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动物移植性肿瘤方法对单味中药进行抑瘤作用筛选,已有很多报道。但是对于中药复方的抑瘤作用筛选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我国传统经验,中药复方煎剂较单味药分煎后混合服用疗效为佳。因此,我们从1980年7月以来,应用小复方中药制剂进行动物抑瘤实验,以寻找疗效较好的抗癌药物。药物制备 30组中药小复方,皆以水提醇沉法制  相似文献   

2.
溪黄草配伍虎杖煎剂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溪黄草配伍虎杖煎剂对大鼠肝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不用药)、模型组(CCl4损伤)、溪黄草组(CCl4损伤+溪黄草煎剂)、虎杖组(CCl4损伤+虎杖煎剂)、配伍组(CCl4损伤+溪黄草煎剂和虎杖煎剂);用药8周后,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溪黄草组和虎杖组血清ALT,AST的活性、肝组织MDA明显降低;而肝组织SOD,GSH-Px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配伍组降低血清ALT,AST的活性,提高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的作用远较溪黄草组和虎杖组明显(P〈0.01)。结论溪黄草水煎剂配伍虎杖水煎剂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协同保护作用,优于单味药物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本研究利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EGFR野生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验方"扶正祛积汤"联合埃克替尼干预后,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协同抑瘤作用并探讨对移植瘤Fas、Bax和CyclinD1表达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分述如下。1.1.1实验材料:扶正祛积汤来自于潘智敏教授临床经验方;埃克替尼自购自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61207)。1.1.2实验动物:20只BLAB/c裸鼠购自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苏)2016-0010],均  相似文献   

4.
刘勇  姚娓  张红  姜永珊 《河南中医》2012,32(6):706-708
目的:观察芪灵益肝煎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DK4表达的影响,以明确其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方法:将腹水型H22细胞株接种于小鼠右前腋窝皮下,造成实体瘤模型,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芪灵益肝煎组、灵芝煎剂组和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从荷瘤次日起,芪灵益肝煎组、灵芝煎剂组分别以芪灵益肝煎、灵芝煎剂0.4 mL(约含生药0.4 g)灌胃,盐水对照组以0.9%生理盐水0.4mL灌胃,连续给药20d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K4的表达.结果:芪灵益肝煎、灵芝煎剂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6.33%、24.18%,与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芪灵益肝煎抑瘤作用优于灵芝煎剂;CDK4在3组均呈阳性表达,芪灵益肝煎组CDK4表达减弱,与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灵芝煎剂组CDK4表达无明显变化,与盐水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芪灵益肝煎组与灵芝煎剂组比较CDK4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芪灵益肝煎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癌细胞内CDK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消化道腺癌的治疗手段,研制了抗癌制剂“狼毒大戟蛋煎剂”,并对此药进行了实验性动物毒性、抗癌以及临床治疗消化道腺癌的研究。方法:动物实验对40只小白鼠进行霍恩氏法经口灌胃染毒,分别以2150、4640、10000、21550mg/kg四个剂量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动物数。在动物抗癌研究中,先将107/mlS-180肿瘤细胞悬液0.2ml注射右侧腋窝皮下,后以狼毒大戟蛋煎剂和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0d后处死各组动物,取其瘤体称重,并计算抑瘤率。临床实验将6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消化道腺癌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长期服用狼毒大戟蛋煎剂,对比分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的长期缓解疗效。结果:显示毒性实验动物无一死亡,仅在高浓度组出现轻微反应;动物抑癌实验显示了很高的抑瘤率(50.81%)。经过10余年长期临床观察,总存活率A组为60%,B组为16%(P<0.005);10年以上存活率A组23.33%,B组3.33%(P<0.005);A组患者生存率较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结论:狼毒大戟蛋煎剂属实际无毒中药制剂,此制剂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明显延长腺癌术后的缓解期?  相似文献   

