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对颅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3%高渗盐水(HTS)与20%甘露醇对颅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3%HTS组(HTS组)和20%甘露醇组(M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呼气末异氟醚浓度为1 MAC、血液动力学稳定15.min后,分别于15 min内静脉输注3%HTS 5.35 ml/kg或20%,甘露醇1 g/kg。L3,4珠网膜下腔置管测脑脊液压力(CSFP),行右颈静脉球穿刺置管、采血,测定颈静脉球氧饱和度。分别于输注前(T0)、输注完即刻(T1)、输注完15min(T2)、30min(T3)、60min(T4)、120min(T5)监测CSFP;于T0、T3-T5时监测平均动脉压,采集颈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静脉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 与T0比较,2组CSFP在T2-T5时降低,Da-jvO2和CERO2在T4,5时降低(P〈0.05);与M组比较,HTS组CSFP在T2时降低(P〈0.05)。结论 3%HTS与20%甘露醇均可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改善颅脑手术患者的脑氧代谢。  相似文献   

2.
陈涛  全凯  蔡菁 《浙江创伤外科》2011,16(4):433-436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HS)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53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治疗组(A、B组)和甘露醇治疗组(C组),A组采用静脉单次熏复给药,输注剂量为4ml/kgq6h徊组采用静脉持续滴注,维持速度为lml/kg/h;C组为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滴注q6h。监测患者ICP、CVP及第三天电解质和肾功能情况。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12小时3组患者的IC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S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在用药后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3天A、B组患者血钠、尿素氮、肌酐均无显著改变(P〉0.05);C组血尿素氮、肌酐值较同期H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3%高渗盐水降低颅脑外伤后颅内压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建议使用快速滴注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对神经外科病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F5组,芬太尼5μg/kg;F10组,芬太尼10μg/kg。余诱导用药相同安定0.1mg/kg、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采用TCD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V-MCA),同时监测BP、HR、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和插管后3分钟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插管前和插管后3分钟,两组V-MCA均明显降低(P<0.01);血压在插管前降低(P<0.01),插管后恢复麻醉前水平。但两组间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复合诱导能抑制插管刺激引起的脑血流量增加和心血管反应,减少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病人中替代剂量地使用甲泼尼龙(methvlprednisn10ne)联合甘露醇能否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方法将74位: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均分成A(GCS=7.57±2.97)、B(GCS=7.81±2,85)两组,然后按照GCS标准再将每组颅脑外伤病人按病情轻重分为中.重型两个亚组(即A1(中型颅脑损伤17人,GCS=10.35±1.13)、A2(重型颅脑损伤20人,GCS=5.20~1.75)、B1(中型颅脑损伤18人,GCS=i0.33-±1.11)、B2(重型颅脑损伤19人,GCS=5.42±1.70)),实验组A组病人在创伤后给予甲泼尼龙(1.0mg·kg。·d。)治疗。对照组B组病人给予同时间同样剂量的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lO天,其余诊疗经过,如手术及手术方式、营养支持治疗、脱水治疗以及其他用药、护理等情况无明显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A1亚组病人10天后8例GCS评分≥12分,5例GCS评分9~12分,3例GCS评分3~8分,1例死亡.死亡率5.82%,GCS=11.697±-3.40,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A2亚组病人10天后5例GCS评分≥12分,6例GCS评分9~12分,4例GCS评分3~8分,5例死亡,死亡率25.00%,GCS=10.46±3.30,与治疗前GCS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B1亚组病人10天后6例GCS评分≥12分,8例GCS评分9~12分。2例GCS评分3~8分,2例死亡,死亡率11.11%,GCS=11.06±2.56,与治疗前GCS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B2亚组病人10天后2例GCS评分≥12分,5例GCS评分9~12分.6例GCS评分3-8分,7例死亡,死亡率36.84%,GCS=8.15±3.28,与治疗前GCS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10天后A1组病人与B1组病人GCS评分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2组病人与B2组病人GC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型颅脑创伤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替代剂量的甲泼尼龙不能显著改善预后,但也不会使病情恶化;而在重型颅脑创伤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替代剂量的甲泼尼龙与未使用者相比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5.
