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8例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房颤组)和21例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律患者(窦律组)血小板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的水平;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房颤组血小板P-选择素[(11.34±3.02)%]的水平明显高于窦律组[(8.42±2.13)%],P<0.01。房颤组MPV亦较窦律组的显著增高[(12.77±3.25)fl,(10.95±2.02)fl],P<0.05。结论: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显著增加,提示房颤可激活血小板,可能与其血栓前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脂水平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99例老年高血脂症患者(高TG组32例,高LDL-C组36例,高TC,TG,LDL-C组31例)及32例健康老年对照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GPⅢa)水平。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脂症患者(高TG组,高LDL-C组,高TC,TG,LDL-C组)血清vWF均显著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血小板膜GPⅡb分子数/血小板和血小板膜GPⅢa分子数/血小板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老年高血脂症组GPⅡb,GPⅢa分别与TG(r分别为0.5218,0.5917)呈中度相关,与LDL-C(r分别为0.7842,0.7914)和vWF(r分别为0.8612,0.8413)呈高度相关。结论高血脂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损伤,导致血小板的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GPⅢa)的测定对诊断和预防血栓性疾病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栓形成是生理止血的病理性发展,大量证据表明血小板的聚集在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的聚集要依赖血小板膜表面的糖蛋白GPⅡb和GPⅢa与纤维蛋白原、vWF等粘附蛋白的结合。在血栓动物模型上,特异性的GPⅡb/GPⅢa复合物的拮抗物,不论在灵长类与非灵长类。对血小板相关的血栓形成均产生影响。本文将简单复习GPⅡb/GPⅢa的结构组成,以及讨论在血栓动物模型上使用GPⅡ a-Ⅲa拮抗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并总结正在进行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的血小板肽类抑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抗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过多所致。这种特异性的抗血小板抗体大部分是IgG型,产生血小板抗体的血小板相关抗原的性质,目前尚难肯定。我院1987年由苏州医学院血栓研究室提供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Ⅲa)单克隆抗体测定35例ITP患者血浆中抗血小板膜GPⅡb/Ⅲa自身抗体(后简称抗GPⅡb/Ⅲa)含量,并同时测定30例正常人血浆进行比较。一、观察对象和方法1.对照组:30名健康献血员及本院职工,男12例,女18例,年龄20~42岁,无出  相似文献   

5.
郝冰 《医学综述》2006,12(22):1359-1361
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是一种黏附、多聚糖蛋白,分布在血浆、血小板和内皮下,在血小板黏附到内皮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GPⅡb/Ⅲa在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也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激活导致GPⅡb/Ⅲa构型发生变化,继而使GPⅡb/Ⅲa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加强,纤维蛋白原在相邻血小板分子间形成桥梁,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加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血小板的激活、血栓形成有关,本文旨在简述vWF和Ⅱb/Ⅲ在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的作用及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被激活后最重要的反应是活化位于其膜表面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激活后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与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或vWF因子结合,并与邻近的血小板发生交联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发生缺血并发症的始动因素.新的治疗措施是应用选择性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有效抑制斑块破裂处血小板的活化,从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膜是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血小板与血管壁粘附的基本条件。GPⅡb/Ⅲa(αⅡbβ_3)为Fbg的主要受体,并能与vWF、FN、VN结合。GPⅠb-Ⅸ-Ⅴ复合物为vWF的主要受体。GPⅠa/Ⅱa为胶原的一个重要受体。3.1 GPⅡb/Ⅲa(Ⅱb3整合素)Weiss(1996)等首次报告此受体基因的变异与MI相关,表4总结了相关的报告。这些作者  相似文献   

8.
刘玲英  赵斌 《医学综述》2005,11(12):1074-1076
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主要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卒中、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等。在急性血栓形成和慢性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作用。当血管内皮损害暴露内皮下组分时血小板就会被活化,同时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被激活,发生构象改变,从而与胶原、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结合,发生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此过程为血小板聚集、黏附和血小板血栓形成的最终关键步骤。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血小板激活和聚集的改变,影响…  相似文献   

