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的基本特征,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5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儿组)及15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将结果分为患儿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患儿组DPOAE初查时通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42天复查时患儿组与对照组DPOAE通过率无统计学意义②患儿组46例(除4例105dBnHL无波形外)ABR初查和复查两次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阈值有明显变化,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治疗后听觉功能可明显提高,对照组15例患儿的ABR阈值初查和复查有明显差异.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听觉系统有损伤,可直接影响ABR结果,DPOAE与ABR以及声阻抗联合应用能全面了解患儿的听觉情况,对诊断听觉损伤的部位、性质以及程度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听力障碍、可影响患儿语言发育,但若早期诊断及早干预,可使患儿获得与其发育年龄相当的言语能力,本研究通过对正常新生儿和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听力筛查,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丽娟  杨引通  秦燕 《海南医学》2023,(15):2191-2194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NHB)听力筛查结果与血清胆红素(S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20例NHB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SB水平分为轻中度组(SB≤342μmol/L,n=96)、重度组(342μmol/L427μmol/L,n=76),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和瞬态耳声发射(TEOAE)联合作为初筛检查方法,对于初筛未通过的患儿采用1 000 Hz鼓室声导抗测试进行复筛,比较三组患儿的听力异常率,同时比较黄疸发生时间≤48 h (n=164)及>48 h(n=156)两组间的听力异常率,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B水平与听力筛查结果间的关系。结果 重度组及极重度组患儿的SB水平分别为(401.74±20.38)μmol/L、(458.59±26.25)μmol/L,高于轻中度组的(328.64±10.27)μmol/L,同时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PH低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胆红素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对 36例各种原因所致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患儿在胆红素高峰期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查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高胆组Ⅰ波潜伏期 (PL)延长 2 3只耳 ,占 35 38% ,平均(1 98± 0 2 0 )ms,出波率 90 2 7% ,周围性损害 41 6 7% ,Ⅲ、Ⅴ波部分延长 ,平均 (4 84± 0 2 9)ms和 (6 94± 0 31)ms,出波率分别为 87 5 %和 86 11% ,但Ⅰ~Ⅲ ,Ⅲ~Ⅴ ,Ⅰ~Ⅴ波间期 (IPL)均正常 ,中枢性损害 18 0 6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间接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对BAEP产生明显影响。提示BAEP是检测听力障碍和脑干听中枢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和有效方法 ,早期干预对促进听觉、语言和智能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及婴儿听力的影响,为早期防治提供及时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耳声发射(OAE)法对45例正常新生儿及婴儿(其中新生儿28例,婴儿17例)和3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婴儿(其中新生儿18例,婴儿14例;轻中度26例,重度6例)进行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的OAE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脑病1的OAE检出率高于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听力损伤与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相关;通过OAE监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耳蜗功能大多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选取106例正常新生儿于出生3 d后进行TEOAE和AABR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通过率降低越明显。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听力损害,且听力损害程度与血清胆红素升高水平呈正相关,联合应用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听力损害,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静  郑虹 《四川医学》2003,24(10):1082-1084
婴儿出生后的前 3年被认为是一个人语言、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平均确诊年龄为 3岁 ,并且听力损失的程度越轻 ,发现的时间越晚。许多患有听力损失的儿童 ,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觉刺激 ,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间。由于缺乏对于言语学习 ,社会发展、情感心理发展的必要刺激 ,相应的发展必然要受到限制[1] 。新生儿听力损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普通新生儿病房的发病率是 0 1%~ 0 3%,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病率是 0 2 %~ 0 4 %。听力损失较其他要求筛查的疾病有较高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听力损伤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临床是否实施换血治疗分为两组,A组(换血治疗)21例;B组(未换血治疗)14例,所有患儿予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异常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A组听反应阈为(57.14±19.91)dBnHL,B组为(63.93±20.97)dBnHL(P>0.05)。两组ABR反应阈增高、ABR全波缺失及重度耳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在90dBnHL短声刺激下,两组Ⅰ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异常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ABR异常恢复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换血患儿ABR发生异常程度轻于未换血患儿,且3个月后的恢复率亦好于未换血患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达到换血指征时,及早进行换血治疗能减轻听力损伤程度,有必要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早期的听力检测以及跟踪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新生儿听力异常的相关性,为减少新生儿听力障碍提供理论.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足月、顺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61例(322耳)为试验组;选取同等条件正常新生儿166例(332耳)为对照组.分娩后3~5天,应用DPOAE进行第1次测试,未能通过者,生后42天及3个月复查,仍未通过者进行ABR检查,两种方法均异常者诊断为听力损伤.结果:第1次测试,试验组听力异常率较对照组高(P<0.01);生后3个月复测,轻度组较对照组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重度组异常率仍较对照组高(P<0.01);ABR检查试验组未通过率较对照组高(P<0.01);高胆红素程度与新生儿听力障碍成正相关性(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可能存在耳蜗损害,高胆红素水平与听力异常呈正相关性;联合应用DPOAE及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有明确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意义刘宝琴孙力安张璋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0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该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对听力损害已引起重视。为早期发现不同浓度胆红素对听力的影响,作者对149例高胆病儿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18-21
