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温岩  王先先  孙晓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68-4070
目的:探讨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孕期诊为GDM并且血糖控制满意的孕妇2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251例作为对照组,追踪所有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4.0 kg为巨大儿。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即抽取脐血测脂联素水平,并记录出生体重、身长、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新生儿营养指数RI。结果:GDM组巨大儿出生体重、RI及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巨大儿脐血脂联素与出生体重、RI成负相关关系(P<0.05),与HOMA-IR成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巨大儿身长、头围、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不相关(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脐血APN水平可直接反映巨大儿的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母血、脐血及胎盘中内脂素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 方法 收集本院分娩的巨大儿(巨大儿组)产妇40例,及正常体重儿(对照组)4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母血、脐血及胎盘中内脂素水平,分析母血内脂素水平与脐血内脂素水平、出生体重、体重指数、胎盘重量的相关性.结果 巨大儿组母血中、脐血中内脂素水平分别为(42.66±5.29) g/L和(43.36±5.25)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37.30 ±4.98) μg/L和(39.86 ±4.2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胎盘中内脂素阳性率(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血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BMI、胎盘重量均正相关(r =0.552、0.493、0.501),与母血内脂素水平无关(r=0.330).母血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BMI正相关(r=0.536、0.588). 结论 胎盘中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母血中内脂素水平的变化有可能作为监测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范志强  周韫珍 《营养学报》1990,12(4):405-407
<正>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容易发生维生素E(VE)缺乏,并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组织水肿、溶血性贫血等。国外有研究认为:新生儿VE低水平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新生儿血中FC、LDL、HDL、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周数、母血VE水平等。但这些因素的研究都仅限于单因素的直线相关分析,不能表明许多因素共同对VE水平的复杂影响,有的因素可能只是一种伴随相关现象,如妊娠周数与母血脂水平、新生儿体重等本身都呈正相关。本研究对这些因素都进行了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以与其它研究结果比较,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找出对血中VE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进一步了解VE在妊娠期的转运和代谢。  相似文献   

4.
脂联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巨大儿是妊娠期糖尿病最多见的围产儿并发症,高血糖-高胰岛素学说是其基本的发病机制.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参与加剧了妊娠期糖尿病,同时这些因素也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其以各种方式参与了巨大儿的发生.其中,脂联素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脂联素是调节胰岛素和糖代谢的关键因子,而胎儿的生长发育受胰岛素和糖代谢的影响,因此,脂联素可能是调节胎儿宫内发育的候选因子之一.胎盘组织中存在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盘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内分泌环境的变化不但严重地影响着胎盘基因的表达,而且能通过影响胎盘调节干扰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中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3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3 000 g组、3 000~3 999 g组、≥4 000 g组,分析各组新生儿母亲的年龄、身高、孕次、产次、孕前BMI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母血、脐血脂联素浓度、新生儿性别的关系。结果男婴和女婴脐血中脂联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其母血中脂联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婴与女婴母血脂联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婴脐血脂联素浓度明显高于男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血脂联素浓度与孕母年龄、身高、孕次、产次无关(r=0.043、0.087、0.076、0.101,P0.05);母血脂联素与孕前BM1、新生儿性别相关(r=0.365、0.886,P0.05)。三组母血脂联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000~3 999 g组、≥4 000 g组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3 000 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母血脂联素浓度无关(r=0.014,P=0.912);新生儿体重与脐血脂联素浓度相关(r=0.939,P0.01)。结论胎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孕母年龄、身高、孕次、产次无关,与孕前BMI、新生儿性别相关,与出生体重高度相关,可作为胎儿生长发育与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相对健康的中老年人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中收集1515名相对健康的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个人资料及病史、体格检查并测定血清空腹血糖、血脂、瘦素和脂联素的水平.结果 (1)广州市1515名的血清瘦素水平(x-±s)男女性分别为(3.90±2.36)ng/ml和(12.17±2.01)ng/ml;脂联素水平男女性分别为(5.33±2.78)mg/L和(7.18±2.58)mg/L.(2)男女性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调整BMI后,男性瘦素水平仍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趋势检验P<0.001),而女性其脂联素水平也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趋势检验P<0.05).(3)在调整年龄后,男女性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均与吸烟状态无明显相关(P=0.09~0.76).(4)血清瘦素水平,男女性均随腰围、BMI、SBP、LDL-C和TG增加而显著升高(P=0.04,<0.001),同时还随男性的DBP和空腹血糖升高及HDL-C降低而显著升高(P=0.03~0.02).(5)血清脂联素水平男女性均随腹围以及TG升高而下降(P=0.003,<0.001),而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还随BMI与空腹血糖升高及HDL-C水平下降而下降(P=0.05,<0.001),女性则随SBP和TC上升而下降(P=0.05~0.006).结论 广州市相对健康的中老年人血清瘦素和脂联索水平男性比女性低;男性瘦素水平和女性脂联素水平同年龄增加呈显著相关.血清瘦素升高和脂联素下降与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7.
