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cl—2基因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bcl2基因表达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免疫复合物方法和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期CML患者60例新鲜骨髓标本中BCL2蛋白和bcl2mRNA的表达,并对其中19例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初诊和治疗后CML中bcl2基因表达相近,但明显低于急变时。bcl2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bcl2基因高表达与CML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血小板、幼稚细胞及骨髓不成熟细胞比例相关。加速/急变期CML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慢性期,但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结论CML急变时bcl2基因表达增高,骨髓细胞凋亡率降低,这些现象部分地阐明了CML急变预后不良的机制,也为CML急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与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主要效应细胞 ,其数量和功能异常所造成的造血抑制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发病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检测了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水平以及T细胞的凋亡情况。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所有患者均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及血液科住院患者。 2 6例再障患者均符合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其中慢性再障 (CAA) 18例 ,重型再障(SAA)Ⅰ型 5例 ,Ⅱ型 1例 ,纯巨核细胞再障 2例 ;男 15例 ,女11例 ;年龄 12~ 6 7岁 ,中位年龄 35 .5岁。所有患者取标本前3个月内均未用免…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患者bcl-2、bax基因表达与预后和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受抑不仅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且是肿瘤化疗、放疗中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bcl2基因是一种抑制凋亡基因,可使细胞免于多种凋亡刺激信号所致的凋亡。bax基因具有促进凋亡的作用,是bcl2基因的拮抗基因,bax蛋白可以和bcl2蛋白形成异二聚体,从而抑制bcl2的功能。我们采用RTPCR方法,研究bcl2家族中的这对作用相反的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的mRNA水平表达,并了解其与AL的预后和耐药的关系。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55例初治AL患者,为1998年8月~1999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F…  相似文献   

4.
DCC基因在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C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 1 8q2 1 .3 ,在 88%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 ,DCC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为了评价DCC基因在白血病发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转化为白血病的作用 ,我们检测了 3 1例白血病患者和 8例MDS患者的DCC基因表达情况。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儿科、血液内科。白血病患者 3 1例 ,年龄为 6个月至 73岁 ,其中 6个月~ 1 4岁 1 0例 ,1 5~ 73岁 2 1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1 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 0例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7例。MDS 8例 ,均按FAB诊断…  相似文献   

5.
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bcl-2、c-my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仇志根马伴吟杨毅吴王月现已证明,阿糖胞苷(Ara-C)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我们采用Ara-C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观察了凋亡调控基因bcl-2、c-myc表达...  相似文献   

6.
我们检测了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患者HLA DRB1 1 50 1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慢性再障患者 45例 ,男 2 8例 ,女 1 7例 ,年龄 8~ 55岁 ,中位年龄 2 2岁 ,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1 ] ,接受环胞菌素A(CsA)治疗的患者 2 6例 ,均用 6mg·kg- 1 ·d- 1 共 1 0d ,3mg·kg- 1 ·d- 1 持续治疗 3个月以上 ,并合用雄激素。对照组为同区域健康人 2 4名 ,均无血缘关系。2 CsA治疗再障有效标准 参照国内疗效标准[1 ] ,持续用药 >3个月 ,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 30g/L及持续 3个月不需要输血液制品者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资料和方法  银屑病患者组 4 0例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16~ 6 4岁 ,平均 39.4岁 ;病程 2周~ 32年 ,平均7.8年 ;健康对照组 2 0名 ,均为健康查体者 ,其性别、年龄与银屑病组无统计学差异。  采用北京产WL - 2型光量子血液治疗仪 ,紫外线波长 2 53.7nm ,照射剂量 2 4 .5mJ/cm2 ,具体操作步骤同参考文献 [1]。隔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取外周血备检。  凋亡基因 - 1(Fas)、白血病基因 - 2 (Bcl - 2 )的蛋白表达及T细胞CD4 抗原 (CD4 )的单克隆抗体均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 (FasFIT…  相似文献   

8.
营养性贫血是血液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营养性贫血骨髓中单个核细胞bcl 2、bax等参数及细胞凋亡率 ,以研究细胞凋亡在营养性贫血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病例组 5 8例 ,其中缺铁性贫血 2 5例、巨幼细胞贫血 12例、混合性贫血 2 1例 ,为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血液科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所有病例按照张之南主编的第 2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对照组 2 1例 ,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例 ,过敏性紫癜 7例 ,健康志愿者 2名。2 主要试剂 Bcl 2 F…  相似文献   

9.
SLE患者淋巴细胞Bcl-2蛋白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全身性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疾病 ,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凋亡异常有密切的关系[1] 。bcl 2基因是人们在研究B细胞淋巴瘤中发现的一种异常表达的原癌基因 ,位于染色体 18q 2 1.3上 ,在细胞凋亡中起作调节作用[2 ] 。bcl 2过度表达的转基因鼠中 ,B细胞生存和记忆均延长 ,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消除功能受抑制 ,产生许多自身抗体 ,形成免疫复合物肾炎[2 ] 。本文旨在探讨检测SLE病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Bcl 2蛋白的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检测对象  4 1例住院和门诊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和白血病细胞系的bcl-2及bax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bcl2和bax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AL患者36例和白血病细胞系6株的bcl2基因表达,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病例资料 AL36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男26例,女10例,均符合FAB诊断标准并经免疫分型确诊,除2例外,其余34例检测时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细胞数均>06。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初治22例,复发或难治14例。白血病细胞系HL60、U937、Raji、KG1、CEM和K562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正常骨髓3份取自骨髓移植正…  相似文献   

