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慧芬 《河北医学》2002,8(4):367-368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血液净化技术的缺点 ,这项新技术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前景。但CRRT的护理工作量大、技术要求较高 ,护理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成为CRRT取得成功的关键。我院自 1998年以来应用 15例 ,总结经验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17 70岁 ,平均 4 6 .8± 16 .4岁。原发病为重症流行性出血热 6例 ,药物中毒 1例 ,毒蛇咬伤 1例 ,产后大出血 1例 ,严重感染 2例 ,胃癌术后 2例 ,肝肾综合征 1例 ,急进性肾炎 1例 ;其中少尿型 13例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SAP患者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及传统内科治疗,分别观察CVVH治疗前和CVVH治疗后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5例SAP患者经CVVH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肝肾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结论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改善肝肾功能。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缓解情况、并发症及实验室指标的观察,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规的操作和精心的监护对保证CVVH的顺利完成及患者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SAP患者采用HP联合CRRT的治疗效果。HP治疗时间每次4 h,疗程1~5天。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ICU住院时间、接受机械通气及循环支持情况。比较灌流治疗前、治疗后次日、疗程结束后生命体征、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脑利钠肽前体、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结局。结果 共19例SAP患者接受了HP联合CRRT治疗治疗,其中5例患者因缺失治疗后数据不纳入统计分析。14例接受HP治疗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57.1%),女性患者6例(42.9%),平均年龄48.1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6.5 kg/m2。7例患者机械通气支持(50.0%),10例患者接受了血管活性药物循环支持(71.4%),ICU平均住院时间36.4 d。治疗后1 d与治疗当日比较,白介素-6,脑利钠肽前体、总胆红素明显改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当日比较,体温、呼吸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SAP患者(确山县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收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CRRT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CRRT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7 d后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对比两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前降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45)、4.44%(2/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CRRT疗法治疗SAP效果显著,有利于腹痛、腹胀缓解及体温恢复,有效改善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11月在镇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充分性液体复苏,观察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蒋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2):3008-3009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后24h内液体复苏量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充分性液体复苏,实验组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后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抢救过程中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抢救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较差,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虽可维持机体功能,但仍需加强临床护理,降低安全隐患.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护理是临床重要干预手段,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因此,针对SAP床旁CRRT治疗患者可综合上述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临床受益.现就SAP床旁CRRT治疗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CRRT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腹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住ICU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重症胰腺炎常规治疗,开放性液体复苏;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RRT 3 d及限制性液体复苏,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 d、3 d、5 d的腹内压、血乳酸、APACHEⅡ评分,计算复苏达标时液体总量、ACS需手术减压病例数。结果Ⅰ组复苏液体量为(7 540±250)ml,Ⅱ组复苏液体量为(4 200±165)ml,两组比较P〈0.05。Ⅰ组腹内压较Ⅱ组明显增高,P〈0.05;Ⅰ组的APACHEⅡ评分高于Ⅱ组,P〈0.05;Ⅰ组需手术减压患者6例,Ⅱ组手术减压2例,P〈0.05;Ⅱ组较Ⅰ组血乳酸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RT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能达到复苏效果,对患者的腹内压影响小,需要手术减压患者比例低,是SAP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H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氧合指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CRRT+H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变化及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发生率、机械通气比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入住ICU时间。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氧合指数有逐步上升趋势,但B组患者氧合指数上升程度大于A组(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B组APACHEⅡ评分下降程度大于A组(P〈0.05)。A组ALI/ARDS发生率为75.0%,机械通气比率为75.0%,VAP发生率为55.0%,均明显高于B组的40.0%、40.0%和10.0%(P〈0.05);A组入住ICU时间为(17.7±4.2)d,明显长于B组的(13.0±4.4)d(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CRRT联合HP治疗SAP患者能有效改善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并可降低ALI/ARDS、VAP发生率,缩短患者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血液净化技术的缺点 ,这项新技术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已显示出良好前景。但 CRRT的护理工作量大、技术要求较高 ,护理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成为 CRRT取得成功的关键。我院自 1999年 2月应用以来共 15例 ,总结经验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17~ 70岁 ,平均 4 6 .8± 16 .4岁。原发病为重症流行性出血热 6例 ,药物中毒 1例 ,毒蛇咬伤 1例 ,产后大出血 1例 ,严重感染 2例 ,胃癌术后 2例 ,肝肾综合征 1例 ,急性肾炎 1例 ;其中少尿型 13例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在抢救32例重症急肾衰(ARF)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与一般血液透析比较的优势和治疗的意义,进一步提高重症急肾衰的存活率。方法:在患床旁建立血管通路,利用两个血泵,一个控制超滤量,另个补置换液。在CRRT的开始,中间和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生化和氧分压的总结与检测。结果:32例患经过治疗,病情都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有19例存活,存活率达59%。结论:CRR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于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接诊的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39),对照组实施全身肝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3,P<0.05)。结论 局部枸缘酸抗凝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的肾功能,同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素江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318-1318,134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过程;观察复苏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对比输入胶体与晶体液的情况。结果全组除死亡2例外,其余(包括经保守治疗失败转手术引流4例)均治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早期限制性液体输入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反应期,即发病起初2周,是临床上第一死亡高峰。此期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并发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SCLS)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在SAP早期综合治疗中,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此期的核心治疗环节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有关SAP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案争论不休,争论最多的是干湿之争、晶胶之争和中心静脉压(CVP)等容量指标的争议,但至今尚无统一。该文参考近年文献就SAP的液体复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唐芳  杨金芳  刘宏 《现代医学》2009,37(6):454-455
对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血透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能有效地清除代谢废物,缓解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作者对6例采用CRRT治疗的并发SAP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进行总结,认为做好CRRT的护理是减少SAP并发症、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液体复苏策略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60例SAP病人,随时分成两组,25例实施一般补液治疗,35例实施液体负平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或治愈率,包括病程、ARDS、ARF等发生率,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情转归、死亡率等。结果对照组治愈23例,死亡2例,治疗组治愈34例,死亡1例。结论 SAP早期行液体复苏其总体治愈率、ARDS、ARF等发生率远较一般补液治疗效果好,且生命体征、病情转归较好,宜广泛适用于临床,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大容量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适度液体复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及总胆红素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淀粉酶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早期采用适度的液体复苏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液体潴留,恢复循环血容量,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患者降钙素原( PCT)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ICUSAP患者72例,以入院顺位分为两组,单数36例为综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双数36例患者为CRRT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VVH或CVVHD模式给予CRRT治疗,12-14h/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各阶段PCT和相关指标变化和预后。结果:治疗24h、72h、2周CRRT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入ICU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72h时PCT水平降低,两组24h、72h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hCRP、APACHEⅡ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72h时两组CRP、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入ICU时,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治疗24h、72h、2周Scr、BUN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 Ca、APACHEⅡ评分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 组并发AKI19.44%,MODS11.11%,SIPS30.55%;低于综合组(P<0.05)。CRRT组4周存活率为77.78%,综合组4周存活率为7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早期及时给予CRRT可迅速降低PCT水平,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有效防治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程度,对预后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NL【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PCT;预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