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其有无AFMR分为单纯房颤组48例和心房AFMR组34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Ptw),比较上述参数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绘制3D-STI各参数评价AFMR隐匿性左心室功能受损的ROC曲线,确定GLS、GCS、GRS及LVPtw对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房颤组GLS、GCS、GRS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单纯房颤组比较,AFMR组GLS、GCS、GRS、LVPtw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GCS、GRS和LVPtw诊断AFMR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左心室纵向及径向应变的改变,同时研究二维应变与左心室充盈及射血的关系。方法选取AR患者45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计算左心室收缩期径向峰值总应变(GRS)、收缩期纵向峰值总应变(GLS)及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SRe)。常规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速度E、A,计算E/A,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a,计算E/E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AR患者GL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Ea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中度AR组、重度AR组受检者GLS分别为(-20.09±1.47)%、(-18.68±1.52)%、(-12.56±3.25)%,GRS分别为(46.71±7.65)%、(43.01±5.95)%、(28.52±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2.08、47.69,P均<0.01);重度AR组GLS和GRS与健康对照组及中度A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7.56、13.60和13.44、10.20,P均<0.01),中度AR组GL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3.42,P<0.01)。3组受检者心尖段SRs分别为(-1.24±0.22)s-1、(-1.19±0.25)s-1、(-1.04±0.28)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P<0.01);重度AR组与健康对照组及中度A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02、3.28,P均<0.01)。中度AR患者心尖段S、SRe,基底段和中间段S、SRs、SRe均低于健康对照者(q=4.42、5.01、3.48、3.24、4.78、4.12、3.61、6.72,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R患者GLS与LVEF及E/Ea均有相关性(r=-0.73、0.64,P均<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得的AR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的减低能早期识别左心室功能的受损,且GLS能反映左心室舒张期的充盈及收缩期的射血能力。  相似文献   

3.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测定左心室容积及整体收缩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定量测定左心室容积及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STE在心尖四腔切面测定118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Simpson双平面法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定的LVEDV、LVESV和LVEF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进行STE测量的重复性分析。 结果 STE测定的LVEDV与2D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RT3DE(P<0.05);STE测定的LVESV与RT3D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于2DE(P<0.05);STE测定的LVEF低于2DE和RT3DE的测定结果(P<0.001)。STE与2DE及RT3DE测定的LVEDV、LVESV、LVEF具有良好相关性(P均<0.001)。STE测定左心室容积的同一观察者和观察者间变异分别为6.94%、8.31%,测定LVEF的同一观察者和观察者间的变异分别为9.12%、9.87%。 结论 STE测定的左心室容积和LVEF与2DE及RT3DE的测定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重复性;STE可用于评价左心室容积及整体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对43例CSF患者(CSF组)及35例一般资料匹配患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2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收缩期峰值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比较2组间二维应变参数,分析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CSF组左心室GLS比对照组减低(P<0.05),2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GCS、GRS及Pt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SF患者GLS与冠状动脉平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mTFC)呈正相关(r=0.34,P<0.05),且GLS预测CSF的截点值为-18.71%,敏感度81.00%,特异度50.00%。结论二维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估CSF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34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记录左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尖长轴切面记录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及A峰值,并计算E/A值;记录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三个完整心动周期的高帧频二维图像,脱机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壁各节段收缩期的峰值应变.结果 肝硬化组左心房收缩期前后径(30.49 mm±4.20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44.90 mm±4.33 mm)与正常对照组(28.82 mm±3.67 mm,43.25 mm±3.21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EF(61.15%±4.41%)及FS(32.92%±3.34%)与正常对照组(59.74%±5.45%,32.05%±3.