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部是人体最为暴露的部位,"面子问题"如若处置不当,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双重伤害.以往人们面部受到外伤后,一般会门急诊简易清创缝合治疗,待出现了明显瘢痕,甚至造成面部器官的错位畸形和功能障碍,才会想起整形美容治疗.而一般的整形需在受伤后0.5 ~1年,待瘢痕稳定后进行.而此时创伤已畸形愈合,修复如初难度较大,效果也往往不甚理想.由此患者蒙受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乃至造成纠纷.2006年3月-2012年7月,我科对1 460例面部创伤急诊患者行Ⅰ期整形美容修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部外伤后的患者不仅满足伤口的愈合,而且还要求有很理想的美容效果。自2005-01~2009-01,笔者对678例面部急诊外伤患者采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修复,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外伤增生性瘢痕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美宝疤痕平均匀涂于瘢痕处,配合超声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瘢痕的色泽由红紫变浅变淡,瘢痕的硬度逐渐变软;治疗3个月~6个月,瘢痕变为平、软,色泽恢复接近正常皮肤。78例92处瘢痕治愈68处,有效24处,治愈率为73.92%。随访半年,治愈的病人未见瘢痕复发。结论:美宝疤痕平与超声波联合可有效治疗面部外伤增生性瘢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进行面部瘢痕磨削治疗的效果。 方法:面部瘢痕患者25例。其中痤疮后凹陷瘢痕8例,皮肤外伤及术后瘢痕10例,烫伤后瘢痕7例。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国内外整形外科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军整形外科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方法在PubMed、Medline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检索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同时对军队整形外科近5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近5年来,整形外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可喜进展,在战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得到重视和认可;我军整形外科在慢性创面修复、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及海水浸泡伤的损伤机制和防治方法、战创伤面部畸形救治新技术、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论未来我军整形外科的发展应以战创伤组织缺损和畸形的修复与重建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开展组织工程、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干细胞治疗、异常瘢痕形成机制等科研工作,以解决严重面部毁损伤、广泛性胸腹壁全层缺损、慢性溃疡以及异常瘢痕等临床治疗难题,同时应注重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战创伤的早期救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面部瘢痕增生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面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面部涂美宝疤痕平辅助离子喷雾治疗,早晚各一次。结果:应用美宝疤痕平铺以离子喷雾治疗面部瘢痕增生的有效率为91.7%,未做治疗者面部瘢痕增生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挛缩。结论:美宝疤痕平是控制瘢痕增生的有效药物,协同离子喷雾治疗可防止面部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颜面部软组织创伤急诊早期整复的疗效.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行创面清创后,按整形外科原则早期分别行直接缝合术、局部皮瓣修复术、全厚皮片修复术,术后用美宝疤痕平软膏外涂.结果:所有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创面瘢痕不明显,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应用整形外科原则进行修复,术后用美宝疤痕平行预防瘢痕治疗,对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术后的外观及功能恢复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颜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急诊美容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颜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2007年6月,急诊外科接诊的126例207处颜面部软组织外伤创面,遵循细致的清创处理原则和微创缝合技术,实施美容整形修复技术治疗。结果:126例207处损伤创口均一期愈合,78%以上的术后病例经过3个月~6个月的随访,修复伤口呈细小线状,瘢痕轻微,外观满意,五官功能不受影响。结论:颜面部软组织外伤创面及时施行急诊美容整形修复术治疗,能够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铒激光点阵与微剥脱模式联合治疗面部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面部瘢痕患者180例,每名患者瘢痕部位和正常皮肤使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量局部血液灌流量,筛选出成熟期瘢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进行面部瘢痕磨削治疗的效果。方法:面部瘢痕25例。其中痤疮后凹陷瘢痕8例,皮肤外伤及术后瘢痕10例,烫伤后瘢痕7例。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应用波长为2940nm的Nd∶YAG点阵激光,采用作用深度为250μm,光斑直径为4mm的治疗模式,对瘢痕周缘的较高的区域先行磨削;然后采用1500mJ/P的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面部瘢痕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31例面部瘢痕患者分别采用切除直接缝合术、分次切除缝合术、切除加局部皮瓣修复术、切除加全厚皮片移植术治疗,术后用美宝疤痕软膏治疗3个月至1年.结果 131例面部瘢痕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治疗后随访6个月~12个月,切口缝合处瘢痕不明显,仅有2例植皮区皮片颜色较周围皮肤深,其余外观及功能恢复理想.结论 面部瘢痕经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面部瘢痕应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外涂美宝疤痕软膏治疗,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目的:探讨用2 940 nm像束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用2 940 nm像束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15例,术后随访半年到一年。根据患者皮肤类型、痤疮瘢痕的深度和密度调整点阵激光治疗参数,每次间隔1个月,分别治疗3~7次。结果:15例患者都为重度痤疮瘢痕,经治疗后80%显效,20%有改善。无发生色素沉着和继发瘢痕形成。结果:用2940 nm像束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无色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平时唇面部外伤以挫裂伤和擦伤较多见,特别是挂裂伤,创口多不规则,愈合后易留疤痕而影响面部美观。根据MEBO的药理作用,作者对20例唇面部外伤应用MEBO治疗,在唇面部外伤修复过程中,MEBO具有促进创口愈合,减少疤痕,减轻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lncRNA SNHG1)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2021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收集其增生性瘢痕组织与瘢痕旁正常皮肤组织(瘢痕旁3 cm以内),从中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采用qRT-PCR从组...  相似文献   

15.
1995年8月~1997年1月,我们采用手术切除瘢痕组织后加90Sr(90锶)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48例,女79例;年龄9~60岁,平均26.7岁。127例共有瘢痕皮损379块,其中耳部12块,面部14块,上臂36块,肩背部168块,胸部142块,腹部7块。皮损最小2cm×1.5cm×0.5cm,最大12cm×4.5cm×1.5cm,外形多不规则,部分似蟹足样向外伸展。病程3个月~5年,有手术或外伤史19例共33块,无明显诱因108例346块。1.2 方法 127例分成两组,治疗组61例183块皮损,对照组66例196块皮损。治疗组采用外科手术彻底切除瘢痕组织,按美容整形外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部疾病的方法。方法:从1998年7月至2000年7月有16例手部严重挤压伤或烧伤瘢痕伤残患者,在我院烧伤整形外科接受常规前臂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经短期随访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结论:本术式对手部皮肤严重挤压伤与瘢痕伤残者治疗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97年起对32例面部瘢痕患者进行一次性手术切除加磨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配合点阵激光在面部痤疮后瘢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面部痤疮瘢痕31例,应用点阵激光联合PRP治疗,术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液40ml,通过多步离心技术收集富血小板成分的血浆。对面部痤疮后瘢痕区先用点阵饵激光治疗,后将PRP直接涂抹于术  相似文献   

19.
正目的:评价局灶点阵激光技术(FAST)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20例进行自身对照试验,随机选择患者一侧面部使用FAST技术进行治疗,另一侧采用大面积平扫技术,一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对患者面部两侧瘢痕进行ECCA痤疮瘢痕评分,并采用VISIA皮肤分析仪拍照并评估皮肤纹理值;治疗后1 h记录和评价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时,对患者两  相似文献   

20.
主支气管断裂急诊麻醉配合与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胸外伤,占胸外伤的0.8%~1.0%。其中,主支气管断裂来势凶险,多合并其他外伤,多数患者到达手术室前死亡。目前国内外有关急诊手术治疗急性主支气管断裂的报道不多。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急诊手术成功抢救主支气管断裂患者8例,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