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的手术方式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100眼)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上睑皮肤单切口,分3组:第1组利用额骨膜缝线式吊术,治疗年龄在3月~1.5岁的患儿。第2组利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4—8mm的患儿。第3组利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0~6mm的患儿。结果随访6月~2a,额肌瓣组病例全达满意效果,而上睑提肌组12眼,矫正不足,额骨膜缝线悬吊组4眼上睑垂睑线消失。结论额肌瓣悬吊术为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分析分别采用用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98例133只眼,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 额肌瓣悬吊术组和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组矫正上睑下垂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术后有5例睑缘弧度不自然(6.9%),后者术后睑缘弧度均较自然.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腱膜-额肌瓣吻合术都能有效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但后者较符合眼睑生理解剖,术后睑缘弧度更自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先天性上睑下垂复发的原因,指导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术前了解前次手术方式,分析失败原因,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以提上睑肌肌力为依据,考虑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mm者均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6mm者,均选择提上睑肌缩短术,对于提上睑肌肌力4~6mm之间者,若前次手术是利用额肌的手术,可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瓣悬吊术,我们采用了额肌瓣悬吊术。结果:患者26例30眼术眼睑缘弧度无畸形,双重睑自然,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下1~2mm,或与健眼基本对称。结论: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再次手术要根据提上睑肌肌力结合病史确定再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上睑下垂是由于上睑提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其中以先天性较为常见 ,临床对上睑提肌肌力低于 4mm者为重度上睑下垂 ,以其对视觉发育影响最重 ,手术一般借助额肌力量进行矫正。现就我科于 1999年 9月至2 0 0 1年 6月对 2 6例 3 4眼重度上睑下垂施行额肌腱膜悬吊术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 2 6例 3 4眼全部为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其中男 18例 2 2眼 ,女 8例 12眼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2 8岁 ,睑裂均≤ 4mm ,上睑提肌肌力 0~ 3mm ,额肌肌力 8mm以上 ,上直肌功能存在 ,Bell氏现象阳性。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1974年Putterman—urist倡导的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重视。然而对重度上睑下垂.由于提上睑肌肌力消失.术后往往发生矫正不足及其它合并症。1982年以来.作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悬吊术矫正重度上脸下垂11例(20眼),获得满意疗效。手术要点:术时按Putterman—urist氏法缩短、前徙、固定提上睑肌于睑板后,再将前徒之提上睑肌从正中剪开,分成两束.用丝线环套固定,反折向上分别穿过眼轮匝肌固定于眉弓处额肌下骨膜。  相似文献   

6.
重症上睑下垂额肌筋膜瓣悬吊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额肌筋膜瓣转移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52例72眼重度上睑下垂进行额肌筋膜瓣转移悬吊术治疗。结果:本组52例72眼随访1~6a,2例4眼矫正轻度不足,2例4眼重睑轻度不对称,其余均获得满意疗效,上睑弧度及双重睑自然美观,恢复了上睑功能。仅部分病例早期轻度睑裂闭合不全,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额肌筋膜瓣转移悬吊术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手术中的上睑缘位置高低,额肌缝合睑板的位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卢炜 《眼科》1999,8(3):136-137
目的:介绍提睑肌切除,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MarcusGunn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通过两例MarcusGunn上睑下垂手术治疗报告了提睑肌切除,额肌腱膜悬吊术的方法。结果:术后随访上睑下矫正,MarcusG现象消失。结论:提睑肌切除额肌腱膜悬主治疗MarcusGunn上睑下垂的方法简单有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筋膜结膜瓣滑行修补眼座暴露手术的疗效及其术后上睑下垂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年3月至2005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因眼座暴露行筋膜结膜瓣滑行修补术的4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轻度暴露(≤5mm)5例,术后无上睑下垂发生;中度暴露(6~10mm)26例,术后6例发生上睑下垂;重度暴露(〉10mm)12例,术后4例发生上睑下垂。其中,提上睑肌肌力为4~10mm的轻中度下垂6例,应用提上睑肌修补及缩短术治疗;提上睑肌肌力为0~3mm的重度下垂4例,采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后随访3-6月,10例上睑下垂完全矫正,效果满意。结论 筋膜结膜瓣滑行修补术中提上睑肌腱膜的损伤是术后上睑下垂发生的主要原因;应用提上睑肌手术以及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并对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共收治先大性上睑下垂患者379例(460只眼).其中重度上睑下垂300例(381只眼),中度上睑下垂47例(47只眼),轻度上睑下垂32例(32只眼).行阔筋膜悬吊术196例(246只眼),额肌瓣悬吊术104例(135只眼),提上睑肌缩短术47例(47只眼),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32例(32只眼).结果 术后满意率为94.6%,好转率为5.0%,总有效率为99.6%.其中阔筋膜悬吊术手术满意率为91.9%,额肌瓣悬吊术满意率为95.5%,提上睑肌缩短术满意率为95.7%,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满意率为96.9%.手术后有50只眼(10.9%)出现各种并发症,主要有额部血肿、暴露性角膜炎、矫正不全和上穹隆结膜脱垂,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对于提上睑肌无力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取阔筋膜悬吊术或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术后重睑自然,远期外观效果较好.提上睑肌力较好的轻度上睑下垂患者宜采取提上睑肌手术,术后重睑弧度自然,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上睑下垂379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应用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并对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共收治先大性上睑下垂患者379例(460只眼).其中重度上睑下垂300例(381只眼),中度上睑下垂47例(47只眼),轻度上睑下垂32例(32只眼).行阔筋膜悬吊术196例(246只眼),额肌瓣悬吊术104例(135只眼),提上睑肌缩短术47例(47只眼),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32例(32只眼).结果 术后满意率为94.6%,好转率为5.0%,总有效率为99.6%.其中阔筋膜悬吊术手术满意率为91.9%,额肌瓣悬吊术满意率为95.5%,提上睑肌缩短术满意率为95.7%,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满意率为96.9%.手术后有50只眼(10.9%)出现各种并发症,主要有额部血肿、暴露性角膜炎、矫正不全和上穹隆结膜脱垂,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对于提上睑肌无力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取阔筋膜悬吊术或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术后重睑自然,远期外观效果较好.提上睑肌力较好的轻度上睑下垂患者宜采取提上睑肌手术,术后重睑弧度自然,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上睑下垂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在4mm以上患者常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效果肯定。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完全丧失的重度上睑下垂,笔者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34例(58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从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34例58眼重度上睑下垂病人。其  相似文献   

