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强龙、电针与羊膜上皮细胞(amniotic epithelial cell,AECs)移植联合治疗,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l)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A组(SCI损伤对照):做SCI手术,不进行治疗;B组(甲强龙治疗):SCI后,用大量甲强龙药物冲击治疗,共3d;C组(MP+电针):B组基础上,SCI后4h,行华佗夹脊穴电针治疗;D组(MP+电针+AEC):C组基础上,SCI后第7天,在脊髓损伤处移植大鼠AECs;E组(假手术):只打开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SCI.各组定期行为学观察(BBB评分),术后30d行5-H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5-HT染色:D组损伤区可见大量有序的5-HT阳性神经纤维,与E组最接近;BBB评分:D组恢复最为明显,与其它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MEP检测:D组峰-峰值显著增加,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强龙、电针与AECs联合治疗脊髓损伤极大的促进了5-羟色胺能神经纤维的再生,对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灵长类动物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恒河猴脊髓半切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脊髓半切损伤制作恒河猴脊髓损伤模型,同时移植人羊膜上皮细胞或转染BDNF的羊膜上皮细胞,于损伤后70d行荧光金注入脊髓损伤下方4cm处,损伤后80d观察实验动物的行为学变化,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治疗组脊髓损伤侧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移植物内可见AchE、TH阳性神经纤维和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移植物内有荧光金染色。结论移植人羊膜上皮细胞使恒河猴脊髓半切损伤后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人羊膜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人羊膜细胞(HEACs)源自于受精卵第八天时成羊膜细胞,具有细胞来源充足,不表达HLA抗原,移植不引发免疫排斥的优点。另外羊膜细胞具有表达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细胞以及其能分泌神经递质和营养因子的特性更利于神经移植。因此作者采用移植人羊膜细胞来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观察其是否对改善功能确实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强龙对脊髓损伤(SCI)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SCI的临床资料。采用EPO联合甲强龙治疗30例(观察组),单用甲强龙治疗30例(对照组)。甲强龙首次用量30 mg/kg,在15 min内静脉注射,1 h后以5.4 mg/(kg·h)维持治疗24 h后;EPO治疗,3 000 IU/次,3次/周,持续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估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后2周检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准确记录两组病人治疗2周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ASIA评分、ADL评分、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SIA评分、ADL评分、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PO联合甲强龙治疗有利于促进SCI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前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方式较多,但传统的药物疗法和手术减压等方式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现从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细胞移植治疗原理及各种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详细阐述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脊髓损伤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界探讨的热点,而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修复和功能重建也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学界。既往认为中枢神经细胞的轴突损伤在自然条件下几乎不能再生,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环境不利于轴突再生、中枢神经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低下、以及神经轴突不能穿越损伤瘢痕区到达靶细胞。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二者均可引起部分神经元的丢失和神经纤维的断裂;而继发性损伤可导致原发性损伤范围的扩大,使更多的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纤维的变性、脱髓鞘改变等,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感觉、运动和神经反射功能的丧失。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  相似文献   

7.
1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征 1.1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性质与分 化羊膜是由最终发育成胎儿的内细胞团在开始分化成其它组织器官之前首先分化出来的一层薄膜组织。它是包绕胎儿的两层膜的内层,来源于形成肠管之前的外胚层,人羊膜上皮细胞是克隆原细胞,原始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经培养有分化成3个胚层细胞的潜能,例如:内胚层的肝细胞,胰腺细胞,中胚层的心肌细胞,外胚层的神经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形成球形结构,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具有发育全能性的胚胎干细胞、神经系统来源的细胞(神经 干细胞、嗅鞘细胞、雪旺氏细胞)和成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各有其优缺点。移植方式和移 植时间窗的选择也对细胞的迁移和分化以及动物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新技术的开展为细胞移植疗法提供 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认为骨髓基质细胞在损伤、缺血的脑脊髓组织中定向神经分化与损伤局部的微环境变化有关,特别是神经营养因子的诱导作用。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实,针刺可以通过增加各种细胞因子及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神经的再生及修复。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3/2006-07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纯系SD大鼠80只,取8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剩余7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移植组、电针组、联合组,18只/组。KWD-808II型脉冲电针仪由江苏武进第三无线电厂生产。 方法: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前72 h行BrdU标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1 L-1备用。4组大鼠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细胞移植组将骨髓基质细胞悬液缓慢注入到脊髓损伤临近区域的灰白质交界处,总细胞数6×105个;空白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24 h采用脉冲电针仪进行夹脊电针治疗,在距损伤处上下端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旁开距中线3.0~4.0 mm处取穴,针刺20 min,1次/d;联合组行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夹脊电针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 3,7,14 d,应用联合行为评分评估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状况;免疫双标法检测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表达。 结果:损伤后3,7,14 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电针组、联合组联合行为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0.05,0.01);联合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细胞移植组、电针组(P < 0.05);而细胞移植组、电针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电针组损伤区脊髓结构相对较完整,联合组脊髓结构更加完整,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的组织内可见 BrdU标记细胞在损伤区及其周边区明显聚集并存活;移植后14 d细胞移植组神经元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率分别分7.2%和1.5%,联合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9%和2.1%。 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可在宿主体内存活,电针可以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电针与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及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随着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近年来,细胞移植在实验性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中日益深入,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损伤后不可修复和再生,直至1981年Aguayo等研究发现损伤后的中枢神经轴突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再生,才对CNS损伤后恢复提出了突破性观点.