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般资料:本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306例,其中男201例,女105例;年龄38~72岁;食管癌196例,贲门癌110例。病理类型:鳞癌198例,腺癌110例。术后主要临床表现: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发热,严重者有呼吸困难、心慌、高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食管癌术后病人的造影表现,发现其中30例合并有并发症,分析其特点。结果:195例食管癌术后病人中,其中30例合并有并发症,吻合口瘘10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溃疡4例,吻合口反流7例,吻合口周围转移2例.其他3例。结论: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反流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上消化道造影特别是使用数字胃肠机对显示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加速放疗的X线影像学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87例食管癌加速放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发现加速放疗后的X线影像学有独特变化。放疗后第2天的食管片与第14天的比较,后者的X线分级有明显升级现象,Ⅲ、Ⅳ级减少,Ⅰ、Ⅱ级增加。X线分级与手术切除率、术后病理和长期生存率成正相关,分级愈高(Ⅰ、Ⅱ级),疗效愈好,反之(Ⅲ、Ⅳ级),疗效逐级下降。以X线Ⅲ级为分界线,其上治愈的可能性极大,其下应考虑局部未控或治疗失败,需寻找其他有效疗法。食管X线影像学的跟踪检查,对制定食管癌的治疗原则、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食管癌放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前后的 X线影像学变化。方法 :收集采用单纯放疗方法治疗的食管癌 45例 ,对比分析其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的 X线食管吞钡片。结果 :放疗后其 X线影像学发生变化 :病变范围缩短 ,边界不清楚 ;充盈缺损或龛影缩小甚至消失 ;管腔增宽 ;粘膜皱襞恢复 ;管壁变规则、光滑 ,舒缩功能恢复 ;食管外软组织块影缩小或消失。X线改善情况以髓质型、蕈伞型较浸润型、溃疡型为好 (P <0 .0 1) ,病变长度和病变部位对疗效无影响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放疗后其 X线影像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放疗前后的 X线影像学对比分析对于帮助判断疗效、了解有无并发症及初步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收集食管癌术后3个月以内行上消化道造影病例186例,年龄45~73岁,男118例,女68例。均为食管癌术后,胸腔胃位于纵隔左旁,食管与胃做端端吻合。此类病例根据病情不同吻合口可位于主动脉弓上或膈肌上主动脉弓下,或者颈部。为防止反流常将食管一端种植在胃腔内或者胃壁内翻形成防止反流的瓣膜。  相似文献   

7.
8.
李丽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79-4580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的 X 线造影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 X线造影的诊断方式,对其临床资料及其诊断效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30例吻合口异常患者中,共计18例吻合口异常,对比剂在经过瘘口向纵隔进入时,在其纵隔的内部形成了斑片状的形状,且对比剂出现积聚影;8例患者为吻合口胸腔瘘,对比剂在经过瘘口向纵隔进入时,形成不规则的阴影状;2例患者为吻合口气管瘘,对比剂在经过瘘口进入支气管以及气管时,其支气管以及气管位置有明显的分支显影;2例患者为残胃胸腔瘘,在检查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对比剂进入患者的胸腔处。其中20例患者为单发瘘,10例患者为多发瘘,瘘口的直径为3 mm~6 mm,平均直径为(4.1±0.4)mm。结论 X 线造影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诊断中有着显著的价值,可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显示,为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杨志刚  何之彦 《四川医学》1989,10(3):145-146
手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可引起胸部并发症,其中,纵隔活动性出血、纵隔感染、胸骨骨髓炎,胸骨裂开对病员危害较大,常需手术治疗,现报道38例风心病二尖瓣术后伴胸部并发症,并对X线的观察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13例,女25例,年龄22~47岁。胸骨正中切口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22例,左前外胸壁切口闭式二尖瓣分离术16例。摄片时间:术后4~28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死亡原因并积极寻找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患者的手术资料,根据不同的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统计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死亡率等数据,再将三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对比。结果Ⅱ组与Ⅲ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均高于Ⅰ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死亡率均低于Ⅰ组;Ⅲ组的手术切除率高于Ⅱ组,而术后死亡率则低于Ⅱ组,并发症发生率与Ⅱ组比较无差异;Ⅱ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死亡率均低于Ⅰ组;Ⅲ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Ⅱ组,与Ⅰ组比较无差异,但术后死亡率低于Ⅰ和Ⅱ组。结论肺部并发症与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手术治疗经验的积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正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2.
