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肌电引导下人迎穴位注射治疗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引导下人迎穴位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3.3%,总有效率2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肌电引导下人迎穴位注射可有效提高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环颈七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颈七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颈颈部治疗。以吞咽功能、言语功能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及语言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总有效率针刺组85%,对照组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颈七针能够明显改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和言语功能,减少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针刺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砚青 《针刺研究》2006,31(6):359-361
目的:观察针刺合并综合疗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人)和对照组(41人),治疗组采用头针、体针、穴位注射及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石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石氏评分总分、吞咽饮水评分及咀嚼功能评分分别为16.35±3.96、2.67±1.10及2.61±1.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综合疗法能有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效果优于单纯服用西药。  相似文献   

4.
孙永胜  漆慧  王非 《河北中医》2022,(12):1979-198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补肾利咽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及对患者吞咽功能和构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肾虚血瘀型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西药及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补肾利咽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Frenchay构音障碍法(Frenchay)评分、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37/43),对照组总有效率69.76%(30/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renchay评分、SWAL-Q...  相似文献   

5.
陈华  卢智  宋书昌  付强  王洪亮 《光明中医》2014,29(1):122-123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推拿治疗组和药物组,每组38例,30天后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推拿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效率为94.74%,药物组有效率为76.3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卒中后合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体针及吞咽训练,治疗前后选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低(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针结合体针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三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构音障碍疗效,以期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生命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构音障碍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舌三针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血脂、Frenchay构音评分、血液流变学、言语空气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情况。结果:1)2组治疗完成后反射、呼吸、唇、颌、软腭、喉、舌、言语评分和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组治疗完成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组治疗完成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完成后平均声压级(MSDV)、音调(P)、最长发声时间(MPT)、平均气流率(MFR)、声门下压(SGP)、声门阻力(GR)、发声效率(VE)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治愈率38.46%、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3.08%、总有效率79.49%(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康复训练能通过促进脑微循环,改善血脂,促进言语功能来改善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构音障碍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明军 《陕西中医》2011,32(1):83-84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针刺,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均1d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采用中医推拿。  相似文献   

9.
杜翠云  李妍 《北京中医药》2007,26(12):767-769
目的 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给予推拿、PNF技术与针刺疗法,对照组25例仅予针刺疗法,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判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结合系统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D)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50例P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推拿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三维立体牵引,两组均以3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外周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大多数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推拿可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其疗效优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20~22周,最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联合推拿整脊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法;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推拿整脊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推拿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降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灸法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推拿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30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4星期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结合雷火灸治疗CFS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将60例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儿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患侧胸锁乳突肌彩色超声波影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包块彩色超声波影像显示,两组包块厚度治疗后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包块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包块型肌性斜颈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杜世华 《河南中医》2014,34(2):333-334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加味升陷汤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推拿配合升陷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补中益气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62%,对照组治愈率为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配合升陷汤治疗胃下垂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肌电引导下人迎穴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探寻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基础上提高吞咽功能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卒中药物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肌电引导下人迎穴穴位注射疗法,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藤岛一郎吞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变化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观察组吞咽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治愈率为46.7%(14/30),优于对照组的26.7%(8/30,P0.05)和3.3%(1/30,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基础上,肌电引导下人迎穴穴位注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清开灵治疗热证贝尔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贝尔面瘫的患者,按中医辨证为风热或湿热者共5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清开灵静滴,内服中药治疗,与对照组针刺常规治疗结合聚肌胞肌注对比疗效。结果以治疗30次为终末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65%,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5次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痊愈率为92%,对照组为31%,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清开灵治疗热证贝尔麻痹见效快,疗程短,痊愈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任督通调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任督通调针刺法,穴取天突透膻中、上廉泉、百会透脑户、风府;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哑门、廉泉、通里、关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7.5%(28/32),优于对照组的65.6%(21/32)(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督通调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