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识制定前期,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急诊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治疗医护知、信、行现状"调查, 结果显示急诊医护人员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首选EN治疗方面认识一致、接受度高, 但是在知识储备、行为实践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 在多位专家共同努力下, 制定《中国急诊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以规范临床实践, 进一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技术指各种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在急诊、危重症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急诊、ICU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技术。为进一步规范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急诊的应用,国内部分专家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3.
对危重症患者而言,早期启用肠内营养(EN)不仅是补充营养,更重要的是发挥其在维持肠道功能和肠道微生态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任何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都与剂量相关,营养治疗亦是如此。理想的EN目标在于供给的量与质能够带给危重症患者最大获益与最小伤害,而充分营养供给并避免医源性营养不良是最终的理想目标。但是,早期EN的不耐受是危重症患者常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不恰当的供给将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害。认识这些可能的风险并予以规避是ICU医护人员需要重视与了解的必要知识。在一些严重的或特殊疾病状态下,及时评估及调整EN治疗方案才可能实现其理想目标,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4.
查丽玲  江榕  黄丽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7):703-707+712
目的构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确保肠内营养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标准化作业为理论基础,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经2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括10个项目36个子项目的流程,2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313、0.8860,子项目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67、0.359。结论构建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安全实施流程合理、可靠,为肠内营养的实施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蔡红 《当代护士》2022,(4):13-16
目的 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并发胃残余(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处理的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对各指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对比.方法 计算机检索JBI、国际指南协助网、美国国家指南网等中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指南.运用临床指南研究以及质量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或流质饮食,以保证患者能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是危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首选方式,保证营养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临床超声通过定性定量评估胃残余量,用于指导优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能够增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喂养耐受性,改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本研究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干预、胃残余量阈值及监测方法、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旨在为提高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营养不良可导致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严重影响预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该主要通过肠内途径来进行营养支持,因为其他途径的营养支持可导致并发症的增加,但对肠内营养(EN)时机的选择尚有不同意见。为此,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ICU78例机械通气危重病需EN支持的患者,分早期EN组和晚期EN组,应用对比方法,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20例入住ICU的糖尿病伴危重症患者应用瑞代肠内持续泵入营养,同时配合使用适量的胰岛素,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末梢血糖和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四段末梢血糖稳定、趋于正常,各营养指标提示机体代谢呈正氮平衡。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危重症患者早期应用瑞代营养液持续肠内泵入,配合使用适量的胰岛素控制血糖,既有效地改善了机体营养代谢状况,又减少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63-3765
目的研究分析危重症病人EN与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治疗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EN),对照组治疗中应用肠外营养支持(PN),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治疗后,对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对比组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行促进,且还能够将并发症减少,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创伤或应激等因素,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过度,机体多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1]。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EN)在各种创伤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本科应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F)通过鼻胃(肠)管经微量输注泵,泵入11PF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25-626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延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营养指标、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PA、T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占5%~10%。此类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院内转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转运效率,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编写组在回顾已有证据基础上,通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以期为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重症监护病房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与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各42例。PN组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予能量,EN组经鼻胃管给予能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病情转归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EN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PN组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明显少于PN组,病死率和并发症明显低于PN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情况。方法:对714位患者分别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和未给肠内营养治疗。结果:对各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肠内营养治疗有明显的促进疾病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综合性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19例入住ICU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入ICU后根据24小时内各项监护指标及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检查,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肠内营养量、速度、血清白蛋白(Alb)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总结各种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随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肠内营养耐受的最大维持量降低、达最大维持量的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腹泻发生与Alb水平呈负相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肠内营养并发症中以腹泻最为常见。结论 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蛋白水平等因素相关,一些危重患者无法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TEN),而需以静脉营养(PN) 肠内营养(EN)形式实现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7.
姜喜 《临床荟萃》2011,26(22):1993-1994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ICU)患者应用日益广泛,是治疗ICU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肠内营养支持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并发症一直困忧临床医师,我们在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ICU患者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对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误吸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行肠内营养患者117例,按是否实施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护理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按我院危重症质控小组制订的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在常规鼻饲护理基础上,加强了护理培训、鼻饲体位、营养泵使用和质量监督等管理。比较两组在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VS13.8%,P〈O.05)。结论肠内营养专案改善能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诊疗的重要平台,在院内诊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成功转运对降低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有积极意义。鉴于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且常常依赖生命支持手段及转运难度大等特点心,因此亟需规范并优化院内转运流程,以保证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特点以及急诊院内转运的临床实践,本共识协作组制定了“降阶梯预案、充分评估、优化分级、最佳路径、动态评估”为原则的分级转运方案,以保证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胸痛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因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多样,致命性胸痛危险性高,所以在急诊建立快速、合理、易行的诊疗程序及路径,优化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正确分流并尽早制定治疗决策至关重要。专家组在最新国内外指南/共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临床实践,经多学科专家讨论与协商,共同制定了《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