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量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病毒唑-安■剂双盲法对照治疗EHF的患者血清特异性IgG及IgM抗体进行了系统的动态观察和比较,发现病毒唑治疗组两种抗体水平均较安慰剂对照组为低,说明患者用药后体内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水平有所下降,从而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间接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及病后180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的消长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动态观察,并按病情轻重进行了对比分折。特异性抗体IgG在病后1~5天即出现,第20天下降,病后180天仍维持在一定水平。重型患者抗体水平高于轻、中型患者(P<0.01)。提示这种特异性抗体反应可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及临床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临床诊断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产生规律对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病程临床诊断为SARS的患者 15 6例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和IgM型抗体水平 ,分析SARS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与疾病病程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结果 :血清IgG型抗体阳性 118例 ,阳性率为 75 .6 %。IgM型抗体阳性 6 5例 ,阳性率为 4 1.7%。IgG、IgM均为阴性 37例 ,占 2 3.7%。IgG型抗体产生阳性率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增高 ,病程为 5 0~ 6 0d组阳性率最高达到了 94 .5 %。IgM型抗体阳性率也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增高 ,但在病程 4 0~ 5 0d抗体阳性率即达最高 ,随后迅速下降。IgG与IgM抗体阳性率在其各自不同病程差异均十分显著 (P <0 .0 1)结论 :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作为SARS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但目前尚不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SARS特异性IgG、IgM抗体同为阴性不能完全排除SARS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以及肌肉特异性激酶抗体(MuSKAb)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例MG患者血浆进行AchRAb和MuSKAb检测,并与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MG患者中AchRAb阳性为13例(33%),MuSKAb阳性为7例(18%),AchRAb与MuSKAb双阴性为22例(55%),AchRAb与MuSKAb双阳性为2例(5%).[结论]MG患者中AchRAb阳性者的病情普遍较轻,可受胸腺影响;MuSKAb阳性患者女性多见,全身症状严重.  相似文献   

5.
作者建立了检测HFRS患者血清特异抗体的捕获ELISA和阻断ELISA,并与间接酶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进行了比较。四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相同。血清的几何平均滴度,捕获ELISA比IFAT高32倍;阻断ELISA、酶染色及IFAT无显著差异。但应用不同抗原,ELISA检测血清滴度亦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的术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与其术后发生抗体介导的体液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及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肾移植受者88例。术前采用Luminex流式法对肾移植受者进行DSA检测,并将受者分为DSA阳性组(n=20)与DSA阴性组(n=68)。随访时间为2年。术后参照Banff 2005标准对移植肾病理形态进行评估分级,并观察移植肾的情况。结果: DSA阳性组与阴性组AMR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5%,移植物丢失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AMR受者最高DSA的荧光指数中值(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较非AMR受者差异明显(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肾移植术后受者发展为AMR的最高MFI阈值为7909.5。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回复的发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前检测DSA水平,可以预测AMR的发生风险和移植肾功能状态。最高DSA值的MFI截点(7909.5)能够预测AMR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旋毛虫幼虫可溶性抗原进行ELISA检测122份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3.61%。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只有61.11%,第2周则升至80.95%,至第4、5周时已分别达92.31%和100%,平均OD值亦有明显升高。囊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丝虫、华支睾吸虫及并殖吸虫病人的假阳性反应率分别为5.26%、2.7%及23.53%。旋毛虫病人治疗后1周的抗体阳性率及平均OD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此现象可视为是一个治疗有效的客观指标,可用于本病的近期疗效考核。从治疗后4周抗体水平开始下降,至治疗后8周抗体阳性率及平均OD值均比治疗后2周显著下降(P<0.05,P<0.01),提示ELISA对本病的远期疗效考核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IgE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皮肤病49例患者血清,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对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测试,分析和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所得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的平均吻合度为94.2%,Kappa系数为0.71.