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对外周血AFP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RT PCR技术 ,定量检测 2 4例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后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外周血AFPmRNA平均表达水平为 (1330 74 6± 2 716 3 7)拷贝 μgRNA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 2 4h、1月、2月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 (2 0 76 0± 4 2 3 8)、(1774 5±36 2 2 )和 (2 36 5 0 4± 4 82 7 6 )拷贝 μgRNA。 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可显著降低肝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表达水平 ,AFPmRNA可作为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朱诗迪  郑琳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31(12):1224-1227
经皮穿刺热消融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在肝细胞癌的各临床分期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早期中央型肝癌,热消融术作为根治性且微创的方法更为推荐。对于中期肝癌,有转化为根治机会者,可以通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减瘤后再消融达到根治;对于不易转化为根治者,同步热消融联合动脉化疗栓塞可减少栓塞剂用量,相比常规动脉栓塞化疗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对于晚期肝癌,热消融可使局部肿瘤坏死并可增加肿瘤相关抗原释放,有增敏免疫治疗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暂时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THVO)的疗效 ,对比阿霉素碘油 ,无水乙醇碘油化疗栓塞剂对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建立 75只肝内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 ,随机将其分为 5组 ,设立对照 ,暂时阻断肝静脉后 ,用 2种不同的化疗药物碘油栓塞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周后 ,处死实验大鼠 ,观察大体标本与光镜下苏木素 -伊红染色病理切片的移植瘤缩小和坏死状况 ;苏丹Ⅲ染色切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药物碘油栓塞剂沉积部位与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各组瘤灶体积均缩小。TACE -THVO试验组的肿瘤生长率小于未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对照组 ;试验组肿瘤坏死范围和门静脉碘油沉积例数高于对照组 ;应用阿霉素碘油栓塞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的肿瘤坏死范围小于用无水乙醇碘油栓塞剂组 ;试验组中肿瘤细胞粗面内质网出现空泡变性 ,瘤细胞核内出现脂滴样物质 ,细胞核崩解。结论 用无水乙醇碘油做化疗栓塞剂经肝动脉栓塞移植性肝癌 ,其肿瘤的坏死范围高于用阿霉素碘油栓塞剂 ,TACE -THVO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癌不同方式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式介入治疗后肝癌切除标本的病理改变及其意义。方法:肝细胞肝癌30例,其中10例行常规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C-THAE),10例行节段性肝动脉栓塞化疗(S-THAE),10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3组病例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最后1次介入治疗后4-8周行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在癌灶坏死,包膜浸润坏死和门脉癌栓坏死方面,节段组与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节段组和联合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联合组将癌灶,包膜浸润及门脉癌栓3项指标的完全坏死率分别由节段组的80%,71%和75%提高到100%,83%和86%。在常规组(8例)与节段组(2例),包膜内尚可见连接非癌肝组织内门静脉的侧支循环。此外,行常规栓塞的病例对癌周非癌肝组织取材的各个层面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假小叶坏死及肝细胞变性与坏死,而行节段性栓塞的病例仅于癌周1cm以内可见类似改变。结论:病理结果提示S-THAE对肿瘤组织的杀伤能力明显强于C-THAE,对非癌肝组织的损害明显轻于C-THAE;PEI可以起到杀死残余癌灶,提高包膜浸润坏死率和门脉癌栓坏死率的作用。病理结果还显示门脉系统与残余癌灶的供血。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细胞肝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不能手术肝癌患者最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从如下方面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关系:①血管生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③肝癌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④抗血管生成策略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中国,85%~90%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肝癌是一种富血供肿瘤,90%以上的血供来源于肝动脉.用加入化疗药物的栓塞剂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称经导管的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1-16].TACE的操作方法有:(1)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动脉栓塞(栓塞剂中加或不加化疗药物);(2)动脉栓塞前后分别进行化疗药物灌注(“三明治”疗法);(3)化疗药物与颗粒性栓塞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栓塞;(4)单纯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动脉栓塞和(或)加用颗粒性栓塞剂.根据国内外文献的荟萃分析,TACE是肝癌患者能够受益的介入治疗方法[17-2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细胞癌(HCC)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表现特点及其介入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45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前同期分别行MSCT和DSA2种检查。MSCT应用三维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或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观察腹腔动脉的解剖及走行分支,比较CT与DSA对病灶、合并症的显示情况及肿瘤的血供情况等。结果45例患者,MSCT发现病灶167个、门静脉癌栓11例、动脉静瘘12例;DSA发现病灶172个、门静脉癌栓8例,动静脉瘘15例。MSCT与DSA比较,DSA对肿瘤的数目显示率略高于MS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能够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结构,优于DSA,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MSCT发现肝动脉起源变异4例,与DSA完全符合。结论MSCT对肝细胞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晶 《西南军医》2012,14(1):156-15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配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肝癌,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33%,脱发、乏力、腹泻及皮疹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术后1年内的存活率为76.67%。结论护理人员应密切掌握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保证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乌氨酸对肝动脉栓塞化疗所造成的肝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对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31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给予门冬氨酸乌氨酸保肝,并设30例为对照组。