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对32例家族性和75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相比,在发病年龄、出生季节,病前适应能力,病程,阴性症状及意志缺乏,以及即期疗效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家族史与精神分裂症的一些临床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家族史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分类原则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 对64例家族性精神分裂症,153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相比,家族性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疗效相对较差,易复发。结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史的研究对分析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采用治疗方法,判断预后及探讨精神分裂症新的分类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家族性、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 对64 例家族性精神分裂症、153 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相比,家族性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疗效相对较差,易复发。结论 家族性、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史的研究对分析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采用治疗方法、判断预后及探讨精神分裂症新的分类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rrty(1985 )提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概念 [1 ] ,发现两者临床症状、疗效、预后有所不同。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以探讨家族史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收集 1996年 1~ 10月所有首次住院符合 CCMD- 2 -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例资料 ,共 2 77例。根据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界定标准分为家族性组及散发性组。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症状。 1999年 10月进行信访 ,了解其出院 3年中的康复情况。统计采用 SPSS(8.0 )软件包进行χ2 检验。2 结果家族性组 88例 ,男 48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30 .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氮平治疗家族性与散发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有无精神病家族史分组,随机取有家族史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3例(家族性);取同期无精神病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为散发性)。给予氯氮平系统治疗,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氯氮平对家族性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阳性精神症状均有显著疗效。而散发性患者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其2个月和3个月末BPRS(t=2.54和2.70 P<0.05和0.01)和SANS(t=2.03和3.15,P<0.05和<0.01)总分减分均显著优于家族性患者,其显效率显著高于家族性(x2=5.07 P<0.05)。两组主要副反应发生频数无显著差异(x2=0.16、0.12和0.30|P均大于0.05)结论 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散发性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家族性。  相似文献   

6.
家族史和性别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家族史和性别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学构成的影响及联合效应,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94例病人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并依性别和家族史分组。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时,家族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构成显著高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而阳性症状构成显著低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同时还发现,男性精神分裂症非特异性症状构成显著高于女性精神分裂症。双因素分析时,男性家族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构成显著低于女性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散发组男性非特异症状构成显著高于女性,提示性别、家族史对精神分裂症某些精神病理现象有影响,且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历记载和家属核实的方法。对5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史(限于一级亲属)、性别、发病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FH 较FH-组发病年龄早,FH-女性组较FH 女性组及FH ,FH-男性组发病年龄晚,均有统计学意义,而FH 男性组与女性组发病年龄无差异。结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年龄上的性别现象为:有阳性家族史者发病年龄早,家族史阴性男性较女性发病年龄早。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对20例家族性和47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了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进行测试,并以它们的比值作为两者相互作用指标,结果发现家族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HIAA/HVA比值显著高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t=2.086,P=0.041),而两组5-HT/DA未见著显性差异,本文就这种相互作用指标与阳性家族史的关系进行了对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 对 2 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自编项目调查表进行资料统计 ,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家族性 (Fs)组 (n =5 2 )发病年龄显著小于散发性 (SS)组 (n =2 2 4 ) (P <0 .0 1) ;家族性患者为第一胎者较散发性多 (P <0 .0 5 ) ;散发性组有失眠症状者较家族性组多见 (P <0 .0 5 ) ;家族性组思维联想障碍、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症状较散发性组多见 (P <0 .0 5 ) ;近期疗效显著较散发组差。结论 家族性精神分裂症起病较早 ,核心症状更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历记载和家属核实的方法 ,对 5 0 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史 (限于一级亲属 )、性别、发病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FH +较FH -组发病年龄早 ,FH -女性组较FH +女性组及FH +、FH -男性组发病年龄晚 ,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FH +男性组与女性组发病年龄无差异。结论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在发病年龄上的性别现象为 :有阳性家族史者发病年龄早 ,家族史阴性男性较女性发病年龄早。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学异常,且这种异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根据Marry 1985年提出的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将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疫学探讨。1 资料1.1 样本来源:①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以下称家族性患者组及散发性患者组)均系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MG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9例散发性MG和9例家族性MG患者的VDR型基因的多态性,观察其与MG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未发现VDR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MG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Osserman分型以及并发症有关,家族性MG患者无aa基因型,且其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散发性MG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尚未发现散发性MG患者的VDR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特点有关。家族性MG患者的VDR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MG患者不同。MG患者的VDR基因多态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方法 对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6例家族性与64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中国修订韦氏成分智力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并与全国常模对照,同时比较其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B-RC)中的连线测验和范畴测验。结果 与散发组相比,家族组的智力分测验粗分和言语智商(VIQ)较低,VIQ与操作IQ(PIQ)的平衡性较差,退化商数(DQ)较大,连线测验时间较长,范畴测验错误数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结论 家族组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提示可能与其遗传学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与血型等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血型,家族遗传史,胎次,出生月份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临床常规的正反定型法检测ABO血型,然后调查家族遗传史,胎次和出生月份,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7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型分布A型频率较高,O型频率较低,与3857例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家族史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血型分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16例正常的健康人与精神分裂症胎次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中独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出生月份比较除11月份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O型血型是精神分裂症的负危险血型,A型血型患精神分裂症的频率较高。但独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风险较大。胎次出生月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  相似文献   

15.
比较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中枢5-HT与DA相互作用的差异。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20例家族性和47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脑脊液中5-HT、5-HIAA、DA、HVA进行测试,并以比值作为相作用指标。结论两类型精神分裂症存在着5-HT与DA相互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作用巳为大多数人重视,有的资料报道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高达85%。家族遗传史与疗效的关系,看法各异。有人认为有家族史者较无家族遗传史者为佳;有人则认为有无家族史与疗效无关。我们调查了1,9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遗传史,对其中有家族遗传史患者的疗效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难治性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在533例住院分裂症患者中有113例符合难治性分裂症的标准,其中根据有无精神病家族史分为家族性分裂症组(研究组)和散发性分裂症组(对照组),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首次发病年龄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在性别、病前性格、文化程度、有无诱因、起病形式、治疗前病程、总病程、病程特点、住院次数、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家庭经济水平、症状特点及诊断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首次发病年龄对于分裂症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家族性与散发性分裂症患者在暗示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住院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完全依照唐安平的暗示性测查方法,测查其暗示性,同时调查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散发性分裂症患者在视觉暗示性和触觉暗示性方面明显高于高发家系分裂症患者,低发家系分裂症患者在视觉暗示性方面明显高于高发家系分裂症患者。家族史是被纳入逐步判别方程的一个重要变量。结论 各群组间暗示性的差异为家族性与散发性、高发家系与低发家系的不同源或者不同质提供了间接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少见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最早由Seeligmiiller(1876)报告。多数患者有家族史,但也有散发性的病例报告。本文报告1例及其家系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患者的PRRT2基因突变特征及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18例确诊为PKD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anger测序检测患者PRRT2基因。结果 7例家族性PKD患者携带PRRT2基因突变(c.649dupC和c.797GA);3例散发性PKD患者携带c.649dupC和c.514_517del突变。结论 c.649dupC插入突变是汉族PKD患者常见的致病基因突变,散发性PKD患者携带PRRT2基因的比率较低,卡马西平治疗PKD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