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男女之比1:7;5例术前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26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证实,1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后再手术;30例为单发癌结节,2例为双侧叶微小癌;29例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例为甲状腺微小滤泡状癌.随访10~48个月,无复发.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是重要检查手段;手术方式有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甲状腺腺叶+峡部+对侧叶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区常规行淋巴结清扫;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于1.0cm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11个,结节内部均呈低回声,形态欠规则,无包膜.其中发现微小钙化5例(50%),后方回声衰减,L/T(纵横比)≥1,9例(90%),结节内部丰富、杂乱血流6例(60%).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图像中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回声或稍低回声肿,L/T(纵横比)≥1,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及丰富血流信号,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TMC)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的TMC患者60例的临床超声声像资料。结果本组检出的甲状腺微小癌大小为3mm~11mm,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无包膜;结节内可见细小钙化;肿块周边或内部可见动脉血流信号。收缩期峰值流速8.8cm/s~35cm/s,阻力指数0.6~0.8。乳头状癌50例,滤泡状癌6例,髓样癌4例,诊断符合率91.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价值较大,值得首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微小癌或甲状腺隐匿性微小癌(thyroid microcatcinoma,TMC)是指肿瘤最大直径≤1.0cm的甲状腺癌性结节。因TMC病灶微小,发病隐袭,常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桥本甲状腺肿等甲状腺良性病变并存,又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漏诊及误诊率较高。本文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9例TMC,探讨如何提高术前、术中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84例TMC112个结节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 术前TMC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9%(73/84).112个结节中98个呈不规则低回声(87.5%);82个结节形态不规则(73.2%);74个瘤体边界不清或呈毛刺样(66.1%);60个结节内见微小钙化灶(53.6%);部分瘤体超声表现与上述特征有明显不同.CDFI示Ⅱ、Ⅲ型血流信号占66.1%(74/112),脉冲多普勒(PW)测最大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的平均值分别为21.2cm/s和0.72.颈部淋巴结癌转移率为22.6%(19/84).结论 高频超声是检诊TMC的首选方法和最佳手段,任何单一声像图特征和CDFI表现对TMC的诊断意义有限,对"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现象临床应注意鉴别和警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最大直径≤1.0cm的5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及7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微小癌多表现为实质性不均匀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整,结节内有微小钙化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TMC)的实用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114个甲状腺微小肿块分为观察组(TMC肿块51块)和对照组(良性肿块63块)。对两组CDUS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TMC相关联CDUS特征参数,建立诊断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出现纵横比〉1、边界模糊、内部低回声、周边无声晕、微小钙化、血流阻力指数(RI)〉0.70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流信号分布不同(P〈0.01)。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边无声晕、边界模糊、RI〉0.70、内部低回声和血流信号≤2级与TMC相关(P〈0.05)。采用上述5个指标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测TM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75%、90.90%、92.11%,预测效果较好。结论以CDUS的回声、边界、RI和血流信号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TM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微小癌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甲状腺微小癌46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未发现1例;4例作患侧甲状腺叶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0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2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10年,1例对侧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特点,仔细检查、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良好。甲状腺腺叶切除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可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58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确诊48例(82.8%),10例(17.2%)术后石蜡切片确诊.10例术后确诊患者未行二次手术,随访6个月~40个月,均存活至今.结论 术前触诊、B超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ocarcinoma,TMC)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007-2011年TMC检出率(4.9%)明显高于2002-2006年(1.0%),TMC组年龄≤45岁占53.24%(41/77),针吸细胞学检查阳性率17.64%(3/17),术中快速病理检查阳性率70.58%(12/17),淋巴结转移率55.76%(34/61),与同期甲状腺癌(直径>1cm)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免疫学角度研究TMC发病机制,提高TMC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图像特征,以期提高超声对其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3例TMC(101个病灶)的超声图像作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图像、血流分布特征及颈部淋巴结受累及情况。