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成像鉴别孤立性肺结核(SPT)与孤立性肺腺癌(SL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0例SPT(SPT组)及120例SLA(SLA组)患者的胸部能谱CT增强扫描图像,观察动、静脉期CT 70 keV单能量图像,测量病灶CT值(CT40 keV、CT70 keV)、有效原子序数(Zeff)、碘浓度(IC)及水浓度(WC),计算能谱曲线斜率(λ70 keV);比较各能谱CT参数的组间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以各单一参数及联合参数鉴别SPT与SLA的效能。结果 组间增强动、静脉期病灶CT40 keV、CT70 keV、Zeff、IC及λ70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强动、静脉期各单一能谱CT参数中,CT40 keV鉴别SPT与SLA的AUC分别为0.80和0.81...  相似文献   

2.
苏桓  陆善金  周忠学 《大医生》2023,(7):121-124
目的 探讨能谱CT多参数用于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分型不同分为周围型肺癌组(24例)和局灶性肺炎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能谱CT检查相关参数,分析能谱CT检查相关参数鉴别局灶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结果 周围型肺癌组患者能谱CT静脉期的40 keV单能量下的CT值(CT40keV)、碘浓度(IC)、能谱曲线斜率(K70keV)及有效原子序数(Zeff)水平低于局灶性肺炎组(P<0.05);周围型肺癌组患者能谱CT动脉期的CT40keV、IC、K70keV及Zeff水平高于局灶性肺炎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能谱CT各参数对判断肺部病变性质具有应用价值(P<0.05),且静脉期联合动脉期预测概率鉴别诊断的AUC最高(敏感度=0.917,特异度=0.615)。结论 能谱CT多参数联合检测对周围型肺癌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166例经手术证实的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增强扫描,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良性组(n=74)和恶性组(n=92)。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常规CT特征。由2位观察者分别独立测量病灶相关双能量CT定量参数: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测量40、50、60、70、80、90 keV单能量CT值,计算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40-90 keV)。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测2位测量者测量参数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筛选出P < 0.1的变量作为输入变量,逐步建立基于常规CT征象、双能量CT定量参数及两者联合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比较3个模型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结果  2位测量者对动脉期、静脉期两组间测得的各参数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一般临床特点(年龄、临床症状)、8个常规CT征象(肿瘤位置、肿瘤形态、肿瘤边界、肿瘤密度、腹水、是否伴腹膜/网膜转移、膈上淋巴结、其他脏器转移)与双能量CT各定量参数(动脉期及静脉期CT40 keV、CT50 keV、CT60 keV、CT70 keV、CT80 keV、CT90 keV、K40-90 keV、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基于常规CT征象、双能量CT定量参数及两者联合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60、0.764、0.883。经DeLong检验,基于常规CT征象的模型和基于双能量CT定量参数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9, P=0.510),基于常规CT征象的模型和基于两者联合的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7, P < 0.001),基于双能量CT定量参数模型和基于两者联合的模型之间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70, P= 0.001)。结论  相较于常规CT征象或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两者联合对鉴别卵巢原发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鉴别非典型肝细胞癌(A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2例肝癌患者(ICC 18例,AHCC 34例)的双期增强能谱CT扫描资料,分别测量两组病灶40-140keV单能量CT值(HU)、碘浓度值(IC)、病灶及腹主动脉的有效原子序数值(EffZ);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参数的差异;比较各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HCC组动脉期HU40keV-HU140keV、EffZ、IC及门静脉期nEffZ高于ICC组(P<0.05)。动脉期HU50keV、动脉期HU60keV的诊断效能最高,AUC均为0.799,联合多个能谱CT参数可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将AUC提高到0.825。结论: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能谱CT定量参数鉴别AHCC和ICC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多参数联合可提高二者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性肺癌能谱CT定量参数与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2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实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阳性癌细胞百分率(Ki-67值),反映Ki-67表达水平。根据Ki-67值分为3组:高水平组(大于30%),中水平组(10%~30%),低水平组(小于等于10/%)。用GSI Viewer软件测量和计算增强胸部能谱CT(静脉期)的定量参数,包括碘浓度(IC)、40和70 keV的CT值(CT40keV、CT70keV)、能谱衰减曲线的斜率(K)和标准碘浓度(NIC)。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能谱参数的差异。计算定量参数与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来衡量各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各定量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LSD-t两两比较分析显示,高水平组分别与低水平组、中表达组间的IC、NIC、CT40keV、CT70keV、K有显著差异(P<0.05)。各定量参数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均<0.45,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IC和K在鉴别高水平组和非高水平组方面表现最好(AUC分别为0.745和0.746)。IC和K的敏感度均为69.4%,特异度74.4%。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IC、NIC、CT40keV、CT70keV、K)可用于鉴别实性肺癌Ki-67高表达与非高表达水平,并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为评估实性肺癌癌细胞增殖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无创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经手术证实的连续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病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能谱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所有肿瘤组织病理标本切片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术后病理分为Ki-67高表达组(n=34)及Ki-67低表达组(n=32);由2位观察者分别独立测量病灶动脉期及静脉期40~90 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及能谱曲线斜率(K40-90 keV);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2位测量者测量参数之间相关性及一致性的程度;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并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2位测量者对动脉期、静脉期两组间测得的各参数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低表达组动脉期、静脉期40~70 keV单能量CT值、K40-90 keV、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均低于Ki-67高表达组(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K40-90 keV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13,敏感度为91.2%,特异性为87.5%,阈值为0.95,上述参数与Ki-67表达均有相关性,以动脉期K40-90 keV与其的相关系数最高(rs=-0.900,P < 0.001)。 