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2004年5月2007年8月采用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8个月.主要症状:足下垂,并转向内侧,不能背屈,呈跨越步态,小腿外侧有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足1-4趾背面感觉减退.若仅腓深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内翻,单纯腓浅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外翻.  相似文献   

2.
腓总神经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部出现痛觉、温觉等感觉障碍.笔者运用针刺疗法和按摩疗法相结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30 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腓总神经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并内翻,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部出现痛觉、温觉等感觉障碍。笔者运用针刺疗法和按摩疗法相结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患者30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一个主要分支,在大腿下1/3,从坐骨神经分出,在腓骨头前方分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在小腿外侧面,然后形成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位置表浅易受撞击、挤夹、受凉,也可能为代谢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引起。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的瘫痪和萎缩,患者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呈马蹄内翻足。步行时病人高举足,使髋关节、膝关节过度屈曲,当足落地时先足尖下垂,接着用整个足趾着地,似马或鸡的步态,或称跨阅步态。感觉障碍分布于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包括第1趾间隙,仅腱反射不受影响。诊断:根据典型的垂足证状,…  相似文献   

5.
闫毓茜 《河北中医》2013,(12):1844-1845
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分支,沿胴窝上外侧缘下降,绕腓骨颈达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绕胫骨颈处,位置最浅,易受损伤。常因过度的非正常姿势(如强力的足内翻、长期反复蹲位劳动)所致受压、局部的占位性病变、小腿上端骨折、医源性损伤(如全膝关节成形术后、石膏或小夹板使用不当)而发病。表现为足下垂、不能外翻足底及足背屈、小腿外侧面和足背感觉麻木、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症状。2010-10-2012-12,我们应用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3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三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多由外伤,糖尿病,感染,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臀部肌肉注射所致。  腓总神经来自腰4.5骶1,2,3神经根,为坐骨神经的主要分支之一。腓总神经损伤引起腓骨肌及胫骨肌群的瘫痪和萎缩。其典型症状:为足下垂并转向内侧,不能背屈,呈“马蹄内翻足”,行走呈“跨阈步态”,小腿外侧有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足背和第1~4足趾背面有感觉障碍,足趾每一节屈曲。归属中医的“伤筋”,“瘘证”范畴。1 三才的来源  天地人三才一气之说,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导思想。天在…  相似文献   

7.
腓总神经麻痹为下肢周围神经病中常见的病症,典型症状为足下垂,并转向内侧。不能背曲,走路时须用力提高下肢,呈跨越步态,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足1—4节趾背面有感觉减退,小腿外侧有肌肉萎缩,腓深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内翻,腓浅神经麻痹则足不能外翻。  相似文献   

8.
正腓总神经在膝后方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着股二头肌肌腱深侧面向外下行,绕腓骨颈至其前方分为了腓浅、腓深神经,腓浅神经支配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感觉;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外侧肌肉。腓总神经于腓骨颈处位置最表浅,其深面有腓骨做衬垫,因此该处最容易受压迫。自体压迫性腓总神经损伤是由于一些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跷二郎腿"、极度屈膝位"盘腿"时间过长、长时间侧卧于硬板床而造成腓总神经损伤。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患某,女性,43岁,2011年5月10日初诊.诉"左小腿外侧及足背疼痛、麻木1月".1月前散步时不慎扭伤左踝关节,当时左踝关节疼痛、肿胀,并出现左小腿外侧及左足背疼痛、麻木、无力,行走困难.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左腓总神经损伤.予以中频脉冲治疗后左踝关节肿胀消失,但左小腿外侧及左足背疼痛、麻木未有改善,左踝关节处也仍有疼痛感.体检:患者左小腿外侧、左踝关节、左足背部压痛,左小腿外侧及左第一趾蹼皮肤感觉减弱并有麻木感.左踝关节及左拇趾不能背伸,行走呈跨越步态,无肌肉萎缩.肌电图检测结果示:左腓总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左腓总(腓骨小头处)神经运动传导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左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左胫骨前肌检肌重收缩时运动单位数量减少,峰值电位降低.诊断:左腓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1年以来,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腓总神经炎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20d,最长5个月;劳损后引起25例,感受风寒湿邪而发病7例。初期为小腿前外侧面和足背皮肤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足下垂;行走先足下垂落地,后足底着地,似马或鸡的步态,或称跨阈步态。严重者可出现足内翻、足趾不能背屈。根据典型的垂足症状、肌肉瘫痪的特点及其感觉障碍分布范围,即可诊断为腓总神经炎[1]。2治疗方法2.1电针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下适当垫高,取患侧足三里、阳陵泉、悬钟、跗…  相似文献   