11.
神经酰胺在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酰胺对HL60细胞凋亡产生的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cl2变化及与蛋白激酶C(CPK)途径的关系,探讨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DNA凝胶电泳、细胞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技术对细胞进行凋亡鉴定及bcl2mRNA表达分析。结果:外源性及内源性神经酰胺类药物可诱导HL60细胞产生典型的凋亡改变,明显下调bcl2mRNA表达,且与刺激药物呈时间、剂量上的依赖性;CPK途径激活剂佛波酯(PMA)、二酰基甘油单独作用无诱凋作用,但加入内源性CPK抑制剂神经鞘氨醇,即可产生凋亡特有的DNA梯形降解。结论:神经酰胺类药物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信号,可通过调节抑凋基因bcl2表达降低而产生效应,且与CPK途径的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反义bcl2序列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PA317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病毒转导Jurkat细胞后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及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反义bcl2序列可使内源性BCL2蛋白表达下降,提高白血病细胞株对足叶乙甙(Vp16)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结论:反义bcl2序列能促进Vp16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为bcl2反义技术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骨髓活检标本及细胞株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2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21例(包括髓系和淋巴系)存在bcl-2mRNA高表达;6种白血病细胞株中5种bcl-2mRNA阳性(Molt-4例外),它们分别为CEM、Raji、HL-60、U937及K562。表明造血系统肿瘤中广泛存在bcl-2基因转录水平激活,其基因产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而影响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34例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CD34+细胞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的质和 (或 )量的改变可能是再障发病的重要环节。有关小儿再障患者骨髓造血干 /祖细胞的变化情况文献报道不多。我们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 34例初诊再障患儿骨髓CD34 + 细胞的数量 ,并与 2 1例对照组患儿骨髓CD34 + 细胞的数量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再障病例  34例再障患儿均系本院 1 999年 2月~ 2 0 0 1年 5月住院初诊患儿 ,再障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1 ] ,其中 :男2 0例 ,女 1 4例 ,年龄 4~ 1 5岁 ,中位年龄 9岁。重型再障(SA…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骨髓活检标本及细胞株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2例白血病患骨髓中21例存在bcl-2mRNA高表达;6种白血病细胞株中5种bcl-2mRNA阳性(Molt-4例外),它们分别为CEM、Raji、HL-60、U937及K562。表明造血系统肿瘤中广泛存在bcl-2基因转录水平激活,其基因产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过程而影响急性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HLA不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 ,治疗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1 病例  3例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例号性别年龄(岁 )诊断至移植时间(月 )移植时状态移植细胞数MNC(× 10 8/kg)CD34 (× 10 6 /kg)目前状态1男 2 1   4CR1 3 .0  10 .0CCR3 5个月2男 14 2 4CR2 6.610 .0CCR 2 3个月3男 15 12 2次复发 7.0 5 .2死亡2 供者 例 1为患者同胞姐姐 ,例 2及例 3均为患者母亲 ,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rhGM-CSF对VP-16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我们观察了预先应用rhGM-CSF孵育的HL-60细胞由VP-16诱导的凋亡的过程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fas的表达变化,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 和超微结构变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碎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bcl-2和fas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rhGM-CSF可抑制VP-16诱导的HL-60细胞的凋亡,它加强了VP-16对bcl-2表达的下调作用,抑制了VP-16对fas表达的上调作用,由此推测,rhGM-CSF可能是通过下调fas表达降低HL-60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bcl—x和bcl—2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凋亡调控基因bcl-x和bcl-2在急性白血病患中的表达,探索AL的病理和化疗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bcl-x和bcl-2在34例AL患中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抑凋亡基因bcl-xL和bcl-2在AL细胞中的表达比在完全缓解和正常对照组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同时在复发患A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初治患的1.8倍和1.9倍(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径路的特征及调控模式。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FACS)、DNA电泳、Northernblot分析技术,观察了化疗药物足叶乙甙(Vp16)作用于原代AML细胞前后,bcl-XL表达与凋亡的敏感性、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绝大部分AML高表达bcl-XLmRNA病例经Vp16处理后,其bcl-XL虽然下调,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并对凋亡诱导不敏感,与高白细胞数、髓外浸润等不良预后特征相关,化疗后不易缓解,处于长期缓解中的病例经Vp16处理后,bcl-XL亦表达下调,但凋亡率远低于AML细胞。结论:bcl-XL高表达与AML的发生、维持和化疗耐药性相关,bcl-XL高表达下调是凋亡启动的基础,但本身不足以引致凋亡。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红素对人肥大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MC-1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人肥大细胞白血病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肥大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MC1细胞为靶细胞,观察雷公藤红素对HMC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①0.12~1.00μmol/L雷公藤红素可以引起HMC1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HMC1细胞在G1期前出现凋亡峰;②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递增;③促进G1期细胞进入S期,使S期细胞比例升高,随后凋亡率升高,S期细胞下降,两者呈负相关(P<0.01);④雷公藤红素可使HMC1细胞bax、cmyc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结论雷公藤红素可有效地诱导HMC1细胞凋亡,凋亡主要发生在S期,凋亡的发生与其上调促进凋亡基因bax、cmyc和下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