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泸县成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搜集居民的基本信息、身高和体重等体格检查结果,计算BMI,获得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泸县成人超重率为31.51%,肥胖率为11.29%,男女超重率分别为29.56%、3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P=0.001)。男女肥胖率分别为8.37%、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01)。调查显示35~64岁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最高(χ2分别为25.04、43.12,P均<0.001),文化程度越高,超重率和肥胖率越低,(χ2分别为11.22、16.90,P分别为0.047、0.023)。结论泸县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均较高,且不同特征人群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超重和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中学生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关联性,为中学生超重肥胖和血压偏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省内30 530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并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和关联性。结果 2021年湖南省中学生总超重肥胖率27.90%、血压偏高率10.01%。男生超重肥胖率(31.95%)和血压偏高率(10.41%)均显著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率:23.72%;血压偏高率:9.59%)。不同中学类型(χ2=39.270,P<0.001)、一周内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χ2=6.427,P=0.040)、BMI等级(χ2=770.706,P<0.001)之间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等级与血压偏高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BMI等级的升高,血压偏高的风险随之增加(R=0.142,P<0.001)。超重、肥胖的中学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分别是BMI指数正常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居民体重监测,掌握成都市新都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为预防控制超重和肥胖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新都区社区诊断调查数据资料,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新都区10个街道/镇的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分析。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居民共11366人。结果本次调查人群超重率22.87%,肥胖率6.31%,经2012年新都区人口标化后,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9.33%和5.96%。男性超重率(25.61%)高于女性超重率(2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1);男性肥胖率(5.69%)低于女性肥胖率(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5,P<0.01;χ2=99.28,P<0.01)。结论新都区居民超重和肥胖人数估计结果接近全区人口的1/4;且超重和肥胖的趋势明显随着人群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长沙市12~18岁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认识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严峻性,为制定控制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9-12月期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12所中学和12所高中,共纳入13~18岁中学生16 843名,并按照WHO的要求测量体重和身高。结果 本次研究的中学生共16 843名,超重人数1 703名,超重率为10.11%,肥胖人数838,肥胖率为4.98%,其中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952/8 149(11.68%)和751/8 694(8.64%),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578/8 149(7.09%)和260/8 694(2.99%)。不同性别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149.73,P均<0.001)。随着年龄增长男生超重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肥胖率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女生超重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增加趋势,肥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 长沙市13~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高,存在性别差异,应该动员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在内的所有相关群体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调查幼儿园身高体重,了解儿童超重与肥胖情况。方法 根据2020年合肥市某街道10所幼儿园1 954名儿童体重和身高检测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评估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结果 1 954名幼儿园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33.57%,其中超重率为20.06%,肥胖率为13.51%。4岁以下、4~5岁、5岁以上肥胖率分别为10.69%、13.43%和14.95%,肥胖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82)。男童肥胖检出率(15.18%)高于女童(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8,P=0.020)。结论 幼儿园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需加强对幼儿园阶段儿童,特别是男童的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福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促进学生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共1 496名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视力、龋齿的调查。采用χ2检验和Mantel-Haenszelχ2检验分别进行率、构成比、趋势分析。结果 2021年,福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视力不良和龋患率依次为5.4%、30.5%、60.4%、50.3%。男生超重肥胖率较女生高(χ2=31.90,P<0.001),女生视力不良率较男生高(χ2=8.70,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乡镇学生超重肥胖率(χ2=4.75,P=0.029)和龋患率(χ2=10.09,P=0.001)均较城区高,城区学生营养不良率(χ2=7.66,P=0.006)和视力不良率(χ2=11.43,P=0.001)均较乡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较中学生高(χ2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抚顺市18~75岁城乡居民肥胖流行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辽宁省抚顺市4个区抽取的4 752名18~75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结果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成人体质指数(BMI)分类标准,抚顺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9.1%,9.3%,38.4%,男性和女性居民分别为27.9%和30.3%,9.5%和9.0%,37.4%和39.3%,男性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均低于女性居民(P=0.02),男性和女性居民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抚顺市城乡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39.1%,男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19.1%,低于女性居民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02);不同年龄女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男性居民超重率均不同(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男性居民和不同文化程度女性居民肥胖率均不同(P<0.05),不同文化程度男性居民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男性和女性居民中心性肥胖率均不同(P<0.05)。