丙泊酚和普鲁卡因在静脉复合全麻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术中意识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全麻非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诱导插管用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全麻维持用0.2%丙泊酚静滴;Ⅱ组诱导插管用咪唑安定0.15mg/kg、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全麻维持用1%普鲁卡因静滴。测量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术中及拔管前的HR、MAP;记录停药至睁眼及拔管的时间;观察术后恶心发生率,询问术中有无意识存在。结果气管插管时、术中及拔管前Ⅰ组HR、MAP较Ⅱ组稳定,Ⅱ组HR、MAP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Ⅰ组睁眼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P〈0.01),且术后恶心率及术中意识发生率Ⅱ组高于Ⅰ组(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全麻比较普鲁卡因,具有诱导快、术中循环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且无术中知晓、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国产地西泮、咪唑安定对胸段硬膜外腔阻滞后呼吸动力学与通气功能的影响,以推荐合适的咪唑安定剂量,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择期手术病人68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7例。硬膜外腔穿刺点为T6-7、T8-9;阻滞平面上界达T2-T5,下界为T10-L1。所有病人先给予氟芬合剂0.03ml/kg;15分钟后分别静注地西泮0.1mg/kg(D1组)与0.15mg/kg(D2组)、咪唑安定0.1mg/kg(M1组)与0.15mg/kg(M2组)。于静注氟芬合剂后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前、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后5、10、15、20、25、30、35分钟时,将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参数的5分钟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静注两种不同剂理的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前、后各时点与四组间呼吸频率、吸、 呼气峰流速,压力-时间乘积,食管压力(胸腔内压),气道平均压,PEEP,内源性PEEP,吸气时间比值,频率/潮气量比值的变化 差异不显著(P>0.05)。(2)静注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后,吸、呼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吸气峰压、呼吸驱动力、气道阻力及病人呼吸做功较静注前显著增高或增加;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但静注两种不同剂量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后四组间各时点此类参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段硬膜外腔阻滞后,国产地西泮与咪唑安定在0.15mg/kg的剂量内,对通气功能与呼吸动力学的抑制无显著差异,在此剂量范围内,作为硬膜外腔阻滞的辅助用药,咪唑安定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对策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迟发血肿65例,其中同侧脑内血肿10例,硬膜外血肿8例,对侧硬膜外血肿21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内血肿9例,大脑纵裂血肿7例;(2)急性弥漫性脑肿胀40例;(3)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15例;(4)复合伤患者有30例。合并胸部、腹部及四肢骨折,有明显的低血压和低血氧症状;(5)术中操作不当,误诊误治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严重脑水肿,广泛脑梗死,术中操作不当,对病情的误诊误治,麻醉问题等。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正确处理,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重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孕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和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o GM  Wei J  Wu ZH  Wang WM  Jiang QZ  Cheng J  Lu F  Wu JY  Xu HS  Fang R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06-108
目的 探讨孕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5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1=30)和孕酮治疗组(/1=26),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治疗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状况(KPS)。患者入院当时、第5天和第10天,分别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孕酮和TNF-α ,酶标放射免疫法测定15-F2t-isoprostane(15-F2t-IPs)。结果 两组患者死亡率、急性治疗期GCS评分、治疗第10天COS评分和语言及运动障碍程度分级评估,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孕酮治疗组患者COS评分、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估和远期生活质量评估,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分级评估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第5天,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15-F2t-IPs和TNF-α 均有增高,第10天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孕酮治疗组患者入院第5、10天血清孕酮显著增高(P〈0.05);血清TNF-α 和15-F2t-IPs显著减低(P〈0.05)。结论应用孕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康复,改善预后;孕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其抑制脑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时应用价值。方法比较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脑膨出时行床边超声检查组与CT检查组.对比分析两组发现颅内再出血阳性率、开颅手术时间及6月后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超声检查组与CT检查组在发现颅内再出血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83,P〉0.05);超声检查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CT检查组(x^2=4.861,P〈O.05);超声检查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CT检查组(x^2=6.593,P〈O.05)。结论术中超声检查可及时判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为清除颅内血肿实施导向,能避免遗漏血肿、缩短手术时间,对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132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66例患者,存活率为77.3%,恢复良好率54.5%(36/66),病死率18.2%(12/6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并具有安全、显著降低病死率及癫痫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大剂量纳洛酮应用时机、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80例按手术次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血B—EP、ET均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速度较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h监护指标(GCS、RR、SaO2、PaCO2、p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及第7天脑水肿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血压、血小板、凝血功能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β-EP、ET的值,从而减轻了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及ET异常升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纳洛酮加快患者术后复苏,具有麻醉催醒、解除呼吸抑制的作用;纳洛酮能明显改善和减轻颅脑肿瘤术后的脑水肿;纳洛酮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盐酸纳络酮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盐酸纳络酮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组和常规组。纳络酮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络酮,即人院后立即缓慢静脉推注4mg后以0.4mg,/kg/天静脉泵持续静脉滴注,3天后改为0.2mg/kg/天,至第10天停药。两组患者于入院后24小时内和第10天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治疗后3月采用GOS评分比较预后。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纳络酮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纳络酮组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升高,盐酸纳络酮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陈果  刘斌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11):812-815
