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光甘草定对脓毒症肺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形成及细胞焦亡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光甘草定组(CLP+GLA)行CLP及光甘草定灌胃(30 mg/kg);假手术组(Sham)行盲肠探查术, 仅进行盲肠翻动后关腹。12 h后留取血浆、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标本检测。测定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中NETs标志物MPO-DNA复合物水平、焦亡相关炎症因子IL-18、IL-1β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Caspase-1及Cleaved-caspase-1焦亡蛋白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 01), 光甘草定组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浓度较脓毒症组下降(P<0.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PA-MSHA)对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按随机数字法将120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C组)、脓毒症组(CLP组)、术前治疗组(Pre T组)和术后治疗组(Pos T组),每组各30只。于制模后12、24、36 h分别采集外周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并计算肺损伤病理评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 RNA表达,并作肺组织TLR4 m RNA表达与病理学评分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SC组各时间点血清细胞因子浓度无明显变化(F=0.04、0.09、1.25、1.77,P均0.05)。与CLP组和Pos T组相比,各时间点Pre T组的血清TNF-α、IL-6浓度明显较低,而IL-10、TGF-β浓度明显较高(P均0.05),而Pos T组仅在术后36 h的IL-10高于CLP组(P0.05)。四组大鼠间的肺组织TLR4 m RNA表达水平及四组间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01、20.03、71.21、69.02,P均0.05),SC组及Pre T组明显优于CLP组和Pos T组(P均0.05)。同时,肺组织TLR4 m RNA表达与病理学评分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732,P0.05)。结论术前给予PA-MSHA可减轻脓毒症大鼠肺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调控细胞因子平衡、减轻炎症级联放大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从中药中提取的大黄素对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模型各器官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大黄素组、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cecal ligation puncture,CLP)模型组及大黄素治疗组4组,每组12只。本实验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法构建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在模型构建前30 min,分别向大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大黄素(25 mg/kg),在CLP术后48 h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的心、肝、肺和肾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脂质过氧化物(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肝、肺、肾组织中的病理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心、肝和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CLP组肾组织中MPO活性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和CAT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与CLP组比较,大黄素治疗组的心、肝和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大黄素治疗组的肾组织中MPO含量、MDA、SOD和CAT活性没有明显变化。HE染色显示:CLP组大鼠的心、肝、肺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而大黄素治疗组大鼠的心、肝、肺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大黄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肝和肺有保护作用,能在一定范围内预防脓毒症大鼠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各15只。假手术组大鼠打开腹腔后缝合,其他各组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利多卡因组大鼠在给予10 mg/kg的负荷剂量后,以10 mg·kg-1·h-1的剂量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利多卡因3h;乌司他丁组大鼠进行CLP的同时,以100 000 U·kg-1·h-1的剂量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乌司他丁3 h;假手术组和CLP组用等量等渗NaCl溶液代替。于CLP后24 h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取40只大鼠(每组10只)用于观察4组大鼠72 h死亡情况。 结果4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89.886、237.952、175.999、179.491,P均<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 0.05);与CLP组比较,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 0.05);与利多卡因组比较,乌司他丁组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肺泡大小均匀、结构完整,肺泡上皮细胞形态正常;CLP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塌陷;而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病理学改变较CLP组均明显减轻,肺组织轻度水肿,肺泡及肺间质出现少量炎症。四组大鼠死亡构成比(0 /10、9/1、4/6、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0,P < 0.001)。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均<0.008);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均较CLP组显著降低(P均<0.008);而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08)。 结论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6及HMGB1的表达,抑制肺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量,减轻脓毒症对肺组织的损伤,有效提高动物存活率,其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及肺保护作用疗效与乌司他丁相似。  相似文献   

5.
