分娩的116例孕妇及其分娩的232例早产儿(均纳入双胎组),以及单胎妊娠早产均活产分娩的441例孕妇及其分娩的441例早产儿(均纳入单胎组)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学比较两组孕妇临床特点及其分娩早产儿的临床结局差异,以及两组不同孕龄分娩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评分值差异。 结果①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入院体重、孕前与分娩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孕龄及早产原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产前地塞米松(DEX)使用率(包括≤1个疗程DEX)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单胎组,入院孕龄小于单胎组,住院保胎时间长于单胎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双胎组孕妇分娩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出生体重Z评分值较单胎组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单胎组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炎、败血症、低血糖和贫血的发生率均较单胎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早产儿的1 min与5 min Apgar评分、呼吸机使用率、低血钙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生后7 d内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胎组孕龄为35~35+6孕周和36~36+6孕周孕妇分娩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出生体重Z评分值,均较同孕龄单胎组早产儿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各孕龄阶段,两组孕妇分娩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出生体重Z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胎妊娠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可对早产儿造成严重危害,应重视对双胎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发生情况并分析早产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6月住院分娩的628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对比两组的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628例早产发生率为7.0%(44/624),早产儿分娩孕周28~31+6周5例(11.4%)、32~33+6周9例(20.5%)、34~36+6周30例(68.2%)。早产组学历、孕前服用叶酸、产次、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史、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发生率与足月产组无差异(P>0.05),孕妇年龄、孕前体质指数、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足月产组有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高龄、胎儿窘迫、ICP、妊娠期高血压及前置胎盘均是孕妇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妊娠、胎儿窘迫、ICP、妊娠期高血压及前置胎盘均会增加早产发生风险,临床应对存在早产风险的孕妇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平果、靖西、德保、隆安、田东等县级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12 780例壮族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孕期产检资料以及出生结局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初步分析孕期贫血对早产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孕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排除2 053例高血压或年龄≥ 35岁的孕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贫血组发生早产的风险是非贫血组的1.29倍(OR=1.29,95% CI:1.04~1.59,P=0.019);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孕早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的关联呈非线性"L"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孕晚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的关联呈非线性"U"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 孕妇孕早期和孕晚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的关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早产药物,早产、贫血、肝功能损害及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对妊娠期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正常妊娠以及早产等妊娠期疾病时母体CRH水平的变化。结果:各孕周早产孕妇血浆CRH较正常对照孕妇显著升高(P<0.05)。经有效药物治疗后,血浆CRH明显回落。贫血、肝功能损害及足月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可使血浆CRH水平升高(P<0.05)。孕37周前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对血浆CRH水平无影响(P>0.05)。结论:妊娠期血浆CRH水平与早产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预测早产的有效指标。以血浆CRH水平预测早产时,应注意排除贫血及肝功能损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孕期无创产前检测(NIPT)胎儿游离DNA分数(cffDNA%)与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前进行NIPT,根据cffDNA%水平进行分组,将cffDNA%偏高的孕妇纳入A组(21例),cffDNA%适中的孕妇纳入B组(54例),cffDNA%偏低的孕妇纳入C组(25例)。记录3组不良妊娠结局,分析cffDNA%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及cffDNA%与孕妇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组自然流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两种及以上不良妊娠结局、无任何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ffDNA%偏高或适中与自然流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等不良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P>0.05);cffDNA%偏低与自然流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均呈正相关(r=0.476,0.528,均P<0.05)。cffDNA%与采血孕周呈正相关,与体质量指数(BMI)呈负相关(P<0.05),与孕妇年龄、身高、孕次、产次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ffDNA%偏低可导致自然流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cffDNA%可能受孕妇体质量指数和采血孕周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自然病程下HBV-DNA呈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孕妇在孕早期、中期及晚期时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医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31例CHB合并HBV-DNA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T1期(孕早期)、T2期(孕中期)及T3期(孕晚期)的CHB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病毒载量及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T1、T2、T3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自然病程下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在T1、T2、T3期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期CHB孕妇的血清肝功能指标GGT、ALP、ALT等水平均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上升,并伴随了整个妊娠过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检测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自然病程下CHB孕妇不同孕期的HBV-DNA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未接受相关抗病毒治疗则可能存在肝功能损害现象,但HBV-DNA载量的多少不能用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与早产(preterm birth, PTB)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搜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限定时间为2012年1月到2022年12月,同时手动筛选部分灰色文献和其他出版物的评论文章。