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03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和铜绿假单胞菌(33株)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66%,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青岛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二者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医师不能仅凭经验,而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用药,以防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2.
3.
报告7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65例培养阳性,总阳性率91.5%。需氧菌和厌氧菌阳 性率各为69.0%和59.1%。其中纯需氧菌和纯厌氧菌各占32.4%和22.5%,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阳性36.6%。共检出细菌 120株,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消化链球茵多见。对感染机理,细菌分布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病原学的近阶段变化和药敏试验结果,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方法 选取166例CSOM患者(179只患耳),采集其中耳鼓室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使用安图MS1000质谱仪、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c 2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和Vitec Densichek比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特点以及术后不干耳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科室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2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中耳腔分泌物进行病原学监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将患者分为干耳组和不干耳组,统计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嗜酒史、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术后不干耳危险因素做出评价.[结果]255耳脓液标本中有213耳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83.5%;共检出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阳性(G+)病原菌为154株占总数57.5%,革兰阴性(G)菌92株占34.3%,真菌22株,占8.2%.药敏试验显示,G+菌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敏感;G菌对多粘菌素B、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真菌对抗真菌药均敏感.术后不干耳与吸烟、患糖尿病及真菌感染(特别是毛霉菌感染)相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耳分泌物病原学特点选用敏感抗生素,要重视真菌感染可能性,还应力劝患者戒烟并严格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T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CSOM49例、52耳行高分辨CT扫描,并与手术结果作对照性研究。结果:单纯型、骨疡型化脓性中耳炎多表现为中耳腔内斑片状、条索状阴影或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相对较轻,有时可见较有特征性的气液平征象;胆脂瘤多表现为上鼓室、鼓窦及乳突区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严重,手术病理结果支持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和86.4%.结论:高分辨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陶勇  郑芸  王恺  胥科  孟照莉 《华西医学》2011,(6):919-921
目的 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8年12月间就诊的382例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检查资料.结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男性和单耳患者居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为主,鼓室图形态各异,耳道容积变大.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科疾病,需及时...  相似文献   

8.
臧志敏 《临床医学》2013,(12):83-84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耳内窥镜下7中洗抽吸治疗)和观察组(耳内窥镜下单纯型鼓膜修补术),每组各3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气导听阈、骨导听闽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内窥镜下单纯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东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耳分泌物的病原体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CSO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1892例确诊为CSOM患者耳分泌物标本的微生物学培养结果,对病原体分布、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1054株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位于前3位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是近平滑念珠菌、聚多曲霉和黄曲霉。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的敏感率较低,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7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常用抗假单胞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85.0%。近平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均具有较高的敏感率;黄曲霉、土曲霉对两性霉素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较高,橘青霉对于伏立康唑的MIC值较高。