2组病人均于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当天开始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检测两组疗前和疗后胆红素(BIL)、丙氨酸氧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氨(BA)水平。结果:对照组肝动脉栓塞化疗后BIL、ALT、AST明显升高,治疗组则未出现上述现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氧亦低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乌氨酸用于肝动脉栓塞化疗,可减轻肝细胞损害,保护肝脏功能,增强病人对栓塞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TACE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我国肝癌的死亡率也位居前列。目前,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肝癌中晚期,对于此类病人,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又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对HCCTACE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TACE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肿瘤,我国肝癌的死亡率也位居前列。目前,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肝癌中晚期,对于此类病人,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又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对HCCTACE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基因表达水平与肝亚段动脉化学栓塞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43例肝细胞癌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获取肝癌组织标本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小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检测PCNA标记指数(PCNAlabelingindex ,PCNALI) ,观察肝癌组织PCNALI与肝亚段动脉化学栓塞疗效和预后的关系。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方差分析 ,t检验 ,Kaplan -Meier法 ,Log -rank检验等 (SPSS 10 .0软件包 )。结果 肝亚段动脉栓塞治疗后 1~ 3年生存率分别为 86.0 5 %、65 .12 %、5 1.16% ,优于常规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效果 (Ρ <0 .0 5 )。肝细胞癌穿刺组织平均PNCALI为 (68± 2 7) %。PCNALI随着Edmondson -Steiner分级级别的增加而表达水平增高。PCNA低表达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者 (Ρ <0 .0 5 )。高分化肝细胞癌组织PCNALI与无瘤肝组织PCNAL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亚段动脉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副作用少 ,疗效优于常规化学栓塞治疗 ;肝细胞癌抗原PCNA是反映肝亚段动脉化学栓塞术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何智明  肖虹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108-1109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术后肝功能变化.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安全顺利出院.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如果术前肝功能未处于C级或处于可控的C级,在必要的抗病毒和保肝等治疗的基础之上,若术前证实门静脉周围有丰富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下,对于此类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提高其疗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和降低复发率.综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联合干扰素治疗的现状、干扰素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和干扰素联合栓塞治疗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肝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继发性肝癌则多源于结直肠癌的肝转移。肝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肝动脉化疗灌注、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根据巴塞罗那分期(BCLC)及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TACE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载药微球的兴起与发展,载药微球-TACE(D-TACE)开始在各个分期的肝癌治疗中崭露头角。本文就TACE尤其是D-TACE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肝转移瘤中的应用,TACE与其他治疗方式的临床获益及不良反应,以及TACE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影响预后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经动脉内化疗栓塞和干扰素治疗肝细胞癌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提高其疗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和降低复发率。综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联合干扰素治疗的现状、干扰素治疗肝细胞癌的机制和干扰素联合栓塞治疗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晚期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E)、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 (PEI)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 (TAI) 3种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 ,透视或CT定位经皮穿刺多点注射无水酒精。结果 随访 1~ 3年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 0 .3% ,2 8.6 % ,17.3%。结论 运用 3种介入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在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中,其价值已得到肯定.与全身化疗不同,TACE能有效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切断癌细胞的营养来源.此外,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肝动脉和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长期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由于肝癌血供丰富,在接受TACE治疗后,癌...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和东亚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最佳治疗方法是外科切除,而对于多数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日本学者Nakakuma[1]首创的碘油加抗癌药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微导管在肝癌介入治疗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微导管在肝癌化疗性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将4F~5FYashiro、Kouno亲水超滑导管、5F牧羊钩导管作为导引导管插入肝总或肝固有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3F微导管经导引导管置入肝段或肿瘤滋养动脉施行肝癌化疗性栓塞术。结果本组35例共行化疗性栓塞50例次,其中16例小肝癌行肝段栓塞,19例非小肝癌但癌灶尚局限者行左/右叶或右叶前、后叶栓塞。随访1~2年生存期分别为100%、87.5%及52.6%、42.1%。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微,无并发症。结论在小肝癌、非小肝癌但癌灶尚局限者或伴有肝动脉异常迂曲、损伤后狭窄、发育变异的情况下,使用微导管提高栓塞精度对改善疗效和避免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