由两名作者独立地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本文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剂量-反应分析将采用RStudio软件,分析BMI和PTB结果之间潜在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构建剂量-反应的非线性模型,通过Wald检验进行非线性检验,若P<0.05则认为两者存在非线性剂量。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7篇,样本量共计1 976 7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越低,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越高(OR=1.09,95%CI=1.04-1.15)。超重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比正常体重孕妇高(OR=1.16,95%CI=1.1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抗病毒治疗对转氨酶异常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肝功能、妊娠结局及婴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妊娠期HBV感染合并转氨酶异常孕妇87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分为病毒治疗组(31例)和未病毒治疗组(56例),检测两组孕妇肝功能情况,并统计孕妇妊娠结局及婴儿HBV感染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分娩前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汁酸(TBA)均下降(P0.05);其中治疗前和分娩前两组ALT、AST及TB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1个月时,病毒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未病毒治疗组(P0.05)。分娩前,病毒治疗组HBV-DNA拷贝数、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低于未病毒治疗组(P0.05)。病毒治疗组妊娠期并发症、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9.68%、0%、3.22%,分别低于未病毒治疗组(P0.05);病毒治疗组新生儿出生时HBV-DNA阳性或HBsAg阳性、免疫失败率为3.22%、0%,分别低于未病毒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转氨酶异常的HBV感染孕妇,实施抗病毒治疗可改善其肝功能和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发生HBV感染风险,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妊娠和自然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主要因素及早产儿出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行ART助孕妊娠的早产孕妇223例和同期分娩的自然受孕早产孕妇5 6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ART妊娠早产孕妇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以及早产儿体重、Apgar评分、近期出生结局等情况。结果 ART早产孕妇中高龄产妇比例(单胎妊娠者39.8%,双胎妊娠者26.2%)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单胎妊娠者14.8%,双胎妊娠者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早产者中双胎比例(58.3%)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9.55%),胎膜早破、臀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早产孕妇主要妊娠期并发症。ART早产组与自然妊娠早产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分别为单胎妊娠者64.5%,双胎妊娠者68.1%和单胎妊娠者57.1%,双胎妊娠者73.1%)、出生结局(以平安为主,分别为单胎妊娠者97.8%,双胎妊娠者95.4%和单胎妊娠者93.6%,双胎妊娠者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其中ART早产者的剖宫产率(单胎妊娠者79.6%,双胎妊娠者94.6%)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单胎妊娠者55.0%,双胎妊娠者79.7%),以双胎的剖宫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臀位以及低出生体重是早产儿不良出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及早产儿出生结局与妊娠方式无关,与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以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65岁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ALT与MS患病的相关性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共91 889人纳入研究,MS患者30 555人,占33.25%.随着血清ALT水平的增加,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逐渐增加(x2值为45.47~1 177.10,P值均<0.05).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性:与 ALT<13.9 U/L组相比,ALT在 13.9~17.9、18.0~23.4、23.5~40.0 U/L 组,患 MS 的 OR(95%CI)分别为 1.39(1.30~1.48)、1.83(1.72~1.95)、2.74(2.57~2.92);女性:与 ALT<13.0 U/L组相比,ALT在 13.0~16.9、17.0~21.9、22.0~40.0U/L组,患 MS 的OR(95%CJ)分别为 1.28(1.21~1.35)、1.51(1.43~1.60)和2.33(2.21~2.46).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男、女血清ALT水平与MS患病率均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值分别为0.77、0.46).结论 ≥65岁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水平与MS及其组分相关,且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纳入妊娠中期常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13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妊娠期及分娩期信息。分别采用简单线性相关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妊娠中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中,与孕前BMI值有相关(r=0.232,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中,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前BMI值和妊娠中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P0.05)。结论妊娠中期的糖化血红蛋白和孕前BMI值和可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中期常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提高围生期保健,为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使用ELISA法测定45例孕28~36周先兆早产的孕妇(研究组)和43例同期同孕龄的正常孕妇(对照组)的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中的fFN和TNF-α水平。结果:①研究组fFN和TNF-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结局为早产的孕妇fFN和TNF-α含量高于足月产孕妇(P<0.05);②fFN预测早产和1周内分娩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TNF-α。结论:fFN和TNF-α水平与是否早产相关;fFN和TNF-α均是预测早产较为敏感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产和1周内分娩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的孕周和夜间收缩压负荷对母儿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诊治的106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母儿不良妊娠事件分为研究组(发生不良妊娠事件,56例)和对照组(无不良妊娠事件,50例),并采用动态血压仪监测孕妇24 h内的多项血压相关参数。结果研究组的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24 h DBP、24 h SBP、dDBP、dSBP、nDBP、nSBP、dDBPL、dSBPL、nDBPL和nSBPL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痫前期孕妇的孕周和夜间收缩压负荷与母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OR=1.37,95%CI:1.21~1.71,P=0.002;OR=1.99,95%CI:1.45~2.16,P=0.000)。