近年来,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神经元轴突再生调控因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神经轴突生长、导向、定位靶向和突触稳定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日益深入了解,以及有关抗体和生长因子的应用,对脊髓再生研究的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目前治疗脊髓损伤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细胞移植治疗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移植的细胞可在损伤部位存活、整合入宿主组织中,分化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且和宿主细胞之间可形成突触样结构,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目的:总结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5-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ies ,Neural,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01/2007-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干细胞移植”,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移植干细胞后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的再生与修复等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66篇相关文献,3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5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31篇文献中,23篇涉及移植后损伤脊髓神经元和轴突、髓鞘的再生及功能修复的研究,8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资料综合:①在脊柱骨折中约有16%~40%并发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传统治疗仅限于脊柱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解除脊髓压迫、对症及康复治疗,疗效较差。②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生理及神经发育学研究的不断深人,神经组织或非神经组织移植逐渐应用于脊髓损伤并取得了肯定的成绩。③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植入受损部位后,其释放的营养因子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且再生轴突能快速穿越移植物与宿主组织的边界,重建轴突的连续性。④关于干细胞及营养因子在损伤脊髓修复方面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对神经再生的不利因素,如髓鞘相关抑制分子和胶质瘢痕形成,免疫排斥等。 结论: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理想方案,可恢复损伤大鼠脊髓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临床常见,致瘫率高,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项难题.SCI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没有能提供断裂轴突有效再生的微环境而使SCI不能痊愈,给伤者留下严重的躯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一氧化碳迟发型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经过数天或数周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或突然出现以急性痴呆、神经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为主的脑功能障碍[1]。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估DEACMP常规治疗联合甲强龙对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已证实,各种干细胞移植治疗损伤脊髓,都可以一定程度的恢复脊髓中枢神经的功能。但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损伤脊髓以及长期效果的研究少见。利用大鼠抽取新鲜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移植入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再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及长期预后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4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室级别:生物安全一级。①实验材料:8周龄SD雌性大鼠,体质量200~220 g,清洁级,由中国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备用。制作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22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细胞组(n =11):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椎管内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模型+DMEM组(n =11):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在损伤邻近区注射DMEM。假手术组(n =9):仅剪除T9-10棘突和椎板后,不损伤脊髓,逐层缝合。③实验评估: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移植细胞在宿主脊髓内的存活情况,BBB评分评估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①假手术组在术后各时间点观察中评分无明显差异,属评分正常。模型+DMEM组评分为0分,其脊髓功能无明显恢复。模型+细胞组在2,4,6,8周脊髓功能处于逐渐恢复的过程。与模型+DMEM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②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移植的细胞能在宿主体内存活,并嵌合到宿主脊髓组织表达血管标志。 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8周,不仅能够在损伤脊髓内存活,而且还能分化新生血管,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目前多通过应用单纯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携带外源性基因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以及联合生物材料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等方法来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移植方式各有优缺点,为治疗和修复脊髓损伤开拓了思路,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血管机制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微循环改变、血流量改变、自身血流调节功能改变的状况,以及脊髓缺血与轴索功能改变的关系,并对脊髓损伤后缺血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灾难性疾病,预后极差,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脊髓损伤病理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认为任何单一的治疗措施都不足以修复损伤的脊髓。因此,各种基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治疗策略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验研究当中,且日益受到重视。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组分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背景: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脊髓损伤最具前景的方法,已经在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目的: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6-01/2010-12中国知网、Medline数据库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英文检索词“stem cells,spinal cord injury,cells transplantation”,共检索到文献49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4篇。 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移植的干细胞可以在脊髓内迁移、分化为神经元并分泌神经营养物质,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改善神经功能。胚胎干细胞最早用于治疗脊髓损伤,但潜在的致瘤性等成为其临床应用的障碍;神经干细胞理论上是治疗脊髓损伤的首选干细胞,由于分离纯化技术要求严格,费用昂贵等使其在研究中进展缓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可行自体移植,避开了伦理学和移植后排斥等问题,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来源。随着细胞联合移植、基因修饰及组织工程支架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许旺细胞、嗅鞘细胞的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背景: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来评价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的疗效。 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4期)、PubMed(1966/2010)、EMbase(1989/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万方数据库(1982/2010),纳入有关于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研究,两名调查员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脊髓损伤的患者接受细胞移植前后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包括运功、轻触觉、针刺觉。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篇队列研究,共3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的患者细胞移植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0 01)。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运动评分移植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6.14,95%CI (3.43,8.85),P < 0.000 01],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轻触觉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8.63,95%CI (5.61,11.66),P < 0.000 01],美国脊髓损伤协会针刺觉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10.65,95%CI (7.58,13.72),P < 0.000 01]。细胞移植后无严重并发症。提示细胞移植可以作为晚期脊髓损伤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疗效和安全性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