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冬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33-1635
目的: 调查住院危重患儿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STRONG kids对284例住院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别在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天通过体格检查评估其营养状况.结果: 284例危重患儿营养风险检出率为52.82%,入院时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9.01%,出院时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3.80%,营养不良检出率与营养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 0.01).住院时间与营养风险检出率及营养不良检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 危重患儿住院期间营养支持不理想以至于出院时急性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入院时增加,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越高,住院时间可能越长.  相似文献   

2.
周云  杜明红  陈长玲  胡燕 《重庆医学》2011,40(18):1791-1792
目的调查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以681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系统进行NRS,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结果 681例住院患儿中营养风险检出率为26.1%(178/681),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8.2%(124/681)。营养风险检出率及营养不良检出率间相关系数为0.864,P<0.01。结论 NRS 2002评分系统用于住院患儿的NRS,对营养不良的发生有一定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探讨儿科营养风险筛查新方法的应用。方法使用新的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体格测量评价儿童营养状况;与国外三种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比较一致性。结果 402例住院患儿中高营养风险患儿占24.1%,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18.4%。有36.8%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其中肠外营养支持率为23.1%,肠内营养支持率为16.7%,PN:EN为1.39:1。结论对住院患儿采用新方法做营养风险筛查,能客观地反映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发生率,探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与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在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在儿内科住院治疗的97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STAMP和STRONGkids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较2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筛查结果。 结果 977例住院患儿中,STAMP筛查显示:372例(38.08%)为高风险,605例(61.92%)为低风险; STRONGkids筛查显示:94例(9.62%)为高风险,764例(78.20%)为中风险,119例(12.18%)为低风险。2种筛查工具均显示,6岁以下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以1997年NCHS/WHO制定的体格测量指标参考标准的第25百分位为营养风险的标准,对STRONGkids进行评价,得出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STRONGkids以2分为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10%及52.62%。在同一标准下,STAM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14%及59.07%。 结论 住院患儿具有较高的营养风险发生率; 改良后的STRONGkid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作为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营养评价模式对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患儿510例,应用STRONGkids工具对住院患儿进行风险筛查,以了解患儿的营养风险,评价其的营养状况。结果不同疾病种类的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检出率具有的差异显著(P0.05)。心血管疾病患儿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肾脏免疫系统疾病最低;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为身体免疫系统疾病,最低为传染性疾病。年龄越小,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不同疾病的住院患儿可引发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且患儿年龄越小,营养风险指标越高,STRONGkids工具对患儿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探讨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应用。  方法  使用中国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PNSS),对5 236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根据体格测量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按不同病种、性别、年龄分组进行比较。  结果  86.3%的住院患儿存在营养风险,其中高营养风险占22.6%。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营养失调发生率为49.9%(其中营养不良27.0%,营养过剩22.9%)。不同疾病、性别及年龄患儿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女性及1岁以下婴儿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 分别为90.2%、92.1%;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的病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98.9%、肾脏疾病98.7%、心血管系统疾病93.7%。  结论  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及营养失调发生率较高,性别、年龄和不同病种均可影响患儿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nutritional screening 2002)对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营养风险进行筛查并了解营养干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288例,通过人体测量及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13.31%,营养风险发生率33.45%,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70.8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11%。结论:NRS-2002营养筛查工具适合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住院患者存在较高营养风险发生率,但营养支持应用欠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三种营养评价方法评价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探讨最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ALL)、简易的微型营养评价法(MNA-SF)、欧洲营养不良风险调查方法(NRS-2002)对108例住院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优劣。结果 MNA-ALL和MNA-SF对营养良好、潜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A-ALL、MNA-SF、NRS2002对营养良好和潜在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方法对男性、低龄组(60~79岁)住院老年患者潜在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高龄组(>8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MNA-ALL较其他方法检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高,可作为老年患者入院营养状况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蒋慧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26-228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筛查工具在住院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416例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估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利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比较3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评定效果。结果 NRS2002、PG-SGA、MUST筛查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患者人数分别为108(26.0%)、164(39.4%)、106(25.5%)。3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中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的为MUST(88.6%和89.6%),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最低的为MUST(12.7%和11.4%),MUST与营养不良诊断标准(BMI)相关性最好。结论 MUST在营养风险筛查能力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刘玲  徐怡 《北京医学》2021,43(2):184-187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risk of nutrition in growth kids,STRONGkids)在康复医学科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507例住院患儿,采用STRONGkids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分析,对比分析体格测试和生化结果评估患儿的营养不良状况.