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CD4+、CD8+、CD64及白细胞介素-4(IL-4)分群动态变化在妊娠期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脓毒血症患者91例作为妊娠期脓毒血症组,同期选取于行健康体检的80例正常妊娠产妇作为正常妊娠组,正常育龄妇女80例作为正常育龄组。采用FACS Canto TMⅡ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CD64、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IL-4水平,分析3组研究对象IL-4、CD4+、CD8+及CD64分群动态变化及与妊娠期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转归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D64、IL-4、CD4+及CD8+之间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育龄组相比,正常妊娠组、妊娠脓毒血症组CD64、IL-4及CD8+均显著升高,CD4+显...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syndrome,ARDS)是儿童及成人的危重病之一。由于危重足月新生儿也易发生ARDS,但又少见报道,有时常常仅考虑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因此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对本病作出诊治,减少误诊率的发生。现将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5例患儿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4年5月实施治疗的68例急性呼吸窘迫征新生儿,对其均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68例患儿治疗总有效64例,其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前后患儿的PaO2、PaCO2、a/AP O2、OI指标具有明显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科常见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临床上早产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在NRDS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且维生素D缺乏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发现,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维生素D可促进肺泡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参与肺泡的成熟及肺血管的发育,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该文就维生素D在NRDS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临床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进而为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对3例ARDS患儿采取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经过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项消毒隔离,预防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发生气胸,经及时处理2d后气胸消失,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ARDS患儿应及早应用机械通气与PS治疗。配合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D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ALI患儿16例作为AU组,选取同期收治的ARDS患儿7例作为ARDS组,并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2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组新生儿进行血清CC16及SP—A水平检测,比较3组血清CC16及SP-A水平。结果ALI组及ARDS组血清CC16及S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血清CC16及SP—A水平均低于AR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C16及SP—A的检测运用于新生儿ALI与ARDS的诊断中较为敏感,并且可作为ALI及ARDS的鉴别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26例新生儿ARDS患儿为ARDS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252例未发生ARDS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新生儿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高龄产妇、初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吸入、脐带绕颈、宫内感染、剖宫产、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及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期糖尿病(OR=3.155)、胎儿窘迫(OR=4.293)、羊水吸入(OR=5.043)、剖宫产(OR=3.706)、早产(OR=5.557)及新生儿窒息(OR=6.848)等,而产后使用PS(OR=0.432)则为保护因素。结论影响新生儿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以上高危因素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降低ARDS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评分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方法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呼吸评分选择呼吸支持的策略及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根据“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防治专家共识”防治NRDS。比较两组患儿间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早产儿208例,其中观察组105例,出现NRDS 40例;对照组103例,出现NRDS 35例;两组患儿NRDS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评分法操作简单,能客观地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危重程度,有助于指导基层的医生对NRDS患儿呼吸支持的策略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适合在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发病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病高危因素。结果(1)临床特点:本组所有患儿均是急性发病,其中在发病是在出生后1-4d8例,占80.00%(8/10),出生后5—6h2例,占20%(2/10)。所有病例发病时均出现呼吸困难青紫,青紫不缓解,同时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4例,低血糖症3例,消化道出血4例,硬肿症3例,凝血障碍2例。所有患儿人院后检查动脉血气,结果显示其中pH7.0~7.2者6例,7.21~7.35者3例,7.36~7.50者1例;PC0225~35mmHg5例,35~55mmHg4例,55~65mmHg1例;PaO2/FiO2均小于200mmHg。(2)高危因素:本组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窒息8例(80.00%);羊水吸人2例(20.00%),其中窒息合并羊水吸入1例。剖宫产7例,占70.00%,剖宫产同时有窒息5例。(3)治疗与转归:本组10例患儿经过以呼吸机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其中治愈8例,治愈率达80.00%,好转1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7~29d,平均(14.85±4.10)d。结论新生儿ARDS临床上并不少见,严密临床观察及动态胸部X线、血气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积极预防窒息、减少剖宫产可减少ARDS的发生,及时、正确的治疗可提高ARDS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外周血CD4+、CD8+ T细胞水平,并探讨CD4+/CD8+ T细胞比值对疾病的诊治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54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轮状病毒检测是否为阳性,将患儿分为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组73例和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组81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7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 T细胞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分析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CD4+、CD8+、CD4+/CD8+ T细胞与心肌酶活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D4+、CD8+及CD4+/CD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本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省妇幼保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新生儿(观察组)以及健康分娩新生儿(对照组)各124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比例、发生宫内窘迫的比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发生羊水吸入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是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羊水吸入是青海地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尽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积极防治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以进一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实验性抗磷脂综合征(experimental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EAPS)进展过程中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数量和功能变化。方法:以重组人β2糖蛋白1(rhβ2GP1)主动免疫BALB/c小鼠建立实验性APS模型,免疫12周后检测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抗心磷脂抗体(ACA)、流产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 PBC)。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PBMC中CD4+CD25+Treg细胞频率,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小鼠anti-β2-GP1、aCL水平明显升高,aPTT延长,PLT PBC降低,流产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小鼠PBMC中foxp3基因表达在4周短暂高于对照组(P0.05),8周后随着APS进展开始逐渐降低,12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BMC中CD4+CD25+Treg细胞频率8周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逐渐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D4+CD25+Treg数量和功能下降参与抗磷脂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儿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PaO2、PaCO2、PaO2/FiO2等血气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采取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5%。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差异,P值小于0.05,统计学有意义。同时,治疗后对照组的PaO2以及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则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血气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2010年明确诊断为ARDS的4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进行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监测。比较两组的病程、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经呼吸机辅助通气、固尔苏的应用及保持气道通畅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P<0.05)。结论:应用固尔苏辅助治疗ARDS,对于提高呼吸机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的改善、缩短上机时间、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65例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足月新生儿ARDS可能的高危因素;与早产儿ARDS进行比较,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资料、治疗、并发症及转归等方面总结足月新生儿ARDS的临床特征。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较早产儿症状出现更早(P<0.01),症状体征更重,尤其是呼气呻吟表现更加显著(P<0.01),脱氧时间更长(P<0.01);双肺影像学检查显示足月新生儿程度更重(P<0.01);足月新生儿更易发生肌酶增高(P<0.05)、心肌损伤(P<0.01);足月新生儿需要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次数更多(P<0.01),需要机械通气的几率更高(P<0.01)。结论:足月新生儿ARDS较早产儿而言,起病更早,病情更重,需要尽早处理,积极使用CPAP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15—2019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感染者/AIDS)的基线病毒载量水平与其细胞免疫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5—2019年在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HIV感染者/AIDS进行基线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 51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09个/μl,CD4+/CD8+比值中位数为0.233,病毒载量中位数为5.06 log10 拷贝/ml。病毒载量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总体呈显著负相关; CD4+/CD8+比值<0.20 的HIV感染者/AIDS其病毒载量≥105拷贝/ml的风险为CD4+/CD8+比值≥0.20的3.775倍。结论 江西省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中高病毒载量比例高,中位病毒载量高,CD4+/CD8+比值<0.2是高病毒载量的预测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扩大检测人群和比例,尽早发现感染者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患者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