结论:ELISA法检测sIgE抗体与敏筛法比较,吻合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采用巢式反转录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健康人、普通发热患者、SARS密切接触医务人员及不同时期SARS患者痰标本中SARS病毒核酸和血清标本中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结果SARS患者住院1~58d期间,采用巢式RT-PCR检测痰SARS病毒基因,52例患者中33例阳性,阳性率63.5%;而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SARS病毒抗体,52例患者中30例阳性,阳性率为57.7%。2种方法均阳性的有15例,均阴性的有6例。2种病原学诊断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15例发热非SARS患者和20例SARS密切接触医务人员,结果均为阴性。住院1~13d组(92.9%)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7.1%);住院37~58d组巢式RT-PCR基因阳性率(47.4%)则明显低于EL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94.7%)(P<0.01)。结论痰中SARS病毒基因检测可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这对于提前确诊和治疗SARS患者,尽早排除疑似病例具有非常关键和现实的意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对SARS早期诊断和鉴别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C反应蛋白单体(mCR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意义。方法以天然的mCRP为抗原,用ELISA的方法检测113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65例,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结缔组织病)和正常对照组(32例)血清抗mCRP抗体水平,同时检测SLE患者血清CRP水平,记录其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抗mCRP抗体与CRP水平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结果SLE患者的抗mCR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t=2.502,5.352,P均〈0.05)。抗mCR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较抗mCRP抗体阴性患者明显增快(t=2.869,P〈0.01),但两者的外周血CRP水平相似(H=-0.432,P〉0.05)。SLE患者抗mCRP抗体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的高低及血清IgG水平的高低呈明显的正相关(r=0.248,0.392,P均〈0.01),与合并感染无明显相关性(t=0.658,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抗mCRP抗体水平明显增高,并与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指数的高低呈明显的正相关;抗mCRP抗体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7例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的血清进行了特异性抗体测定,并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IgG)、血凝抑制试验(HI-IgG)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LISA-IgG试验敏感度高,特异性也好,与IF-IgG、HI-IgG的符合率分别为79.1%、96.14%。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HI-Ig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不同的洗涤参数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免仪检测结核抗体的影响,通过洗涤液的标准化研究解决ELISA实验准确性和重复性差的问题.方法 仪器采用烟台Addcare ELISA500全自动酶免仪,试剂采用商品化的结核抗体检测试剂,选择不同体积洗液量,不同洗涤次数,不同振荡时间及不同的浸泡时间,进行结核抗体的ELISA检测,观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计算不同的洗涤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采用300 μL洗液量,洗涤5次,振荡30 s,浸泡40 s可以获得最佳的诊断效能,此时灵敏度为86.67%,特异性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81.25%,阴性预测值为90.00%,阳性似然比率4.33(95%CI:4.11~4.52),阴性似然比率0.11(95%CI:0.08~0.14),约登指数为0.72(95%CI:0.68~0.76).结论 建立的洗涤液系统的标准化程序可以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 目的] 研究不同的稀释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影响.[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采取3 种不同的稀释方法,对60 份不同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 结果] 第一种方法阳性34 例,弱阳性1 例,阴性25 例,第二种方法阳性33 例,阴性27 例,第三种方法阳性32 例,弱阳性1 例,27 例为阴性.[ 结论] 第一种方法比预测结果阳性率高,可出现假阳性结果,采用第二种方法与预测结果相符合,为最佳稀释方法,第三种方法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计弥漫性轴突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s enolase,NSE)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DAI诊断标准的脑外伤患者46例,对照组为同期受伤20例单纯头皮挫裂伤,无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残残)为预后不良组18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组28例;于损后1h,3h,6h,12h,24h和48h采血检测血清中S100B和NSE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I组S100B蛋白在伤后1h就明显增高(P<0.01),并持续升高至伤后6h,但预后良好组12~24h有所下降(P>0.05),48h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S100B蛋白持续不下降。而NSE于伤后3h开始升高(P<0.05),6h达高峰(P<0.01),预后良好组12h下降(P<0.01),24h降至正常;预后不良组NSE持续不下降。