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产科高危因素、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3例VLBWI的一般情况、母孕期情况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产科高危因素为多胎妊娠92例(39.5%)、子痫前期76例(32.6%)、胎膜早破64例(27.5%)、妊娠期糖尿病18例(17.2%)、胎盘早剥18例(7.7%)、妊娠期慢性疾病16例(6.9%)、ICP15例(6.4%)、生殖道畸形10例(4.3%).住院患儿常见并发症为新生儿贫血156例(67.0%)、新生儿败血症124例(53.2%)、消化道出血喂养困难104例(44.6%)、呼吸暂停80例(34.3%)、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13.7%)、新生儿休克24例(10.3%)、新生儿窒息20例(8.6%)、颅内出血20例(8.6%). 结论 多胎妊娠、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等为发生VLBWI的产科主要高危因素.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呼吸暂停、消化道出血喂养困难、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依为其常见并发症.加强高危妊娠监测,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早期发现与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改善VLBWI预后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宏香 《中国医师杂志》2002,4(9):1001-1002
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由于其解剖生理功能极不成熟 ,易发生各种并发病 ,病死率高。我院自 1994年 7月至 1999年 12共收治VLBWI 4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4例中 ,男 36例 ,女 8例 ,胎龄2 7~ 30周 14例 ,>30周 6例 ,>32周 16例 ,>34~ 36周 7例 ,38+31例 ,平均 32 +5周 ;出生体重 :10 0 0~ 12 0 0g6例 ,>12 0 0~ 14 0 0g 18例 ,>14 0 0~ 15 0 0g 2 0例 ,平均1375g。入院日龄 :~ 12h 2 7例 ,>12~ 72h 8例 ,>7d 9例。病例来源 :本院产科转入 7例 ,外院 (二级及一级医院 )或在家出生后…  相似文献   

3.
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残废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国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 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主鲁米那钠降人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临床并发症的比较,探讨更合理VLBWI的管理模式,为提高其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将2004-2012年来本院收治的332例VLBWI探讨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2009年后,管理模式有所改变,将VLBWI分成2组,即2004-2008年组(综合管理前)及2009-2012年组(综合管理后),比较了不同年份出生的VLBWI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LBWI临床发生相关并发症为新生儿贫血187例(56.33%),新生儿败血症155例(46.69%),消化道出血喂养困难144例(43.37%),呼吸暂停109例(32.83%),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3例(15.96%),新生儿休克33例(9.94%),新生儿窒息51例(15.36%),颅内出血31例(9.34%),BPD24例(7.23%)等,且两组常见并发症比较,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综合管理后高于综合管理前(χ2=35.87、13.39,P0.05),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综合管理前高于综合管理后(χ2=27.60,P0.05),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NRDS、颅内出血、新生儿休克、BPD的发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89,Р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NRDS、颅内出血、新生儿休克、BPD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DS、颅内出血发病率低,不再为常见并发症,提示加强产科、儿科医生的合作,合适的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注意感染监测与防治,维持内环境稳定,早发现与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改善VLBWI预后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禄全  余加林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88-2389
目的:探讨住院低出生体重儿(LBW I)、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的患病病种,以便更好地预防、诊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住院LBW I、VLBW I病种。结果:LBW I、VLBW I患儿患病病种分别为肺炎(98.1%)、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69.7%)、酸碱失衡(47.1%)、病理性黄疸(43.8%)、新生儿硬肿症(43.1%)、血糖异常(26.6%)、电解质紊乱(22.3%)、颅内出血(21.5%)、呼吸暂停(14.2%)、败血症(12.8%)、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11.3%)、应激性溃疡(8.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3%)。VLBW I组颅内出血、低体温、应激性溃疡、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分别为41.5%、48.8%、19.5%、17.1%、9.8%、7.3%、34.1%、12.2%、7.3%、4.9%,均高于LBW I组(P<0.05)。结论:LBW I、VLBW I患病病种繁多、病情危重,以肺炎、H IE为主,VLBW更易发生颅内出血、低体温、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疾病,是住院期间应密切诊治及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患病率、高危因素.方法分别对1997~2000年期间233例VLBW和1999~2000年期间121例VLBW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3例VLBW中有56例ROP,患病率为24.0%,其中每年ROP患病率在22.6%~25.5%,1例致盲.通过对30余种高危因素与121例VLBW发生ROP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及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低出生体重、输血、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是造成ROP的重要原因.结论预防ROP的发生应首先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减少输血,预防和及时纠正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极低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颅内出血(ICH)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了建库至2020年9月18日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发表的文献,并手动检索相关参考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较高质量文献,最后采用RevMan5.3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ICH人数790例,无ICH人数1 871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VLBWI和ELBWI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宫内窘迫或窒息(OR=2.52,95%CI:1.98~3.21)、应用机械通气(OR=3.35,95%CI:2.56~4.38)、机械通气时间>3 d(OR=10.29,95%CI:3.69~28.66)、凝血机制障碍(OR=3.42,95%CI:1.80~6.4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OR=3.79,95%CI:1.92~7.50),胎龄<29周(OR=2.4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因素、发生率、合并症及死亡原因,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河池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82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发病因素、发生率、合并症及死亡原因、死亡率。结果:382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原因均为母亲妊娠期各种因素。常见合并症有产前宫内窘迫、出生后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吸入性或感染性肺炎、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肿症、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51.63‰,死亡率为157.07‰;死亡以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是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1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存活11例,存活率73·33%,放弃2例,分别于放弃后1d、2d死亡,死亡2例,病死率26·67%。