结果83例TMC(其中PYMC82例,滤泡状TMO1例,共101个病灶)术前超声发现病灶69倒(83个),超声表现为不均低回声81个(97.6%),不规则形72个(86.7%),边缘不整齐72个(86.7%),85个TMC结节A/T平均值为091(0.50~1.50),69个(83.1%)I-MC结节A/T≥1,83个TMC结节均无声晕,病灶内见微钙化42个(50.6%);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I型25个(30.1%)、II型42个(506%)、III型16个(193%);颈部淋巴结转移22例(26.5%)。结论PYMC的超声图像特征为病灶多呈不均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整齐,A/T多≥1,结节内部多见点状或簇状钙化;对于PTMC的超声诊断要依靠以上多个超声图像特征性指标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与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检出率、微钙化及血流成像类型等情况。结果:两组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27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5例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相比于对照组0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17例Ⅰ型、21例Ⅱ型、2例Ⅲ型,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检出率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微小癌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甲状腺微小癌46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未发现1例;4例作患侧甲状腺叶加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0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2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随访率100%,随访时间1~10年,1例对侧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特点,仔细检查、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良好。甲状腺腺叶切除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可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直径≤10 mm的甲状腺癌[1],以往多因首先发现颈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灶方查出原发灶为甲状腺的微小癌。近年由于高分辨率B超和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技术的应用,使TMC的术前诊断率越来越高。本院1987年1月~2002年12月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3年来手术治疗的408例甲状腺疾病中16例甲状腺微小癌。结果16例甲状腺微小癌术前无确诊,术中确诊3例,行2次手术2例,癌与良性疾病并存11例。结论甲状腺手术时应警惕微小癌并存的可能性;对术中可疑结节均应快速切片检查;甲状腺微小癌治疗选择一侧腺叶全切或次全切术,对可疑病例尽量行一侧甲状腺全切加上峡部切除,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7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包括94例TMC患者和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前经过超声检查评价甲状腺疾病.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病变的超声征象进行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灶和血流.结果 两组患者结节的大小、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结节征象显示结节的形态不规则、钙化灶和血流丰富是TMC的危险因素.结节形态不规则者发生TMC的危险是形态规则者的36.54倍,结节有微小钙化灶者发生TMC的危险是无钙化灶者的8.77倍,结节有粗大钙化灶者发生TMC的危险是无钙化灶者的18.25倍,结节血流丰富者发生TMC的危险是稀疏者的14.91倍.超声对TMC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8%、82.00%、83.33%和92.31%.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TMC,结节的形态不规则、钙化灶和血流丰富是预测TMC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诊断、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病理证实的PTMC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拟诊PTMC 58例(65.17%).89例中行患侧甲状腺+峡部甲状腺全切除63例,息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7例,甲状腺全切除9例.23例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同时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均有淋巴结转移.术后1例复发.结论 超声可明显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检出率,患侧腺叶+峡部甲状腺全切除是可行的,同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是指癌灶的最大直径≤10mm甲状腺癌,具有生长缓慢,临床不宜发现等特点,以往多是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的标本或尸检中偶然发现,随着高分辨率彩超的普遍应用和术中冰冻病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检出率正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合理切除范围。方法总结46例甲状腺微小癌切除范围。其中行甲状腺一侧全切+对侧次全切28例,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8例,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及部分切除术3例,甲状腺一侧叶全切+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对侧次全切7例。结果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5年,2例分别于术后3年及4年复发,余均未见复发及转移,无1例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合理的手术范围是患侧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特点和术前、术中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8例甲状腺微小癌占同期收治的甲状腺癌的38·9%,男女之比1∶4·6,年龄26~68岁,28·6%病灶为多发性。临床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性肿大,8例为健康查体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20例(71·4%)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可疑甲状腺癌。术中常规行快速病理检查。主要术式为腺叶、峡部和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术。其中10例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较高,多伴有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多数病人预后好。注重术前超声检查和术中全面探查及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酌情选择恰当的术式,既清除病灶又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