结论抚顺市城乡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略高,女性居民超重率、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男性居民。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2018年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体检资料,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14—2018年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年平均检出率为19.38%,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5.05,P<0.05);超重年平均检出率为13.15%,无明显变化趋势(χ2=5.18,P>0.05);肥胖年平均检出率为17.69%,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43,P<0.05)。中小学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869和140.206,P值均<0.05);中学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3.911、26.449,P<0.05),小学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71.976、129.489,P<0.05)。结论:上海市程家桥街道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并存,近年来营养不良问题有上升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在浙江农村成年居民中的分布特征。方法2006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18个县(市),90个乡镇、5400个农村住户中的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4317份。样本人群BMI的均值为22.96±2.65,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6.8%和4.2%;男性的超重比例与女性无差别,肥胖比例低于女性;15~岁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都呈上升趋势,45~岁组超重率最高(36.7%),55~岁组肥胖率最高(6.4%);已婚组的超重和肥胖率都高于未婚组,与离婚组无显著性差异;男性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超重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女性的文化程度与体质指数关系不大。结论浙江省农村成年居民超重率高于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其超重率和肥胖率都低于河北省等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2013—2019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分析流行趋势,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宝山区2013—2019年中小学生普查体检数据,共纳入533 41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的体质量指数(BMI)参考值作为判定标准,计算不同性别、不同学段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变化趋势。结果 2013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6.37%和14.26%,随后两年略有下降,2016—2019年有所增长,至2019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6.97%和16.50%。2013—2019年超重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62.65、504.82,P<0.001),2017年定基比增长速度最快(超重:6.18%,肥胖:15.60%)。7年超重、肥胖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66%、2.29%。小学阶段肥胖率较高,初中阶段超重率突出,高中阶段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速最快。结论 2013—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庆市宜秀区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秀区年龄大于18岁农村常住居民2 905人(其中男性1 460人,女姓1 445人)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值,分析超重、肥胖患病现况不同体质指数(BMI)对象的高血压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安庆市宜秀区农村居民超重率为31.3%,标化率30.3%;肥胖率为9.4%,标化率9.0%。男性的超重肥胖好发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已婚中年人群,女性的超重肥胖率好发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已婚中老年人群。BMI大于24 kg/m2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小于24k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P<0.01)。结论安庆市农村超重率和肥胖率呈现较高水平流行。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状况。方法在全国抽样入选的调查点(乡村为武清区1152人,城区为河西区1131人,共计2283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3个乡镇和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再整群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按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在每村(居委会)抽取3个群,每群30户,共计90户(其中膳食调查30户,非膳食调查60户),以其中18岁以上成人为调查对象。按照《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BMI平均水平为(25.05±5.02)kgm/2,城区成人BMI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0.886,P=0.000)。城市成人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其中,城市男性超重率高于乡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4.66,P=0.000)。天津乡村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各年龄组间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重率、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30岁~、40岁~和50岁~组腹型肥胖率均高于城区,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城区、乡村还是天津市,腹型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加腹型肥胖率升高,经相关分析,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r=0.874P,=0.000)。同年龄组男、女腹型肥胖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5);4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0.04,P<0.05);60岁~组不同职业肥胖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结论天津城乡两区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中全国人群超重、肥胖水平,其中腹型肥胖率尤高,达63.9%,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学校小学生的肥胖情况,分析可能导致小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星进行基础数据采集,合并体检数据后导入Excel形成数据库,并使用SPSS 2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得出的上海市闵行区某镇公办小学学籍在册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9.63%。男生超重及肥胖比例为32.1%,女生为26.9%,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超重及肥胖趋势在不同性别中的趋势类似。独生子女(χ2=9.300,P<0.01)、父亲(χ2=106.417,P<0.001)或母亲(χ2=118.534,P<0.001)肥胖、母亲孕期超重(χ2=159.731,P<0.001)、照护者角色为爷爷奶奶辈(χ2=38.736,P<0.001)及教育水平低(χ2=111.309,P<0.001)对儿童超重肥胖率有影响。小学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龙里县布依族、汉族居民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镇2社区服务中心4个居委会、4乡镇4个行政村20~80岁身体健康的布依族、汉族2889名常住村民为调查对象,测量调查对象身高和体重等,计算BMI,以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计算超重和肥胖率。结果 汉族成人超重率为32.86%,布依族成人超重率为20.30%,汉族男女性超重率均高于布依族(P<0.001);汉族成人肥胖率为10.48%,布依族成人肥胖率为4.88%,汉族肥胖率高于布依族(χ2=32.13,P<0.001),且汉族男女性各年龄段肥胖率均高于布依族(P<0.001);超重和肥胖总率呈现城镇(40.15%)高于农村(28.10%)(P<0.001)。