结论  双能量CT多定量参数可无创评估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能谱CT多参数鉴别诊断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O)与嫌色细胞型肾癌(CR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RO(RO组)和30例CRCC(CRCC组)患者,测量并计算皮/髓质期70 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水浓度(WC)、有效原子序数及40~70 keV能谱曲线斜率(λ值)。比较2组常规CT征象及能谱CT参数差异,以ROC曲线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鉴别RO与CRCC的效能。结果 2组常规CT显示病灶中心瘢痕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8,P=0.046)。能谱CT参数中,RO组皮/髓质期70 KeV单能量CT值、IC、有效原子序数、λ值及皮质期NIC均高于CRCC组(P均<0.05),髓质期NIC及皮/髓质期WC与CRC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皮质期λ值5.68为阈值鉴别RO与CRCC的AUC最高为1.00(P<0.01),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结论能谱CT参数,包括皮/髓质期70 keV单能量CT值、IC、有效原子序数、λ值及皮质期NIC对鉴别RO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光谱CT多参数定量成像评价浸润性肺腺癌(ILA)病理分级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经手术病理诊断并在术前行光谱增强CT扫描的61例实性ILA患者资料,并根据2020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的ILA病理分级系统进行分组,G1、G2级为低级别组(n=31),G3级为高级别组(n=30)。比较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史、分期)、形态学参数(肿瘤大小、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测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的光谱参数[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原子序数(Zeff)、单能量CT值(CT40keV、CT70keV)、曲线斜率K值(40~70 keV)],利用Multiphase软件生成细胞外容积(ECV)图,测量ECV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动脉期参数及静脉期参数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各参数及模型鉴别ILA病理分级的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净获益。 结果 低级别组ILA的形态学参数与高级别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IC、NIC、Zeff、ECV值在动脉期及静脉期均高于高级别组(P<0.05),ROC分析提示动脉期IC、NIC、Zeff、ECV值诊断效能优于静脉期,动脉期曲线下面积为0.734~0.831,静脉期曲线下面积为0.702~0.749;动脉期联合参数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参数,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0.855、83.3%、83.9%,决策曲线分析表明以动脉期联合模型构建的列线图较静脉期联合参数模型临床获益率更高。 结论 光谱CT动脉期联合参数可以做为ILA病理分级诊断的影像学标志物,光谱CT多参数定量成像可以作为ILA诊断简单、有效、无创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纳入137例接受能谱CT检查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n=74)、鳞癌组(n=39)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n=24)。对比各组能谱CT参数,包括病灶40~100 keV间隔为10 keV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等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预测肺癌病理类型的效能。结果 动脉期3组间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3组间40~100 keV每间隔1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90 keV每间隔10 keV的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据此将腺癌组和鳞癌组合并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根据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均>0.7;联合动、静脉期40 keV单能量CT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分别为0.809和0.855。结论 能谱CT多参数联合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类型具有较高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能谱CT多模态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参数对胃间质瘤(GST)Ki-67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4月我院34例GST患者,依照其术后免疫组化Ki-67的百分比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Ki-67≥6%为高表达组(n=15);Ki-67的百分比 < 6% 为低表达组(n=19)。行双源能谱CT扫描,测量及收集70 keV CT值、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及临床特征等参数,并对上述数据与GST Ki-67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直径、年龄与GST Ki-67高低表达组具有相关性(P < 0.05)。GST Ki-67低表达组的静脉期、延迟期能谱斜率值组内具有一定差异性(ICC < 0.75),其余各组参数组内差异性较小(ICC > 0.75)。除延迟期能谱斜率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组参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动静脉期70 keV CT值、三期NIC、动脉期能谱斜率与GST的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 < 0.05);延迟期70 keV CT值、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与GST的Ki-67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 < 0.05)。动静脉期70 keV CT值、三期NIC、动脉期能谱斜率预测GST的Ki-67表达的效果较好,其中静脉期NIC的AUC值最高为0.984。 结论  三期70 keV CT值、NIC值、动静脉期能谱斜率及直径、年龄在预测GST Ki-67表达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立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其病理结果分为小细胞肺癌组(n=32)和非小细胞肺癌组(n=66),比较两组动静脉期单能量CT值(40、50、60、70、80、90、100 ke V)、动静脉期的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eff)、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光谱曲线斜率(K40-100 ke V)。结果:动脉期:小细胞肺癌组患者40、50、6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P<0.05),两组70、80、90、10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小细胞肺癌组患者40、50、60、70、80、9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P<0.05),两组100 keV双层探测器光谱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与静脉期:小细胞肺癌IC、Zeff、NIC、K40-100 keV  相似文献   

12.