6.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24只SPF级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分别于CLP后0、12、36和72h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以透射电镜、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E染色可见,CLP后12、36、72h肺泡间隔增宽,间质充血水肿,肺泡腔变窄,炎症细胞渗出。TUNEL法检测发现,CLP后12、36、72h肺组织内细胞凋亡指数(Al)增加,其中36hAl值最高(P〈0.01)。透射电镜证实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结论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Al明显增加,细胞凋亡可能在脓毒症ALI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发生COPD后,中性粒细胞持续聚集可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过度形成,在局部捕获与清除病原体、快速控制感染、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COPD发生与NETs形成机制以及NETs在COPD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梳理基于NETs进行COPD治疗的相关药物靶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多糖包被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及丹参酮ⅡA治疗组(TS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模型;TSN组于术后3h和12h用丹参酮ⅡA(15mg/kg,腹腔内注射)干预,S组和CLP组于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CLP组及TSN组术后7d生存率。于术后24h时收集BALF及肺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炎症因子及多糖包被标志物水平;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变化;采用比色法检测肺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CLP组BALF中TNF-α及IL-6水平升高(P<0.01),肺损伤评分增加(P<0.01),肺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P<0.01),肺组织syndecan-1、heparin sulfate及thrombomodulin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LP组比较,TSN组7d生存率升高(P<0.05),BALF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肺损伤评分下降(P<0.05),肺组织MDA含量下降(P<0.01),SOD活性增加(P<0.05),肺组织syndecan-1、heparin sulfate及thrombomodulin水平下降(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减轻肺脏多糖包被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油酸致伤后大鼠肺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IL-6)释放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油酸1h组。油酸2h组。油酸4h组,油酸24h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定量法(Western blot)测定肺内ERK。P-ERK表达,放免法检测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及IL-6水平。结果 油酸组大鼠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上表达ERK和P-ERK明显增多,血清、BALF、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TNF-α与ERK和P-ERK表达峰值时间均为1h,IL-6表达峰值时间为4h。结论 ERK信号通路参与调节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大鼠IL-6的释放过程,与TNF-α为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先天抗微生物免疫的重要部分。NETs由中性粒细胞DNA、组蛋白和细胞质蛋白质构成。它对微生物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机制,当缺乏有效抗衡调节时,它又能损伤组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ETs的动态水平是随着炎性过程,而不是随着组织损伤而变化。一种快速定量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DNA(cf-DNA/NETs)的方法已经建立,cf-DNA/NETs可能是用于诊断与预测炎症性疾病的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PiCCO技术监测并比较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探讨血管外肺水与各肺损伤指标及肺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例2009年至2010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脓毒症患者进行观察,其中未合并ALI/ARD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PiCCO技术连续7d监测血管外肺水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胸片,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 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在40例脓毒症患者中,15例(37.5%)合并ARDS,14例(35%)合并ALI.与对照组相比,ALI及ARDS患者表现为显著增高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泡灌洗液中IL-1、TNF-α水平.同时,血管外肺水指数与氧合指数、肺损伤指数及IL-1、TNF-α水平呈显著相关性(r=-0.524,r=0.147,r=0.572,r=0.655;P<0.05),且高ELVW水平组患者ICU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低ELVW水平组.结论 在脓毒症介导的ALI及ARDS患者中,血管外肺水指标与肺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损伤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因此,EVLW的检测可能对于判断脓毒症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拮抗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拮抗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哮喘组和治疗组.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激发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ELI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百分比、血清IL-13浓度均升高,肺组织ICAM-1表达增强(P<0.05).Egb能够减少气道炎细胞浸润,降低血中IL-13水平,并抑制肺组织ICAM.1的表达(P<0.05).结论:IL-13和ICAM-1在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Egb能够通过降低IL-13的水平,抑制肺组织ICAM-1的表达,减少气道炎细胞募集,从而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 (PA)肺炎大鼠的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及其组分的变化。观察外源性PS替代治疗对大鼠PA肺炎的作用。方法 :建立PA肺炎大鼠模型。将 5 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肺炎大鼠PS治疗组 15只 (PS组 ) ;肺炎大鼠生理盐水气管内注入作阳性对照组 18只 (NS组 ) ;正常大鼠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作正常对照组 18只 (NOR组 )。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湿 /干比 (W /D) ,观察病理学变化 ,作半定量中性粒细胞 (PMN)计数。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PS成分 ,测定总磷脂 (TPL)、饱和磷脂酰胆碱 (DPPC)、总蛋白 (TP)。作BALF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将NS组、NOR组各取 3只大鼠作肺组织电子显微镜切片制样。结果 :大体观和镜下观炎症程度PS组较NS组减轻。电镜发现NS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内的管髓体脱落 ,PS层断裂。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PS组与NS组相比 ,炎症呈改善趋势。BALF培养菌落计数 :PS组 (2 .4 3± 1.4 4 )× 10 4/ml,NS组 (10 .35± 2 .10 )× 10 4/ml,P <0 .0 5。