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04年2月至2005年4月住院恶性血液病患者51例。男35例、女16例,中位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剂量为:每次200mg,每12h1次;用2d后,每次200mg,每天1次,完成疗程7d以上评价疗效。完成者共49例,疗程为7~32d,中位数14d。结果伊曲康唑注射液临床总有效率59.2%,真菌清除率为71.4%。副反应中没有发现用药时寒战、发热等,以及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7.8%,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抗菌谱较广,其注射液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且药物安全性良好,但在使用时尚需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生率日益增高,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伊曲康唑在IFI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部分类型IFI感染的一线选择[1].但是,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IFI患者,伊曲康唑能否应用?是否安全?目前国内外很少报道.我们对15例恶性血液病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IFI应用伊曲康唑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
Liu CY  Fu R  Wu YH  Ruan EB  Qu W  Wang GJ  Liang Y  Wang XM  Liu H  Song J  Guan J  Wang HQ  Xing LM  Li LJ  Wang J  Shao ZH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6):504-507
目的 分析伊曲康唑在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并接受伊曲康唑治疗的IFI患者156例,了解其疗效、影响因素及副作用等.结果 156例IFI患者中92例原发病为恶性血液病,64例为非恶性血液病;IFI拟诊77例,临床诊断79例.伊曲康唑治疗有效94例(63.5%),无效更换为其他药物54例(36.5%).恶性血液病、接受过化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真菌培养阳性、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伊曲康唑有效率低.年龄、体温、既往应用抗生素、G试验结果、感染部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与伊曲康唑治疗疗效无关.5例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而停药,包括胃肠道不适3例和心动过速2例.结论 伊曲康唑能够高效、安全地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IFI.原发恶性病、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迟用药物会影响伊曲康唑抗真菌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比较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者68例(89.5%),化疗2个疗程以上者64例(84.2%),中性粒细胞缺乏者43例(56.6%),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34例(44.7%),中心或外周静脉置管者27例(35.5%)。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总有效率为60.5%和61.5%(P=0.929);两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只在低钾血症方面有差异(14.0%比42.4%,P=0.005)。结论 化疗、应用广谱抗生素、中性粒细胞缺乏等是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易感因素。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IFI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生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危及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对伊曲康唑注射剂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IFI进行临床研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5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为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口服液序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所有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符合IFI的诊断标准,后者类型包括确诊IFI、临床诊断IFI、拟诊IFI.本研究为开放研究,疗程为4~6周,分静脉给药阶段和口服给药阶段.静脉给药共14d,最初2d剂量为400mg/d,分两次给药,给药间隔12h;其后12d,剂量为200ms/d,1次/d.静脉用药结束后,继续给受试者序贯伊曲康唑口服液维持治疗,推荐剂量400mg/d,分两次给药(200 mg,2次/d),共用2~4周.根据受试者的病情决定每1~2周进行疗效与安伞性评价.结果 227例入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75.33%,其巾痊愈率达47.14%;227例患者治疗后205例退热(90.3%),中位退热时间5 d(2~20 d);可评价的186例患者,真菌学清除率为69.89%.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11例,无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伊曲康唑静脉注射液/口服液序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患者IFI的疗效可靠,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在治疗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开放、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选择2007年1-7月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IFI的血液病或HSCT患者666例,给予静脉伊曲康唑,按前2天200ms/次、12h静脉滴注1次,第3天起200 ms/次,每天静脉滴注1次的方案治疗,并根据病情序贯伊曲康哗口服液或胶囊.根据临床和微生物学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该药物的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全部患者抗真菌治疗的退热有效率为70.1%,治疗有效率为69.5%,其中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IFI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3.7%、68.1%、68.2%,其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全部患者中有58例(8.7%)出现与伊曲康唑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肝胆系统和胃肠系统功能受损.结论 伊曲康唑是治疗血液病及HSCT患者IFI有效且安全的药物,适用于抗真菌的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8.
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伊曲康唑完整疗程治疗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6例(17例次)。其中确诊1例,疑似11例(12例次),可能感染4例。患者用量第1天至第2天伊曲康唑注射液200mg,每天2次,静脉注射;第3天至第14天:200mg,每天1次,静脉注射;第15天至第42天改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200mg,每天2次。2例患者应用200mg,每天2次,分别静脉注射治疗9d和14d;1例200mg,每天1次,静脉注射治疗21d。结果16例患者共检出真菌菌株62株,其中尿培养40株,热带念珠菌占首位21株。确诊和疑似的12例(13例次)患者中痊愈率6/13,有效率为11/13,真菌清除率6/13。入选22例(24例次)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3/24。结论伊曲康唑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有效,尤其在危重、高龄患者中长时间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12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治疗的疗效.结果 伊曲康唑临床总有效率47.2%(60/127).在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组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66.7%(16/24)、51.6%(33/64)、28.2%(11/39),拟诊组明显低于确诊和临床诊断组(P<0.01).副反应轻微.伊曲康唑对检出茵株,接受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及负荷量给药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茵感染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7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992-01~2004-10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73例,单用常规剂量的氟康唑33例、伊曲康唑26例、两性霉素B14例;氟康唑治疗无效者改用伊曲康唑9例和两性霉素B6例,伊曲康唑治疗无效改用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16例,47例同时应用了粒细胞集落细胞刺激因子(G-CSF)治疗至白细胞正常,37例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结果73例IFI总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4%和63·0%,在各诊断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用氟康唑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组,分别为39·4%、53·9%和57·1%(P<0·05);用氟康唑治疗无效改用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83·4%。结论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IFI的疗效相似,明显高于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副反应多。抗真菌的有效率在确诊组、临床诊断组和拟诊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