探讨能谱CT综合分析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行能谱CT扫描并经组织学或生化检查证实的浆膜腔积液患者85例,其中良性浆膜腔积液14例、恶性浆膜腔积液71例。应用能谱综合分析平台,分别测量和计算各浆膜腔积液的常规混合能量CT值、不同单能量keV(40~140 keV)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及其分布峰值、脂(水)浓度、水(碘)浓度、水(钙)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并做相应统计分析,统计比较良恶性积液的曲线类型。结果:混合能量和单能量70~120 keV下CT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积液在单能低keV(40~60 keV)CT值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130~140 keV两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积液有效原子序数及其分布峰值均高于恶性(P<0.01),恶性组脂(水)、水(碘)、水(钙)浓度均高于良性组(P<0.01),良性曲线斜率大于恶性(P<0.01),良恶性积液具有不同曲线类型(P<0.01)。结论:能谱CT综合分析平台给良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提供了一个多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多参数成像在鉴别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能谱CT平扫并经病理证实为pGGN肺腺癌的患者45例,分为A组[原位腺癌(AIS) 9例及微浸润腺癌(MIA)12例]和B组[浸润性腺癌(IA)24例]。所有组别结节的定性CT征象评估基于联合40%ASIR-V迭代技术重建的70keV单能水平图像,包括结节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定量分析成像参数包括40~140 keV单能量CT值、水基值(WC)、有效原子序数(Eff-Z)及能谱曲线斜率k1~k3(k1~k3分别为40~70keV、70~100keV、100~140keV段能谱曲线斜率)。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Mann-Whitney U 检验及c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血管征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40~70 keV能谱曲线斜率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70-100keV、100-140keV段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WC高于A组(P<0.05),而两组间Eff-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能谱CT平扫可以在提供pGGN形态学征象的基础上获得多种定量参数,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提高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能谱CT多参数鉴别诊断肾上腺乏脂性腺瘤(Lp-AA)与肾上腺结节性增生(AN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p-AA(n=24,Lp-AA组)和ANH(n=20,ANH组)患者的常规CT平扫和动、静脉期能谱CT增强图像,比较组间动、静脉期标准化40~140 keV(间隔10 keV)单能量CT值、各基物质对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差异。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鉴别Lp-AA与ANH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组间动脉期标准化40~70 keV单能量CT值、碘-脂、脂-碘、钙-水、碘-水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及80~140 keV单能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静脉期标准化40~50 keV单能量CT值、脂-碘、羟基磷灰石-水、碘-水浓度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参数鉴别Lp-AA与AN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0.82,以碘-脂浓度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2。结论 能谱CT多参数对鉴别Lp-AA与ANH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碘基图影像组学模型、能谱CT多参数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诺模图在预测上皮性卵巢癌(EOC)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Ⅰ型46例,Ⅱ型76例)行能谱CT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EOC的患者,结合血清糖类抗原125及人附睾蛋白4,建立临床模型;比较感兴趣区在静脉期图像下的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有效原子序数(Zeff)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通过Log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能谱参数,建立能谱CT参数模型;于动静脉期碘基图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7:3的比例建立训练组(n=85)和验证组(n=37),经过数据降维处理,筛选出有效的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利用模型构建诺模图,使用决策曲线分析及校正曲线评价诺模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及人附睾蛋白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两者联合建立临床模型,训练组AUC为0.797(95% CI: 0.700~0.895),验证组AUC为0.776(95% CI: 0.620~0.933);λ40~70 keV、λ40~100 keV、IC、NIC、Zeff、NZef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提示NIC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8),训练组AUC为0.813(95% CI: 0.723~0.902),验证组AUC为0.837(95% CI: 0.707~0.966);影像组学经降维后共筛选出18个影像组学特征,其中包括6个一阶特征、8个灰度特征、1个形态特征、3个小波特征。训练组AUC为0.825(95% CI: 0.733~0.917),验证组AUC为0.851(95% CI: 0.725~0.796)。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训练组AUC为0.935(95% CI: 0.885~0.986),验证组AUC为0.938(95% CI: 0.865~1.000),均高于单一模型。结论  临床-能谱-影像组学诺模图在预测上皮性卵巢癌的分型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能谱CT资料,对所有图像均采能谱软件处理,获得肿瘤及腹主动脉的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不同能量水平(40~140 keV)的CT值、能谱曲线、能谱曲线形态、基物质对浓度(水-碘、脂-碘、血-碘)定量参数,并对不同能量水平的CT值进行标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能谱特征参数。