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E/A值(1.03±0.29)较正常对照组(1.31±2.74)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除左心室后壁基底段、前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及后间隔中间段和基底段外,其他各节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形态、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均存在异常,2D-STI较常规超声检查可以较早地、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观察单纯性肥胖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将16只健康雄性大鼠以普通饮食(NF组,n=6)和高脂饮食(HFD组,n=10)喂养12周,之后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大鼠左心室心肌应变和应变率,观察大鼠心肌纤维化、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及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F组相比,HFD组大鼠体质量、腹围、腹部脂肪含量、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均显著增高(P均< 0.05);左心室前间隔径向应变率及前间隔、前壁径向应变减低(P均< 0.05),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及应变率均减低(P均< 0.01)。HFD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脂肪空泡,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和肥大细胞浸润明显增加,L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肥胖大鼠早期心脏结构无明显改变时,已存在不同程度左心室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的特点,评价HDCP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方法 HDCP患者34例(HDCP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对照组)。经胸超声采集并储存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心室长轴心尖四腔、三腔及两腔切面的二维图像,运用QLAB分析软件脱机分析。结果 (1)HDCP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左心室长轴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绝对值呈现自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增加趋势。结论 HDCP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时,2D-STI技术可以发现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受损,为临床评价其心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6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左心室壁肥厚组(B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量左心室长轴及短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圆周峰值应变,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收缩期纵向、圆周峰值应变及平均应变均明显减低(P<0.05),B组低于A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径向峰值应变及平均应变亦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技术可早期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长轴各节段心肌二维应变的变化.方法 对16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DCM患者,获取心尖左室长轴连续三个心动周期图像.应用GE EchoPAC软件分析图像,得到各切面的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及各节段时间-应变曲线,记录纵向、横向应变的收缩期峰值及其达峰时间.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获取左室相同切面超声心动图图像及参数.结果 DCM组各切面的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各节段纵向应变峰值、多数节段(16/18)横向应变峰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多数节段(14/18)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提前(P<0.05);除前壁心尖段和中间段外,DCM组横向应变达峰时间延后,但仅后壁基底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左室18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增大(P<0.05).结论 DCM患者左室长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及多数节段横向应变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18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增大,提示其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并出现左室收缩不同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各30例,正常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STE技术获取左心室的轴向(C)、径向(R)及纵向(L)的应变(S)及应变率(SR)曲线,分别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峰值S及SR。结果对照组、HFNEF组及HFREF组三组间EDV及ESV递增,除HFNEF组较对照组EDV及ESV增大无统计学意义,余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LVEF递减(P均<0.05)。左心室收缩期轴向、径向及纵向的S和SR在三组间的总趋势是递减的。在应变参数中,除对照组与HFNEF组下壁CS、后壁CS,前壁RS、侧壁RS、前室间隔RS、后室间隔RS、侧壁中间段LS、室间隔心尖段LS及HFNEF组与HFREF组前壁CS、后壁CS,侧壁中间段LS、侧壁心尖段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应变率参数中,除对照组与HFNEF组下壁CSR、后壁CSR、前壁RSR、侧壁RSR、前室间隔RSR、后壁RSR、后室间隔R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侧壁、下壁、后壁、后室间隔CSR比CS与LVEF的相关性较好外,其余各壁轴向、径向及纵向S均比SR与LVEF的相关性好。结论 STE测量心肌S及SR能有效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的等容收缩期加速度指标在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43例患者分别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72 h内行超声检查,进行常规超声参数LVEDd、LVESd、LVEDV、LVESV及LVEF及左室心肌16节段圆周与径向STI参数等容收缩期加速度的测定.结果: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明显提高((49±19)% vs (52±18)%,P<0.O5),左室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等心肌梗死节段术后圆周等容收缩期加速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左室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等心肌梗死节段术后径向等容收缩期加速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恢复,表现在圆周、径向的缺血节段等容收缩期加速度增加.