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膏对皮肤蠕形螨的体外杀灭作用,了解本药对痤疮等皮肤疾病的治疗机理。方法:用透明胶带法选择一定数量的人体面部蠕形螨,加上适量的复方大黄膏原液,并观察透明胶带上虫体死亡情况及死亡时间,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确定复方大黄膏的杀虫作用。结果:复方大黄膏50%浓度的原液8h时可杀死透明胶带上全部虫体,而对照组螨虫在生理盐水中30h全部死亡;8h螨虫的死亡率在39%,两组杀螨结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实验证实复方大黄膏对皮肤蠕形螨具有杀灭作用,且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因此可作为治疗痤疮等皮肤病的良好的方药。  相似文献   

2.
复方大黄膏体外杀螨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大黄膏对皮肤蠕形螨的体外杀灭作用,了解本药对痤疮等皮肤疾病的治疗机理。方法:用透明胶带法选择一定数量的人体面部蠕形螨,加上适量的复方大黄膏原液,并观察透明胶带上虫体死亡情况压死亡时间,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确定复方大黄膏的杀虫作用。结果:复方大黄膏50%浓度的原液8h时可杀死透明胶带上全部虫体,而对照纽螨虫在生理盐水中30h全部死亡;8h螨虫的死亡率在39%,两纽杀螨结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实验证实复方大黄膏对皮肤蠕形螨具有杀灭作用,且有较强的杀茵作用,因此可作为治疗痘疮等皮肤病的良好的方药。  相似文献   

3.
百部复方消痤膏治疗寻常性痤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百部复方消痤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0例寻常痤疮(Ⅰ级~Ⅱ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百部复方消痤膏,每天早、晚各用温水洗脸后涂于皮损处;对照组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每天早、晚各用温水洗脸后涂于皮损处.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时粉刺、脓疱、总皮损减少率及不良反应,并观察体外抑菌杀螨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0%,对照组有效率67.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的粉刺、脓疱、总皮损治疗后减少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4,6,8周粉刺减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第2,4,6,8周脓疱减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百部复方消痤膏外用无不良反应.体外抑菌杀螨实验表明,百部复方消痤膏对痤疮致病菌群的抑制作用优于对照组,同时对蠕形螨虫也有较好的杀灭作用.结论:百部复方消痤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好,作用快速,无不良反应,其机制与抗炎、抑菌、杀螨有关.  相似文献   

4.
杀灭人体蠕形螨的中药筛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梁裕芬  李辉 《广西中医药》1999,(2):40-41,44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有效药物。方法:选用百部、丁香等11种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中药煎剂,以3种不同浓度进行体外杀螨实验,并以已知有效杀螨药物甲硝唑作对比。结果:浓度为100%的百部、丁香和花椒组蠕形螨全部死亡的时间分别是5h,7h,9h,而其他中药组均在11h以上;甲硝唑对照组为9h结论:浓度为100%的百部、丁香和花椒煎剂都具有较好的杀螨作用;百部的杀螨效果优于2%甲硝唑水剂。  相似文献   

5.
李土生 《陕西中医》2010,31(7):832-832
目的:观察燥湿杀虫止痒类中药外用治疗小儿头癣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中药复方(土槿皮、生百部、川楝子、陈皮、白矾)水煎取液外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4%。结论:中药复方水煎取液外洗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小儿头癣,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提取物复方制剂体外抑杀眼部蠕形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具有杀螨活性中草药中筛选数种进行组合,做体外杀灭眼部蠕形螨试验,观察复合制剂有无增效作用。方法采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法筛选提取8种已知具有体外杀灭眼部蠕形螨活性的中草药,将杀螨效果相近的中草药两两搭配,按体积1:1混合,分为4组,进行体外杀虫试验,观察在各组药物作用下眼部蠕形螨的活动情况及死亡时间,比较复方制剂与每组中草药的平均杀虫时间的差别。结果4组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杀螨时间为:组1:丁香(6.33±1.75)分钟,苍耳子(12.47±1.41)分钟,平均(9.4±3.37)分钟;组2:蒲公英(14.07±1.83)分钟,荆芥(29.20±2.68)分钟,平均(21.63±8.02)分钟;组3:艾叶(23.87±1.64)分钟,苦参(27.07±2.19)分钟,平均(24.83±2.23)分钟;组4:黄柏(26.13±1.96)分钟,佛手柑(58.93±4.27)分钟,平均(43.00±16.54)分钟。两两合并后,丁香、苍耳子组杀螨时间为(8.67±2.19)分钟,蒲公英、荆芥组杀螨时间为(22.53±6.12)分钟,艾叶、苦参组杀螨时间为(27.88±2.23)分钟,黄柏、佛手柑组杀螨时间为(42.53±8.86)分钟,4组复方制剂中组1、组2、组4的体外杀虫时间与每组中草药的平均杀虫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组3艾叶和苦参复方制剂组杀虫时间明显高于平均杀虫时间(P〈0.01)。结论丁香、苍耳子;蒲公英、荆芥;黄柏、佛手柑等复方制剂对眼部蠕形螨的体外杀虫效果与单味药相比并无增效作用。艾叶、苦参复方制剂配伍对眼部蠕形螨体外杀虫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用湿肤膏治疗螨性酒渣鼻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湿肤膏进行体外灭螨试验、诱导螨虫外出试验,及对118例螨性酒渣鼻外用治疗。结果:体外灭螨试验:湿肤膏组与肤螨灵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另外两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诱螨外出试验:湿肤膏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外用治疗试验:湿肤膏组治愈率63.33%,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肤螨灵组(χ2=7.74,P<0.01)。结论:湿肤膏治疗螨性酒渣鼻疗效确切,它可以诱导螨虫外出及具有助渗作用,利于杀螨药物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30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杀眼部蠕形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能杀灭眼部蠕形螨的中草药药物,为临床用中草药治疗蠕形螨睑缘炎打下基础。方法用80%乙醇热回流法分别对30种中草药进行提取,进行体外杀虫试验,观察在各种药物作用下眼部蠕形螨的死亡时间,以百部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效果较好中草药的杀螨时间:丁香6.33±1.75(分钟),苍耳子12.47±1.41(分钟),蒲公英14.07±1.83(分钟),苦楝皮15.13±1.30(分钟),使君子19.80±1.57(分钟),艾叶23.87±1.64(分钟),芫花24.93±2.05(分钟),黄柏26.13±1.96(分钟),苦参27.07±2.19(分钟),荆芥29.20±2.68(分钟);对照药百部30.53±3.66(分钟)、生理盐水大于150分钟。结论杀螨活性较好的中草药有丁香、苍耳子、蒲公英、苦楝皮、使君子、艾叶、芫花、黄柏、苦参、荆芥10种,杀螨时间均短于百部。  相似文献   

9.
中药百部是传统的止咳和杀虫药物,主要含有百部生物碱,具有镇咳、祛痰、杀虫、抗菌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内服主要用于治疗咳嗽和脑膜炎;外用主要用于治疗头虱、阴虱、螨虫病、疥疮、痤疮、酒槽鼻和真菌感染等。文章对百部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整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七叶莲霜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七叶莲霜外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3例PHN患者随机单盲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外用复方七叶莲霜,对照组55例外用本膏体基质对照霜治疗,每日4次,2周为1疗程,对治疗前后的睡眠、服用镇痛药情况和疼痛评分(VAS)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显效率89.6%,在睡眠改善、停服止痛药及疼痛评分比较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七叶莲霜外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