9.
侯巍  吴军  杨述红  衣雁  刘晓峰 《吉林医学》2010,31(29):5090-5092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军事飞行员血栓前状态部分指标的变化,预测飞行员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方法:将飞行员和对照组按年龄分别设A、B、C组和a、b、c组;再按飞行时间将飞行员分别设Ⅰ、Ⅱ、Ⅲ、Ⅳ组;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vWF、D-D、PAI。结果:在163名军事飞行员血浆vWF、D-D、PAI测定中,飞行员组vWF、D-D测定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军事飞行员A组D-D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年龄飞行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飞行时间军事飞行员Ⅱ组vWF、Ⅳ组D-D、Ⅲ组PAI均与其他飞行时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行对血浆vWF、D-D、PAI有一定的影响。血浆vWF、D-D、PAI测定可用于预测飞行员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针对飞行员血栓前状态变化采取干预措施,将有效预防飞行员血栓事件的发生,保障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非风湿性房颤(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左心耳(LAA)功能和血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水平。方法: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11例(血栓组),非风湿性房颤无血栓形成患者75例(无血栓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①LAA射血分数(LAA-EF)、②LAA最大排空速度(LAA-PEV)、③LAA自发超声对比现象(LASEC)等指标,同时检测血清Lp(a)、D-D含量。结果:①血栓组LAA-PEV、LAA-EF明显较无血栓组低(P=0.009,0.01)。②血栓组LASEC(≥2级)出现率(100%)明显较无血栓组(21.3%)高(P=0.001)。③高Lp(a)、D-D水平组血栓发现率(21.1%,22.5%)明显较低Lp(a)、D-D水平组血栓发现率(6.3%,4.3%)高(P=0.043,0.021)。结论:高水平的Lp(a)、低LAA-PEV及LAA-EF是NR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高D-D水平和LASEC是血栓形成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 (AF)患者血液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TAT)浓度变化及其对评价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45例慢性房颤患者中 9例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出左房血栓或有栓塞病史 ,为血栓阳性组 ,余 3 6例房颤患者为阴性组 ,另选临床情况相似的 2 1例窦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各组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T、D D浓度和AT Ⅲ活性 ,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F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血栓 ,其TAT及D D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窦律组(P <0 0 5 ) ,AT Ⅲ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窦律组 (P <0 0 5 )。血栓组患者TAT、D D水平较血栓阴性组明显升高(P均 <0 0 5 )。房颤患者TAT与D D水平呈正相关性 (rs=0 3 0 6,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可引起凝血系统的激活 ;检测房颤患者血浆中TAT可成为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有价值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单纯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和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治疗组,34例),疗效观察12个月。结果共66例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治疗1、3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6、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重构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风湿性心瓣膜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或先天性心脏病开胸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右心房组织标本,分为窦性心律组(RHD-SR组)、阵发性房颤组(RHD-pAF组)、持续性房颤组(RHD-cAF组),以行先天性心脏病开胸修补术且为窦性心律组(CHD-SR组).普通光镜下观察各组患者心房组织结构,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分析各组Ⅰ、Ⅲ型胶原容积分数(CVF)及Ⅰ/Ⅲ型CVF比值,Western blot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TGF-β1的表达.结果 RHD-cAF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d)明显大于RHD-SR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提示胶原分布于心肌间质中,Ⅰ、Ⅲ型CVF及其比值在CHD-SR组、RHD-SR组、RHD-pAF组和RHD-cAF组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CHD-SR组、RHD-SR组、RHD-pAF组和RHD-cAF逐渐增加.结论 心房组织纤维化重构是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房颤的重要机制,TGF-β1高表达可能参与心组织房纤维化重构.  相似文献   

14.
总结208例风心病人,二尖瓣病变占98.5%,主动脉瓣病变占8.7%,其中房颤114例(54.8%),窦律94例(45.2%)。房颤组年龄、病史、左房内径与窦律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二狭与二狭二闭的房颤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的房颤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方法:新发心房颤动患者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共97例,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Ⅰ组)47例和胺碘酮联用培哚普利组(Ⅱ组)50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维持窦性心律情况及左心房内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前6个月两组间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9个月后,Ⅱ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Ⅰ组患者,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左心房内径在治疗6个月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初发性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的转复效果以及口服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心房颤动转复后远期窦性心律的维持。将89例患者随即分为胺碘酮组(n=48例)和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n=41例)。观察静注胺碘酮对房颤终止的效果。48小时内转复率70.8%。胺碘酮加培哚普利组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左房内径缩小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对初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优于胺碘酮组,对左房扩大的延缓及心功能改善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39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阳性(22例)和血栓阴性(17例)组,另选窦性心律患者(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所有对象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栓阳性和阴性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栓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血栓阴性组[(0.70±0.10)mg/L vs(0.41±0.18)mg/L,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增高是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王兵  江洪  陈玲  丁峰  董艳芬  孙玉玲 《医学综述》2013,19(9):1682-168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慢-快综合征患者DDD起搏器植入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由武汉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慢-快综合征DDD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及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结果治疗9个月,两组左心房内径及窦性心律的维持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治疗组左心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治疗组窦性节律维持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8个月,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亦明显缩小(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的确能降低慢-快综合征患者DDD起搏器植入术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增加窦性节律的维持率,且能抑制左心房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水平变化及其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探讨房颤的炎症机制。【方法】收集房颤组与窦律组临床资料,采血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水平,同时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结果】纳入房颤组85例,年龄37~82岁,男性35例,女性50例,包括阵发性房颤36例,持续性房颤26例,永久性房颤23例;窦律组57例,年龄35~78岁,男性21例,女性36例。房颤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高于窦律组(P<0.01);左房内径大于窦律组(P<0.01);心脏瓣膜病、中性粒细胞CD11b及左房内径是房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及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上调,提示炎症与房颤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CD11b水平与左房内径相关,炎症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心房结构重构;房颤血栓栓塞高危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上调,炎症水平可能对房颤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ity protein,hs-CRP)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非瓣膜性AF患者61例分为2组,阵发性AF 30例,持续性AF 31例;另选择窦性心律患者31例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同时测量各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结果: 对照组、阵发性AF组和持续性AF组血清hs-CRP水平依次升高、左心房前后径(LAD)依次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入选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LAD增大呈正相关关系(P < 0.05)。结论: hs-CRP在AF患者中明显升高,在AF的发生和维持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