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患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患者身体的残疾。DVT的发生率在40%~70%。因此,重视手术后患者DVT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针对可能的因素进行适当的护理,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以来共实施骨科手术643例,其中有120例骨科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本文将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付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07-2608
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少数可造成肺栓塞(PET)导致死亡。据报道,骨科术后发生率为10%~63%。现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探讨护理对策。通过循证护理,有效预防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899-1900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围术期做好术前评估、观察,落实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积极有效的围术期预防和护理,无一例发生下肢DVT,痊愈出院。认为积极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落实有利于降低下肢DVT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54例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4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预防及相关护理。结果:54例患者中仅2例既往史有静脉血栓病史者发生DVT,且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已痊愈出院,其余52例均未发生DVT。结论: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DVT早期可因肺栓塞而导致病人猝死,其远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如何切实有效地预防DVT的发生,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神经外科病人由于其自身的疾病特点,治疗情况的相对特殊性,存有潜在危险因素。熟悉DVT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提高对其认识,了解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护理管理小组在骨盆骨折预防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作用。方法自2010~2012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通过成立DVT护理管理小组,对34例骨盆骨折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来预防DVT并发症发生。结果经过DVT管理小组围术期有效下肢DVT 的预防和精心护理,无1例下肢DV T形成,出院后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下肢DV T症状及临床诊断。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的围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组建DV T管理小组可以起到预防下肢DV T发生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艳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469-4470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骨科收治的1810例骨科手术患者资料,对发生(DVT)的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DVT)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预见性护理后,发生(DVT)共13例。结论患者行骨科手术后通过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DVT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针对存在危险因素,术前全面评估,制订预防DVT发生护理措施,主要是肢体功能锻练及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结果 9例DVT患者,经严密观察与护理,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未发生1例肺栓塞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论对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加强对PLIF术后DVT症状的观察,同时采用综合有效护理措施,对降低DVT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97例患者根据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同瘫痪肢体肌力水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共有34例发生DVT的早期症状,其余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瘫痪肢体的肌力水平是影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对于早期发生的血栓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使用气泵治疗对DVT的预防效果,以及一些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在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预防下,我科脑卒中患者60例中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 在综合的护理基础上采取气泵预防,可有效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张岩  梁伟  王雪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61-62
为探讨骨科下肢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136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7~10d,早期主动、被动活动肢体,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全面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例发生下肢DVT,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6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表明下肢DVT是骨科大手术后的危险并发症,须采取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的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才可确保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对245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实施术前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及术前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后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体位指导、护患合作功能锻炼、超前镇痛护理计划、机械预防、药物预防、依从性护理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仅6例发生下肢DVT,经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血栓溶解,未出现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其余患者随访10~12个月,未发生下肢DVT。结论骨科下肢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DVT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3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田美欣  杨淑萍  张云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376-1377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预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在实施预见性护理过程中,3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有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7年2月-2008年1月244例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以此指导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39例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危险因素主要有体重指数、静脉血栓栓塞史、恶性肿瘤、年龄、卧床时间、手术部位等。结论 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因素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心理护理,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患肢运动,同时注意保护静脉血管,必要时采取药物预防,则可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的发病原因。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抗凝、促溶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总结16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预防DVT的护理。结果:169例患者经预防性护理后无1例发生DVT。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前强化风险意识教育、改善血液粘稠度、预防便秘、指导早期康复训练是预防DVT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86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给予特殊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早期康复训练、抬高患肢、饮食护理,并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性给予抗凝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7.0%),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症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对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72例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病情观察、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和药物护理.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大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系统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或预防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2009年38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肺栓塞、下肢软组织坏死、脑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DVT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通过对高危患者的术前评估,术后密切观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骨科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