目的分析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技术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自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高危新生儿312例(624耳),于出生后3~20 d行听力障碍初筛,其中采取TEOAE技术检查法筛查出双耳均通过者159例(318耳)设为通过组,均未通过者153例(306耳)设为未通过组。于出生后42 d、90 d行第1次复筛、第2次复筛,比较TEOAE技术检查法、AABR检查法分别与联合法检测的通过率,比较三种筛查法在通过组与未通过组初筛、复筛中的通过率。结果 TEOAE技术检查法初筛、第1次复筛的通过率分别为50.96%、88.14%,均明显高于联合法的43.43%、83.17%(P0.05)。AABR检查法初筛、第2次复筛的通过率分别为77.72%、94.87%,均明显高于联合法的43.43%、88.30%(P0.05)。通过组初筛、第1次复筛、第2次复筛采取联合筛查法检测的通过率分别为85.22%、88.05%、94.97%,均明显高于未通过组的0、78.10%、81.37%(P0.05)。结论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能够对单一筛查法进行有效补充,有助于降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选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ILO-88型耳动态分析仪测试了112例足月出生,无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用听性脑干反应和小儿行为测听方法进行随访和确诊。结果:112例中首次检测未通过率为8.9%。经过6~8个月随访1例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检出率为8.8‰。结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在新生儿听力筛选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听力正常青年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基本特征。方法:用IHSVersion3.2型耳声发射仪对24名听力正常青人进行了DPOAEs测试,测试内容包括DPOAEs听力图,输入/输出功能曲线。结果DPOAEs图呈双峰状,峰值位于1.4,5.6kHz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本院产科出生及新生儿科收治的986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5d,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从BR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6个月。结果筛查新生儿986例,初筛、复筛通过953例,通过率为96.65%。3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进行了第3阶段筛查,通过30例,通过率为90.91%。3例未通过TEOAE和AABR筛查的新生儿在6个月龄时进行AABR测试及其他耳科学检查,最后确诊听力损失为2例,均为单侧耳聋,占所有筛查新生儿人数的2.03‰。其中中度耳聋1例,中重度耳聋1例。正常儿三组不同初筛时间通过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6d初筛通过率明显高于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P〈0.05),生后24h~3d和生后7—10d的初筛通过率比较元统计学意义。TEOAE筛查986例,假阳性30例,假阳性率为3.04%;第3阶段筛查33例,3例进入诊断程序,其中1例正常,复筛的假阳性率为3.03%。整个TEOAE筛查程序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65%,假阳性率为3.14%。结论对新生儿应进行早期听力筛查,TEOAE、AABR测试有利于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耳声发射在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同时用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检测了132例高危儿的听力结果表明,132例婴幼儿(264耳)中,OAE的通过率为88.3%(233/264耳),ABR通过率为92%(243/264耳)。OAE敏感性为90.5%(19/21耳),特异性为95%(230/243耳)。检查时间,OAE约为3min,ABR约为30min。可见,OAE是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和可靠、简便、省时的听力筛查方法,适于在儿科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蒋黎艳  雷朝霞  娄志武  忻容 《吉林医学》2013,34(16):3111-311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新生儿听力复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出生3~5 d的新生儿6 585例使用TEO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在生后42天使用TEOAE加AABR进行复筛,TEOAE或AABR未通过者均接受ABR检查。结果:TEOAE初筛有526例(7.99%)未通过,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其中46例(8.75%)未通过,最终通过ABR确诊听力异常的10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5%;初筛假阳性率7.85%,联合复筛假阳性率6.98%,初筛假阴性率0.76%,联合复筛假阴性率0.38%。结论:TEOAE加AABR联合复筛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同时可对听力障碍的患儿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语言和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脑干诱发电位的关系。方法选取嘉兴妇保院及桐乡市妇保院115例新生儿,检测其胆红素浓度与BAEP,并选取1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组与对照组相比BAEP各波均有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胆红素浓度越高,BAEP异常损害越严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听力受损,BAEP可作为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噪声暴露不同时程中大鼠ABR及DPOAE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在长期间断性噪声暴露的不同时程中大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变化特点,寻找导致暂时性阈移的最小暴露时间以及长期噪声暴露过程中的敏感客观评价指标。方法:将42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暴露于115 dB SPL宽带噪声下3、6、9、12、15和21 d(给声12 h/停声12 h),噪声停止后24 h和6周分别测定ABR和DPOAE,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的暴露组中,ABR的阈值都高于对照组P<0.005);ABR阈值与暴露时程逐步回归分析:24 h-click y=0.79x+83.81,R2=0.24; 24 h-TB y=1.26x+90.76 ,R2=0.40; 6 weeks-click y=1.26x+69.37,R2=0.32; 6 weeks-TB y=1.41x+82.33,R2=0.30;DPOAE只是在声暴露的早期有明显的变化,第3天和21天暴露组的幅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听力下降恢复的可能性越小;引起暂时性阈移的最少噪声 暴露时间是在3 d之内;ABR比DPOAE更能体现声损伤时程的变化情况,是研究长期噪声暴露的敏感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的诱导表达对豚鼠耳蜗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白噪声预刺激(100 dB SPL,45 min)诱导耳蜗产生HSP70的豚鼠与无预刺激的正常豚鼠同时暴露于强噪声(125 dB SPL,90 min)中,观察强噪声刺激后不同时间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结果100 dB SPL的白噪声能诱导耳蜗HSP70的表达。强刺激后12 h,两组间ABR阈值无显著差异(P>0.05);强刺激后60 和108 h,预刺激组的ABR阈值均低于无预刺激组(P<0.01)。在预刺激组内,108 h ABR阈值低于60 h ABR阈值(P<0.05),而在无预刺激组内,108和60 h ABR阈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预刺激诱导耳蜗产生的HSP70对豚鼠耳蜗听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