6.
固本抑瘤Ⅱ号是郁仁存教授临床治疗癌症有效的中药方,为了实验研究与临床情况更接近,本实验不但研究了固本抑瘤Ⅱ号对小鼠肺腺癌(La_(795))爪垫皮下移植后抑瘤作用;也观察了该药对肿瘤术后动物的生命延长率。以验证固本抑瘤Ⅱ号对临床诸多术后患者的抑瘤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虎杖、小田基黄煎剂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虎杖、小田基黄煎剂白虎杖(PolygonunCuspidatum Sieb.et Zucc)和小田基黄(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组成。我们对该方进行了动物实验,兹将结果报告如下。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虎杖大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Bax、Bcl-2表达的影响的具体实验,研究并阐述虎杖大黄素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t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虎杖大黄素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用等量不完全氟氏佐剂及牛Ⅱ胶原乳化剂造模。虎杖大黄素40mg·kg-1,醋酸地塞米松7. 5mg·kg-1,连续灌胃20d。分别拍摄足爪照片及足爪X射线,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Bax、Bcl-2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关节滑膜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用PCR检测大鼠脾组织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血清、膝关节滑膜组织、脾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大黄素组与地塞米松组大鼠脾组织Bax mRNA表达显著上调,Bcl-2 mRNA表达显著下调。结论虎杖大黄素可以促进RA大鼠促凋亡因子Bax表达上调,同时,下调抑凋亡因子Bcl-2表达从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完善虎杖大黄素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3组不同治疗模式脾虚荷肝癌H-22小鼠的整体疗效,从实验的角度探讨中医治疗肿瘤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昆明小鼠60只,以泻下加劳倦过度方式结合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的模式造成脾虚型荷瘤小鼠模型,利用取数字随机法分成4组(对照组、辨病组、辨证组和病证组),每组15只。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抑瘤汤、四君子汤、抑瘤汤+四君子汤进行干预,共10天。观察小鼠生存期。结果:造模后,各组出现明显食少、稀便、肛门污秽、神软萎靡、喜聚堆倦伏、毛色枯槁、拱背竖毛、活动缓慢、反应迟钝等脾虚证状,以第6天最显著,制作成脾虚荷瘤小鼠模型。经过10天的干预治疗,各组小鼠的上述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1抑瘤汤、四君子汤、抑瘤汤+四君子汤对抑制脾虚型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有一定的作用,对肿瘤抑制作用强度为:抑瘤汤+四君子汤抑瘤汤四君子汤。3抑瘤汤、四君子汤、抑瘤汤+四君子汤对脾虚型H22肝癌小鼠的生存期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抑瘤汤+四君子汤的作用最强,四君子汤次之,抑瘤汤较弱。结果提示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提示辨证联合辨病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马钱子饮抑瘤作用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而科学的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出马钱子饮毒理实验(LD50),提供剂量选择依据。再取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病理模型对照组,马钱子饮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尿嘧啶替加氟片)对照组。自实验结束后第2d,各组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计算抑瘤率、观察小鼠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实验研究显示马钱子饮各组对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使肿瘤细胞体积减小,核固缩,核分裂相减少,瘤细胞部分消失。结论:马钱子饮具有较好的体内抑瘤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长,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扶脾化瘤饮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对荷瘤裸鼠TNF、N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荷瘤对照组予纯净水灌胃,扶脾化瘤饮大、中、小剂量组予扶脾化瘤饮煎剂灌胃,20ml/kg,1次/d;阳性对照组予环磷酰胺灌胃,20mg/kg,1次/d。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L929细胞杀伤实验检测TNF活性及NK细胞活性。结果:扶脾化瘤饮大、中剂量对荷人胃癌SGC-7901裸鼠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抑瘤率为44.46%、35.79%(P0.01,P0.05),同时能显著促进产生TNF,细胞毒指数分别为55.53%、52.52%(P0.01);扶脾化瘤饮大剂量对脾脏NK细胞活性也有提高作用,细胞杀伤率为30.59%(P0.05)。结论:扶脾化瘤饮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的生长,且能拮抗荷瘤所致的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瑞香狼毒复方提取液对小鼠腋下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已证明中药瑞香狼毒复方提取液灌胃给药具有抑瘤作用[1],为了观察其对肿瘤组织的局部作用以及为经皮超声引导下直接注入肝癌肿块内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我们作了以下实验观察。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与瘤株接种  实验动物为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提供的EALC纯系小鼠,体重在18~20g之内,雄雌各半。小鼠艾氏腹水癌瘤株亦由该所引种,本实验室自行传代。每次实验前取自行传代7天的小鼠瘤性腹水,用1:4的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每ml含瘤细胞2000万,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接种0.1ml(200万瘤细胞)。接种后次日测体重,随机分…  相似文献   

13.
虎杖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及虎杖对其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虎杖预防组各30只,7d治疗组20只和28d治疗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予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虎杖预防组、7d治疗组和28d治疗组胃饲受试药物4g.kg-1.d-1,其余两组则予生理盐水灌胃。用RT-PCR和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预防组和7d治疗组羟脯氨酸含量下降明显(P〈0.05或P〈0.01),TGF-β1mRNA和TGF-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弱(P〈0.05或P〈0.01)。结论:虎杖抑制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可能是虎杖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参多糖抑癌与P53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多基因、多分子水平变化的复杂过程。P53基因是一种抑瘤基因,在正常人体中P53基因是细胞生长抑制基因,对于抑制异常细胞增殖及肿瘤发生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探讨人参多糖抑癌与P53基因的关系。1 材料1.1 主要药品 人参多糖:浙江中医学院制剂室制剂。使用时用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20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连云港制药厂生产。用生理盐水调整浓度至20mg/kg,腹腔注射。1.2 小鼠和瘤株 ICR小鼠,体重18~20g,雌雄各半,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180肉瘤:浙…  相似文献   

