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王德焕1刘月华1王耀明1胡晓春2米翠茹3目前我国各类城市517个,城市人口比重为32.7%,每年有近5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我国跨省区流动人口2000多万[1]。据调查黑龙江省每年流动人口约200多万,其中哈...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亟待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外来人口流入城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3.5亿,共中1.2亿剩余劳动力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全国各大中城市。据测算,到2000年全国农村还将有8千万到1亿剩余劳动力要外流。对这些流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为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疫情资料分析,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流行特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件归纳等方法,分析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虹口区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从2002年836.30/10万下降至2007年167.9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55.60/10万,高于户籍人口214.09/10万 (χ2=656.54,P<0.01).流动人口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户籍人口 (P<0.01).当前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的环节上存在缺陷.结论 虹口区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流动人口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长期存在,首都北京必然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流入地之一。流动人口在为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1北京市流动人口特点我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北京地区1990年流动人口的总规模保持在100万人以上,最高时达150万人[1],1997年达285.9万人,2005年达到357.3万人,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63.8%的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在近郊和环城带区已陆续形成97个万人以上流动人口聚居的地…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北京市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政策背景和变迁历程,为改进和完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与对比分析法,分析北京市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政策背景,比较分析既往与现行政策的影响,并分析政策走向。结果:北京流动公共卫生政策可以划分为起步建设、控制调整、管理向服务转化这三个阶段。总体趋势是对流动人口的权益维护逐步加强,“强制性”管理方式被更为人性化的方式取代。建议:下一步的公共卫生政策应进一步增强公平性,推进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正> 城市流动人口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需要,其流动量逐渐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向也趋 向大城市迁移,这就增加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特别是传染病管理的复杂性,加强这类人群的传染病及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是城市中各级卫生防疫站目前预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外来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是当前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为努力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我们在掌握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的基础上加强流动人口的传染病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使这一特殊人群的传染病发病率不断下降。现将我区流动人口的特点、传染病发病现状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分析如下。l 外来流动人口的流动趋势和传染病发病情况1.1 我区为城郊结合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从“老、少、边”地区进入我区的流动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公安部门统计,1995年我区流动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56%,1999…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省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现状,提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对策。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现场对部分地区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选择相关部门进行部门座谈。结果流动人口卫生知识缺乏,传染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职业卫生问题突出,妇女卫生保健水平较低,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不足,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不足。结论我省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覆盖率不高,流动人口未能享受到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现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以及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流动是必然发生的、不可转移的客观规律。流动人口对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是衡量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流动人口特别是城市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对城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很多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流动人口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67.05/10万~235.85/10万。从人群总体角度看,发病率变化不大。但是,流动人口作为人群总体中处于经济和社会弱势地位的一个特殊群体,已成为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脆弱人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公共卫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总结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和治疗对策,以探索外来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有效的模式。方法根据米易县2002—2012年结核病登记本中登记的流动人口结核病人进行结核病治疗和管理效果分析。结果 10年间共丢失18例,占总数的13.64%,能规律完成治理的患者共114例,比例为86.36%,治愈率为73.48%。结论外来人口结核病的管理和防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大工程,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以降低发病率,减少传染危害。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1999-2003年流动人口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流动人口逐渐成为北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的重要目标群体.本研究旨在运用历史数据分析北京市流动人群中传染病发病的基本规律,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逸群  沈志洪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62-3564
目的:为提高流动人口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主动性,改善流动人口对基本妇幼保健服务可及性、公平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归纳演绎法对49位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妇幼保健服务提供者以及个别流动人口家庭进行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流动人口访谈等形式获取相关信息.结果: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已纳入本地管理,但流动人口享受妇幼保健服务受经济特征、流动轨迹和社会约束等诸多影响,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提供、需求和利用均与户籍人口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争取政策扶持,优化资源配置,探索资源共享平台,满足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保障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效能.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在SARS突发事件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北京、太原、哈尔滨的流动人口进行个人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结果流动人口在对健康教育信息的知晓时间、渠道方面可及性差:仅有13.4%在SARS危机初现时知晓,时间段整体晚于城市、农村人群(P<0.01);知晓途径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大众媒体电视、报纸,在及时程度、信息量和信任度方面对电视的评价最高,电视宣传是流动人口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73.8%)。通过在SARS期间普遍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流动人口对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知晓程度较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9.8%和73.4%,而对SARS病原体等知晓率低。SARS期间90.2%的流动人口采取了防护措施,但SARS后,总的行为改变率降至63.3%。流动人口对SARS期间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满意度评价与年龄、对事件的关注程度相关,总体满意率69.2%。结论针对流动人口特点,细化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手段,依托基层网络,加强常规期健康教育,建立促进流动人口健康行为持续改变的长效机制,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莉  程玉兰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7):489-492
目的了解济南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现状,分析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相关卫生政策法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抽取流动人口2065人进行健康素养水平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3.4%,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3.6%,健康信念持有率为80.8%,健康技能掌握率为66.3%。调查对象对"正常血压上限"知晓率最低,为7.3% 具有体育锻炼行为的比例为36.2% 对"只要发烧就需要用退烧药"具有明确认识的比例为50.9%。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和外出打工时间。结论济南市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知识掌握不平衡,定期体检的人数较少,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预防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与服务现状调查基础之上,针对流动人口特殊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国内现有的 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分析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研究的现实需求,提出建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测评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不同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流动人群,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逐级整群抽样选定5组人群,其中一组为当地人群(空白对照),另4组为流动人群(流动人口空白对照组、一般干预组、积极干预组、综合干预组)。结果干预前,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当地人群;干预后,3个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流动人群中的建筑工人和工厂务工者,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如发放知识手册)的效果最佳;流动人群中的五小企业和娱乐行业从业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发放知识手册 专题讲座与当面咨询)效果最佳。干预后流动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态度方面有明显好转,而行为方面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不同行业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善相关的态度,而相关行为的改变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自然灾害日渐增多,而灾后往往发生大量的人口流动以及由此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了解灾后流动人口的传染病流行特点对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此文对近年来国外灾后流动人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以社区为基础的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初探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提高孕产妇保健覆盖面,体现保健公平性。方法:采用现场研究方法了解服务接受方与提供方对社区孕产期保健网络的需求及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监测孕情及落实保健管理工作方案,再进行运行后的评估。结果:①建立社区为基础的孕情监测第四级网络,加强原有的妇幼三级网络的"网底"力量。监测孕情队伍的总人数为21716人,较以前增长了31.56%。②增加了孕情监测的渠道并提早了落实孕产期系统保健的时点,使本市户籍者的早孕建册率从92.71%上升到94.54%,外地户籍者从36.73%上升至46.6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孕情监测网络的建立实施,有利于加强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孕产期系统保健服务的覆盖面及提早落实孕产期保健服务,体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及公平性与可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流动人口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杭州市31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47.8%的流动人口认为伤害的危险性较大,47.4%没有参加伤害保险,72.6%认为有必要进行伤害健康教育;41.6%的流动人口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伤害急救知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的流动人口对伤害急救的态度和相关行为倾向有所不同(P〈0.05)。结论流动人口对于伤害的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性,伤害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开展形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