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修复治疗牙列重度殆磨耗的疗效。方法:对58例牙列重度磨耗病例共制作235个冠桥He重建修复体。结果:重建后牙列形态与咬合、面下1/3高度获得适度恢复,咀嚼功能良好。结论:固定修复是一种用于牙列重度磨耗He重建的治疗方法。修复中应重视基牙及对颌牙的治疗和调He、及暂时修复体的戴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7例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由一个典型病例介绍诊疗过程。结果: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临床表现、并发症多样,[牙合]垫式活动义齿暂时性修复3个月后,单颌或双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12个整牙列,随访2~4年,患者满意度高,未出现再度磨耗,颞下颌关节稳定。结论:老年人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可行,诊疗过程较长,中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固定义齿修复进行咬合重建在治疗牙列重度磨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5例牙列重度磨耗或伴有牙列缺损的患者,制作烤瓷或铸造固定义齿进行全牙列咬合重建修复。1年后比较修复前后美观效果、夜磨牙症状、颞下颌关节症状和咀嚼效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美观效果,夜磨牙和关节症状有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显著提高了咀嚼效率。结论固定义齿修复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咬合重建的方法。在保留息止颌间隙的前提下,临床义齿戴用3周后如无不适症状,可考虑行永久咬合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一次性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23例,行一次性固定或活动义齿修复,随访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咀嚼情况、颞下颌关节区变化,摄X线片,了解义齿、牙根及颞下颌关节结构改变。结果患者普遍认为一次性重建易适应、咀嚼效率显著提高,无颞下颌关节区不适等症状。复查X线片示无明显异常。结论中、重度牙列磨耗患者选择性实施一次性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重度磨耗牙列He重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6.
套筒冠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牙列重度磨耗的修复方法,报道使用套筒冠及卡环联合固位,对12例患者利用其52颗基牙作义齿,经3个月至2年时间的观察,发现义齿固位稳定性好,基牙牙槽骨无明显吸收,咀嚼功能恢复及美观效果均较常规义齿好。  相似文献   

7.
牙列重度磨耗与修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牙列重度磨耗与修复徐可卿,王毓英牙齿磨耗(toothwear)是指在没有龋坏和菌斑的情况下牙齿硬组织的丧失[1]。少量的、逐渐的牙齿磨耗是贯穿一生的生理过程,但是重度磨耗则可引起牙髓的病理变化并导致不协调、面容苍老、咀嚼功能降低及出现TMJDS等,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行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结合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垫佩戴3个月后,制作过渡性修复体,口内观察1年,然后行上下颌固定义齿最终修复,经过这一序列诊疗过程完成咬合重建.结果 患者使用最终修复体2年,美观满意,咀嚼效率良好,无咀嚼系统肌肉及颞下颌关节不适症状.结论 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义齿咬合重建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序列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牙合)重建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探讨(牙合)重建的有关问题.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69例,制取修复前研究模型,根据不同的缺损类型进行(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或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随访3个月~4年,观察修复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改善,有颞下颌关节症状者,症状得到了缓解,无颞下颌关节症状者在咬合升高后未出现新的颞下颌关节症状.结论 对于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均是(牙合)重建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低位咬合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行一次性咬合重建,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复诊,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用肌电图仪测咀嚼肌肌电活动,用花生米悬浊液比色法测咀嚼效率。结果患者咬合升高3.5mm。随访3个月,患者无不适,对义齿的美观和功能都满意。静息状态下咀嚼肌肌电活动较治疗前明显减弱,最大紧咬状态下变化不明显。治疗前花生米悬浊液比色法光密度值为0.436,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光密度值为0.745和0.875,患者治疗后咀嚼效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一次性咬合重建可以尝试性修复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4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老年男性患者,分别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其中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15例,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9例,并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我感觉(美观、舒适)、临床表现、咀嚼效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的变化等指标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后,患者均主观感觉良好、临床症状改善、咀嚼效率增加,差异显著(P<0.01)。固定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较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咬合重建组患者主观感觉更好,咀嚼效率增加更多(P<0.05)。有颞下颌关节病症状的患者咬合重建后症状均有改善,两种咬合重建方法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咬合重建治疗均能一定程度恢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老年患者的口颌功能,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症状。采用固定义齿进行咬合重建治疗更具有美观、舒适、提高咀嚼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烤瓷修复体修复重度咬合磨耗后的咀嚼效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用烤瓷修复体对重度咬合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患者修复前后的临床表现、咀嚼效率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修复后患者的主观感觉、临床情况改善,咀嚼效能明显增加,P<0.01。结论:用烤瓷修复体进行重建,具有美观、舒适、提高咀嚼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固定修复重建咬合5年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临床分析咬合失调患者的病因,采用固定修复术重建咬合,测定治疗前后的咀嚼效能及观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变化。方法 65例经临床诊断为咬合失调病例,采用固定修复的方法施行咬合重建,并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3个月和5年,采用过筛法进行咀嚼效率的测试,检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固定修复前后咀嚼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固定修复方法对恢复咬合关系是有效的,重建咬合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得到缓解,这种不可逆性咬合重建尚需长期的,大量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烤瓷和附着体联合修复重度磨耗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用烤瓷和附着体联合修复,对重度磨耗且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殆重建的疗效。方法:对9例患重度磨耗病例制作烤瓷和附着体联合修复前后情况分析。结果:修复后牙列的形态与咬合,面下1/3高度适度恢复,咀嚼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烤瓷和附着体联合修复对于重度磨耗且伴牙列缺损患者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治疗方法,具有美观、舒适,咀嚼效能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殆垫对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口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殆垫恢复10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的垂直距离,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咬合平衡性、咬肌及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颌位及殆的稳定性以及边缘运动的平滑度及对称性的变化。结果:①咬合平衡性、颌位及胎的稳定性以及边缘运动轨迹的平滑度及对称性在治疗后呈逐渐改善趋势,治疗6个月后80%的患者恢复正常;②治疗后各组的息止位肌电幅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正中颌位紧咬时肌电幅值在治疗后3个月组和6个月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O.05)。结论:通过6个月的治疗和观察,聆垫对重度磨耗患者的口颌功能的影响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固定修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固定修复的可行性、操作要领及临床疗效。方法:本文有3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了固定修复并行双颌的咬合重建,恢复到患者的最适颌位,随访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检查结果显示,半年后有3颗基牙的龈缘探诊出血;1年后有1颗烤瓷冠崩瓷;3例患者均对修复体满意。结论: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固定修复是可行的,但患者的牙齿抗折裂性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双颌的咬合重建规范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cclusal tooth wear in a selected high-wear Swedish sample. The material comprised 59 persons having a mean age of 35 yr within the range 16–70 yr,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being a full or near-full complement of natural teeth, and the presence of definite clinical signs of occlusal wear. A dentition wear index, in addition to anterior, posterior, and arch subindices, was derived from a tooth-by-tooth evaluation of casts. Factors which were found to correlate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ed occlusal wear were age, sex, self-perception of wear, number of teeth, and general health, as well as a number of variables from study-cast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not only is the multifactorial etiology of occlusal tooth wear a reality, but so, too, is the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of these factors in the severity of w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