结论广东省CSOM患者耳分泌物中病原体以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念珠菌和曲霉菌为主;真菌的检出率较其他地区高;检出的病原体对常用的治疗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院近一年来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厌氧和需氧菌培养,结果30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93.8%,其中单纯厌氧菌和单纯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3.3%和40.0%,混合阳性占36.7%,厌氧菌中以革兰氏阳性氧球菌多见52.2%(12/23),需氧菌中以鲷绿假单胸菌多见44.0%(11/25),并对感染机制,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8例6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8例中,胆脂瘤型32耳,典型者表现为上鼓室、鼓窭及其入口内团块样或弥漫性软组织病灶,边缘见低密度环,骨缘硬化,鼓室扩大,盾板变钝或破坏,听小骨明显破坏;肉芽肿型28耳,主要表现为鼓室及鼓窦内软组织条索及片网影,听小骨破坏较轻;单纯型15耳,表现为中耳腔内黏膜增厚、积液。三维CT听骨链显示情况与手术一致。结论螺旋CT扫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术前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三维CT成像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颞骨HRCT的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胆脂瘤型中耳炎颞骨横断面、冠状面HR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鼓室和/乳突窦内均有软组织影;在听小骨、鼓室盾板、鼓室天盖、面神经管、骨迷路破坏等方面,HR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4%、91.7%、95.8%、80.6%、93.1%;特异性分别为88%、87.9%、94.4%、81.8%、95.2%;敏感性分别为97.9%、94.9%、100%、79.6%、66.7%。结论HRCT可准确显示中耳腔内软组织病灶的分布、形态及听小骨、周围重要结构的破坏情况,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7例42耳,其中单纯型7耳,骨疡型(肉芽肿型)12耳,胆脂瘤型23耳CT、平片所见与手术、病理对照。发现单纯型7耳和骨疡型12耳乳突平片均为乳突密度增高,23耳胆脂瘤型中乳突平片10耳见明确的骨质破坏,诊断为胆脂瘤型,5耳见鼓窦入口略大可疑胆脂瘤形成,8耳胆脂瘤漏诊。螺旋CT清楚地显示了耳内外解剖结构,且显示的病变及其范围和浸润的程度均与手术所见一致,此外,还发现3例合并脑脓肿。作者认为乳突平片已不能适应现代耳科显微手术的发展,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螺旋CT明显优于平片,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或听力下降为特点。全世界范围内,不分国界及种族,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受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折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2007年本科门诊诊治的60例有中耳炎病史、部分经中耳手术后中耳感染的患者进行脓液培养明确为真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6例57耳治愈,4例4耳显效。结论:慢性中耳炎患者有脓样耳漏时,临床医生要考虑到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以免漏诊和误诊,可根据不同病情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多方位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慢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65耳)慢性中耳炎患者行螺旋CT高分辨率横轴位扫描,层厚1.0mm,骨算法,FOV9.6cm,间隔0.1mm密集重建。重建后数据进行多方位成像和听骨链CT仿真内镜成像。结果本组53例中65耳CT显示异常,其中双侧12例24耳,单侧41耳。慢性中耳炎46耳,胆脂瘤12耳,肉芽肿7耳。本组病例横轴位高分辨率CT(HRCT)图像和MP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CTVE能立体显示听骨链空间形态和结构。结论横轴位HRCT及MPR可以显示中耳炎全部信息。CTVE能直接显示听骨链立体影像,但不能区分内表面密度差异,CT仿真内镜对慢性中耳炎仅可以做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耳内镜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进行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7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的患者138耳,抽纱条1周后开始定期门诊耳内镜下进行随访、观察、换药,并同时处理并发病变.结果 术后138耳耳内镜下复查见:乳突根治术39耳中干耳36耳,干耳率92.3%;平均干耳时间为(2.2±0.3)个月;中耳炎术后并发病变有继发性鼓膜穿孔3耳,鼓膜穿孔愈合不良4耳,术腔肉芽35耳,胆脂瘤复发13耳,中耳积液11耳,外耳道口狭窄3耳,术腔真菌感染9耳,术腔皮瓣坏死4耳.结论 中耳手术后定期应用耳内镜进行复查换药,有利于清除残余病变,防止复发,促进早期干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自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分泌物分离的西弗射盾子囊霉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少见真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西弗射盾子囊霉相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2例。培养其中耳分泌物,观察真菌的菌落特征和镜下特征,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西弗射盾子囊霉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沙氏平板等临床常用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且在28℃和35℃均生长较好。培养1周后菌落呈奶油色、镶嵌生长,质地硬,周边呈花边样。该菌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上为中央蓝色、边缘白色的凸起小菌落。镜下特征为孢子和菌丝同时可见,小培养观察时可见菌丝有分隔,真菌孢子呈芽生型、形态卵圆、部分可沿菌丝排列。西弗射盾子囊霉可同化利用许多碳水化合物和常见氨基酸。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可鉴定该菌。结论西弗射盾子囊霉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机会致病性真菌,临床实验室应重视中耳分泌物中此真菌的培养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耳鼻喉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0例,根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听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②两组患者术后听力均有改善,以观察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术后听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听力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平均住院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