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臀位是胎位异常几种类型中的一种,而胎位异常则是造成难产的最常见因素之一。臀位可能是与早产儿、畸形、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多胎妊娠、盆腔肿瘤、胎盘种植部位低、子宫畸形、脐带过短、初产妇腹壁过紧及经产妇腹壁过松等有关,但也可以胎儿在母体中与母体的生理曲线等关系密切。臀位的胎儿死亡率比枕先露位高出3~8倍左右。臀位又以单臀先露及腿直臀先露概率最高。臀位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其并发症有:胎儿损伤(如颅内出血、臂从神经损伤、骨折等较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变产妇体位在枕后位分娩的效果。方法:对120例枕后位足月妊娠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其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结果:观察组的产程短、手术产率低、产后出血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对照组的产程长、手术产率高、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高。结论:临床应尽早发现枕后位并改变产妇体位,可预防持续性枕后位发生,减少难产,提高阴道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晓娟  陈庆云 《中国保健》2008,16(14):599-600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枕后位潜伏期开始采用侧俯卧位对纠正胎方位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潜伏期确诊为枕后位且头位评分总分>10分的初产妇186例,随机分成同侧侧俯卧位组和自由体位对照组(各93例),观察两组最后胎方位、阴道分娩率等.结果同侧侧俯卧位组胎头转至枕前位58例(62.37%),阴道分娩54例(58.06%).对照组胎头转至枕前位27例(29.03%),阴道分娩23例(24.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产程潜伏期开始指导产妇取同侧侧俯卧位是纠正枕后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胸卧位联合阿托品应用于持续性枕后位经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经持续性枕后位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卧位、半卧侧位方式分娩,观察组采用膝胸卧位+阿托品促进分娩,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分娩结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36±1.57)h、第二产程时间(1.74±0.85)h、总产程时间(9.05±2.34)h,均短于对照组(9.03±2.24)h、(1.09±0.87)h、(10.34±3.25)h,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64.35±9.87)mL,少于对照组(170.46±10.2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8.67±0.93)分高于对照组(7.35±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感染发生率8.70%(4/46)、宫颈水肿发生率26.09%(12/46)、剖宫率10.87%(5/46),均低于对照组30.43%(14/46)、54.35%(25/46)、37.48%(16/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胸卧位结合阿托品可有效缩短持续性枕后位经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膝卧位对臂位的矫治成功率,对我院1997年11月至1998年底门诊检查并经B超证实臂位的183例孕妇经膝胸卧位矫治结果分析。结果,183例臂位矫治率48.63%,孕30~32W矫治率55.77%,30~32W矫治率28.97%,胎位矫正平均孕周为32^+2W。标准差为2^+2W。标准差为2^+2W。说明,膝胸卧位矫治胎位泊最佳时机为30~34W,一般以一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为宜,最长不超过5  相似文献   

6.
女性尿瘘是一种极为痛苦的疾病。部分病例手术难度大、时间长、病人体位痛苦,难以支持。为解决上述问题,济南军区第159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王玉宝、主治医师罗锡恩等同志在手术室的协助下,经过两年多的临床实践、摸索,研制出适用女性尿瘘手术的胸膝卧位架。其优点:1.设计合理,制做简单;2.取  相似文献   

7.
张中芳  李冰  谢慧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16-2619
目的:探讨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时孕妇改变体位对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效果。方法:以胎方位为枕后位,在发现产程活跃期停滞开始孕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同侧俯卧位的的正常初产妇共15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孕妇与胎儿脊柱相反方向的对侧俯卧位150例及随意卧位1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产程加速阶段及最速阶段停滞始孕妇采取同侧俯卧位时,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为78%及80%,产程减速阶段停滞时,同侧俯卧位纠正胎方位的机会为52%,总的胎方位纠正率为70%,总顺产率为69.3%;相应地,对侧俯卧位的胎方位的纠正率分别是58%、62%和34%,胎方位的总纠正率为51.3%,总顺产率为45.3%;随意卧位胎方位纠正率分别是30%、32%和18%,总纠正率为26.7%,总顺产率为26.7%。不论产程停滞在加速阶段、最速阶段还是减速阶段,孕妇采用同侧俯卧位组的胎方位纠正率、阴道顺产率均比采取对侧俯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也比随意卧位的相应的对照组高(所有P值均<0.05);持续性枕后位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比对侧俯卧位相应的对照组及随意卧位相应的对照组低(所有P值均<0.05)。结论:枕后位在活跃期出现了产程停滞,孕妇需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的侧俯卧位可有效地纠正胎方位,提高阴道顺产率,方法简单、孕妇依从性好,易于在任何医院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女性尿瘘部份病例手术难度较大,耗时较长,病人体位难以持久,对手术质量可有一定影响。我院外一科经过二年多的实践,研制出一种手术用胸膝卧位架。该架经临床应用167例,证实具有制作简单,可持久保持体位,方便手术和缩短手术时间等特点,病人容易接受,体位调整也较容易。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预防枕后位,减少头位难产。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7年10月在产前检查、妊娠36周始至动产、经彩超及产科检查确诊为枕后位、年龄21~35岁的初产妇200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侧俯卧位与胸膝卧位结合纠正枕后位,对照组采取自由体位。结果:至动产时观察组89例转为枕前位,5例转为枕横位,6例枕后位,枕后位发生率6%;对照组29例转为枕前位,25例枕横位,46例枕后位,枕后位发生率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36周始纠正枕后位,可减少枕后位,预防头位难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0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给予加强宫缩、改变体位等处理仍不能自然转为枕前位的产妇,经阴道行手法旋转为枕前位。结果手法旋转儿头有助于胎头良好俯屈,缩小胎头经线,促进儿头下降,增加阴道分娩率。结论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可缩短产程使胎儿顺利娩出,减少产妇痛苦,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跃期徒手纠正枕横位、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确诊为枕横位、枕后位待产孕妇各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枕横位、枕后位各100例及对照组枕横位、枕后位各100例,实验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后进行徒手干扰其在活跃期的胎头旋转,对照组顺其自然分娩。结果实验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胎吸助产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跃期徒手纠正枕横位、枕后位可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减少胎吸助产及剖宫产的比率。  相似文献   

