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英  安娜  王敏哲 《中国药业》2014,(12):103-104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62例,连续测量3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取平均值作为基线数据,给予口服胰激肽原酶片120 U,金水宝胶囊3粒,3次/天,连续服用12周后,连续3 d测量UAE水平,与治疗前对比。结果经12周治疗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E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和金水宝胶囊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对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金水宝与胰激肽原酶二药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54例早期DN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予以胰激肽原酶、金水宝及二药联合治疗。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对UAER和ACR均有明显减少(P<0.01),但二药联用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药组(P<0.05)。结论:金水宝与胰激肽原酶二药联用治疗早期DN优于单药,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针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胰激肽原酶针联合前列地尔,对照组单独给予前列地尔,疗程14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而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针联合前列地尔能更明显降低微量尿蛋白水平,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更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魏京霞  王煜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6):417-418, 421
目的:比较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与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疗效更好,而且胰激肽原酶片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治疗的1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组(A组)、坎地沙坦酯组(B组)以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坎地沙坦酯组(C组),每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酯组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种药物组,联合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种药物治疗,两者疗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灯盏花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胰激肽原酶片120 U,口服,3次/d,对照组30例,单独应用胰激肽原酶120 U,口服,3次/d,疗程2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联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和联合用药组,各70例。ACEI组单独使用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在使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大于0.5 g/24 h,UAER下降大于38.77μg/min,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ACEI组(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疗效更好,且胰激肽原酶片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6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及金水宝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 mg,1次/天,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根据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共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血肌酐(SC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两者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贝那普利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患者的UAER,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老年(≥65岁)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液中的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寻找减少老年(≥65岁)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出的方法。方法选择在理想的降血糖、降血压基础上的老年(≥65岁)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口服贝那普利;第二组:口服胰激肽原酶;第三组:贝那普利联合胰激肽原酶口服。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胰激肽原酶用药,在老年(≥65岁)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上即减少尿蛋白排泄率上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或胰激肽原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治疗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对80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金水宝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Cr)、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及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UAER、Cr、FBS、HbA1均明显下降,与金水宝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血压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替米沙坦联合金水宝对血压正常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干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金水宝,且对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22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金水宝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79%、79.5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HbA1c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SCr、血清ALB及BUN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与金水宝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尿蛋白排泄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替米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和β2-M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静脉滴注阿魏酸钠,肌内注射胰激肽原酶及两药合用。结果三组均能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论阿魏酸钠联合胰激肽原酶在减少尿蛋白排出上优于单用阿魏酸钠或胰激肽原酶。  相似文献   

15.
福辛普利联用金水宝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化鹏 《天津药学》2007,19(3):27-28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用金水宝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35例,福辛普利组33例。联合用药组给予福辛普利联用金水宝,福辛普利组给予福辛普利,用药6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联合用药组降低UAE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福辛普利组的60.6%(P<0.05)。联合用药组的CCr明显低于福辛普利组(P<0.01)。结论:福辛普利与金水宝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国民  肖妩 《中国药房》2008,19(2):124-125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疗效及24h微量尿蛋白排泄率(UPE)、尿白蛋白(Alb)、尿球蛋白(β2-MG)、尿糖蛋白(THP)、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UPE、Alb、β2-MG、THP下降更为明显。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66.7%(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对减少蛋白尿漏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早期应用对糖尿病肾病的转归。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24h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经用药24h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变化。方法:T2DM早期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1)70例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治疗组40例及非治疗组30例,测定血糖及血脂、UAER、CRP、FIB等。另选3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血糖、TG、CRP、FIB、UAER在2组均有下降,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逐渐升高,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可在降低TG、CRP、FIB水平的同时,降低UAER水平,使用胰激肽原酶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凯时与胰激肽原酶及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的疗效。方法将86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凯时+胰激肽原酶+福辛普利)和对照组(福辛普利+胰激肽原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尿总蛋白(U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A、Up、BUN、SCr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凯时、胰激肽原酶及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早期DN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给予降血糖、控制血压、降血脂、抗凝、活血化淤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UAER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可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及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