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针对在我院进行白癜风治疗的患者中,对其进行白癜风与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T细胞的研究分析以后,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随机对38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白癜风与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T细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了解相关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结果活化的T细胞与患者皮肤淋巴细胞的抗原相关,是导致患者白癜风发病的重要原因,患者皮肤中60%左右的淋巴细胞中对皮肤淋巴细胞的抗原有表达,外周血中皮肤淋巴细胞的抗原的表达不足20%,在患者其他器官、组织对皮肤淋巴细胞的抗原表达最弱。结论针对在我院进行白癜风治疗的患者中,对其进行白癜风与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T细胞的研究分析以后,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验,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患者地病情进行判断,了解T细胞异常与白癜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得出相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门诊确诊52例白癜风患者血型分布情况与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型分布的比较分析,了解血型分布与白癜风的发病有无相关性.就本组数据而言,白癜风组患者四种血型的分布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性(x2=2.0636 P=0.5593 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大庆地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与白癜风发病、白癜风患者年龄及病情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大庆地区白癜风患者及对照病例各120例,检测其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锌元素与对照组无差异,铜元素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庆地区锌元素与白癜风患者的病情无相关性,白癜风患者血清铜元素降低,建议多食用含铜元素丰富的食物,均衡饮食,减少白癜风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 9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比较其与对照组之间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为67.9%,对照组发生率为76.2%,2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但干预组发生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程度较轻,症状持续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及分析白癜风患者微量元素及细胞因子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于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62例白癜风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阶段的62例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血清微量元素及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级及分期白癜风患者的上述血清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微量元素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他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分级及分期白癜风患者的上述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癜风对微量元素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明显,不同分级及分期白癜风对其表达的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BsmI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 对46例白癜风患者和50 例健康人的维生素D受体BsmI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维生素D受体BsmI位点Bb基因型在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中频率较高.结论 携带维生素D受体Bb基因型可能会增加患白癜风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于俊秀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9):2789-2791
目的 探讨中国人家族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报告一家族性胃癌家系,并中文文献报道的15个家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6个家族性胃癌家系63例患者中,男38例,女25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4岁(30~72岁).亲代中位年龄为61岁,子代中位年龄为43岁,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4,P<0.01).同胞患者之间发病年龄具有相关性(rs=0.664,P<0.01).44例肿瘤部位明确的患者中,21例(47.7%)位于胃窦部.8个肿瘤部位资料完整的家系中,4个家系患病成员肿瘤部位完全一致.7个存在伴发肿瘤的家系中,5个为消化道肿瘤.结论 中国人家族性胃癌患者子代发病早于亲代,同胞患者之间发病年龄具有相关性;肿瘤部位以胃窦部多见,同一家系患者之间肿瘤部位趋于一致;伴发肿瘤以消化道肿瘤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数量(PLT)和血清抗血小板抗体(PAIgG)的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用常规方法统计303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PLT;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27例血小板减少的白癜风患者血清PAIgG。结果白癜风患者的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降低与各型、各期有一定相关性、而与是否有家族史、是否经过治疗无明显相关性,各型、各期患者之间相比PLT并没有差异性;血小板减少的白癜风患者血清中PA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其原因可能为免疫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 9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比较与对照组之间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是69.7%,对照组的发生率为72.6%,2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干预组发生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程度较轻,症状持续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116例原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及21例手术治疗后6周患者血清IGFBP-2的水平,并同步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2水平,与28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原发消化道恶性肿瘤组血清IGFBP-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1例手术治疗后6周患者、消化道良性疾病对照和健康对照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GFBP-2水平与VEGF、IGF-1、IGF-2呈正相关性(r=0.454,P<0.01;r=0.290,P<0.01;r=0.276,P<0.01)。结论:IGFBP-2为促肿瘤生长因子,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测指标,其对于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辅助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及评价手术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828例临床实验室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寻找与HCC诊断相关的指标.方法:收集828例病理确诊为HCC患者术前检查中的常用肿瘤标志物、血清学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滴度等临床实验室数据,分析其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28例中97.7%的患者有HBV感染,其中70.9%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HCC患者中肿瘤大小与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LB/G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α-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肿瘤分级多项指标有相关性,肿瘤的病理分级(分化程度)与前白蛋白(PALB)、GGT、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结论:HCC进展与临床实验室多项生化、肿瘤、病毒指标存在相关性,综合应用这些指标对HCC的辅助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CTLA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白癜风易感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汉族人CTLA4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Illumina 610-Quad芯片对1 123例白癜风患者和1 227例正常对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提取CT-LA4基因的相关分型数据,用Plink 1.