结论子痫前期孕妇的孕周和夜间收缩压负荷与母儿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应予以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高载量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以及对孕妇谷丙转氨酶(ALT)、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孕妇分为研究组(n=62)和对照组(n=62),研究组孕妇服用替比夫定,两组孕妇入组时、孕32周以及分娩时分别检测ALT、肌酐和凝血酶原时间(PT),孕妇分娩后分别对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对新生儿实施常规的预防乙型肝炎传播处理,对两组新生儿出生7个月及一年后HBV感染情况、身高、体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平均年龄、平均孕期、入组时肌酐含量、ALT水平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孕妇孕32周及分娩前血ALT(48.82±18.79; 19.21±21.99)U/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孕32周PT(12.57±0.63)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分娩前血ALT、PT均低于孕32周水平(P0.05),与孕32周比较,对照组孕妇分娩前ALT和PT水平下降幅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而血肌酐水平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低于对照组的14.52%(P0.05);出生7个月以及出生一年后,两组新生儿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HBsAg阳性率(6.45%,1.6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s药物阻断高载量HBV母婴的垂直传播效果显著,且能够改善孕妇体内的ALT水平,安全性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MacDonald术式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规律产检且分娩的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97例。根据其病史诊疗经过及随访结果分为2组,手术组为宫颈环扎者(n=57),保守组为卧床休息且行药物对症治疗者(n=40);再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将手术组分为预防性环扎组(n=39)和紧急性环扎组(n=18)。分析比较其母婴结局及临床效果。结果:手术组的延长孕周和分娩孕周均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环扎组的环扎前宫颈长度、延长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高于紧急性环扎组(P0.05);预防性环扎组的环扎孕周低于紧急性环扎组(P0.05)。手术组35周早产率、≥35周分娩率和活产率均高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流产率高于手术组(P0.05)。预防性环扎组流产率和35周早产率与紧急性环扎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防性环扎组≥35周分娩率和活产率均高于紧急环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保守治疗,双胎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积极的意义;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有利于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孕中晚期宫颈形态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常规产检的孕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分别在孕24、28、32、36周为其开展超声检查,对宫颈长度进行测量,观察宫颈内口形态,并随访妊娠结局,计算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形态预测早产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的宫颈长度与宫颈指数,观察宫颈内口形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通过随访可知,共114例孕妇早产,186例孕妇足月分娩。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准确度为95.67%,灵敏度为97.37%,特异度为94.62%;宫颈内口形态预测早产的准确度为95.33%,灵敏度为92.98%,特异度为96.77%。早产组孕24、28、36周的宫颈长度短于足月组,孕24、28、32、36周的宫颈指数大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孕36周的宫颈长度短于孕24、2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内口形态正常孕妇的早产率低于宫颈内口形态异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评估孕中晚期宫颈形态,可有效预测早产的发生,有利于临床及时开展安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分析指标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106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分娩及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106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次、采血孕周、分娩方式、Apgar评分、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分娩孕周。在孕早期(10~12孕周)抽取静脉血,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凝血指标及生化指标。分析不同血液分析指标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前BMI、分娩孕周、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酐(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联合CRP、PCT、Cr及PLT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较高。结论血清PLT、CRP、PCT、Cr、AST及ALT与子痫前期发病有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上述指标联合BMI可提高预测效能,检验项目临床常见,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早产的关系。方法: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57例ICP孕妇的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早产与非早产孕妇的ALT、AST和TB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早产与干预性早产孕妇的TB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6周后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致早产原因复杂,对怀疑有胎儿宫内窘迫或肝功能指标进行性升高的ICP患者进行干预性早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2月分娩双胎173例,其中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研究组)83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9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孕周、分娩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娩孕周多数在32~36周之间,两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双顶径、平均分娩孕周和性别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住院天数及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单卵双胎少见。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剖宫产率较高,但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28~34周孕妇宫颈分泌物FFN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感染的内在关系。方法:使用ELISA法测定妊娠28~34周先兆早产的孕妇41例(研究Ⅰ组)和早产的同孕龄孕妇40例(研究Ⅱ组),并以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研究Ⅲ组)的宫颈分泌物FFN和血清IL-6含量。结果:①研究Ⅱ组的FFN和IL-6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为早产组的FFN和IL-6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②FFN预测早产和1周内分娩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IL-6,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则低于后者。结论:FFN、IL-6与感染性早产有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监测临床感染状态,可作为预测感染性早产及临床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