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负载肺癌A549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特异性肿瘤杀伤活性的作用.方法 由正常人富含淋巴细胞白膜分离、细胞因子诱导制备DC细胞和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细胞和CIK细胞的表型.经混合淋巴反应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负载A549抗原的DC对CIK具有特异性激活作用.结果 表型分析显示,CIK细胞以CD3 CD56 自然杀伤细胞为主,成熟DC细胞高表达CD40、CD80、CD86和HLA-DR,并可刺激CIK细胞的增殖诱导混合淋巴反应,而负载A549抗原的DC细胞能显著增强CIK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能力(P<0.05).小鼠注射CIK、DCCIK和Ag·DC·CIK后的肿瘤直径分别为(65.34±12.33)、(70.17±13.26)和(36.79±9.19)mm,后者的抗肿瘤作用较高(P<0.05).结论 抗原负载的DC细胞可活化CIK细胞,并使其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来源的干细胞体外扩增诱导生成树突细胞(DC),与同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提取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分选纯化白血病干细胞(LSC)CD34+CD38-CD44+,体外扩增诱导生成LSC-DC.取同一患者骨髓的BMMC诱导出CIK.LSC-DC与CIK共培养,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FCM分析LSC-DC和CIK细胞免疫表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LSC及LSC-DC中的表达,FCM检测LSC-DC-CIK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干细胞的杀伤及凋亡情况.结果 白血病干细胞能成功诱导为LSC-DC,其DC成熟免疫表型CD40、CD80、CD83、CD86及受体(HLA-DR)的表达均高于诱导前;共培养后CIK表面标志CD3、CDs、CD56的表达率高于单独培养CI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C-DC与CIK共培养后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干细胞的杀伤率(66.94%)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的CIK(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C-DC-CIK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凋亡率为52.28%±3.71%,与CIK组(37.51%±1.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其中白血病干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CML来源LSC-DC保留有干细胞特征,其与CIK共培养能杀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干细胞,但无明显的诱导干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eLa、SiHa两种宫颈癌细胞株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抗原特异性杀伤官颈癌细胞的能力.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 细胞并在体外诱导分化为DC,用反复冻融法分别从两种宫颈癌细胞株(HeLa利SiHa)中提取可溶性冻融抗原并负载DC.流式细胞学检测负载两种抗原后DC表面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L-12的表达,MLR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MTT法检测DC经抗原负载后激活的CTL分别对HeLa和SiH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与未经抗原负载的DC相比,经HeLa和SiHa冻融抗原负载的DC能更好的表达各种DC分化相关抗原(CD1a、CD83、CD80、HLA-DR以及CD54),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IL-12分泌的能力也显著加强(P<0.05).与未经抗原负载相比,两种宫颈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后激发的CTL在体外对官颈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也明显加强.此外,HeLa细胞抗原负载DC诱导的CTL在体外对HeLa细胞的杀伤率为72.2%,显著高于它对SiHa细胞的杀伤率(22.3%);而SiHa细胞抗原负载DC诱导的CTL对SiHa细胞的杀伤率为69.5%,也明显高于它对HeLa细胞的杀伤率(28.1%),具有显著的抗原特异性.结论经宫颈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在体外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并具有抗原特异性杀伤宫颈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诱导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外周血和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经过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并扩增CIK细胞,以LAK作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表面标志CD3、CD56。3H-TdR释放法检测CIK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正常胎肝细胞L-02的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第二周进入快速增殖期,到第31d扩增倍数超过60倍,CD3+CD56+细胞扩增倍数达800倍以上;CIK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优于LAK细胞(65%~81%);对正常胎肝细胞的细胞毒作用(<5%)。结论CIK细胞是一种具有很强杀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寻求治疗乙型肝炎的一种新方法。方法提取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细胞与IFN-γ、IL-1β、抗CD3mAb和IL-2共同培养诱导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增殖倍数,用LDH酶释放法检测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设立CIK和CD3AK细胞在增殖和杀伤活性作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IK细胞的增殖及杀伤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较培养前明显增高,于培养后12~24d达高峰。