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应用达菲林与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伴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术后加用达菲林与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和痛经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24个月痛经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8个月和24个月的累积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达菲林与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伴不孕安全可靠,痛经复发率低,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子宫腺肌症阴式子宫全切与开腹子宫全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无生殖道脱垂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而又有子宫切除指征患者120例,1组采用阴式子宫全切,2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使用镇疼药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症阴式子宫全切总体治疗效果好于开腹子宫全切,可以作为子宫腺肌症子宫全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1例肥胖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39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5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及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8月对北大医院1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加宫骶韧带切断术,随访术后病人的痛经缓解情况,月经量、腹痛、性交痛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前13例患者痛经均消失或者明显减轻,术后重度痛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术前6例合并慢性腹痛患者,术后亦得到减轻。随访最长为15月。无明显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整理我院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作为对照组,术后的临床指标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量、痛经情况等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量、贫血情况、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情况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治疗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71例。给予开腹组患者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给予腹腔镜组患者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中治疗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患者发生率5.6%较开腹组患者发生率24.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各项,腹腔镜组患者均较开腹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下切除子宫腺肌病病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子宫体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腺肌病可减少患者创伤,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是因为子宫内膜的间质和腺体进入子宫肌层形成的一种疾病,以痛经和月经量增多为主要表现。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无生育要求、症状重、保守治疗失败者可选手术治疗;痛经症状突出者可行保守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和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和子宫全切除术(LT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LSH组(n=100)和LTH组(n=100)。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情况),术后短期恢复指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安置负压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远期随访指标(术后痛经缓解状况、性生活质量评价、日常生活质量评价、盆底组织支撑情况、宫颈残端病变及恶变率,以及是否存在术后持续周期性阴道少量出血)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LSH和LT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 结果LS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LTH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亦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质量评价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镜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结论LSH治疗子宫腺肌病优于LT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子宫大小如2+月孕,无生育要求且具有明显痛经和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症和/或腺肌瘤患者13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痛经和经量改善情况. [结果]13例患者术后经量均明显减少.10例术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痛经症状(症状轻于术前),经药物治疗后改善. [结论]腹腔镜下子宫中心体切除术可尽可能剔除子宫腺肌瘤及腺肌症病灶,是子宫腺肌瘤和腺肌症患者保留子宫血管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手术的远期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殷玉华  吕朝阳 《现代保健》2012,(18):111-112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1.84%,开腹手术组的总体满意度为79.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O.05);腹腔镜组的术后平均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开腹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e subtotal hysterectomy,LSH)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LSH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151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接受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抗菌素使用日、住院费用、术后病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抗菌素使用日、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术后病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应用腹腔镜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