12.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不同术式术后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我院 1998~ 2 0 0 1年共收治 4 8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应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及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 76眼 ,男 2 8例 4 5眼 ,女 2 0例 31眼 ;年龄 4~ 2 0岁 ,平均 14 .5岁 ;单眼 2 0例 ,双眼 2 8例。双眼患者上睑下垂程度均符合重度标准[1 ] 。本组病例术前均行睑裂、提上睑肌肌力、眉睑距、额肌肌力测量及 Bell现象检查。其中提上睑肌缩短术 32例 4 8眼 ,额肌瓣悬吊术 16例 2 8眼。1.2 手术方法 提上睑肌缩短术组的手术量以下垂程度及提上睑肌肌力综合确定 ,原则上每矫…  相似文献   

13.
三种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阔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42例47眼,其中提上睑肌缩短术25例28眼、额肌瓣悬吊术10例12眼、阔筋膜悬吊术7例7眼,比较手术效果,上睑弧度、双重睑成形情况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兔眼恢复时间短,效果满意;采用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形欠自然、兔眼恢复时间长;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术更符合生理状态,手术效果最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126例(148眼)。术后随访3月~6年,观察其效果:结果我院采用扇形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148眼中,除3眼下垂复发外,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扇形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保留额肌的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代替上睑提肌的开睑作用,是目前符合生理功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2例(24只眼)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首次手术前均为单眼或双眼中度至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首次手术方式:4只眼为额肌缝线悬吊术,3只眼为额肌硅胶悬吊术,7只眼为额肌筋膜瓣悬吊术,10只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首次手术后出现1只眼上睑缘角状畸形,2只眼上睑内侧内翻倒睫,5只眼睑闭合不全,2只眼浅层点状角膜炎.再次手术方式:4只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20只眼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睑缘角状畸形、上睑内翻倒睫及双重睑不对称者术中一并矫正.结论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是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简峰  朱运凯  陈山  唐燕 《眼科新进展》2001,21(4):282-282
提上睑肌功能大部分或完全丧失的先天性和部分后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行提上睑肌缩短或间接额肌提吊等手术 ,不能达到较好的矫正效果 [1 ]。我们对 40例 46眼患者行额肌瓣直接悬吊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0例 46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 ,其中男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2 1岁 ,平均 10 .2 5岁 ;6例 6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后患者。所有患者眼球运动无异常 ,上直肌功能正常 ,重度上睑下垂 32例 36眼 ,中度上睑下垂 8例10眼。提上睑肌肌力测定 2~ 3mm者 2 4例 2 6眼 ,0~ 1mm者 16例 2 0眼 ,额肌肌力测定均超过 7m 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疗效。方法15例(15只眼)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根据患者提上睑肌的肌力结合上次手术方式确定再次手术方式,提上睑肌力〈4mm者采用直视下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力≥4mm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追踪随访6-12个月,对手术方式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上睑形态自然,睑缘弧度良好,上睑缘位于角膜缘下1-2mm,双眼基本对侧。结论复发性上睑下垂的再次手术需要个性化处理,仍需要根据提上睑肌肌力来确定再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异体阔筋膜悬吊术,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治疗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 对189例(189只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住院病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80例,异体阔筋膜悬吊术39例,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70例.结果 三种手术方法均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异体阔筋膜悬吊术,双重睑形成好,但复发率高,取材困难;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手术合乎生理要求,但术后易发生睑裂闭合不全及结膜脱垂;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取材方便,复发率低,但双重睑形成差.结论 异体阔筋膜悬吊术,超常量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的额肌瓣腱膜悬吊术均能有效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条件及意愿综合评估,灵活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30例(52眼)。术后观察6~12个月。结果术后矫正良好40眼,基本矫正7眼,矫正不足5眼,过矫0眼。结论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正重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保留了额肌丰富的血供和神经支配,也有足够的肌力起到开睑的作用,手术易操作,损伤小,术后外观自然,并发症少,符合生理和解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和方式方法。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4例46眼,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并对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34例46眼随访3~12mo,上睑下垂全部矫正,均获得良好效果。术后3mo满意率96%,基本满意率100%。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提上睑肌肌力<4mm的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恢复上睑功能,同时能够达到美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