15.
郑茜  刘远婷  丁甜甜  李慧 《陕西中医》2021,(9):1175-1178,1207
目的:评估消积抑癌外敷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15只/组,均在右侧腋部皮下接种0.2 ml 的Lewis肺癌细胞。8 d后对照组予以0.80 ml/20g 0.9%氯化钠溶液在瘤体表面外敷,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20 ml/20g、0.40 ml/20g、0.80 ml/20g的消积抑癌外敷方,在瘤体表面外敷,干预30 d后将小鼠处死、剥离瘤组织,计算各组瘤重、抑瘤率、脏器指数,SP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测定Survivin蛋白水平。结果: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瘤重均低于对照组,且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瘤重依次降低。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抑瘤率逐渐增加,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消积抑癌高剂量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高于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均P<0.05)。对照组肺转移灶个数>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对照组Survivin蛋白积分、阳性率及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消积抑癌低剂量组、消积抑癌中剂量组、消积抑癌高剂量组,且消积抑癌高剂量组Survivin蛋白积分、阳性率及Surv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最低(P<0.05)。结论:消积抑癌外敷方可有效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Survivin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虎杖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表达及免疫组化积分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虎杖低、中、高剂量组、强的松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并以虎杖煎剂治疗后,使用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mRNA的表达以及积分情况。结果:AQP-1和AQP-5 mRNA表达显示虎杖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虎杖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积分结果AQP-1虎杖中剂量组最高,AQP-5高剂量组最高,低剂量组最低。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虎杖可能是通过促进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从而起到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白头翁总皂苷及其4种主要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结肠癌细胞HT-29进行体外抑瘤实验;采用人肝癌H22移植荷瘤小鼠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分析白头翁总皂苷及其4种主要成分的抗癌药效。结果:体外抑瘤实验中,各主要成分均显示出明显的抑瘤活性,其中以白头翁皂苷B7抑瘤活性最强,其IC50为2.64μg·mL~(-1)(SMMC-7721细胞)和2.57μg·mL~(-1)(HT-29细胞),其他依次为白头翁皂苷B3、B9和B11。白头翁总皂苷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抑瘤活性。体内抑瘤实验结果与体外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只是白头翁总皂苷在整体动物实验药效更强,提示白头翁总皂苷在体内复杂环境中的抑瘤作用更明显,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4个单体构效分析表明,白头翁苷元上的23位羟基化不能增强抑瘤活性,24位侧链直链式糖活性低于非直链连接的糖,直链连接中4糖数量(葡萄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白头翁皂苷B9)的活性强于2糖的数量(鼠李糖-阿拉伯糖)(白头翁皂苷B11)。结论:白头翁皂苷成分中23位不是活性位点(药效团),24位所连接的糖的数量及其连接方式对其抑瘤活性有一定的影响。白头翁总皂苷体内活性强于体外的实验,提示总皂苷中其他成分在体内复杂环境下具有抑瘤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TS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建立A549荷瘤裸鼠动物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取瘤体,称瘤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瘤体内相关蛋白COX-2,CD31抗体检测瘤体微血管密度。结果:ETS能明显抑制裸鼠A549体外移植瘤生长,抑制COX-2的表达,降低微血管密度。结论:研究结果为辽东楤木叶抗肿瘤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柏煎剂的抗炎、抗菌作用。方法选取52只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黄柏煎剂组,各26只;黄柏煎剂组小鼠灌注黄柏煎剂,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蒸馏水。连续灌胃7 d后,于左耳内外侧涂抹20μL,右耳不做处理作为对照,计算组间耳廓肿胀程度及抑制率。对比抗炎作用及抗菌作用。结果黄柏煎剂组肿胀度低于对照组,可对肿胀情况进行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柏煎剂组死亡数量6只,对照组死亡数量19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柏煎剂具有较强的抗炎及抗菌作用,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20.
连媛媛  赵金茹  任蕊  刘春英 《山西中医》2010,26(3):50-51,56
目的:研究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CTX)对Hea—f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Hea—f肝癌小鼠腹水,予生理盐水稀释,调细胞浓度为2×10^7个瘤细再包/mL,分别接种于每只小鼠右腋下皮部0.2mL,24h后随机分成模型组、CTX组、中药组、中药+CTX组,每组10只,给药8天后处死小鼠,剥离并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电镜下观察凋亡小体。结果: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抑瘤率达到47.75%,能够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对Hea—f肝癌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抑制肿瘤的可能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