吴家会  王显平 《重庆医学》2008,37(12):1325-1327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A组)及健康教育组(B组),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99例,术后并发症11例(11.1%);B组患者107例,术后并发症4例(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预防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术后液体平衡规律及其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1月住院手术的99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早期液体平衡规律,将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术后早期液体平衡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患者均为液体正平衡,术后当天大部分患者出现液体负平衡(62.6%);术后当天和术后2d内总液体平衡为负平衡的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低于液体正平衡的患者(P值分别为0.017和0.002);出现心肺并发症和死亡的患者术后2d内总液体平衡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959.4&#177;1430.5)mL、(1690.1&#177;1128.6)mLVS(-83.8&#177;1403.7)mL,P值均为O.004]。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中、术后有明显的液体正平衡和随后的液体负平衡的变化规律;术后早期的液体平衡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均采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外照射进行治疗。用模拟机定位,设三野或四野,无肿瘤残留者肿瘤照射剂量为5000cGy.有肿瘤残留者肿瘤照射剂量为6000-7000cGy。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用6MV-X线和9MeV-E线的混合线束照射治疗,肿瘤照射剂量控制在6000-7000cGy。结呆:40例患者中38例随访2~9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5%、34.3%、30.0%。死亡29例.死于局部复发3例(10.3%),远处转移19例(65.5%).其它疾病2例(6.9%).原因不明5例(17.2%)。结论:食管癌术后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但不能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肺功能异常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总结了268例术前行肺功能检查的食管贲门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肺功能异常142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的27.5%(39/142),死亡4例:肺功能正常者126例,发生肺部并发症的15.1%(19/126),死亡1例.两组肺部并发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前常规作肺功能检查,以评估肺功能正常与否十分重要.肺功能异常者术后易发生或加重肺部并发症,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改善呼吸功能,可有效地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年龄、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有无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疾患)、FEV1/FVC%、MVV%、术前血钾、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患及术前心电图异常、FEV1/FVC%<70% 、术前血钾<4.0 mmol/L 6个因素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心肺部合并症、术前心电图异常者进行针对性处理及术后重点心电监护、术前改善低肺功能、术前适当补钾均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何萍  邱阳  杨康  刘铭  廖克龙  张伟  熊刚  李军  王海东  吴蔚  邱阳 《重庆医学》2008,37(4):361-362,36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31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护,72例发生心律失常.对多项因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术后36h内是高峰期,以窦性心动过速多见.年龄>60岁、术前ECG异常、FEV1/FVC<70%、弓上吻合、术前血钾<4mmol/L,有合并症者,术后易发心律失常(前2项P<0.01,后4项P<0.05).结论 年龄、术前ECG、FEV1/FVC、术式、术前血钾水平以及合并症等6项临床因素,与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寻找并及时纠正诱因,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金忠 《华夏医学》2013,(6):1107-1110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42例食管异物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食管异物并发症中治愈39例,好转1例,2例食道癌转肿瘤科治疗.39例质硬、锐利的异物引起并发症的病程在3d以内者38例(90.5%),另外3例质软、钝圆的异物的病程分别为4~5 d.死亡2例(4.8%).结论:食管异物患者应及时就诊、及早取出异物,尖锐不规则异物在诊断治疗中则需谨慎对待,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老年食管异物患者应警惕合并食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陈济铭  张涛 《当代医学》2009,15(29):579-581
目的探讨国产自膨式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狭窄及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食管癌并发食管狭窄及食管瘘患者在X线透视监视下经口置入国产自膨式覆膜金属内支架。其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3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9例,食管癌或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2例,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膈瘘5例。结果29例患者共置入内支架31枚,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与操作有直接关系的并发症。所有患者支架留置后,吞咽困难立即改善,生存质量提高;6例并发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膈瘘者瘘口立即封闭。随访1~12个月,1例内支架移位30mm以上,另1例内支架滑入胃内,这两例患者分别再次叠放支架;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晚期食管贲门癌,1例死于食管大出血;4例支架置入后再狭窄;1例因支架端口磨损引起食管-气管瘘。结论虽然金属内支架是一种开通食管、闭塞瘘口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应用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之前,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预防其发生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将1995年1月~2005年1月期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ARF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与按1∶2比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手术后未发生ARF的84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资料做对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术前肺功能、术前有无肺部合并症和其它合并症、术前有无低蛋白血症、吻合口位置、手术时间、术后是否镇痛、术后有无其它并发症等与术后发生ARF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AR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吸烟指数>400支/年、术前有肺部合并症和手术时间>3h,四个因素与术后ARF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改善低肺功能、早期戒烟、积极治疗肺部合并症、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是预防和减少术后ARF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