结果 动脉期40、70~140 keV、静脉期70~140 keV、延迟期40~140 keV单能量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腺瘤标准化CT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者增强三期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嗜铬细胞瘤组始终位于腺瘤组上方。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的水(碘)、脂(碘)、血(碘)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均高于腺瘤组(P均<0.001);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组与腺瘤组的碘(水)、碘(脂)、碘(血)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具有不同的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和能谱特征物质含量。能谱CT为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提供了一种多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影响淋巴瘤能谱CT单能CT值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淋巴瘤能谱CT参数特征,探讨能谱CT在淋巴瘤影像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GE能谱CT对22例初诊淋巴瘤患者[霍奇金病(HD)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7例]进行扫描,测量最大病灶的能谱曲线,记录40~140keV对应的CT值,观察同一病灶不同keV条件下CT值的变化规律。依据淋巴瘤部位、分期、病理类型、病灶大小、B症状、Ki-67等因素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淋巴瘤病灶在不同keV条件下CT值的差异。结果对于每个病灶的单能曲线,随着keV降低,曲线斜率逐渐变大,对应的CT值逐渐递增。在各临床病理因素中,仅病灶位置与单能CT值相关(P<0.05)。而对于14例胸部患者,HD的平均CT值在低能区段(40~70keV)与NH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线性模型结果也显示,不同部位及病理类型淋巴瘤的单能CT值与低能keV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淋巴瘤能谱CT单能曲线具有相似的形态。不同部位淋巴瘤的单能CT值存在差异。同为胸部淋巴瘤,HD与NHL的单能CT值在低能量区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多参数成像判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病理亚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接受能谱CT平扫并经病理证实的pGGN肺腺癌,将其分为A组[非IAC组,21例,包括9例原位腺癌(AIS)和12例微浸润腺癌(MIA)]和B组[浸润性腺癌(IAC)组,24例]。基于联合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重建的70 keV单能水平图像评估pGGN的CT征象,包括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获取定量分析成像参数,包括40~140 keV单能量CT值、水基值(WC)、有效原子序数(Eff-Z)及能谱曲线斜率k1~k3(分别为40~70 keV、71~100 keV、101~140 keV段能谱曲线斜率)。结果 B组异常血管征出现率高于A组(P<0.05)。组间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k1低于A组(P<0.05),而组间k2、k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WC高于A组(P<0.05),但2组间Eff-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平扫多参数成像可在显示pGGN形态学表现的基础上提供多种定量参数和较常规CT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判断pGGN肺腺癌的病理亚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鉴别肺癌病理分型中能谱CT成像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经本院病理证实的54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取动脉期、静脉期能谱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静脉期3组的NICcen、dNIC、斜率λHU、 CT40keV、钙含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两两比较中,肺鳞癌和肺小细胞肺癌NICcen、钙含量与肺腺癌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鳞癌和肺小细胞肺癌能谱参数均低于肺腺癌;肺腺癌和肺鳞癌dNI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3组的NICpe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两两比较中,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NICcen、NICper、斜率λHU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有不同的能谱CT参数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影像鉴别依据,为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能谱CT在肺癌病理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均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腺癌组44例、鳞癌组30例、小细胞肺癌组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测量能谱定量指标,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能谱CT表现差异。结果腺癌、鳞癌患者CT值在不同keV水平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keV水平下的CT值与小细胞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随着keV水平的升高,CT值的呈下降趋势;腺癌、鳞癌患者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均明显高于小细胞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能谱曲线斜率明显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癌在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肺癌病理类型在能谱CT参数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在能谱曲线上存在各自特征,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此作为参考,以提高早期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