二维STI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正常人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角度、达峰时间及角度扭转率等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获取正常对照组(21例)、肥厚型心肌病组(20例)标准短轴二尖瓣、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二尖瓣及心尖水平的旋转角度、达蜂时间及角度旋转率,并计算左室扭转角度及角度扭转率.结果 从心尖向心底观察,左心室心尖水平收缩期各节段均呈逆时针旋转,心底水平收缩期各节段均呈顺时针旋转.与对照组相比,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室扭转角度及速度增加,而舒张早期反扭转速度降低,时间延迟.在基底部顺时针旋转之前出现一个逆时针旋转,在正常人此旋转角度和持续时间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要长.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较好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issue imaging,STI)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舒张性心功能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临床确诊的DH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各32例.分别存储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7.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记录上述三个短轴切面共18个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记录基底水平、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计算左心室扭转峰值(Twist).结果 DHF组的各节段径向应变率曲线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似,两组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间的径向应变率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HF组左心室心尖水平前间隔、侧壁、后壁、下壁,乳头肌水平后壁、后间隔,基底水平后壁、下壁及后间壁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HF组左心室心尖、基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均较正常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DHF患者早期存在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E)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对31例LVNC患者(LVNC组)及3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超声检查,采集三维全容积图像并分析,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面积应变(GAS/AS)、纵向应变(GLS/LS)、径向应变(GRS/RS)、圆周应变(GCS/CS),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GAS与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LVNC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球形指数(SPI)值均增加,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厚壁厚度(LVPWD)、射血分数(EF)值均减低(P均<0.01)。②与对照组相比较,LVNC组左心室GAS、GLS、GRS、GCS均减低(P均<0.01)。③LVNC组非致密节段心肌(心尖及乳头肌水平)较同一水平致密节段心肌AS、LS、RS、CS均减低(P均<0.05)。④LVNC患者GAS与EF呈正相关,与EDV、ESV、SPI呈负相关。结论:LVNC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且以非致密节段心肌收缩功能减低更为明显,应用超声3D-STE可对L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功能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探讨尿毒症患者的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并评价心肌同步性运动.方法 尿毒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1例.经胸采集并存储标准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二维图像,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及达峰时间、心底部旋转角度及达峰时间、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及达峰时间、主动脉瓣关闭时间点扭转角度、解旋率,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①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Prot)、峰值扭转角度(Ptw)、主动脉瓣关闭时间点扭转角度(AVCtw)及解旋率(UntwR)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尿毒症患者心尖部旋转角度达峰时间、扭转角度达峰时间均明显延迟于主动脉瓣关闭时间,而心底部旋转角度达峰时间早于主动脉瓣关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尿毒症患者Ptw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心尖部旋转速度峰值(PTVap)高度相关(P<0.05).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无创地评价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并能从旋转运动的角度评估心肌运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估痛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60例痛风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痛风Ⅰ组(病程<10年,30例)和痛风Ⅱ组(病程≥10年,30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为对照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D-STI技术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和心尖四腔心、两腔心、三腔心切面左室纵向应变(LVLS-AP4、LVLS-AP2、LVLS-AP3);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LVGLS与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痛风Ⅰ、Ⅱ组血清尿酸及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痛风Ⅰ、Ⅱ组IVS、LVEDD、LVPW、LVESD、LVM及LV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痛风Ⅰ组与痛风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痛风Ⅰ、Ⅱ组LVGLS、LVLS-AP4、LVLS-AP2、LV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心室旋转、扭转运动及Tei指数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检测慢性心衰患者心肌运动力学特征及左心室功能提供可靠的指标。方法选取慢性心衰患者79例(心功能Ⅱ级32例,心功能Ⅲ级26例,心功能Ⅳ级21例),健康对照者28名。