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应用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血管外科经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治疗的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4例(34条肢体),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情况及患肢的保肢率、再栓塞率等。结果 34例患者均取栓成功,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死亡2例,截肢1例。术后保肢率97.1%,死亡率5.9%。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期内死亡5例,无截肢病例。随访患者中21例术后长期(>1年)规律抗栓治疗,其中死亡1例,再次发生动脉栓塞1例;术后未长期规律抗栓治疗患者10例,其中死亡4例,再次发生动脉栓塞3例。结论对于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动脉切开取栓联合股动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长期(>1年)规律的抗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再次动脉栓塞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肢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胺酮(KET)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手术取栓患者肢体缺血再灌注期间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KET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肢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小剂量KET(观察组)及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3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手术取栓治疗患者。分别于麻醉后静注KET前(T1),手术取栓后5(T2)、20(T3)、30 h(T4)采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NF-α、IL-8浓度;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TNF-α在T2、T3、T4各时点较基础值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于T3、T4时点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L-8在T3、T4时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于T3、T4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DA在T2、T3、T4各时点较基础值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MDA在T3、T4时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于T2-T4各时点MDA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2、T3,对照组T2、T3、T4时SOD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KET能有效治疗下肢动脉栓塞引起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祈福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球囊导管微创取栓术治疗的7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60例,治愈率为89.6%,患肢血供恢复。好转7例(10.4%),肢体缺血症状明显好转。全部患者无截肢。死亡1例(2.6%)。结论球囊导管取栓术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取栓,有利于提高其保肢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取栓术后的诊治经验,探讨持续性静脉滤过(CVVHD)治疗在此类患者动脉栓塞取栓术后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按照患者或家属意愿,根据是否采用CVVHD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情况,重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前出现肢体发绀、僵硬症状的比例更多(P<0.05);治疗组患者血钾、肌酐及尿素氮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3.5±1.6) vs (18.2±2.1)d,P=0.043]、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降低(9.5% vs 19.2%,P=0.027)。结论 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术后积极进行CVVHD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一旦发生,迅速引起肢体的严重缺血,导致肢体坏疽甚至危及生命.1963年,Fogarty首先采用球囊导管,经股动脉作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栓子取出术,显著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成为抢救急性动脉阻塞最有效的方法,但该手术方式在挽救大批患者肢体的同时,术后再栓塞率、截肢率依然很高.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逐渐在血管外科领域被广泛应用,DSA下双腔动脉导管取栓正逐步得到开展.我院血管外科自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对11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病人采用DSA下取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是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轻者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重者可造成肢体残废甚至死亡。2005年9月-2007年4月,我们共收治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并发OFCS 13例,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老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适应组)及对照组,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照组行常规PCI.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测量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适应组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升高[(65.2±6.7)ml/m2与(70.4±6.3)ml/m2,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升高[(31.4±3.2)ml/m2与(35.6±3.5)ml/m2,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0.52±0.03与0.49±0.02,P<0.05);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减低、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缺血后适应可以改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体征,对梗死后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芬太尼后处理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坏死标志物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探讨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动脉下仅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直接恢复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后恢复再灌注;芬太尼后处理+缺血后适应组,缺血28 min给予芬太尼5μg· kg-1后处理,30 min予以缺血后适应.