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衰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RL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滤过及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肾衰方穴位贴敷。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RLS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治疗组为8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L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RL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RL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综合治疗组予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组以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西药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剂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综合治疗组为93.3%,中药治疗组为80.0%,西药对照组为66.7%,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腹痛VAS评分及单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综合治疗组各积分低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3组在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运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28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瑞健)口服,每次0.2 g,3次/d,28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该病证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药物对照组73.33%。2组治疗该病的主要单项症状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神阙穴联合西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补液、抗感染,口服肠道调节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神阙穴,对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药物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并口服妈咪爱1g,每日2次,用40℃以下温开水冲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神阙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小儿腹泻的频次,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6.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小儿腹泻频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穴位贴敷配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较好,在治疗小儿腹泻中具体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诊断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司坦唑醇与环孢素A联合口服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B12及叶酸片辅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证给予口服中药及穴位贴敷。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的提高程度对照组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提高治愈率,减低西药的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穴位贴敷或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与西药疗法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年 5月;辅以手工检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图书馆过刊资料库。中文检索词为腹泻、泄泻、穴位贴敷法、贴敷、敷贴、穴位敷贴等,搜集有关穴位贴敷或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标准,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5.1软件。结果: 最终纳入23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疗法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或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西药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述慢性腹泻的中医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思密达口服,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艾灸的方法治疗疾病,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1.26±0.16)d消失、腹胀(2.14±0.15)d消失、腹泻(2.28±0.32)d消失、脱水(2.14±0.60)d消失、有效率96.4%。对照组腹痛(4.9±0.9)d消失、腹胀(5.9±0.4)d消失、腹泻(7.4±0.8d消失、脱水(9.1±0.3)d消失、有效率7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穴位贴敷、艾灸,联合中药口服的方式治疗慢性腹泻,可有效减轻腹痛、腹胀、腹泻以及脱水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可对上述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采用简单数字的随机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细胞因子子(Hs-CRP、IL-8、TNF-α)水平、症候积分(咳嗽、咯痰、胸膈满闷)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地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乌梅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每日大便次数;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日大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躯体健康、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6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活力、心理健康3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IBS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药的基础之上配合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在2个疗程结束后,记录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升降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电热针灸加穴位贴敷与口服西药改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临床症状的研究。方法:将150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热针灸加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口服西药组(对照组),采用症状积分的方法,比较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各临床症状治疗后都得到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热针灸加穴位贴敷改善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运脾推拿法和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渗透性腹泻湿热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渗透性腹泻湿热中阻证患儿根据双盲法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联合运脾推拿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腹痛缓解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腹痛缓解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运脾推拿法和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渗透性腹泻湿热中阻证能够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贴敷疗法配合秋季口服益气温阳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伏穴位贴敷配合秋季口服自拟的益气温阳补肺汤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穴位贴敷配合益气温阳补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远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对30例肿瘤化疗后便秘患者在相应穴位使用穴位贴敷治疗,同时给予饮食护理、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提高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孟胜环  李翠乔  马金莹 《重庆医学》2012,41(15):1540-1541
目的探讨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门诊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5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300)给予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n=240)给予银黄含片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d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9.6%),P<0.05。结论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遗尿贴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小儿遗尿症(肾气不足)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治疗组给予自制遗尿贴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儿遗尿宁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4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遗尿次数、睡眠深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遗尿贴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小儿遗尿症(肾气不足)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艾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及艾灸,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心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肌肉痉挛3例,治疗组发生胶布过敏2例,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加艾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通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药物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优势,其次评价患者对通心贴穴位贴敷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观察。方法研究探讨应用通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选择2017年0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将104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天一次。观察组患者则在口服药物的同时进行中药通心贴穴位贴敷疗法,选取心俞、内关、膻中等穴,在进行皮肤消毒后将制备好的通心贴直接贴于所选穴位上。每次贴敷时间8-10小时,贴敷7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通心贴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的程度和频率,改善心电图缺血状态,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穴位贴敷组优于非穴位贴敷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