结论 龙里县汉族成人超重和肥胖与2010年全国水平接近,布依族成人超重和肥胖低于全国水平,且存在民族、年龄、城乡差异;超重和肥胖总率城镇高于农村;总体肥胖率显著高于2002年,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江门市6~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与肥胖的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门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再随机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监测该10所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2017—2021年5年间的身高及体重资料,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行业标准WS/T 586-2018),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等分析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率与肥胖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1年江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总体检出率11.57%(2 181/18 857),肥胖总体检出率9.29%(1 751/18 857)。其中,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82%、9.17%;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29%、9.41%;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均存在年龄差异,均表现为低龄段(6~12岁)的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高龄段(13~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居民的中心性肥胖流行现况与影响因素,为后续当地相关的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 综合考虑经济水平、民族构成、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西昌市选择6个调查点,根据调查点社区人口数确定抽样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周岁及以上的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χ2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874名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为39.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饮酒情况(χ2=4.914,P<0.05)、高血压患病情况(χ2=15.869,P<0.001)、BMI(χ2=300.521,P<0.001)的成年居民中心性肥胖率不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者(OR=1.545,95%CI:1.028~2.322)、高血压患者(OR=1.684,95%CI:1.093~2.592)发生中心性肥胖的风险所增加;相较于正常体重(18.5kg/m2≤BMI<23.9kg/m2)的居民,BMI<18.5kg/m2组别人群(OR=0.114,95%CI:0.015~0.843)发生中心性肥胖的风险更低,而BMI≥24.0kg/m2组别人群(OR=12.196,95%CI:8.630~17.234)则风险更高。 结论 西昌市成年居民中心性肥胖率较低。BMI<18.5kg/m2为中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而饮酒、高血压患病、BMI≥24.0kg/m2为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7-2015年陕西省成年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现状及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2007、2010、2013和2015年四次"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数据,采用复杂抽样方法,考虑抽样权重,计算BMI分类(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率及BMI的不同百分位数(P5,P25,P50,P75,P95),趋势χ2检验分析四次调查中低体重率、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同时以敏感性分析加以验证。  结果  低体重率逐年下降、超重率和肥胖率不断上升,趋势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Z=-14.70,P < 0.001),其中农村居民、18~44岁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长最快,BMI年均增长0.176(t=3.00,95%CI:0.055~0.298,P=0.006)个单位,2015年低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与2013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196,P=0.459)。敏感性分析以上趋势不变。  结论  2007-2015年陕西省成年人低体重率不断下降、超重率和肥胖率不断上升,农村居民、18~44岁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长最快,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993-2009年7~18岁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和腹型肥胖率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3、1997、2000、2004、2006和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6次横断面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7~18岁中国11 592名学龄儿童。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地区、身高、体重和腰围等。【结果】 7~18岁中国学龄儿童体质指数增加0.6 kg/m2(趋势P<0.001),腰围增加1 cm(趋势P<0.001);超重肥胖率从8.1%增加到18.0%(趋势P<0.001);腹型肥胖率从15.3%增加到28.9%(趋势P<0.001)。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及腹型肥胖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地区均显示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趋势P<0.001)。【结论】 17年来中国学龄儿童BMI、腰围、超重肥胖及腹型肥胖逐年增长,腹型肥胖的增加速度更为显著。因此,控制儿童肥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况,探讨流行趋势,为卫生和教育部门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4年学生健康监测数据,计算BMI,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判定是否超重肥胖,计算分年龄段和性别的超重率、肥胖率。结果 2009-2014年中小学生男生超重率为16.97%~19.15%、肥胖率为11.28%~15.29%,男生超重率、肥胖率随年份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年龄男生超重率较为稳定,肥胖率则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女生超重率为9.68%~14.89%、肥胖率为4.20%~7.63%,女生超重率、肥胖率随年份呈上升趋势(χ2=24.35、20.87,均P<0.01)。女生超重率随年龄增长稍有下降趋势,肥胖率随年龄增长下降趋势明显。各年龄段男生超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生(均P<0.05)。结论宝山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情况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男生超重肥胖较为严重但趋于稳中有降,女生超重肥胖呈上升趋势,男、女生均存在年龄越小肥胖率越高现象,可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防治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朝阳区13个街乡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39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居民间超重率及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人群的主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 朝阳区成人超重率为38.97%,肥胖率为19.66%;城市居民超重率(χ2 = 114.74,P<0.05)、肥胖率(χ2 = 373.83,P<0.05)低于农村居民;男性超重率(χ2 = 101.55,P<0.05)、肥胖率(χ2 = 22.37,P<0.05)高于女性,超重组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0~1.84倍,肥胖组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06~3.20倍。超重、肥胖组患1种、2种、3种疾病的聚集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朝阳区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严重。随着BMI水平的升高,成人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升高,应积极开展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