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26例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与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楠 《中国优生优育》1997,8(3):126-126,128
  相似文献   

2.
451名母乳喂养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1004-1004
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虽日渐完善,但婴幼儿贫血的发生率仍较高,其中大部分为缺铁性贫血,笔者分析了451例母乳喂养儿的贫血发生率及相关病因。  相似文献   

3.
缺铁性贫血(iron dificency anemia,IDA)是婴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直接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危胁小儿的身心健康.引起IDA的病因多种,现将本地区406例IDA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刚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来自门诊就诊的396名6个月婴儿为分析对象,按照贫血的分类标准,将患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患儿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结果母乳喂养贫血发生率为20.3%,人工喂养贫血的发生率为42.9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母乳喂养贫血的发病率低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因此要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正>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995年至1999年选择隆福医院地段6~12月龄母乳喂养婴儿481例,均为单胎,出生正常的健康婴儿(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不在本次调查内)。1.2 检测方法。采用国产Hb—14D血红蛋白仪,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测定血红蛋白(Hb)值。1.3 诊断方法。依据《北京市儿童保健常规》,血红蛋白值≥110g/L为正常,血红蛋白值<110g/L为贫血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辖区内1995-2000年母乳喂养的6-12月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以及前后3年两组的变化。方法:分析6年中母乳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并将6年分成1995-1997年,1998-2000年前后3年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贫血患病率由15.60%下降至9.97%;及时添加辅食由72.17%提高至89.37%;外地婴儿贫血患病率由27.38%下降至13.54%。结论:提倡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也要及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效降低贫血的患病率。方法对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保健的418名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6.11%、19.17%、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纯母乳喂养儿和非纯母乳喂养儿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2.46%和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母乳质量丰富与单一在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50%、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P〈0.05)。结论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6月龄时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儿童系统保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并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四种补铁治疗方法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以探索安全有效的贫血治疗方法。方法 5~6月龄120名缺铁性贫血婴儿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每日补铁法、隔日补铁法、每周补铁法、强化食物补铁方法进行3个月的补铁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1月、2月或3月进行血红蛋白、血清铁、体重、身高和副作用的监测。结果每组婴儿的贫血率均逐月降低,血红蛋白、身高、体重测得值均逐月升高,血清铁升高(P均0.001)。每日和隔日治疗婴儿在治疗2月、3月末的贫血率显著低于强化食物补铁婴儿,在治疗3月末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高于每周治疗和强化食物补铁婴儿(P均0.001)。12名强化食物补铁婴儿退出治疗,1例每日补铁治疗婴儿出现副作用。结论四种补铁方法对婴儿缺铁性贫血均有治疗效果,综合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隔日、每日、每周和强化食物补铁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吴英杰  高新  李慧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11-2712
目的分析某院儿童保健门诊中婴儿期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的早晚与婴儿期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有效的降低其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儿童保健门诊中2009年5月~2010年5月0~1岁婴儿815例,排除疾病因素,通过体格检查,家长问卷,调查其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的早晚将患儿分为实验组(n=396),是指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添加辅食;对照组(n=419),是指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未添加辅食。两组统一采用BASIC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测血常规。结果实验组贫血发生率是19.2%,对照组贫血的发生率是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论采取何种喂养(母乳或人工或混合)均于4~6个月添加辅食其贫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因此正确的儿童喂养行为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婴儿期IDA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13.
刘慧 《中国校医》2009,23(5):499-501
目的探讨6~12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IDA)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济宁市某医院母婴中心2007~2008年注册1078位母婴体检资料及个体因素进行调查,对符合纳入条件527对符合两条件母婴的孕妇、乳母IDA、新生儿体质量、添加辅食时间、家长受教育程度、婴儿患腹泻病情况与婴儿IDA发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乳母IDA、添加辅食不及时、婴幼儿患腹泻是IDA发病危险因素,新生儿低体质量、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性别与婴儿IDA发病无相关。结论0~1岁为IDA预防重点阶段,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某社区婴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海市某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某社区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190例6月龄婴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该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1.58%,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喂养方式和4~6个月是否添加辅食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4~6个月未添加辅食的OR值分别为3.0和19.8。[结论] 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和适时补充铁元素,以减少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IDA)平均发病率为34%~45%,因此,IDA是我国重点防控的儿童四大疾病之一。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明确儿童健康的主要目标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  相似文献   

16.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位准妈妈的心中都充满着憧憬与渴望.谁不希望自己的宝宝一出生就十分健康呢?然而不尽人如意的事.有时也会发生。孩子出生后.发现明显生长迟缓.可能与缺铁性贫血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保门诊4~12个月婴儿贫血状况,探讨发生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制定防治措施。方法:对663例婴儿外周血常规、血红蛋白(Hb)检测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月龄组婴儿患病率与喂养方式及添加辅食等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婴儿Hb检测,掌握婴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婴儿贫血,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珺 《职业与健康》2020,(10):1345-1348
目的了解天津市6~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婴儿贫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天津市16个行政辖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6~8月龄婴儿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婴儿22 659例,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6.69%。低出生体重儿(OR=2.34,95%CI:1.74~3.15,P <0.01)、分娩前贫血(OR=1.20,95%CI:1.02~1.41,P<0.05)、分娩孕周<37周(OR=1.69,95%CI:1.29~2.21,P<0.01)、剖宫产或阴道手术产(OR=1.32,95%CI:1.16~1.51,P<0.01)及分娩产次≥3次(OR=1.24,95%CI:1.06~1.46,P<0.01)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女婴(OR=0.72,95%CI:0.63~0.82,P <0.01)、非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OR=0.58,95%CI:0.49~0.67,P<0.01;人工喂养OR=0.39,95%CI:0.28~0.54,P<0.01...  相似文献   

19.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我国6个月至2岁婴幼儿中较多见,患病率约为20%~30%,农村高于城市。主要原因与喂养不当、未及时补充铁质有关。指导喂养、预防及及时纠正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是儿保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儿童智力,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中华儿科学会(1982)关于缺铁性贫血(IDA)的实验室诊断指标:Hb<110g/l,FEP>500ug1,SF<16mg/l,对IDA患儿的智力(IQ)发育,生长及喂养方式进行测定。结果证明;6~36个月婴儿患有ID占30.5%,智能发育商DQ值(Gesell法)IDA患儿为95.3±9.7,正常儿为101.6±10.3.(P<0.01),生长发的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有几个年龄组的指标均数X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2.5~3这个年令组。6月~1岁的小儿人工喂养IDA患病率最高为69%,母乳喂养48%,混合喂养45.5%,说明ID可使小儿智力,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