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两种急性时相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梁军  邓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72-3973
[目的]探讨两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对58例RA活动期患者和43例非活动期患者以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和A1-酸性糖蛋白(alphal acidglyco protein,AAG)进行检测,并与RA活动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比较。[结果]RA活动期患者血清中的SAA、AA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RA患者活动期的SAA、AAG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组(P﹤0.01)。[结论]RA患者活动期的SAA、AAG反应灵敏迅速与患者的CRP和ESR基本一致呈正相关,SAA、AAG的检测更能反应RA患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血清铜蓝蛋白(CER)和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80例冠心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清铜蓝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CER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CER及CRP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其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灵英  杨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947-2949
目的 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108例RA患者、70例非RA患者及72例健康人血清中的GPI抗原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结果 RA患者血清RF和GPI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RA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GPI抗原阳性表达率更高于RF阳性表达率;GPI抗原检测的敏感性(79.6%)和特异性(96.2%)均高于RF (68.5%,85.2%) (P<0.05);活动性RA患者GPI抗原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性RA患者(P<0.05);不同的X线分期GPI抗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抗原检测对RA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RA的活动性及病程进展相关,可应用于RA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4.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6例糖尿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ER)、α_1-酸性糖蛋白(AAG)和α_1-抗胰蛋白酶(AAT)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CER、AA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AAT含量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血清CER、AAG含量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AAT含量却明显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CER、AAG和AAT含量,与微血管病变关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52例RA患者、5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和37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进行淀粉样蛋白A(SAA)、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诊断性能和相关性。结果 RA组SAA、RF高于痛风性关节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CRP与痛风性关节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SAA、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616、0.600。SAA与CRP、RF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8、0.226,P0.05)。结论 SAA可以作为一个评估RA疾病较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白春洋  魏丹丹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4):2756-2757
目的 探讨患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α-酸性糖蛋白(AAG)、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患儿感染疾病110例,其中细菌感染55例,病毒感染55例,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AG、PA和CRP水平,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AAG、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治疗后AAG、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治疗前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组PA水平又明显低于病毒感染组(P<0.01);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PA仍低于对照组(P<0.05),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 AAG、PA和CRP的检测对患儿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白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648-5649,5651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与关节滑液抗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 type 4,PADI4)抗体4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60例、其他风湿病组40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的血清抗PADI4抗体水平,比较其与RA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CCP抗体等指标的相关关系;测定关节滑液抗PADI4水平并研究与血清抗PADI4的相关性;对RA组治疗后进行血清抗PADI4水平测定.结果 RA组血清抗PADI4水平高于其他风湿组及对照组(P值均<0.05);抗PADI4水平与DAS28评分和抗CCP具有相关性(P< 0.01); RA组关节滑液抗PADI4水平高于血清水平(P<0.01),且与血清水平显著正相关(r=0.67,P<0.01);治疗后血清抗PADI4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患者血清及关节滑液中存在特异性的抗PADI4抗体,抗PADI4抗体与疾病活动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RA疾病进展与改善的血清学指标.PADI4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公认的急性时相蛋白有多种,通常将转铁蛋白(TRF)、a1-酸性糖蛋白(AAG)、触珠蛋白(HPT)、铜蓝蛋白(CER)、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谱进行测定,除此之外,笔者对45例感染症血清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并与其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健康对照组200例,为我院职工健康体检者。1.2 感染症组45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感染症包括: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胆道感染及手术后感染病人。1.3 检测方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45例病人同时测定LP(a)、TRF、AAT、AAG、CER、HPT及CRP,正常对照组测LP(a)。2 结果2.1 正常对照组血清LP(a)测定值为X±S=126.0±114.0mg/L,感染症组血清 LP(a)测定值为 X±S=352.0 ±  相似文献   

9.
庞爱梅  刘伟 《现代保健》2009,(23):154-15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预测指标,为临床建立一个实用的RA预后评价依据。方法随访收集的168例RA患者和21例正常体检者,应用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RF亚型(RF—IgA、RF—Igc、RF—IgM)、C-反应蛋白(CRP),结合手、足X线片变化进行分析抗-CCP抗体、RF亚型、CRP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关系。结果抗CCP抗体、CRP在早期RA组与非早期RA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与缓解组、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F-IgA、RF—IgM在早期RA组与非早期RA组、RA活动组与缓解组、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F—IgG变化不明显。结论抗~CCP抗体、RF亚型、CRP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85例RA患者(RA组)、57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1例强直性脊柱炎、19例结缔组织病、17例干燥综合征)进行抗CCP抗体检测,并同时测定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 G)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联合分析。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RF的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 G、CRP的水平和阳性率在2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的CRP水平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IA检测抗CCP抗体的敏感度为77.6%,特异性为87.7%。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抗CCP抗体具有较满意的特异性,但灵敏度仍较低,临床应联合检测RF,以减少对RA的漏诊,提高RA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自身抗体检验方法,为提高RA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20例RA病人,其中60例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另外60例进行类风湿因子(RF)检测,比较2组的阳性率。结果RF组阳性率为68.3%,抗CCP抗体组的阳性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p〈0.05)。有2例患者的以上2种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采用抗CCP抗体检验比RF检验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速率散射比浊法联合检测52例RA患者、37例非RA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结果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与任何单一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水平的检测,研究其与RA疾病活动的相关性及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CSp-39含量,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共检测51例RA患者,50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人,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中HCSp-39水平明显高于非RA患者和健康人,且与血沉,C反应蛋白,IgM型类风湿因子水平等活动性指标有关。结论HCgp-39水平与RA疾病活动性相关,监测其浓度变化有助于发现骨关节破坏和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0例RA患者及60例非RA患者,测定其抗CCP抗体和RF水平,评价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阴性组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指数(DAS)。结果抗CCP抗体的特异度为92.9%,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有任何一种及以上阳性的灵敏度最高,为95.5%。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D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意义,抗CCP抗体与RA的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致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文观察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法测定了 5 0例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外周血的IL 1β、TNF α、IL 2和IL 6的炎性细胞因子 ,并同时记录病人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休息痛、握力和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和RF滴度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外周血的IL 1β和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IL 1β和TNF α水平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休息痛、握力和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以及血沉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1或P <0 0 5 ) ,但IL 2和IL 6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无差异。结论 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的IL 1β和TNF α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多种生物标志(biomarker)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诊断、药物干预和判断预要亨享面的意义。通过对各种生物标志的作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的阐释,认为对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及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生物标志深入的研究,将会为RA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27例RA患者、80例其他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检测上述项目,比较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诊断RA的评价。结果:抗CCP、AKA阳性均出现于RA组,但也出现于其他疾病者组,RF除出现于上述两组外,还出现于健康对照组;故单独一项诊断RA,特异性很低。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RA组,特异性可达到98.33%。结论:抗CCP、AKA、RF联合检测有利于诊断RA。  相似文献   

18.
严雪梅 《临床医学工程》2012,(10):1776-1777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活动期类风湿性炎患者,以补益气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治法,采用中药内服,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症状和体征变化,检测类风湿常规实验室指标。结果中药服用2个疗程后,显效6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君 《职业与健康》2014,(10):1420-142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月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结果治疗2月后,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个月时,治疗组的的ACCP、CRP和R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用药能有效地治疗RA,对RA患者的ACCP、CRP和RF水平降低程度显著,有效控制病情,为临床治疗RA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