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及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n=60)和止痛泵组(n=60)。术后针刺组给予针刺镇痛,止痛泵组给予止痛泵持续静脉滴注镇痛。行疼痛分级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针刺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止痛泵组(P<0.05),且针刺组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少。结论:针刺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消化道等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10):1473-147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言语不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脑梗死后言语不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针刺配合言语训练,对照组36例给予言语训练,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语言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语言能力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5%,提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言语不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门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患者采用针刺廉泉、外金津玉液、人迎、天突以及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每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以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痊愈率为35.7%,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的方法,可明显改善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60例,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减,对照组60例予西药百优解。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P<0.05)。提示:针刺能够改善脑血流或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明显改善PSD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11):1594-1595
目的:观察针刺在临床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新泪然滴眼,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进行为期1个月的临床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0%,高于对照组72.73%(P0.05)。结论:针刺治疗干眼症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艾霞  高强强 《陕西中医》2013,34(1):71-7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取太冲、风池、百会、四神聪等穴针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1%,中药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为优(P<0.01)。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平肝熄风、祛痰泻火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8):1066-1067
目的:探讨平衡针刺疗法对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面肌痉挛病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传统针灸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采用平衡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具体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5.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衡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冯琳  聂亚娥  安军明 《陕西中医》2012,(9):1203-120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患肢进行治疗,10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肢的周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肢的周径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  相似文献   

10.
刺络拔罐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99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同时急性期在耳后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第1疗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很快消退,减轻面神经损害程度,利于面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5,(11):1522-152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法治疗运动型网球肘和外用药物法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和推拿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外敷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0%,无效率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0%,无效率25%,总有效率为75%。2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法对运动型网球肘有较好疗效,其效果优于临床普遍用的外用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刺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对照组26例、针刺治疗组30例、穴位贴敷组27例、针刺+穴位贴敷组29例。结果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8.9%;针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1%。经统计学处理,4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与针刺+穴位贴敷组治疗面瘫的疗效相当,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预后与神经变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加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针刺飞扬、解溪、丘墟穴,功能训练配合弹性绷带矫形,对照组单纯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P<0.01)。结论:针刺、功能锻炼及弹性绷带矫形等方法综合治疗,可以针对性的使足背屈、外翻肌群兴奋,提高肌力、肌张力,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戴勇 《陕西中医》2008,29(3):343-34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药物口服消炎利胆片。对照组32例,单纯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68.8%(P<0.05)。提示:针刺配合药物能起到抑制药物刺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达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6,(12):1670-1671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颈背肌筋膜炎治疗的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针刺配合微波理疗,治疗组使用针刺配合艾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1次/d,15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评分、PP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评分改善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17例痊愈,痊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5例痊愈,痊愈率为10.00%,总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杨明军 《陕西中医》2011,32(1):83-84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配合针刺,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均1d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采用中医推拿。  相似文献   

17.
廖迎春  赵子涛 《陕西中医》2012,33(7):887-888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取穴针刺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针刺取穴时辨寒热并施以补泻手法,针后激光照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辨寒热不施补泻手法,针后配合神经营养药Vit12针剂500ug肌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8%,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论治取穴针刺并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一般针刺和神经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声介入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卵巢囊肿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结合组采用针刺结合超声介入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术后未见化学性腹膜炎、腹腔内出血等术后并发症;治疗后结合组卵巢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超声介入方法治疗卵巢囊肿,能够取得更高的治疗效果,提高卵巢囊肿治疗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敏  范江俊  武琳 《陕西中医》2010,31(12):1647-1649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针刺法治疗脑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漏尿次数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脑中风后尿失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西医基础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益气针刺法(以百会、关元、气海为主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以中极、膀胱俞、三阴交为主穴),2组均每日施针1次,14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漏尿次数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补肾益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漏尿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治增  刘燕观 《陕西中医》2014,(9):1238-123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高压电位治疗不寐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行针刺疗法并配合高压电位进行治疗,针刺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神门、三阴交,根据证型补虚泻实,留针40min后起针,随后接通高压电位治疗仪,治疗时间设定40min,1d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30例患者只进行高压电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组间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治疗不寐可调整脏腑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