测定各组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浓度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活力浓度)、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及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芬太尼后处理+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后适应组、缺血再灌注组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Ⅰ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酶蛋白活力浓度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Ⅰ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酶蛋白活力浓度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后处理+缺血后适应组、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0 vs.50%(4/4),P<0.05;12.5%(1/7)vs.50%(4/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后处理联合心肌缺血后适应显著降低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肌钙蛋白Ⅰ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酶蛋白活力浓度,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和远距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心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HGF在远距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组:①急性心肌梗死组;②下肢缺血预适应组:夹闭双侧股动脉后再灌注,重复4次后结扎左前降支.③肾缺血预适应组:夹闭双侧肾动脉再灌注,重复3 次后结扎左前降支.④正常对照组.用evans-TTC染色法区分梗死区和缺血区心肌,切取梗死区心肌及缺血区心肌并称重.用RT-PCR法检测大鼠缺血区心肌HGF mRNA表达.结果 除了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三组缺血程度无明显差异;而肾缺血预处理组心肌梗死程度(46.18%±6.15%)、下肢缺血预处理组梗死程度(46.92%±6.69%)较急性心肌梗死组(66.44%±13.68%)相比均降低约30%(P<0.05).肾缺血预处理组及下肢缺血预处理组4、6、12 h HGF mRNA表达较急性心梗组各时间点降低(P<0.01).结论 提示HGF可能是远距缺血预处理减少梗死区面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后适应组(25例)在行PCI时于血流开通即刻接受后适应治疗,对照组(18例)接受常规PCI.2组患者均于PCI后定时取静脉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入院时和术后24 h取静脉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入院时和术后2 h行心电图检查,术后第7天行心脏超声和SPECT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后适应组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280.7±120.0)∶(374.9±146.8)U/L,P<0.05],其CK-MB曲线下面积也较对照组小[(6 125±2 136)∶(8 643±3 779)%,P<0.05].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2组无明显差异[(5.0±2.8)∶(4.8±2.2)mg/L,P>0.05],但术后24 h后适应组该浓度低于对照组[(6.1±4.8)∶( 9.6±5.0)mg/L,P<0.05].后适应组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者较对照组多(88%∶55.6%,P<0.05),术后第7天后适应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55.04±11.23%∶47.81±7.78%,P<0.05),而室壁运动计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27±0.22∶1.44±0.30,P<0.05).SPECT半定量分析显示术后第7天时后适应组心肌缺血面积、心肌坏死面积和坏死缺血比分别为(27±15)%、(14±11)%、(46±29)%,对照组分别为(37±14)%、(25±11)%、(67±20)%,2组比较,分别为P<0.05、P<0.01、P<0.05.结论:急诊PCI中运用缺血后适应处理能改善心肌灌注,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11.
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左室局部功能与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变率成像观察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局部功能,缺血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 3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30只,分为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1对角支1 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组套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测量左室局部收缩功能,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缺血心肌细胞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结扎30 min后,缺血组左室前壁缺血节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率明显降低(-0.54±0.23)(P<0.01).并出现收缩后压缩(postsystolic compression,PSC),再灌注120 min后缺血节段的应变率有所恢复(-0.89±0.43),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9±1.3比对照组2.7±1.7)(P>0.05);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指数明显增加(25.1±3.3)(P<0.01).缺血区心肌细胞Caspase 3表达升高,(20.0±3.1比对照组4.7±2.4)(P<0.01),再灌注组Caspase 3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促凋亡基因Capase 3激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为其早期改变,应变率成像可以评价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导致急性心源性脑栓塞动脉取栓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或单纯动脉内取栓治疗心房颤动导致脑大动脉闭塞的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资料。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导致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2例,其中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级10例(预后良好组),3~6级12例(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治疗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栓塞部位、取栓前是否桥接静脉溶栓、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到再灌注时间(TOR)、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取栓次数、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m TICI)血流分级、术后颅内症状性脑出血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INR、栓塞部位、取栓前静脉溶栓例数、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例数、m TICI 2b级以上的比例、术后症状性脑出血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发病时NIHSS评分(15.2±2.0)分,低于预后不良组(22.9±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TOR(307±86)min,少于预后不良组(426±14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取栓1.5(0.5,3.0)次,少于预后不良组取栓4.0(2.0,7.0)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房颤动致急性脑栓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时,缩短再灌注时间、减少术中取栓次数,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30例为缺血后适应组,其梗死血管再通后1min内应用低压力充盈球囊,持续阻塞30s后球囊抽负压,血流持续再灌注60s ,反复4次;28例为对照组(单纯PCI组),梗死血管再通后未施加缺血后适应干预。观察两组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水平和测量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术中缺血后适应组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后药物转复或除颤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缺血后适应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时采用缺血后适应治疗有助于终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能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后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经病理证实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50例,其中28例行肝癌切除、术中门脉取栓及肝切缘无水酒精注射,术后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及门脉化疗;另22例行肝癌切除,门脉取栓,术中未用无水酒精,术后无化疗.