14.
陈东东  陈佳权  韩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97-2198
目的:探讨孕妇侧卧位的角度与纠正枕后位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妇产科分娩经彩超及产科检查确诊为枕后位、无明显产道异常或头盆不称、年龄20~32岁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宫缩时均取跪位,宫缩间歇时,观察组同侧俯卧位(同侧俯卧>90°);对照组对侧俯卧位(对侧俯卧>90°且向对侧旋转后儿头枕部超过12:00)。结果:观察组90%转为枕前位经阴道分娩,10%剖宫产;对照组78%转为枕前位经阴道分娩,20%剖宫产。结论:侧卧位的角度与纠正枕后位的成功率关系密切。纠正枕后位时可采取跪位(180°)、同侧俯卧位(>90°)、同侧卧位(90°)、及对侧俯卧位(对侧俯卧>90°且儿头枕部超过12:00);若对侧俯卧<90°或对侧俯卧>90°但儿头枕部不超过12:00,胎儿将继续向枕后位旋转;若对侧俯卧胎儿枕部位于12:00,胎位不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住院分娩361例中36例持续性枕后位分析总结.结果 自然分娩6例占16.67%;胎吸助产10例占27.89%;剖宫产15例占41.67%.结论 POPP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避免过分试产,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苏艳 《中国保健》2006,14(6):102-103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孕妇体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枕后位的孕妇在产程中指导孕妇取同侧俯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在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并对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纠正的72例枕后位中,自然分娩47例,阴道助娩7例,剖宫产18例.结论在产程中指导孕妇取同侧俯卧位纠正胎头枕后位是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持续性枕后位虽被称为轻微的胎头位置异常,但手术产率却高,难产度大[1].为纠正枕后位,将难产转化为顺产,我们对我院2001年1月~10月间枕后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持续性枕后位(POPP),是产程中最常见胎头位置异常,并且对其诊断极其具有挑战性,该异常与孕妇及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病率有关。目前,用于POPP孕妇产程旋转胎头的方法包括3种:徒手旋转、器械助产旋转和孕妇体位干预。徒手和器械助产旋转,均可能对母儿产生潜在危害,而孕妇体位干预作为一种无创方法,成为目前国内外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较常用的POPP孕妇产程体位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手膝卧位、侧俯卧位(LAD)及系列性体位干预。笔者拟对POPP的定义及其发生率、高危因素、对母儿的危害及其产程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痛经既往多采用药物止痛。从1986年11月至1987年6月我们应用胸膝位治疗原发性痛经23例,疗效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一、资料介绍 23例中,已婚妇女4例,未婚女子19例,年龄最大者27岁,最小者18岁,月经来潮当日痛者20例,来潮前1—2天痛经者2例,全程痛经者1例。二、治疗方法 1.对于来潮当日痛经者,来潮前3天起做胸膝位,时间可设在晨起,每次1—2分钟,间歇2分,一日三次即可。 2.对于来潮前痛经者做胸膝位时间也可适当提前二天,做到来潮当天。  相似文献   

20.
头位难产占分娩总数的25%左右,枕后位已占头位难产中的首位,约20%的病例分娩时,枕部不能向前旋转而成为持续性枕后(横)位,给分娩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及危险,其难产、剖宫产率极高,处理不当对母婴危害大.为降低妊娠晚期枕后(横)位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我们于1995年1月~1998年8月对纳入围产保健管理,妊娠35~41 w的孕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观察了459例孕妇体位与胎方位的关系,并对188例枕后(横)位孕妇指导取侧俯卧位,以减少胎儿以枕后位入盆的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