结论:DAI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明显升高,联合监测血清S100B和NSE蛋白含量的变化不但能准确地反映出脑损害和程度而且可以判断DA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红光照射对创伤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研究红光照射对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40名受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人,A组:20 mW/cm2;B组:30 mW/cm2;C组:40 mW/cm2;D组:对照组.红光照射45 min/次,1次/d,连续10 d,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受试者VEGF,PDGF,TGF-β1,bFGF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VEGF,PDGF,TGF-β1,bFGF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红光照射组VEGF,PDGF,TGF-β1,bFGF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30 mW/cm2红光照射时,bFGF含量最高.结论:红光照射加快创伤愈合与促进VEGF,PDGF,TGF-β1,bFGF分泌有关,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3 665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清样本,其中孕产妇1 085例、手术患者2 350例、性病门诊130例、其他患者100例。尽量做到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5 ml,分离血清24 h内检测。1.2仪器与试剂芬兰LaborMK3酶标仪,芬兰LaborMK2洗板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OPN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恶性肿瘤患者血清OPN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或放、化疗前的OPN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清OPN水平还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结论血清OPN检测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预后以及疗效评判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尿液中蛋白含量和隐血程度对尿液中HIV-1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平行采集受检者的血液与尿液标本,分别用血液和尿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IV-1抗体,检测尿液HIV-1抗体结果为假阳性与真阴性的尿标本中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尿α1微球蛋白的含量,且检测其隐血情况.结果 真阴性组与假阳性组尿液中各种相应的蛋白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01),假阳性组尿液中所含的蛋白均高于真阴性组相应的蛋白含量(P<0.001).结论 当尿液中蛋白含量高或存在隐血阳性时,用HIV-1型尿液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尿液HIV-1抗体易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可降低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危险,但是还不清楚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MI和其他冠脉事件的影响。 设计、地点和参试者:“坎地沙坦治疗心力衰竭:降低病死率和发病率评价”(Candesartan in Heart Failure:Assessment of Reduction i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CHARM)计划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入选有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Ⅱ至Ⅳ级症状的患者(平均年龄,66[SD,11]岁)。在心力衰竭最佳治疗的基础上,随机接受坎地沙坦(目标剂量,32mg每天一次)或匹配的安慰剂。患者入选期为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分组的7599例患者中,4004例(53%)有MI病史,1808例(24%)患有心绞痛。基线时,服用ACE抑制剂3125例(41%);服用β-阻滞剂4203(55%)例;降脂药物3153例(42%);阿斯匹林4246例(56%);利尿药6286例(83%)。 主要观测指标:该分析的主要终点为坎地沙坦或安慰剂组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MI复合发生率。 结果:在37.7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坎地沙坦组(775例患者[20.4%])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MI主要终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868[22.9%])(风险比[hazard ratio,HR],0.8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9-0.96;P=0.004;所需治疗例数[numbe rneeded to treat,NNT],40)。与安慰剂组(522[13.8%])比较,坎地沙坦组(459[12.1%])单纯非致死性MI也明显降低(HR,0.86;95%CI,0.75-0.97;P=0.02;NNT,59)。在CHARM试验预先设定的不同亚组和分析间,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MI危险的降低相似。坎地沙坦对不稳定心绞痛或冠脉血运重建导致的住院没有影响。结论:坎地沙坦能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或非致死性MI复合终点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 摘要 ] 目的 评价一种尿液HIV-1抗体检测试剂的特异性,研究尿液中蛋白含量和隐血程度对尿液中HIV-1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平行采集受检者的血液与尿液标本,分别用血液和尿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IV-1抗体,检测尿液HIV-1抗体结果为假阳性与真阴性的尿标本中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尿α1微球蛋白的含量,且检测其隐血情况。 结果 真阴性组与假阳性组尿液中各种相应的蛋白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假阳性组尿液中所含的蛋白均高于真阴性组相应的蛋白含量(P<0.001)。结论 当尿液中蛋白含量高或存在隐血阳性时,用HIV-1型尿液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尿液HIV-1抗体易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