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下,常出现多系统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6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  69例患儿中有 56例存活出院 ,存活率达 81 .2 % ;9例死亡 ,病死率为 1 3 .0 % ,主要死亡原因为重度硬肿、肺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征 ;胎龄大于 32周的患儿病死率明显低于胎龄小于 32周者 ,而出生体重与病死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及时保暖、合理用药及适时喂养均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9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和非BPD组,分析BPD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199例低出生体重儿中有48例发生BPD,发病率为24.1%。与非BPD患儿组相比,BPD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吸氧浓度>40%时间、宫内感染、合并动脉导管未闭、院内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宫内感染、吸氧浓度>40%时间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宫内感染可降低BPD的发生率,长时间机械通气及高浓度吸氧为BPD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2周住院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和普通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观察喂养后体格发育指标、喂养相关指标、合并疾病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喂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增长速率高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所需热量、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喂养耐受时间、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感染、贫血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由于可提供高热量,有效利用度高,肠道负荷小,且应用方便、能保证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良好的生长发育,同时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胃肠外营养在极低体重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的营养及能量供给是提高极低体重儿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16例极低体重儿应用胃肠外营养情况。结果:16例患儿在短时间内体重均有明显的增加,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存活率提高。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密切监测胃肠外营养的各项指标,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可提高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平  贾焕荣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2,9(4):216-217,220
目的 :了解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方法 :将 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成观察组 (46例 )和对照组 (44例 ) ,观察组均用外周静脉法微电脑输液泵 2 4h内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 ,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 结果 :观察组出生后 4~ 10天 (平均 7天 )起体重开始增加 ,每天增重 15~ 30 (平均 2 2 .91± 7.2 2 ) g ;对照组出生后 12~ 16 (平均 14 )天 ,体重开始增加 ,每天增重 10~ 19(平均 14 .2 4± 4 .6 8)g。两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9.6 % (9/ 4 6 ) ,对照组为 70 .5 % (31/ 4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非常重要 ,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生存质量 ,促进体重增长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肠外营养(PN)>14d的36例VLBWI临床资料,按PNAC的有无分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NAC发生率16.67%。对可能的12个危险因素按α=0.05的水准单因素分析获得有意义的相关因子9个进入多因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N氨基酸用量、PN脂肪乳用量、PN持续时间和开始喂养时间与PNAC等密切相关。向前逐步筛选法显示PN持续时间是PNAC的独立高危因素(OR值4.410,95%CI=0.026~5.031)。结论开始胃肠喂养日龄越长,PN热卡摄入量越大。PN持续时间越长,PN的成分用量越大,发生PNAC的危险性越大。尽早肠内喂养,缩短PN时间,是降低PNAC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极低体重儿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极低体重婴儿存活率的增加,营养支持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有关的进展,简单提及孕母与胎儿葡萄糖、氨基酸及脂肪的关系,主要总结了极低体重儿肠道营养的重要性及方法,以及静脉营养的重要性和各成份在极低体重儿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脑室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85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患儿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脑室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糖(OR=8.772,95%CI:2.880~26.720,P<0.01)、低血细胞压积(OR=0.211,95%CI:0.072~0.618,P=0.005)、脓毒血症(OR=6.427,95%CI:2.306~17.911,P<0.01)和机械通气(OR=2.984,95%CI:1.013~8.785,P=0.047)是脑室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脑室出血的高危因素较多,积极预防低血糖、低血红蛋白压积、感染及合理的机械通气有助于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 ( VL BW)早产儿视网膜病 ( ROP)的患病率、高危因素。方法 :分别对 1997~ 2 0 0 0年期间 2 33例 VL BW和 1999~ 2 0 0 0年期间 12 1例 VL BW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3例 VL BW中有 5 6例 ROP,患病率为2 4 .0 % ,其中每年 ROP患病率在 2 2 .6 %~ 2 5 .5 % ,1例致盲。通过对 30余种高危因素与 12 1例 VL BW发生 ROP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及应用逐步 L 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 ,低出生体重、输血、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是造成 ROP的重要原因。结论 :预防 ROP的发生应首先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减少输血 ,预防和及时纠正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Vaccine》2015,33(2):354-358
Objective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vaccine schedule compliance in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compliance with the vaccine schedule among this population in Lima, Peru.Patients and methods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four hospitals in Lima in infants with a birth-weight of less than 1500 g, followed from birth up to 12 months of age every 2 weeks. The date and age at administration of each vaccine was recordedResults222 infants were enrolled. The median birth-weight was 1250 g (range 550–1499 g) and the median gestational age was 30.0 weeks (range 23–37 weeks). The mean age for the first pentavalent (DPT, Hib, HepB) and oral polio vaccine administration was 4.3 ± 1.4 months in infants with a birth-weight of <1000 g vs. 3.1 ± 1.0 in infants with a birth-weight 1000–1500 g (p < 0.001); 4.1 ± 0.9 vs. 3.3 ± 1.1 for rotavirus (p < 0.05); and 5.1 ± 2.1 vs. 4.3 ± 1.8 for the 7-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d vaccine. Only 35% had received the three doses of oral polio and pentavalent vaccine by seven months, although by nine months 81% had received these vaccines.ConclusionsVaccination of very-low-birth-weight infants in Peru is significantly delayed, especially in infants with a birth-weight of <1000 g and lower gestational age. Urgent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physicians and nurs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improve vaccination rates and timing in these high risk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