孙霞  宁辉  纪向虹  李莹 《现代保健》2014,(10):20-22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孕妇的内脏脂肪素、脂联素在不同孕周的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中的表达。方法:2013年1月-7月在青岛市立医院产科产检的孕妇中,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2例为试验组,正常孕妇68例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31~33周孕妇血清,37~41周孕妇血清,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内脂素(visfatin)的含量。结果:随着妊娠的进展,血清脂联素水平呈逐渐下降,内脂素水平逐渐上升,三个采血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在中孕及晚孕均低于正常妊娠组,而血清内脂素水平在中孕及晚孕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新生儿脐血脂联素、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母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结论:可考虑应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内脂素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预测及评估,并作为指导GDM的治疗的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分布特点及与糖、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80名肥胖儿童和160名健康儿童为肥胖组和对照组,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生化检测(包括血清脂联素、糖、脂代谢指标),分析脂联素与体重指数、血脂、血糖和胰岛素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血浆脂联素水平(8.32±4.78 mg/L)低于对照组(12.38±6.45 mg/L)(P〈0.01);儿童血清脂联素与BMI和腰臀比呈负相关关系(r=-0.382、-0.342,P〈0.05),与脂代谢指标(TC和TG)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95,P〈0.05),与糖代谢指标(FINS、HOMA-IR)相关关系不显著(r=-0.120、-0.147,P〉0.05)。结论肥胖症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提高产前诊断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娩的267例巨大儿的情况,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67例体重2 500~3 999 g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孕龄、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腹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组分娩并发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结论 巨大儿增加母婴并发症,应正确产前诊断,巨大儿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提高产前诊断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娩的267例巨大儿的情况,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67例体重2 5003 999 g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孕龄、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腹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组分娩并发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结论巨大儿增加母婴并发症,应正确产前诊断,巨大儿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大儿影响因素,提出社区综合性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07年建立孕妇联系册的早孕妇女作为干预组对象,对干预组进行营养、运动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巨大儿发生率等妊娠结局,并对干预方法进行评估,同时以2003-2006年出生资料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为7.28%,干预组巨大儿发生率4.69%,但经卡方检验(Х^2=2.041,P〉0.05)无显著性差异;巨大儿组孕妇孕前和分娩前体重高于非巨大儿组,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干预后孕妇三餐供能比达标率高于干预前,且孕妇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所有访谈对象一致认为需要接受孕期保健的专业指导。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尤其是营养状况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西安市活产单胎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0-2013年西安市怀孕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及其子女的相关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 970名育龄妇女及其子女,活产单胎巨大儿总发生率为9.7%。2010-2013年各年度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8.9%、8.1%、10.0%和10.1%,主城区和城乡结合区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10.5%和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婴(OR=1.717,95% CI:1.402~2.102)、孕期饮酒(OR=2.174,95% CI:1.042~4.533)、妊娠期糖尿病(OR=1.680,95% CI:1.100~2.568)、孕周≥42周(与孕周37~41周比较,OR=2.565,95% CI:1.306~5.039)、经产妇(OR=1.874,95% CI:1.492~2.354)是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0-2013年西安市活产单胎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主城区的发生率高于城乡结合区;男婴、胎儿过期产、孕期饮酒、妊娠期糖尿病、经产妇等因素有可能增加巨大儿的罹患风险。  相似文献   

13.