11.
<正>腓总神经麻痹多因外伤、体位不当或局部肿物压迫腓总神经所致,或由感染、中毒、糖尿病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患侧小腿酸软无力、前外侧麻木,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足和足趾下垂不能背屈,走路高举足,足尖先落地,不能用足跟行走,呈跨越步态等。2010至2011年,笔者用电针配合远  相似文献   

12.
傅海扬  盛灿若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84-884
腓总神经麻痹临床比较常见,其临床特点是患侧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足跟行走不能,伴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笔者临床运用针刺加艾灸治疗32例腓总神经麻痹,预后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腓总神经损伤在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为足不能背屈,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减退,呈典型足下垂。近年来我们采用电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治疗在10次以上,30例患者的  相似文献   

14.
针刺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梅 《河北中医》2009,31(6):938-940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自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胭窝、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部放射,多为单侧,可为烧灼或刀割样疼痛,夜间痛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坐骨神经是人体最大的神经,由腰4-5及骶1-3神经根组成,经坐骨大孔出骨盆至胴窝上部分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  相似文献   

15.
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分支,其下行的运动支支配腓骨长短肌、胫前肌、伸拇肌和伸趾肌,其感觉支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在大腿下1/3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窝外侧,绕过腓骨颈,穿越腓骨长短肌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所以腓总神经在窝部和腓骨颈处最易损伤,损伤后垂足...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足下垂是由于下肢外伤而致腓总神经麻痹出现的足背下垂,足趾不能伸直的病症。笔者采用针刺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0岁;病程最短10d,最长3个月。1.2 诊断要点:1足和足趾不能伸直,足不能外展,足下垂并转向内侧,成为马蹄内翻足,足趾亦下垂;2小腿前外侧及足背感觉迟钝;3病理反射阴性。2 治疗方法2.1 取穴:主穴:陵后穴(位于阳陵泉后方,腓骨小头后缘凹陷处)。配穴:足三里、解溪、阳陵泉均取患侧,穴位常规消毒后,深刺陵后、阳陵泉、足三里约2.5寸左…  相似文献   

17.
腓总神经的分支与阳陵泉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的分支与阳陵泉的关系。方法:解剖观测80例腓总神经及其分支。结果:在小腿上段上区,腓骨头前下方趾长伸肌深面,有扇形分布的胫骨前肌支和膝关节支;在小腿上段中上区即腓骨头下方平均2.15cm~4.99cm,胫骨前缘外侧2.26cm~5.62cm有腓深神经的肌腓骨管段。结论阳陵泉穴略下方有腓总神经的胫骨前支和膝关节支,此穴后下方为腓深神经的肌腓骨管段  相似文献   

18.
赵琦 《陕西中医》2011,32(11):1528-1529
目的:观察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偏瘫患者整体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并配以足少阳经分布于小腿及足部的诸穴治疗足内翻。结果:观察组60例中痊愈21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17%。结论:针刺"足少阳经"分布于小腿及足部穴位对缓解偏瘫后痉挛性足内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宋沙沙 《吉林中医药》2011,31(5):449-450
腓总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其特点是患侧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足跟行走不能,伴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的一组症状和体征。[1]笔者在随杨白燕教授出诊时观察到腓总神经麻痹后,使用循经排刺配合电针治疗,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足下垂、足趾不能背屈并伴有小腿外侧、后面和足背局部感觉缺失,为腓神经麻痹的主要症状。在祖国医学书籍中,本病似属痿病范畴,如《素问·痿论》云:“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我们在临床上以针刺治疗腓神经麻痹6例,获效显著。现简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