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因此,希望接种者日趋增多。但是,有很多人对接种乙肝疫苗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鉴此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根据卫生部要求,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首先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妇女的新生儿、一般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经常与血液及血液制品密切接触的人员;其次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及携带者的配偶、医务人员中的易感者。除新生儿外,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预防和控制乙肝的免疫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全国各试点区的HBsAg阳性率由免疫前的10%降到免疫后的1%〔1〕。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昆明地区青少年乙肝患者仍保持在5%~8%。为此,我们对昆明某区中小学生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抽样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预防控制乙肝感染的效果。方法 138例完成乙肝疫苗全程三针接种的儿童,分别在疫苗接种1、2、3年后进行接种效果检测,观察接种1、2、3年后乙肝抗体滴度、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答应情况。结果 接种1年后,乙肝抗体滴度(118.45±2.46)mU/ml高于接种2年后的(92.34±1.12)mU/ml,接种2年后乙肝抗体滴度高于接种3年后的(48.67±1.09)m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1年后HBsAb无应答率4.35%、HBsAb低应答率5.07%、HBsAb阳性率90.58%;接种2年后HBsAb无应答率1.45%、HBsAb低应答率8.70%、HBsAb阳性率89.86%;接种3年后HBsAb无应答率23.19%、HBsAb低应答率22.46%、HBsAb阳性率54.35%。接种1、2、3年后HBsAb应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感染的预防控制中乙肝疫苗接种在婴幼儿期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部队干部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对某部多个单位同时乙肝疫苗免疫的干部进行了普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乙肝疫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有曾经使用过的疫苗中最安全的疫苗,接种发生不良反应少,主要是轻微的局部皮肤的疼痛、不适或全身反应,如头痛、头晕等,极少引起过敏性休克,直接与接种有关的严重疫苗反应非常罕见,多数怀疑为严重疫苗反应者,实为接种偶合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乙肝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在接种前、接种完成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乙肝疫苗免疫知识、乙肝防治知识、是否愿意接受乙肝防治知识等。结果 开展乙肝接种人群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可提高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广泛普及乙肝防治知识。结论 接受乙肝防治知识教育的乙肝疫苗接种组,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未受教育组,所有受调查者均愿意接受乙肝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院检测肝功TTT、GTT、GPT均正常,碘反应和HBsAg皆阴性,予接种乙肝血源疫苗10ng,乙肝疫苗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批号(91)卫药准字(长)S-04号,930907-94,失效期1995年10月26日.12月3日该患者来我院就诊,自述恶心头晕7天,尿黄4天.  相似文献   

8.
1992年将乙肝疫苗免疫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因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收入低,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仍很低,我省开展18岁以下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普种,是对农村未接种乙肝疫苗易感者采取的补救措施.为了解农村地区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于2003年3月-2006年3月对全县22个乡镇6570例普种对象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和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12岁以下儿童在完成乙肝疫苗三针初免后,其血清产生抗—HB_s阳转率都在85%左右,且产生抗体后的效价可维持3~5年,甚至可达4~6年,为此,我们对194例散居儿童进行了注射乙肝疫苗2~3年后的效价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刑莉  袁情 《淮海医药》1999,17(1):F003-F003
笔者从1995年元月~1997年6月对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龄前儿童进行HB_sAg检测,发现有部分儿童HB_sAg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995年元月~1997年6月来我院进行体检学龄前儿童共5435人(均已接种过乙肝疫苗)。 1.2 试剂 由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 1.3 方法 手指微量血筛查,可疑者抽静脉血复查,均采用ELISA方法。其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患婴男,1992年4月6日下午剖腹产生,体重3.9kg.出生后未用任何药物.父母康健,无药物过敏史.乙肝系列检查均阴性.患儿于出生次日经三角肌注射乙肝疫苗(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批号90022)10μg.2小时后烦燥不安,啼哭不止,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皮肤潮红,继而出现广泛风团块.全身水肿.下肢压之凹陷.无尿.立即吸氧,静脉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处理后,症状体征逐渐缓解.两天后皮疹退尽.水肿消失.尿量增多.  相似文献   