结果 11.44%的患儿处于高度营养风险,77.51%处于中度营养风险,11.05%处于低度营养风险,其风险评估平均(1.63±1.04)分;不同疾病患儿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Z值评分法为标准对STRONGkids量表进行评价,得出ROC曲线的AUC为0.721(95%CI:0.636~0.807,P = 0.000),其以2分为临界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6和0.507;不同年龄的患儿发生营养风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营养风险主要发生在1个月至3岁患儿,发生率18.62%;不同营养风险患儿的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RONGkids量表对康复医学科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评估具有科学意义,可在早期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儿,结合生化指标并及时进行营养干预和辅助训练,对改善临床结局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营养支持治疗是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危重型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OVID-19危重型患者常处于高炎症、高应激、高分解代谢状态,机体能量消耗显著增加。所有COVID-19危重型患者需早期采用NRS-2002或Nutric评分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若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则进一步采用主观整体评估(SGA)或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等工具进行营养不良的评估。评估完成之后,结合病情,首先确定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电解质及液体量等,然后再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受损的程度,选择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两者联合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需俯卧位通气或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建议首选肠内营养。此外,在患者营养实施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腹胀、腹泻、反流、静脉炎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保障营养支持的顺利实施。基于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代谢特点,本文从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营养治疗目标量、营养干预和治疗、特殊人群的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作用,为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度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对626例消化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用χ2检验分析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组(NRS≥3分)和无营养风险组(NRS<3分)压疮发生率的影响。计算营养风险对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度的影响。结果营养不足者176例,有营养风险者327例,无营养风险者299例,压疮发生率分别为38.64%、32.11%和4.35%。有营养风险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度是营养正常者的7.39倍。对营养不足和有营养风险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可减少压疮发生率。结论对有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制订完整的营养支持计划,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有助于阻止或延缓压疮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姜喜 《医学综述》2011,17(17):2661-2663
营养支持治疗危重病患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年前人们使用直肠内营养对危重病患者实施救治,到20世纪60年代末,肠内、外营养相继应用于临床,使许多危重病患者得到康复。人们逐渐认识到有效地调节危重病患者的代谢,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已经成为危重症病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营养支持治疗亦存在不同时期对肠外营养支持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认识。现就近年来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方面的相关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丁红玲 《齐鲁医学杂志》2014,(3):255-256,258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实际应用营养支持情况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4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进行筛查,记录其营养支持情况、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NRS2002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人体质量指数(BMI)〈18.5kg/m2为存在营养不良。结果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6.7%、33.5%。存在营养风险病人营养支持率为42.8%,无营养风险病人营养支持率为15.8%。存在营养风险病人中,有营养支持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无营养支持组,差异有显著性(x2=5.623,P〈0.05);无营养风险病人中,有营养支持病人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营养支持组,差异有显著性(x2=5.786,P〈0.05)。结论营养支持可以减,胗存存营养风呤病人并痔席的学年.存存营养风险的消化内科件院病人营兼专持沿右得习I早够雷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对食管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并结合实验室营养指标检测综合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食管癌术前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调查, 并结合人体营养指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B)、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8例(61.29%)患者术前具有营养不良风险, 年龄≥60岁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79.49%;有吞咽困难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68.63%;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有无吞咽困难均为术前营养风险相关危险因素(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RBP、PAB、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红细胞计数与无营养风险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前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 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有吞咽困难、年龄≥60岁、体质下降、RBP和PAB早期改变者, 为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重症患者往往病情较重,营养不良与其死亡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因此,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显得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开展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具体实施步骤仍存在不少困惑。本文结合近些年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相关进展对营养治疗过程包括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方法的选择和适应证、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介入的时机与方式等关键步骤作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重症营养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孙新  杨忠明  黄曼玲 《吉林医学》2012,33(19):4037-4039
目的:探讨合理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及供给模式。方法:按照就诊原因抽取三组接受蛋白质营养不良治疗的危重患者,分为呼吸系统疾病组、神经系统疾病组、消化系统疾病组,每组3个患者,依患者耐受情况和经济条件渐次给予合理的肠内营养干预并严格执行,营养干预包括营养制剂、自制匀浆、普食,对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能量、辅助检查)、部分临床症状(发热、活动耐量、气色、尿、便)和治疗处置(白蛋白输注、补充肠外营养)进行测定和观察,将数据输入SPSS16.0进行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三组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改善,且部分患者表现出指标改善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结论:合理的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具有改善作用,且肠内营养需依患者耐受选择适宜的喂养模式才能让危重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参数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 15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分为营养良好组、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组。各组患者均行baPWV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营养不良组较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baPWV升高。 且随着营养状况的下降,baPWV逐渐增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NA评价、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 前白蛋白和体重指数与baPWV呈负相关(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MNA、血清前白蛋白与baPWV升高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营养状况与baPWV相关,营养不良患者动脉硬化病变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