CIK细胞与CD3AK细胞在增殖倍数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杀伤活性前者比后者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IK细胞的增殖倍数、杀伤活性均低于正常人,但明显高于培养前。诱导12~24d后CIK细胞增殖及杀伤活性均达到高峰,此时期的CIK细胞适合临床应用;CIK细胞其体外杀瘤活性明显优于CD3AK细胞,CIK可作为继CD3AK细胞之后过继免疫治疗乙型肝炎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特点。近年来大量体内外研究表明,共培养的DC和CIK(DC-CIK)细胞对肿瘤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负载肿瘤冻融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预防大鼠卵巢上皮癌发生的体内试验,进行DC疫苗用于卵巢癌防治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取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体外培养获得成熟DC,诱导BMMNC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19的冻融抗原,获得负载肿瘤抗原(TAA)的成熟DC;将致敏的DC制成DC疫苗经尾静脉注射大鼠体内,后于大鼠皮下接种NuTu-19细胞,观察大鼠皮下肿瘤的生长情况;注射生理盐水、NuTu-19冻融抗原、未致敏DC作为对照组。结果:大鼠骨髓来源的BMMNC在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以培养出成熟的DC。TAA致敏的DC疫苗体内试验中肿瘤发生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肿瘤生长速度缓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大鼠骨髓来源的BMMNC可以培养出成熟的DC。DC可负载并提呈肿瘤抗原,体内试验证明负载癌抗原的DC可以杀伤肿瘤细胞,DC疫苗能够对肿瘤的发生起到主动免疫预防作用,在今后的肿瘤免疫防治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重组质粒pc DNA3.1+-CD44(s1-s5)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培养后对乳腺癌干细胞(BCSC)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传代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CD44(s1-s5)及pc DNA3.1+-CD44(s1-s5),前者转化感受态BL21后经原核系统表达,检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后者通过化学转染法负载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诱导的DC后,与同源诱导成熟的CIK细胞共同培养,以此为实验组[CD44(s1-s5)-DC-CIK组],并与对照组(载体质粒-DC-CIK组),即同样条件下以载体质粒pc DNA3.1+转染的DC与CIK共同培养,对体外微球体培养法富集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杀伤,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各组的LDH释放值,计算细胞毒性百分比来对比两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能通过原核及真核系统正常表达;经过6 d的诱导培养,DC表面伸出大量突起,形态趋于成熟,CIK细胞始终呈单一圆球形悬浮生长,细胞数目较前明显增多。用LDH释放法检测在40∶1、20∶1、10∶1、5∶1 4种效靶比,在相同效靶比时,CD44(s1-s5)-DC-CIK组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33.45%±1.24%、25.43%±0.51%、16.07%±1.16%和9.40%±1.08%)明显高于载体质粒-DC-CIK组(分别为17.56%±0.71%、12.97%±0.36%、7.62%±0.25%和5.13%±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抗原负载的DC可以提高CIK细胞对抗原相关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杀伤活性,为临床生物靶向治疗的开展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2的浓度变化及其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表型和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围手术期血清IL-10、IL-12的浓度;用MTT法测定其围手术期血清对CIK细胞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围手术期血清培养的CIK细胞表型(CD3、CD56分子)进行分析,以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升高,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IL-12浓度降低,术后血清IL-12浓度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其血清培养的CIK细胞活性及CD3+CD5+6CIK细胞表型平均百分率术后高于术前,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细胞可分泌IL-10,抑制IL-12,进而对CIK细胞表型的表达产生影响,活性产生抑制。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IL-12浓度逐渐上升,CIK细胞活性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岽(IL)-10、IL-12的浓度变化及其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表型和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围手术期血清IL-10、IL-12的浓度;用MTT法测定其围手术期血清对CIK细胞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围手术期血清培养的CIK细胞表型(CD,、CD56分子)进行分析,以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10浓度升高,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血清IL-12浓度降低,术后血清IL-12浓度逐渐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其血清培养的CIK细胞活性及CD3 CD56 CIK细胞表型平均百分率术后高于术前,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细胞可分泌IL-10,抑制IL-12,进而对CIK细胞表型的表达产生影响,活性产生抑制。术后血清IL-10浓度逐渐下降,IL-12浓度逐渐上升,CIK细胞活性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1.
