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孕”,古来有之,这是一人无论从道德上、法律上还是医学上都备受争议的话题,因为“代孕”这一名词的无比敏感性,因为“代孕”这一行为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违背,所以无论是“代孕”、“代孕需求”,还是“代孕中介”长期以来都从事着“地下买卖和交易”。  相似文献   

2.
《健康大视野》2013,(3):30-31
火车买票难问题,已几乎成为每年春运传奇中的保留“曲目”。曾经备受期待的网络订票、电话订票、实名制购票等措施推行后,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买票难问题。今年春运开始后,“抢票插件”风靡全国,随后的一纸禁令更引起诸多争议。买票难的症结,难道仅仅在于技术层面?  相似文献   

3.
史宇 《自我保健》2009,(10):21-21
夫妻之间是否需要保留“隐私”,一直以来都是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提及“隐私”,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隐瞒……  相似文献   

4.
张荣华 《健康世界》2013,(12):53-55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赵恒的这句涛畅行神州大地一千多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渎书人“牛角挂书”、“凿壁偷光”。需要提醒您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也要警惕“知识焦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健康大视野》2010,(16):66-67
在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争论中,企业、政府和消费者,这三个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本就已经备受争议的添加剂市场,更是争论不迭。  相似文献   

6.
星子 《长寿》2005,(4):51-51
母亲来帮我看孩子,一住就是半年,留父亲一个人在家“独守空房”。  相似文献   

7.
父子“争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我儿子原来在旅游饭店工作。当初,他初中毕业报考高中时和我发生了第一次“争战”。我希望儿子报考高中,上大学,当知识分子。谁料,儿子却不乐意,要报考职业高中,到旅游饭店工作。儿子的理由是:“报高中、考大学是‘千军万马过独...  相似文献   

8.
“生一个聪明的孩子”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对于不育的夫妇来说,选择一个优良的精子,通过体外受精的方式得到使家庭完满的小天使,更是他们迫切的要求。既然有人需要精子,社会就应当有提供精子的机制。这也是成都市“名人精子库”之所以备受关注的原因。萧伯纳的幽默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收到一位美女的求爱信,信中说如果我们能够结婚,生一个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美貌的孩子,那将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萧伯纳在回信中回答道,如果我们结合,不幸生一个像我这么丑陋,像你那样愚蠢的孩子,那就太遗憾了。不是生物学家或医学家的萧伯纳…  相似文献   

9.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自古以来就像忠溅的仆从,陪伴着一代一代孩子的成长,带给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殷切的期望。曾几何时,这些原本朴实忠诚的仆从变成了外形争奇斗艳,内里却阴险可怕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建议取消“医保定点”,这个建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医保定点究竟有什么利弊,该不该取消?  相似文献   

11.
“从椅子上站起来!”这是健康专家给“坐着的一代”的建议。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工作者,在办公室坐着,来回上班途中开车也坐着,回到家里无论吃饭还是看电视仍然坐着……  相似文献   

12.
吴春晓 《大众医学》2011,(10):53-54
有关喝豆浆吃豆制品是促生还是预防乳腺癌的争议一直沸沸扬扬。2011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媒体公布重要研究成果以正视听:大豆类食品不仅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方心 《健康世界》2014,(1):49-51
曾经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告诉我们:身居斗室,仍可胸怀世界,志在东方。然而,都市里每个寻梦的青年都在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现实中,他们一次次扪心自问:是继续做“有梦想没钱花”的“蚁族”,还是“厚着脸皮”去“啃老”?  相似文献   

14.
晓佳 《家庭医生》2010,(22):46-46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女性对避孕药知之甚少而一直固守“恐烦忧”的抗拒姿态,在国外备受欢迎的避孕药一直处于坐冷板凳的尴尬状态。  相似文献   

15.
禾昱 《家庭医生》2010,(13):40-42
“我的梦中情人,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曾经,刘德华在广告中深情款款地说。一头秀发,的确能让女性增添不少风情。  相似文献   

16.
封林 《家庭医生》2014,(14):60-61
微信时代,心灵鸡汤随处可见。 在备受追捧的同时,质疑声也不绝于耳。有人对着“满目鸡汤”不堪重负,怒关朋友圈,有人提起鸡汤一脸不屑:“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种种排斥感,源头何在?  相似文献   

17.
“这女孩真美、甜甜的。”少女时代人们常常对我作这种评价。初听时、心里暗暗高兴,为自己长得甜甜的。久而久之,便觉得不是滋味,为什么美的女孩都是“甜甜的”?可是,又有谁会说:“这女孩真美,酸酸的。”然而,太甜的,会不会变腻呢?做菜时,太甜了往往要加点醋,以免味道太单一。做人呢?曾经有一个男孩对我说:“很想什么时候看看你吃醋的样子。”我笑笑,颇为洒脱地说:“放心吧,我永远不会。”我们曾经接受了自古以来女人应有的宽容大度和温良顺从。贾琏偷娶了尤二姐,王照凤就应该欢天喜地,否则便是她的不是,便是她“醋意太…  相似文献   

18.
朋友聚会、生日庆祝、……应接不暇的应酬,“拿得起”却“放不下”的酒杯是否让你备受“醉卧酒场”的困扰?怎么做才能远离酒精诱惑?怎么喝才会经久不醉?看看读者提供的“戒酒”和“解酒”秘方对你是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NHS : free and caring or a market commodity?”的社论。文章指出,英国NHS改革法案备受争议,近期的一些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以期该法案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肿瘤本身并无性别之分,“女性肿瘤”并非医学术语,而是指“惟女独有“的肿瘤,例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等。虽然男子也可能会患乳腺癌,但毕竟女性患病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也在本文中叙述,介绍发生在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常见的对“女性月中瘤”的认知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