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人员存在的职业损伤并探讨其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消毒供应室人员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发生的职业损伤。结果共发生145起职业损伤,其中物理性损害最为多见,占55.9%。化学性损害次之,占25.5%。其余分别为生物性损害(14.5%)、工种相关性损害(4.1%)。物理性损害中以皮肤划伤、割伤、刺伤最为多见,占75.3%(61/81),其次为烧烫伤。化学性损害以消毒剂引起的皮肤损害最为多见。结论针对各危害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护,能有效减少职业危害,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室的28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职业风险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因素知识认知状况,统计护理人员对防护措施的掌握情况。结果问卷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物理性因素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弱于生物性和化学性因素,其中锐器伤、辐射伤和粉尘伤知识准确率为75.0%、71.43%和60.71%,生化性风险知识准确率均大于80%;防护干预后护理人员对物理、生物和化学风险的认识提高,对防护措施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性风险因素容易被消毒供应室人员忽略,加强防护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室是医院传染物品回收处理的集中点,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和传播的关键科室.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难免受伤,因此,加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1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 对接触带有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各类器械,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点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尖锐的器械损伤而被传染.1.2化学性危害各种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对供应室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消毒液60%过氧化氢溅到皮肤上,可灼伤皮肤,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头痛,皮肤发痒,胸闷气短.60%过氧化氧残留在物品上的气体,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相似文献   

4.
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及其防护措施。方法对186名3所综合医院供应室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水平不高。护士锐器损伤比例最高,占43.5%;其次为听力减退,占10.8%;高温烫伤和皮肤过敏分别为5.9%和3.8%。锐器损伤后的处理措施存在诸多问题。结论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危害对其健康有较大影响。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分析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运动功能性危害的预防,可减少工作伤害。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可更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6.
任锦 《现代保健》2012,(2):121-122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等对人体的危害,分别提出防护措施.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减少和防止损伤的发生,促进工作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影响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进展进行总结。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可增强供应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制定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桂花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84-1585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涞源县医院随机抽取的130名护士进行临床工作中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物理性危害占28.5%,化学性危害占33.1%,生物性危害占34.6%,心理社会性危害占39.2%;护士在洗手、隔离等自我防护行为方面均有欠缺。结论临床上应关注护士职业损伤状况,加强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尽量避免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现存的职业危害因素,增强安全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损伤发生率,并对各种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总结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具体防护措施。结论为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积极主动的防护对策,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可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保持供应室人员的身心健康,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相似文献   

10.
医院消毒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全院各种无菌用品的发放供应和再次使用消毒灭菌污染物品的回收处理中心,是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等职业危害较多的科室之一。随着高危医疗器材的日益增多,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也随之增多。因此,如何保护医院供应室人员自身的职业健康已成为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的职业危害课题。为切实保护医院供应室人员自身的职业健康,了解职业防护的措施,预防职业性危害的发生,笔者现将医院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明确职业危害,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加大防护力度,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1 常见的职业危害 1.1 物理性损伤 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及噪音的环境中,对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健康及职业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1—12月以新乡市3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损伤发生情况、职业防护知识及职业防护行为情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3名消毒供应室护士中男性10名,女性103名。年龄24~53岁,平均(36.7±5.2)岁;学历中专2人,大专62人,本科及以上49人。医院级别三级59人,二级54人;职称初级59人,中级48人,高级6人。工龄1~31年,平均(9.7±4.4)年。共有22例护士发生过职业损害事件,共计41例次,以生物因素损害事件最多(12例次),其次为化学因素损害事件(7例次)。职业防护认知平均为(20.93±1.26)分,职业防护行为平均分为(36.79±2.4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23)、学历(β’=0.416)、医院级别(β’=0.121)、职称(β’=0.109)、工龄(β’=0.197)均是职业防护知识的影响因素,年龄(β’=0.076)、学历(β’=0.314)、医院级别(β’=0.242)、职称(β’=0.198)、工龄(β’=0.192)、职业防护知识(β’=0.354)是职业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健康及职业防护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其受到该职业人群年龄、学历、医院级别、职称、工龄多因素影响,针对护士个体情况加强干预措施,提高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增强职业防护行为,更好地保证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供应室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消毒供应室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方法: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对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环节中的职业风险隐患,探究各个环节的职业风险隐患及所应采取的对策。结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风险隐患有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等危害因素。结论:应正确认识供应室工作中的职业风险隐患,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意识,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4.
王桂香  王颖  杨晓华 《现代养生》2014,(20):158-158
目的:分析危害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各种因素,并对各种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从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可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保持供应室人员的身心健康,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相似文献   

15.
黄淑萍 《现代保健》2011,(7):99-100
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从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生理等方面阐述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危害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各种因素,并对各种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从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可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保持供应室人员的身心健康,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危害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各种因素,并对各种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从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可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保持供应室人员的身心健康,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江阴市近年来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及皮肤灼伤的新发病例,为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005-2012年已诊断的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及皮肤灼伤病例档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新发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皮肤灼伤病例均为急性损伤,其中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伴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7例;特重度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1例,占0.91%;行业以化工居多,占37.86%;接害工龄以0~1a居多,占29.13%.结论 相应的安全教育和防护培训,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可有效地预防职业性化学性灼伤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中存在的各种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从化学、物理、生物、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供应室预防感染和损伤的防护意识增强了,大大减少了职业伤害的发生,使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可减少工作人员的伤害,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保持供应室人员的身心健康,让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技能,避免发生重大职业安全隐患,保障自身职业安全;保证工作质量,避免发生院内感染,现对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