赵宏贤  陈霞  李昌平  郭勇  余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37-4439
[目的]揭示粉防己碱(Tet)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调控机理。[方法]大鼠HSC体外培养,MTT法测Tet对HSC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et对HS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cyclinE)表达的影响。[结果]①Tet在0.5 mg/L~1 mg/L的范围内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F=19.364,P﹤0.05)。②0.5 mg/L、1 mg/L Tet浓度组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29,P﹤0.O1),两浓度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F=68.33,P﹤0.01)。③Tet 0.5 mg/L、1 mg/L浓度组cyclinE阳性表达细胞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27,P﹤0.O1),两浓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3,P﹤0.01)。[结论]Tet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cyclinE、PCNA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进而发挥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癌宁对体外人胃癌细胞基因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中药复方癌宁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机制进行研究。结果:顺铂、癌宁组与空白对照比较,TGF-β1、Fas和Fas-L基因表达产物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癌宁对人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与其对抑癌基因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Nutrition reviews》1967,25(6):178-180
A ketoaldehyde found in a very high concentration in all normal cells may be the natural regulator of cell proliferation.  相似文献   

14.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侯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71-1773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细胞异常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生物学行为多样,临床表现相对复杂,并且缺乏特异性,极易延迟诊断及误诊。本文就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大豆苷原对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二羟异黄酮对胃癌细胞有无促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二羟异黄酮处理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然后分别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结果:MTT 结果显示:二羟异黄酮对胃癌细胞具有促进和抑制增殖的双相作用-在低浓度(0.1-1 μmol/L)时促进细胞生长,在较高浓度(10-100 μmol/L)时对细胞生长则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癌细胞群阻滞在G1期,没有明显凋亡峰的出现;凝胶电泳也末检测到明显的DNA阶梯状条带。结论:二羟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的生长有双相作用,较高浓度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使细胞阻滞在G1期,而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范丽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170-1170,1175
目的:通过对尿沉渣中细胞成分分析,定量分析妊娠期泌尿系统的生理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UF-100对521例妊娠各期妇女的尿沉渣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早期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数均低于孕中晚期,而孕中、晚期之间无差别。结论:孕中晚期泌尿系统的改变增大,不可忽略这一时期的临床用药及孕妇本人的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KB)在脑膜瘤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0例脑膜瘤组织、10例正常硬脑膜组织中NF-kBp65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硬脑膜组织中NF-kBp65无表达,脑膜瘤组织中NF-kBp65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脑膜瘤之间NF-kB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kB与PCNA在脑膜瘤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452 4,P=0.001<0.05). [结论]NF-kB在脑膜瘤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可能与脑膜瘤的发生、增殖及对放疗、化疗不敏感有关.对NF-kB在脑膜瘤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能获得药物治疗脑膜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萝卜硫烷(sulforaphane,SUL)对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法,研究不同浓度受试物对F3Ⅱ、MCF-7、MDA-MB-231和ZR-75-1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F3Ⅱ细胞凋亡和p34cdc2及Cdc25C表达的影响。结果:(1)SUL对所选的四个细胞系均有很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雌激素正响应型(ERP)细胞对SUL的敏感性明显强于雌激素负响应型(ERN)细胞和扩散性较强的F3Ⅱ细胞;(2)SUL对F3Ⅱ细胞和两种ERP细胞均呈现G2/M期阻滞作用,而对ERN细胞周期则无影响;(3)SUL阻滞F3Ⅱ细胞从G2期向M期转化的作用机制是提高Cdc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Cdc25C磷酸化酶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周期素B1-Cdc2复合物激酶的去磷酸化作用;(4)在实验条件下,SUL不引起F3Ⅱ细胞凋亡。结论:SUL对四个乳腺癌细胞系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细胞周期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引起F3Ⅱ细胞凋亡。对F3Ⅱ细胞周期G2/M阻滞作用的机制是提高Cdc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Cdc25C磷酸化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Nutrition reviews》1984,42(1):24-26
Transferrin mediates the movement of iron into cells, including intestinal mucosal cells. Transferrin binds to surface receptors and appears to be endocytosed along with the receptor.  相似文献   

20.
《Nutrition reviews》1973,31(7):228-229
Altered morphological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issue culture cells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cellular cyclic A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