结论 :外源性PS替代治疗使PA肺炎大鼠的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 ,可能成为抗生素治疗严重或耐药性肺部感染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内白介素-13(IL-13)表达及其在肺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管注射脂多糖(LPS)复制ALI小鼠ALI动物模型,采用real-time 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肺内IL-13 mRNA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以及血清中IL-13含量.采用IL-13中和抗体预处理小鼠后,观察其对LPS诱导的小鼠ALI的炎症反应的影响,运用ELISA法检测小鼠BALF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气管注射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中IL-13 mRNA以及BALF和血清IL-1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与ALI组相比,IL-13中和抗体预处理组小鼠肺内TNF-α和IL-1β含量进一步增高,肺组织形态学损伤加重.[结论]ALI时小鼠肺内IL-13含量应激性增加,抑制IL13的受体活性,加重LPS诱导的小鼠ALI,提示IL-13是ALI内源性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FLIP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c-FLI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的肺组织中c-FLIP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乌司他丁对c-FLI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及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每组10只.Sham组不结扎穿刺盲肠,余同CLP组;CLP组采用肓肠结扎并穿刺法造模;UTI组造模后立即经阴茎静脉注射乌司他丁注射液(50000 U/kg).12 h后处死大鼠并采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c-FLIP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c-FLIP基因表达.应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脓毒症组光镜下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和大量红细胞渗出,c-FLIP蛋白和基因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光镜下病理改变减轻,c-FLIP蛋白和基因表达较脓毒症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脓毒症中c-FLIP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下降,提示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增加.乌司他丁能上调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c-FLI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及晚发性帕金森病(LOPD)患者血清胞外囊泡差异表达的miRNAs及潜在生物学功能.方法 收集帕金森病患者18例,分为EOPD组(发病年龄≤50岁)7例及LOPD组(发病年龄>50岁)11例,收集两组患者血清并提取胞外囊泡RNA.选择11个在EOPD及LOPD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的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抑制剂ISO-1对重症肺炎大鼠炎症反应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ISO-1组,每组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大鼠制备重症肺炎模型,成功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经尾部注射100 mL生理盐水,ISO-1组注射溶解ISO-1 (7 mg/kg)的5%二甲基亚砜溶液(2 mL/kg)。分别在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情况,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检测肺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各组大鼠BALF内炎症标志物CD14、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RP)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NF)-κB p65、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大鼠肺部结构正常,无组织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表征为广泛病理学异常与形态学受损,表现肺泡水肿、萎缩,肺泡壁厚度增大,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至肺泡腔内;ISO-1组大鼠相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液、肺组织、粪便肠道微生态结构变化及关联。方法将12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和假手术(Sham)组, 每组6只。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ecal ligation punctual, 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Sham组只开腹但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后24 h取各组小鼠眼球血、肺组织、粪便。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 16s核糖体RNA测序分析脓毒症小鼠各部位菌群微生态的结构变化并找出其中关联。结果 (1)HE染色显示, CLP组小鼠肺泡腔有渗出、肺组织结构紊乱、伴随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 肺组织病理评分较Sham组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α多样性分析显示, Sham组与CLP组血液及粪便样本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肺组织样本中Ace指数、Chao指数、Simpson指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β多样性分析:Sham组与CLP组血液及粪便样本比较, 组间差异均大于组内差异, 分析Bray-curtis、Weighted、Unweighted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大鼠创伤性肺挫伤中的含量及意义,并观察L-精氨酸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L-精氨酸组,每组20只。采用胸部撞击器制备肺挫伤模型。L-精氨酸组,模型制备后经股静脉给予L-精氨酸(250mg/kg),各组建立模型后分别于24h处死动物并收集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含量。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IL-17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肺组织IL-17、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与L-精氨酸组比较明显偏高(P<0.05)。结论:IL-17在大鼠肺挫伤中显著升高。L-精氨酸治疗创伤性肺挫伤,能明显下调肺组织IL-17、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改善肺组织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CD14单克隆抗体在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对肺泡巨噬细胞内NF-κB(p65)的影响。方法 15只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g,随机分为3组,Sham组、CLP组和Anti-CD14组,每组5只,选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作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6 h,应用ELISA检测血浆MIP-2、IL-10浓度,左肺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肺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取右肺下叶行HE染色、切片后在光镜下观察肺脏病理形态变化。以Sham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ELISA结果显示:CLP组的血浆MIP-2浓度显著高于Sham组和Anti-CD14组,Anti-CD14组的血浆MIP-2浓度低于CL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的血浆IL-10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LP组和Anti-CD14组的NF-κB(p65)表达量高于Sham组(P<0.05),Anti-CD14组的NF-κB(p65)表达量低于CLP组(P<0.05)。HE染色显示:CLP组和Anti-CD14组肺内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增厚、出血,Anti-CD14组肺组织炎性表现较CLP组显著减轻。结论抗CD14单克隆抗体能同脂多糖竞争性地结合肺泡巨噬细胞膜表面受体CD14分子,阻止肺内NF-κB(p65)的核内移位,减少致炎因子生成和释放,抑制炎症细胞浸润,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