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左心室心底水平和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量并计算慢性心衰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短轴切面各节段室壁旋转角度、Tei指数,分析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性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Tei指数在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0.33±0.19、0.37±0.18、0.46±0.31、0.49±0.3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1,P〈0.01),且Tei指数随心功能降低,逐渐增大。(2)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在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12.89±2.65)、(12.29±1.94)、(12.38±2.13)、(8.46±2.90)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9,P〈0.01),心功能Ⅳ级组与健康对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43、5.71、4.17,P均〈0.05)。(3)健康对照组及心功能Ⅱ-Ⅳ级组受检者左心室心底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51、9.47、7.41、10.27、9.42、11.34,P均〈0.01)。心底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与Tei指数呈正相关(r=0.327、0.277、0.266、0.321、0.306、0.325,P均〈0.01),且前壁相关性最好。(4)4组受检者左心室心尖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7、3.49、3.46、3.50、3.48、2.81,P均〈0.01)。心尖水平各节段室壁的旋转角度与Tei指数呈负相关(r=-0.362、-0.278、-0.251、-0.279、-0.290、-0.28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左室容量负荷过重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探讨随左室容量负荷增大,心肌径向应变、应变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容量负荷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组为左室容量负荷增大患者共77例;正常对照组为年龄及性别与病例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所有受检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环、乳头肌、心尖部平面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分析短轴3个平面整体应变、应变率(GRS.GRSr).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用体表面积校正得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根据正常LVEDVI将病例组分为6个亚组:临界组(LVEDVI≤90ml/m2),A组(LVEDVI:91~120 ml/m2),B组(LVEDVI:121~150ml/m2).C组(LVEDVI:151~180ml/m2).D组(LVEDVI:181~210 ml/m2),E组(LVEDVI>210ml/m2).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病例组分为心功能正常组(Ⅰ组)、心功能减低组(Ⅱ组).结果 ①临界组三个平面上述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A、B、C组上述参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在临界组~C组中可观察到随LVEDVI增大,3个平面GRS、GRSr呈进行性增大.E组3个平面上述各参数较A、B、C、D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在C~E组中可观察到随LVEDVI的增加,GRS、GRSr逐渐减小.②Ⅰ组3个平面GRS、GRSr较正常对照组及Ⅱ组增大(P<0.01);Ⅱ组3个平面GRS、GRSr较正常对照组及Ⅰ组明显减低(P<0.01).③二尖瓣环平面GRS在A、B组与LVEDVI呈明显正相关(r=0.79.0.77,P<0.05);C、D组二者相关性不显著(r=0.32,-0.12,P>0.05);E组与LVEDVI呈负相关(r=-0.54.P<0.05).乳头肌平面GRS在A、B、C组与LVEDVI呈明显正相关(r=0.55,0.64,0.76,P<0.05);D组二者相关性不明显(r=-0.35,P>0.05);E组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 .70,P<0.05).心尖部平面GRS在A、B、C组与LVEDVI呈明显正相关(r=0.74,0.79,0.71,P<0.05);D组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73,P<0.05);E组二者无明显相关性(r=-0.39,P>0.05).LVEDVI为180~190ml/m2,乳头肌平面GRS达最大值约93%;心尖部GRS达最大值约62%;LVEDVI为150~160ml/m2时二尖瓣环平面GRS达到最大约63%.结论 左室心肌径向应变、应变率随左室容量负荷增大而发生规律性变化.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定量测量左室心肌应变、应变率,为临床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肌收缩功能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经多导睡眠仪监测呼吸暂停指数(AHI)≥5次/h确诊为OSAS的患者95例,同时定点监测血压,次日晨行血糖和血脂等生化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LVEF.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0.42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46.7 g/m2.7(女)或49.2 g/m2.7(男),将患者按左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NG)、向心性重构组(CR)、离心性肥厚组(EH)和向心性肥厚组(CH).应用2D-STI测量左室心肌不同方向收缩期总体峰值应变:总体长轴应变(GLS)、总体径向应变(GRS)及总体环向应变(GCS),比较不同构型组间2D-STI参数的差异,并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2D-STI参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①95例OSAS患者中,NG组41例(43.1%),CR组23例(24.2%),EH组16例(16.8%),CH组15例(15.9%),4组间LVEF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心率、血压、颈围、腰围、臀围、吸烟史、血脂、空腹血糖、AHI、氧解离指数(ODI)和血氧饱和度(SaO2)等在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D-STI参数:CH组GLS较低,与其他3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GRS和GCS4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DSTI参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LS分别与LVMI(r=0.274)、AHI(r=0.326)、T90(r=0.294)、最低SaO2(r=-0.299)、体质量指数(BMI)(r=0.367)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HI、LVMI、BMI是GLS的独立预测因子(R2=0.219,P<0.05).结论 ①OSAS患者左室CH构型纵向心肌收缩功能受损较重.②OSAS的严重程度、心肌肥厚、肥胖是OSAS患者左室纵向心肌收缩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