结果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分别为7.1%和9.0%,术后0.5、1、3年生存分别为80.8%、73.1%、26.9%和71.4%、33.3%、0%.肝切除联合导管栓塞化疗及无水酒精注射是提高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远期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纯股动脉切开导管取栓术组,(A组28例)和杂交手术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效果,分析影响保肢的因素。结果:A组,死亡2例,病死率7.14%。一期截肢3例,二期截肢2例,总体保肢率为82.14%(23/28);B组,死亡1例,病死率5%。一期截肢1例,总体保肢率为95%(19/20),B组的总体截肢率、一期截肢率和二期截肢率均低于A组。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肢体急性动脉栓塞极为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时发现并处理恢复血流后再灌注损伤与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是挽救生命,挽救肢体,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有条件医院杂交手术应作为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缺血后适应、药物后适应及两者叠加对择期冠脉介入(PCI)患者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8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单纯PCI组16例,尼可地尔组21例,缺血后处理组27例及叠加组19例.尼可地尔组及叠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喜格迈)5mg治疗,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在再灌注开始Imin内缺血后处理,用药1 w后行PCI.所有患者测定血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中性粒细胞数;术中测定校正TIMI帧数(CTFC);入院及治疗后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术后24h对照组cTnT、CK-MB水平明显高于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而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的CTFC(帧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31.19±2.86、26.43 ±1.57、27.19±1.47 vs.26.79±1.40,P<0.05),而后三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四组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数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24h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三组[(6.94±0.74)× 109/L、(5.98±0.51)×109/L、(5.80±0.50)×109/L vs.(5.88±0.44)×109/L,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WMSI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而尼可地尔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叠加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尼可地尔药物后适应与缺血后适应一样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预后,而两者叠加未见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施行缺血后适应能否有效地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方法选取AMI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缺血后适应组20例。监测2组患者PCI术前、术后2h、1、2、3d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并测定CK-MB峰值及各时间点下CK-MB平均值曲线下面积;监测PCI术前及术后2h血清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4h内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结果缺血后适应组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570.61±41.27)U/L vs(661.80±58.55)U/L,P<0.01];CK-MB平均值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5821.19±2912.07)%vs(9843.12±3578.02)%,P<0.01];缺血后适应组术后2hCRP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后适应组术后丙二醛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缺血后适应组术后SOD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1);缺血后适应组ST段回落情况较对照组高(60.0%vs 45.5%,P<0.05),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因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结论AMI患者施行缺血后适应处理能够降低CK-MB的释放,降低氧自由基含量,减轻炎性反应,使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情况占有明显优势,能够明显降低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老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适应组)及对照组,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照组行常规PCI。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测量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适应组术后肌酸激酶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升高[(65.2±6.7)ml/m^2与(70.4±6.3)ml/m^2,P〈O.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升高1(31.4±3.2)ml/m^2与(35.5±3.5)ml/m^2,P〈0.051,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0.52±0.03与0.49±0.02,P〈0.05);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减低、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后适应可以改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体征,对梗死后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治率。方法对37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等多种检查,进行下肢动脉缺血诊断,疾病分期Ⅰ期21例,Ⅱ期9例,Ⅲ期5例,Ⅳ期2例,患者分别应用切开取栓、腔内溶栓、腔内成形等多种个体化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围术期死亡2例分别为Ⅲ、Ⅳ期患者;低位截肢5例患者中Ⅱ期2例,Ⅲ期3例;高位截肢1例患者为Ⅲ期,其余患者围术期临床缺血症状改善良好。结论早期有效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是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关键。特别要重视急性动脉栓塞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鉴别,采取个体化治疗,提高保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缺血后适应组)及对照组,均接受急诊PCI。对照组行常规PCI;观察组PCI术中设置缺血后适应方式。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测量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住院期间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 LVEDVI [(64±6)ml/m2 vs (67±6)ml/m2,P<0.05],LVESVI[(30±4)ml/m2 vs (34±4)ml/m2,P<0.05],LVEF升高(0.53±0.02 vs 0.50±0.03,P<0.05);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