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LA4基因上2个SNP位点(rs733618和rs231726)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白癜风易感性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中医血瘀证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明确诊断为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肿瘤、好转出院及死亡患者凝血指标及血瘀证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异常,多数患者合并有血瘀证,其中,胰腺癌血瘀证最多,乳腺癌最少。87.2%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异常,好转出院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异常升高所占比例最多,不同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3.8%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证,好转出院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凝血指标异常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及血瘀证与肿瘤预后有关,血瘀证与凝血异常存在相关性,提示改善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的凝血功能对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山东省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放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探讨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627例消化道肿瘤放疗患者用改良版N 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较肿瘤的原发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的影响,研究营养风险筛查和客观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临床分期对营养风险评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评估结果与营养指标中的体重减轻呈明显的负相关( P<0.01)。结论 N RS2002筛查表能正确反映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功能状态,对于后续放疗中的营养支持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MSCT检查和肿瘤因子检测.对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检查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相关性.结果 在单独肿瘤因...  相似文献   

16.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性疾病,大量的研究资料报道,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对不同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选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能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提供临床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监测肿瘤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所以,有必要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有效发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蓝小燕  许萍萍  龚臣  江锦芳 《广西医学》2022,(12):1346-1351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癌性厌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4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CASQ)、疼痛视觉模拟量表、癌症复发恐惧问卷(FCR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文版癌症疲乏量表(CFS)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与相关心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24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CASQ得分为(21.15±3.60)分,得分较低的前3个条目分别为加餐情况、精力状况、味觉变化。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手术史、疼痛程度、经济负担的消化道肿瘤患者CAS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为18~35岁、女性、临床分期为Ⅳ期、有手术史、重度疼痛、经济负担很重的患者CASQ得分相对更低。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与FCRI得分、HADS A和D亚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CFS得分无相关性(P>0.05)。性别、临床分期、手术史、HADS A和D亚量表得分是消化道肿瘤患者癌性厌食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消化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道、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同部位肿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定量检测对照组(40例)、呼吸道肿瘤组(40例)、消化道肿瘤组(40例)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呼吸道肿瘤组PLT、PT、APTT、TT、FIB及D-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消化道肿瘤组PT、FIB、APTT及D-D含量高于对照组,呼吸道肿瘤组FIB高于消化道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及消化道恶性实体瘤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恶性实体瘤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无关,与肿瘤细胞自身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PEB4基因在肿瘤中是否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并评估CPEB4在泛癌中的预后状况、临床相关性分析及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线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存在CPEB4关于人体肿瘤表达的相关文献,纳入并汇总相关肿瘤细胞中表达情况的研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出相应的临床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提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样本信息进行泛癌分析并拓展CPEB4高低表达组对不同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预后程度与免疫之间的关系。结果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PEB4为晚期肾透明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神经胶质瘤、结直肠腺癌、胃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子;对泛癌差异分析结果统计,CPEB4在肿瘤中为两极化因子,针对泛癌中CPEB4表达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免疫细胞相关性与其他免疫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GSEA通路富集分析,验证并拓展荟萃分析的结果。结论 CPEB4作为泛癌中的矛盾因子,可作为肿瘤患者病情的检测指标及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治疗500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评估生活质量.方法:根据维吾尔医基础理论体系就诊的500例白癜风患者生病前后的生命指标,分析及其体液质(Hilit)数质改变.结果:500例白癜风患者按维吾尔治疗过程当中10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伤并发症(2.5%).结论:按维吾尔医就诊50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