12.
陈陶阳  曲春枫  姚红玉 《江苏医药》2012,38(14):1701-1703
本文综述在江苏启东肝癌高发地区开展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慢性乙肝和肝癌的长期免疫效果.启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队列HBsAg阳性率显著下降,疫苗对于暴露后的免疫预防具有一定效果;免疫队列抗-HBs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水平上升明显,免疫者到达22-25岁成年人时期,在加强免疫接种后仍产生有效的免疫记忆反应.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2003年4月14日开始对出生24小时内的正常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至2005年12月30日止,接种人数共2348人次,共中仅有1例出现局部反应现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沈洁 《中国药房》2015,(5):651-653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以引起计划免疫工作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并加以相关防范,减少死亡或误诊的发生。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79-2014年公开报道的有关乙肝疫苗接种致ADR的个案病例,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8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合计445例。在本次统计的病例中,ADR发生于0~1岁的婴幼儿的比例较高,达到31.36%;ADR多发生于用药1 h内;血源性乙肝疫苗以过敏反应为主,达31.15%;重组乙肝疫苗多为接种反应,占34.52%,过敏反应仅占7.47%。结论:乙肝疫苗接种致ADR的发生原因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接种时和接种后都应密切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并利于及时抢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水平,为制定更完整有效的免疫策略,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家长自愿为原则,为新生儿时期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且年龄在2~6周岁的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结果在新生儿时期按免疫接种程序和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343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51.0%.结论按目前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到2~6周岁时已达不到群体性免疫水平,建议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加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剂量或在2~3岁年龄段设置1次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构建符合我国社区人群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前的最优方案。方法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本市北苑街道复兴社区居住的146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检测社区人群的3项乙肝指标。采用决策树法和成本-预测效果分析法,以该人群乙肝病毒(HBV)标志物阳性率为基本数据,构建社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前的最优筛检方案;采用阈值(TS)和灵敏度分析法,检测引入模型参数对最优筛检方案的影响。结果社区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前无需3项均检测,只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进行疫苗接种即可达到最优效果;15种筛检方案的人均成本不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最优方案仍为只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论只筛检乙肝表面抗体是社区人群HB疫苗接种前最优筛检方案。  相似文献   

17.
1376例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本市处于乙肝病毒(HBV)高流行区,为了保护健康人群,我站预防医学保健门诊部常年担负本地区社会各界人员的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及疫苗接种和传染病咨询、防治指导任务。为探讨健康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特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辽宁省朝阳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年制大专2008届1475名新入校学生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制定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届3年制大专新入校的147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和乙肝两对半检查;对HBV5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查均为阴性、肝功能检查为正常的新生按照“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1个月后检测抗-HBs为阴性的学生,实施增加剂量(10μg/ml)按照“0、1、2”方案进行接种,并对接种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5名新入校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4.03%,HBsAg阳性率为5.67%。420名新生疫苗初次接种1个月后,抗-HBs阳转率为76.43%,男生与女生阳转率差别不显著(P〉0.05)。对检验抗-HBs为阴性的99名新生,采取增加剂量第2次复,阳转率为100%。在问卷调查中,部分新生对乙肝的危害认识不够,缺乏自觉接种的意识。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防止HBV感染的有效方法,疫苗复种是目前有效,切实可行的解决乙肝疫苗无应答问题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乙肝疫苗接种时机、剂量研究和远期效果评价。方法对180名早产儿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过不同接种时机、剂量来反应其检测抗-HBs阳性远期效果情况。结果 180名观察对象经过检测后,观察发现抗-HBs阳性人数为90名,检出率为50.0%,其中首次接种后第13、和6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0.0%、38.3%和91.7%,逐渐增加,3个时间段前后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免疫后时间段的大剂量抗-HBs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小剂量(P<0.05)。结论小儿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在应用建议推迟到6个月进行免疫,多采用大剂量疫苗。  相似文献   

20.
初秋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01-202
目的了解人群中感染乙肝的情况和感染模式的变化,了解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控制程度,为评价乙肝疫苗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对长春市及周边地区共18325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结果男女组Hbs Ab阳性率分别为83.13%和86.52%,无显著性差异;城乡组Hbs Ab阳性率分别85.99%和42.00%,具有显著性差异;接种过乙肝疫苗组,Hbs Ab阳性率达91.32%,Hbs Ag阳性率6.43%,而未接种乙肝疫苗组Hbs Ab阳性率仅达53.23%,Hbs Ag阳性率9.14%,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种乙肝疫苗能够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是一种有效控制乙肝传播与发病的方法。但是乙肝疫苗并不能够对机体提供完全的保护,除此之外,正确的预防措施也是控制乙肝传播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