目的 比较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诱导期间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n=10例)。在肌松及双频脑电指数(BIS)监测下,依次给予咪唑安定(0.05~0.1mg/kg)、芬太尼(10~15μg/kg)及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0.6mg/kg或维库溴铵0.1mg/kg。记录和计算麻醉诱导前至插管后30min(1次/min)两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在使用罗库溴铵后1~7min,心率增加了7.54%~17.43%,动脉收缩压增加了12.3%~16.94%,心率收缩压乘积增加了13.96%~22.67%,均高于维库溴铵组。每搏指数在插管后5min下降了13.5%~19.5%,每搏量下降了11.3%~23.8%,明显低于维库溴铵组。其余血液动力学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心功能Ⅲ级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麻醉中慎重选用罗库溴铵,但较适用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权重配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的优化配伍方案。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1~55岁。诱导药物的低效量和足量分别确定为咪达唑仑0.02、0.06mg/kg,芬太尼2、6μg/kg,异丙酚0.5、1.5mg/kg。根据权重配方法,将病人随机分配至3种药物不同剂量组合的6个配伍组(n=10)。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各组依次静脉注射相应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罗库溴铵0.6mg/kg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即刻、异丙酚注入后1、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min的BIS、MAP及HR。按权重配方法的剂量优化原则评判复合药效,分析各组份药的重要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性质。结果以BIS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s、异丙酚1.0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MAP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配伍时,异丙酚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具有协同性作用,异丙酚与芬太尼具有相加性作用;以HR为评价指标,当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0mg/kg配伍时,芬太尼为主药,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具有协同性作用。结论腹腔镜手术病人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诱导在维持镇静方面为相加作用,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方面为协同作用;优化配伍方案为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  相似文献   

15.
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剂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临床评价两种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给药方法。方法:ASAI-II级,年龄18-55岁的40例择期行胸及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人,F组以芬太尼10ug/k 丙泊酚1mg/kg进行诱导,维持采用芬太尼5/4/3ug/kg^-1.h^-1+丙泊酚5/4/3mg./kg^-1.h^-1输液方案。P组以芬太尼2ug/kg 丙泊酚2mg/kg诱导,芬太尼2ug.kg^-1.h^-1,+丙泊酚10/8/6mg/kg^-1.h^-1方案维持麻醉,记录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儿茶酚胺和BIS等变化和术后情况。结果:F组在插管,切皮,术中探查,拔管时较P组血液动力学稳定(P<0.05),儿茶酚胺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意识恢复时间相似,术后4小时VAS和24小时镇痛药用理F组均明显低于P组(P<0.01),SpO2和RR监测显示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1)F组给药方法的血液动力学更为稳定,应激反应抑制良好,(2)F组与P组相比,效/价比高。(3)F组具有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特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包括脑出血、脑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急性颅脑损伤而引起的类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一组症状。急性脑损伤条件下,心脏病变发生率高。影响其预后。临床上有报道。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有心肌酶谱改变,但分析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变化者甚少。本文对6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进行测定。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每小时尿量、升压药物剂量、血浆乳酸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IABP治疗后48h,患者的循环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为MAP、PaO2、SpO2升高,RR减少,尿量增加,升压药物的剂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后48h患者的血浆乳酸、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2±2.8)mmol/L比(5.7±2.1)mmol/L,(457.4±61.9)ng/L比(889.8±7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AB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循环功能、组织缺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脑蛋白水解物是健康猪脑组织经酶水解制成的无菌制剂。内含约16种游离氨基酸,并含少量肽。常用于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记忆减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碍的症状改善。长春西汀对大脑血管有选择性作用,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氧的供给。脑蛋白水解物与长春西汀均常用于神经科患者。但在应用中发现,脑蛋白水解物与长春西汀存在配伍禁忌。实验如下:取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镇静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单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0~85岁,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诱导量0.5μg/kg,静脉输注15 min,0.3μg/(kg·h)维持(D1组);右美托咪定按0.5μg/(kg·h)剂量持续输注至术毕(D2组);咪达唑仑诱导量0.015 mg/kg,静脉输注15 min,0.1 mg/(kg·h)维持(M组)及等量生理盐水组(C组)。在麻醉前(T0)、静脉给药即刻(T1)、静脉给药15 min(T2)、30 min(T3)和术毕(T4)时各时间点分别测定MAP、HR、Sp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进行OAA/S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和T0比较,镇静评分在D1和M组的T2、T3、T4和D2组的T4时间点较低,BIS值在D1和M组的T2、T3、T4及D2组的T3、T4时间点较低(P <0.05);与D1组和T0时间点比较,MAP在C和M组的T2、T3、T4及D2组的T2时间点升高(P <0.05);与C、M组和T0时间点比较,HR在D1组的T2、T3、T4和D2组的T3、T4时间点降低(P<0.05)。结论对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给予一定诱导剂量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使患者较快达到镇静状态,且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20.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目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一旦发生则很难挽救患者生命,为此,及时发现和预防是防治MOF的重要环节,而及早改善脑循环、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和高热、维持有效通气量及预防并发症等,在治疗和护理上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