陈文 《现代保健》2010,(27):12-13
目的对临床发生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65例胎儿窘迫发生的原因。结果593产妇中发生胎儿窘迫65例,发生率为10.96%,比文献报道的2.70%~3.85%略高。65例中脐带因素28例,胎盘因素14例,羊水因素10例,产力因素7例,其他6例。不同分组患儿窒息发生率无直线相关性。结论胎儿窘迫是胎儿宫内低氧的危急状态,必须分析原因、及时处理胎儿窘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及其绒膜羊膜炎时孕妇血和脐血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0例胎膜早破孕妇血和脐血进行IL-8的测定,并以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例做对照。组织绒膜羊膜炎通过产后胎盘病理确诊。结果:胎膜早破孕妇血和脐血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2),随着破膜时间延长IL-8升高,且时间超过30小时IL-8明显升高,绒膜羊膜炎患者孕妇血和脐血IL-8与非绒膜羊膜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孕妇血和脐血IL-8的变化与产力无关(P>0.05),两组孕妇血和脐血IL-8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孕妇血IL-8的浓度可作为足月胎膜早破组织绒膜羊膜炎筛选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659例巨大儿危险因素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前社会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59例出生体重>4kg的巨大儿,按病例组和对照组1∶1配比方法,对总计1318户家庭进行了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所选儿童母亲为非糖尿病妊娠和非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回归分析表明,最后3个月的饮食(偏回归系数1.541偏回归系数标准误=0.105,OR值=4.669)、祖辈的肥胖度(偏回归系数=3.148标准误0.532,OR值=23.292)、孕妇的职业(偏回归系数=0.454标准误=0.127OR值=1.575)、父亲的身高(偏回归系数=0.078标准误=0.22,OR值=1.081)和父亲的年龄(偏回归系数0.174标准误=0.52,OR值=11.090)与巨大儿发生相关,其中以饮食因素最为显著。结论巨大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中的多食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巨大儿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武汉市儿童血铅值水平,分析导致血铅水平增高的影响因素,制定降低儿童血铅水平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取1家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新生婴儿;1个城区2条街道所有0~3岁儿童;6所不同等级幼儿园所有3岁以上在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母亲进行问卷并填写调查表,采集儿童手指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值。结果:儿童铅中毒发生率9.80%,男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血铅值水平不断提高,呈显著正相关,儿童血铅值水平高低与父母年龄、父亲文化程度有关,与居住楼层、居屋离干道距离、家庭装修时间、居屋附近有无铅作业工厂及个人在马路上行走时间、与近期进食爆米花类、膨化食品类和钙锌铁剂类有显著性关系;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血铅值的因素是破坏性强、学习困难、常吃爆米花、家庭成员吸烟。结论:现阶段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调整营养膳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不失为一种减少儿童铅中毒的最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去5年内昆山地区非妊娠糖尿病巨大胎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2009年在昆山市妇幼保健所登记的孕产妇及产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母亲孕前糖尿病和/或妊娠糖尿病因素,以巨大胎儿出生的孕周、民族为配对条件,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以此探究巨大胎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调整后,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年龄在32岁以上(OR=2.79,95%CI:1.45~5.39)、孕前体重在53kg以上、身高大于164cm(OR=2.08,95%CI:1.41~3.06),男孩(OR=1.51,95%CI:1.20~1.89)、父亲经常吸烟(OR=1.54,95%CI:1.13~2.10)等是巨大胎儿独立的危险因素;而父亲职业为干部或科技工作者(OR=0.61,95%CI:0.41~0.91)则是独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母亲生产年龄偏大、孕前体重偏高、身高偏高、男性胎儿、父亲经常吸烟等是巨大胎儿独立的危险因素;而父亲职业为干部或科技工作者则为巨大胎儿独立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原因,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0例巨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结果:在100例巨大胎儿中,母亲有糖代谢异常者9例,占9%;过期妊娠56例,占56%;有遗传因素者5例,占5%;孕前肥胖48例,占48%;孕期体重增加过多73例,占73%;正常分娩22例,占22%。巨大胎儿可以通过尽早诊治孕妇的轻型或隐性糖尿病、提倡科学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加强孕妇监测等措施进行预防。结论:孕期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9.
罗小娟  曹科  徐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74-5276
目的 调查深圳市儿童血铅水平,探讨儿童铅中毒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某院儿童保健科常规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儿童静脉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值,分析血铅水平与儿童年龄、性别的关系,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儿童铅中毒相关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变量筛选.结果 16 076名儿童血铅浓度平均值为(41.22±25.93)μg/L,铅中毒儿童共264例,总检出率为1.64%,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0.01),0~6岁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明显增高趋势,6岁以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导致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吮吸手指、啃咬异物,常吃松花蛋、爆米花等膨化食品及居住在加油站附近,经常进食肉蛋奶类或补充锌钙铁剂类为保护因素.结论 深圳儿童血铅水平低于中国其他城市,但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及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现阶段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调整营养膳食是减少儿童铅中毒的最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当前社会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59例出生体重〉4kg的巨大儿,按病例组和对照组1:1配比方法。对总计I318户家庭进行了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所选儿童母亲为非糖尿病妊娠和非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回归分析表明,最后3个月的饮食(偏回归系数:1.541偏回归系数标准误=0.105,OR值=4.669)、祖辈的肥胖度(偏回归系数=3.148标准误:0.532,OR值=23.292)、孕妇的职业(偏回归系数=0.454标准误。0.1270R值=1.575)、父亲的身高(偏回归系数:0.078标准误=0.22,OR值=1.081)和父亲的年龄(偏回归系数:0.174标准误:0.52.OR值=11.090)与巨大儿发生相关,其中以饮食因素最为显著。结论:巨大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中的多食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巨大儿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